相关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卷
- 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摸底)考试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基础性检测试卷
- 江苏省海安、宿迁市等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 江苏省常熟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四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沭阳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常熟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徐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南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对《登高》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2)、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典故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史实,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以廉颇自比,表示希望能为朝廷效力)(3)、《登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 而寒于水 B、余嘉其能行古道 其皆出于此乎 C、郯子之徒 巫师乐师百工之人 D、登高而招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B、吾尝跂而望矣 跂:踮起脚后跟 C、师不必贤于弟子 贤:超过 D、而神明自得 神明:天地神灵的总称(3)、下列就选文理解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选段第三段运用大量的排比和比喻,说明学习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B、作者通过反复比喻,说明学习对人的改变是有决定意义的。 C、作者认为,一个人之所以能成为有知识、有道德的人,是善于借助外物,即学习的结果。 D、从手法看,选文第二、三段最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比喻论证。(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驽马十驾”的“驾”是指马走一天的行程。 B、“青青子衿”的“青衿”指代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 C、“江州司马青衫湿”中“青衫”是青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 D、“势拔五岳掩赤诚”中“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衡山,南岳恒山。(5)、下列句子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翻译: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都注意省察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行为上也没有过失了。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翻译:虽然又经过烈日曝晒,不再挺直了,是輮的工艺使它变成这样。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翻译: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翻译: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兴起来了。
(6)、第④段用十个比喻告诉我们学习需要的方法和态度,请按顺序用三个词语概括。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哦,香雪
铁凝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这条线正式营运了,人们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列车时刻表上,还是多了“台儿沟”这一站,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
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得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的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胭脂。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
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日久天长,她们又在这一分钟里增添了新的内容,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换回台儿沟少见的挂面、火柴,以及姑娘们喜爱的发卡、香皂,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袜。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做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
台儿沟没有学校,香雪每天上学要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公社中学虽然女同学不少,但她们的言谈举止,一个眼神,一声轻轻的笑,好像都是为了叫香雪意识到,她是小地方来的,穷地方来的。
“你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呀?”她们问。每到这时,香雪的同桌就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料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好像忽然明白了同学们对于她的再三盘问,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
深秋,山风渐渐凛冽了,天也黑得越来越早。但香雪和她的姐妹们对于七点钟的火车,是照等不误的,她们仿照火车上那些城里姑娘的样子把自己武装起来,整齐地排列在铁路旁像是等待欢迎远方的贵宾,又像是准备着接受检阅。
火车停了,香雪顺着车身一直向前走去,它的出现,使她再也不想往前走了。她认清了,放在一个女学生面前的真是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不知怎么的,她就朝车门跑去。当她在门口站定时,还一把攥住了扶手。香雪终于站在火车上了,这时车身忽然悸动,接着车门被人关上了,香雪扑到车门上,看见凤娇的脸在车下一晃。她拍打着玻璃,冲凤娇叫喊着:“凤娇!我怎么办呀!”
列车无情地载着香雪一路飞奔,下一站叫西山口,西山口离台儿沟三十里。这里上车的人不少,下车的却只有香雪。
她胳膊上少了那只篮子,她把它悄悄塞在女学生座位下面。
在车上,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换铅笔盒时,女学生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但香雪收下了铅笔盒,到底还是把鸡蛋留在了车上。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她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
她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台儿沟在哪儿?香雪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台儿沟的姐妹们。香雪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从未有过的骄傲。她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
迎面,那静止的队伍也流动起来了。同时,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 , 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哦,香雪!香雪!
(有删改)
文本二
三月香雪
铁凝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写过一篇名叫《哦,香雪》的短篇小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一个关于女孩子和火车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叫香雪。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曾在山区农村有过短暂的生活。还记得那是一个晚秋,我从京原线(北京一太原)出发,乘火车在京冀交界处的一个小村下了车,站在高高的路基向下望。贫瘠的土地和多而无用的石头禁锢了这里的百姓和他们的日子,他们不知道四周那奇妙俊美的大山是多么诱人,也不知道一只鸡和一斤挂面的价值区别——这里无法播种小麦,白面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于是就有了北京人乘一百公里火车,携带挂面到这里换鸡的奇特交易:一斤挂面等于一只肥鸡!这小村的生活无疑是拮据寒酸的,滞重封闭的,求变的热望似乎不在年老的一代身上,而是在那些女孩子的眼神里、行动上。
我在一个晚上发现房东的女儿和几个女伴梳洗打扮、更换衣裳。她们是去看火车,去看每晚七点钟在村口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这一分钟就是香雪们一天里最宝贵的文化生活。
三十五年过去了,香雪的深山已是河北省著名的旅游景区。从前的香雪们早就不像等待恋人一样地等待火车,她们有的考入度假村做了服务员、导游,有的则成为家庭旅馆的店主。她们的目光从容自信,她们的衣着干净时新,她们懂得价值……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一、文本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表明在这一分钟内发生的故事中,她们的心情是复杂的。 B、文本一中,“迎候远方的贵宾”“接受检阅”表明台儿沟姑娘将自己摆在卑微渺小的位置,体现出谦卑、好客的心态。 C、通过文本二,读者可以了解铁凝的小说《哦,香雪》的创作背景,也可以得知小说人物“香雪”存在人物原型。 D、文本二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深山”的变化:既有物质生活方面,也有人物精神面貌方面,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2)、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铁轨铺进深山,火车为台儿沟带来了外面世界的信息,山里人接触到了更多的现代文明,产生了对山外世界的憧憬。 B、姑娘们总是用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丝巾和尼龙袜,而香雪则渴望换个自动铅笔盒,道出香雪渴求文化知识的进取心理。 C、小说以开来的“停留一分钟”的火车起笔,写出这列火车“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全文矛盾冲突激烈,情节曲折多变。 D、文末群山“被感动得战栗”意蕴丰富,一方面指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另一方面暗指古老的大山终于慢慢被这现代文明唤醒。(3)、文本一以“哦,香雪!香雪!”反复呼告结尾,有何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铁凝的作品执着于对自然美和人性美的讴歌,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十年来第一次被写进党代会的报告。
很长一段时期,劳动教育在我们大中小学都“消失”了,在我们的教育方针中也不见了。二十大报告中劳动教育的回归,就是要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现在社会上的教育焦虑,如担心孩子上职业学校等问题,根源在于对劳动的价值、劳动者的态度出现了认知偏差。
(摘编自朱永新《二十大报告中,有这些关于教育的新提法新要求》)
材料二: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实劳动教育在我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无处不在,这在古诗词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古诗词是几千年来历经大浪淘沙,流传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它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是因为古诗词的语言精练,有音韵之美,还因为它承载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任。统编版语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诗文数量,1-6年级共编排了112首古诗词,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使孩子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呢?
首先,学习古诗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我国古代有许多赞美劳动的诗词,这些古代的诗人们对劳动给予了很高的褒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一诗千载流传,它描写具体生动,字字振聋发聩,对后人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它警示我们,一粒米,一口粥,都是通过艰辛的劳动得来的,千万不要浪费粮食。
其次,学习古诗词能对学生热爱劳动以及热爱劳动人民进行积极的情感熏陶。从古至今,劳动养育了一批批中国人,我们通过读古诗词了解当时的劳动现状,让孩子们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品质。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恶习的影响。我国最早记载劳动的是《吴越春秋》中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八个字便生动概括了我国远古渔猎时代劳动人民的狩猎场面。他们砍竹、接竹,制作弹弓,捕猎禽兽,通过紧张的劳动获取食物。《诗经》中的《伐檀》,也是一首关于劳动的不朽诗篇。“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写出了奴隶伐檀造车的劳动场景,同时也痛斥了奴隶主的不稼不穑,坐享其成的恶行。《七月》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也描写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这是一幅场面热烈的农耕图。
唐代大诗人李白写过一首《炉火照天地》,诗中是这样描写冶炼场景的:“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将冶炼的场景描述得大气磅礴,荡气回肠,令人振奋,也表现出李太白对劳动人民深深的赞美。陶渊明在《归田园居》中这样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可以看出诗人的劳作之趣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最后,汲取古诗词中的养分能培养学生养成劳动的习惯。宋代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描述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人用清新的笔调描写了夏日农村的劳动场景:男耕女织,日夜操劳,虽然辛苦,却也其乐陶陶。一个“学”字,道出儿童的天真活泼,极富生活情趣,读来意趣横生,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让孩子们从古人的生活中感到劳动光荣,体验人对生活的能动创造;感到劳动有趣,去发现大自然对人的贡献;感到劳动快乐,在劳动中发现自我的才能。
希望通过阅读古诗词唤醒孩子对自然、对劳动的热爱之情,让孩子们的双手变得灵巧,智慧得到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
(摘编自万佳《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很长一段时期,劳动教育在大中小学都“消失”了,在我们的教育方针中也被遗漏了。 B、党的二十大重提劳动教育,是对过去学校以及社会上人们忽视劳动教育的一次重大纠偏。 C、统编版语文教材大幅增加古诗文,意在让学生受到劳动教育,进而学习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D、李绅《悯农》一诗堪称劳动教育的经典教材,它使我们懂得尊重劳动、感恩农民、珍惜粮食。(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劳动教育”十年来第一次被写进党代会报告,可见我们党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 B、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热爱劳动,因此加强学校教育中的劳动教育是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题中之义。 C、我国古代有许多吟咏劳动的诗歌,学校进行劳动教育的时候可以借助这些诗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D、有些家长担心孩子读职业学校的这种教育焦虑,其实是对劳动价值和劳动者的态度出现了认知偏差。(3)、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
5、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老子》中,几乎通篇充满了“不争”的理念。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等。
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你怎样看待竞争这一问题?你有何想法?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代,士大夫文化盛行。他在《论语(宪问)》中说:“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他所提倡的“君子”,被他赋予了强烈的德行色彩。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等。他所提倡的君子人格不同于自私自利的小人(指总为自己考虑的德行不高的人),需要通过克制自我欲望来提升道德水平。
孔子强调应当克制肆意妄为之私欲,正身直行,寻求惩治罪恶、消弭怨恨之方法,通过正当途径待其时而报之,以回护恩德。举例而言,如若轻微的口舌之争,①____。倘使言辞激烈、行为过当,则可以起而行动,诉之于衙署,②____,如江秋莲诉刘暖曦生命权纠纷案,就是靠法律来解决问题。有时也需要含蓄隐忍,待时而报,如孙膑两败庞涓以报失足之痛。当然,这并不是说倘若面对生命危险,③____,孔子是很反对这种迂腐做法并非常重视生命的。我们应当视事情之轻重缓急,在符合直道原则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回报方式,正当防卫就是这类方式。
(1)、下列对材料第一段中标点符号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宪问)》”中的括号应删掉,并在“论语”和“宪问”之间加间隔号。 B、“君子”的引号表示强调,与“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引号用法不同。 C、省略号和后面的“等”字作用相同,属于重复使用,所以它们两者中应去掉一个。 D、“自私自利的小人”后面的括号,表明其中的内容是对前文的补充,有强调意味。(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杭州变临安、南京变金陵、西安变长安……”一夜之间,冬雪的①____,把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带回到了如梦如幻的诗画意境中。一帧帧美不胜收的雪,引发了人们对“诗意中国”的审美共鸣。打量那些刷屏的雪景照片,有一种现象值得耐人寻味:雪落在那些“高大上”的现代建筑上时,显得②____;而当长桥短亭、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等与皑皑白雪相遇时,总能呈现出让人惊叹的构图与意境。
这当然不是雪花③____古老的事物,而是人们的眼睛和镜头钟情于雪景中的“诗意”:日常的我们,或已习惯了所在城市的拥挤和喧嚣,触目所及皆是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而雪给我们带来了一种轻、一种慢、一种久违的停顿、一种忘我的宁静。
那些“美到哭”的雪景,仿佛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了唐诗宋词、水墨丹青的世界当中。不管时代怎么发展变化、城市如何④____,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物质上的满足,更有精神上的愉悦。
(改编自《新华时评:留住“银装素裹”的诗意中国》)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玉树琼枝 精彩绝伦 喜欢 瞬息万变 B、银装素裹 平淡无奇 偏爱 日新月异 C、玉树琼枝 平淡无奇 喜欢 瞬息万变 D、银装素裹 精彩绝伦 偏爱 日新月异(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帧帧美不胜收的雪,引发了人们对“诗意中国”的审美共鸣,打量那些刷屏的雪景照片,有一种现象值得耐人寻味。 B、一帧帧美不胜收的雪,引发了人们对“诗意中国”的审美共鸣,打量那些刷屏的雪景照片,有一种现象耐人寻味。 C、一帧帧美不胜收的雪景,引发了人们对“诗意中国”的审美共鸣,打量那些刷屏的雪景照片,有一种现象值得耐人寻味。 D、一帧帧美不胜收的雪景,引发了人们对“诗意中国”的审美共鸣,打量那些刷屏的雪景照片,有一种现象耐人寻味。(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中“ , ”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出了较强的道德约束力。(2)、《老子》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常常是在接近成功时候失败了,即“”,如果能做到“”,就不会失败。(3)、《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 , 。”
-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棋
刘克庄
十年学弈天机浅,技不能高谩自娱。
远听子声疑有着,近看局势始知输。
危如巡远[注]支孤垒,狭似孙刘保一隅。
未肯人间称拙手,夜斋明烛按新图。
【注】巡远:指唐代名臣张巡、许远,安史之乱中,二人因协力死守睢阳而垂名后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虽然长时间学习棋艺,但自认棋艺尚浅,更多的是自我娱乐。 B、诗人不甘心因棋艺平平被称为“拙手”,“未肯”写出内心的愤懑。 C、末句写诗人夜晚在书房里点燃烛火,研究和推敲新的棋谱的情状。 D、诗歌写的是下棋,也蕴含着面对困境时积极寻求突破的人生哲理。(2)、诗中是如何写出棋势危急的?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任贤,如不得人,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齐人将取燕,诸侯谋救之。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以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①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使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② , 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葛:远古时期的部落名。②旄倪(máo ní):指被俘虏的老人和幼儿。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今燕虐A其民B王往C而征D之E民以为将拯己F于水火之中也G箪食壶浆H以迎王师。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放,指流放、放逐,与《齐桓晋文之事》中“放辟邪侈”的“放”意思相同。 B、贼,指伤害,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自贼者也”的“贼”意思相同。 C、举,指攻克,与《五石之瓠》中“其坚不能自举也”的“举”意思不相同。 D、而,表示转折关系,与《论语》中“敏于事而慎于言”的“而”用法不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故国要有世代与国家休戚与共的臣子,现在齐宣王没有亲信的臣子且过去任用的人也都离开国家了。 B、孟子认为商纣败坏仁德、败坏信义是个暴君,武王讨伐商纣不是臣子弑君,只是大臣杀了一个暴君罢了。 C、齐宣王想吞并燕国的土地,孟子认为要看燕国的百姓是否愿意,如果燕国百姓不高兴兼并,那就不要兼并。 D、《尚书》记载,商汤最先征伐葛的时候,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汤,但后来却因不公平造成了怨声载道的局面。(4)、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国君任贤,如不得人,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
②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兼爱》)
(5)、“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句中的“此”指代什么?请结合文本,用自己的话说明。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门铃响起
【冰岛】布拉吉·奥拉夫松
今天是周四,一大早起我就坐在书桌旁。快到五点,天色逐渐昏暗起来,因为已近十一月末了。这时门铃响起——在一周当中的这个时间,居然有人来按我的门铃,这太反常了。我从书桌旁站起来,才意识到自己已在桌旁连续坐了两三个小时。打开大门前,我依然怀着那个想法——每当我没指望会有什么人来访时,我总会这样想:
有人要来杀我。
门外站着个中年男子,穿着蓝色的连体冲锋衣,一见我便直奔主题,完全没有自我介绍或是打个简单的招呼。
“你这儿有空瓶子吗?”他问。
“没有,不好意思,我这儿没有空瓶子。”
他并不相信我,转身离开之前还盯着我看了一眼。我目送他离开:他手拿一个黑色的塑料袋,看起来像是装空瓶子用的。我自问,这种行为算不算是粗鲁:敲开人家的门,没有一句自我介绍或是简单问候,就直接讨要东西。我走进厨房,打算在重新坐回书桌之前找点喝的,门铃突然又响起来。我依然怀着那个想法:
来了。
打开房门后,我确信,这一次我是真的猜对了,因为按门铃的还是刚才那个人,那个跟我要空瓶子的男人。除了要来达成他原本的计划——杀掉我,他还有什么别的理由又来敲门呢?
“罐子有吗?”他问。他要再给我一次机会。
我承认我松了口气。
“罐子是吗?稍等,我看一下。”
我没有立刻离开大门,而是犹豫了一瞬,因为我担心自己被耍了或被骗了。最好在我去——或者假装去——洗衣房察看有没有空罐子的同时,我能顺便把门关上。但不知为何,我没有这样做:就像我对自己说的,我向这位外来客屈服了。我再三请他稍等片刻,而在我进去的时候,就任由大门开着。洗衣房在门厅内侧,再往里走才是厨房。这是公寓里唯一一个从两个方向都能进入的单元。
我知道我一个空罐子都没有。在我回答他的时候我就知道。但我还是翻了翻洗衣机旁的黑口袋,就是门口的男人拿的那种。我从里面掏出一块木板,我一直打算先拔掉上面的钉子,再把它扔进垃圾桶来着。我知道,这些钉子会扎坏木板碰到的一切东西。在我把木板掏出来的时候,口袋就被刮出一个洞。我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回原处,生怕袋子被弄得更破,同时感到一股冷气从敞开的大门涌进公寓。难道是他进来了?他的眼神中隐藏了些什么?他穿着这件冲锋衣是要做什么?我想我知道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要是他打算拿着这个袋子四处游走,就必须穿得暖一点才行。因为人们是不会请他进屋的。我觉得那不大可能。自从进到洗衣房后,我就再没听见男人的动静,也没有什么迹象表明他已经自己进了屋;但我感到冷意渐强,这一定是说明:外面的门开得更大了。任由房门敞开的时候总会这样。我看着挂在洗衣机上方的晾衣绳上的干燥衣物,它们已在这儿晾了好几天。我靠近门口,小心地向外看去。前方的门果然开得更大了。我竖起耳朵,想确认男人是否还在外面,然后我听到了他清嗓子的声音,还听到了他的袋子发出的细碎声响。我尽可能小心地将门虚掩起来,朝另一扇通向厨房的门踱去。
我听到街上传来汽车鸣笛的声音,司机一定是被人挡住了路,他的喇叭按个不停。我决定趁机把厨房门打开、溜进去。就在鸣笛声停止之前,我刚好将门关上。冰箱上的壁钟显示现在是五时十分。外面天色更黑了。我突然注意到水槽旁的桌子上放着一罐酸黄瓜,便试着回想,它是不是我方才找喝的东西时顺手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却记起我当时根本就没打开冰箱,因为门铃响了。
不知是因为窗外昏暗的天色,还是因为前厅敞开的大门,总之厨房里很冷。我把耳朵贴在通向洗衣房的门上,却什么都没听见,连街上的汽车交通声也没有。明明几瞬以前,街上的交通好像还很繁忙,而现在,街道似乎空空荡荡。侧耳贴门之时,我回想起一个叫劳鲁斯的亲戚,大家都叫他拉里,是我妈妈的叔叔。我想起四十年前的一天,他冲到我童年时的家,暴跳如雷,满口咒骂。那天,他给我们带了东西,两只购物袋里满满地装着他从货车司机朋友那里免费拿来的早餐麦片,他想把这些麦片给我们兄弟姐妹。他把麦片给了我们,虽然妈妈很不希望我们收下,因为这些麦片都是些陈年旧货。爸爸则对此没有意见,对于涉及这位亲戚的一切,爸爸都持这个态度。但麦片并非拉里后来愤怒离开的原因,而是那天晚上他喝得烂醉——这是妈妈说的。他喝光了自己所有的酒,就来跟我的父母讨他们的酒;当时我们兄弟姐妹就在房间里等待,把耳朵贴在门上;我们等着拉里再向母亲大吼一次,骂她傻瓜、抠门;等着他说,他以后再也不会来我们家了。
“你真是抠门到家了!”在母亲朝他摔上门之前,他大声吼道。
这幅拉里的画面将我的思绪拉向了童年的另一幅画面:我十岁或者十一岁,挨家挨户地推销一本名为《动物保护》的杂志。可没有人愿意订阅。我又回想起另一段与推销有关的记忆:童年里的灰暗一天,我试着在雷克雅未克市中心卖报纸,大概就是我和朋友们结识《动物保护》的出版人的时候。
厨房里变得好冷。时钟显示五点二十分。门厅里已很久都没传出任何动静。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那个提袋子的男人溜进了屋里,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已放弃了等待,我也听不见街上车辆的声音。而后终于传来了一辆车的声音,要么是公交,要么是卡车,紧接着交通仿佛又恢复了正常;刚刚这条街道居然那样安静,真有些诡异。我却并没觉得暖和多少。好冷。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快到五点”“五时十分”“五点二十分”,小说多次提及具体时间,主要表明“我”对时间的敏感。 B、中年男子“完全没有自我介绍或是打个简单的招呼”“就直接讨要东西”,这让“我”感到冒犯。 C、当男子第二次按门铃时,“我”采用了缓兵之计,先稳住中年男子,自己则拖延时间,寻找机会逃脱。 D、“洗衣机上方的晾衣绳上的干燥衣物,它们已在这儿晾了好几天”这句话描绘了洗衣房的情景,侧面表明“我”此时的生活状态。(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两次听到门铃,都“依然怀着那个想法”,运用反复手法,强调这一怪诞想法在“我”头脑中根深蒂固,而自己也不清楚到底为什么。 B、小说不仅没有明确交代“我”的身份和经历,而且中年男子最终如何也没有明确交代,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C、小说并没有明显、具体的情节冲突,但非常注重对主人公心理的描写刻画,主人公臆想了别人的动机和行为举止。 D、小说中多次写到天“冷”,可谓一语双关,既是指天气寒冷,照应了中年男子身穿连体冲锋衣的事实,也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3)、小说中“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说明。(4)、小说插叙了“我”的童年经历,有何作用?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赣南、湘西、四川嘉陵江、河南何家冲出发的4支红色大军,最终汇聚在西北黄土高原。他们的远征,从此有了一个让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名字:长征。虽然,这支队伍当时还十分弱小,而病榻上的鲁迅却坚信,这些九死一生的红色种子,就是“民族的脊梁”。作为一部无与伦比的伟大史诗——长征,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怎样的启示?
(一)
一条长征路,是一条鲜血浸透的红飘带。
包括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25军在内的4支大军,出发时总人数为20.6万,到长征结束仅剩5.7万人,有16.6万名红军将士战死或失散在途中。张震将军回忆湘江之战时说,仅他们一个团,就顶住了敌人一个师又一个团的兵力。鲜血,染红了湘江,染红了一座又一座山头。突破包括湘江在内的四道封锁线后,在不到50天时间内,出发时8.6万人的中央红军,锐减到3万人。
“再大的牺牲,也不能阻止我们前进!”从赣南一直征战到陕北的老红军唐进新回忆说,每一战都有大批战友倒下,“但活下来的人毫不退缩,因为我们有红色的理想。”这红色理想,就是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就是北上抗日实现民族独立。共产党人创建的红色政权,点燃了像唐进新一样的劳苦大众心中的理想之火,也激发了他们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雪山草地,是许多老红军难以忘怀的地方。多少从枪林弹雨中闯过来的勇敢生命,倒在了川西水草地上。老红军李中权回忆说:“饿得摇摇晃晃,连抬腿的力气都没有。可一旦爬起来,就向前走,向着党中央的方向走!”
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使红军战士的生命意志和能量空前迸发:粉碎了3倍、5倍乃至10倍于己的强敌的围追堵截……他们身后,留下的是惊人的数字:红一方面军翻越山脉18座,5座经年被积雪覆盖,跨过大河24条,历经11个省份行程二万五千里……
(二)
一条湍急的河流横亘在红军北上的道路上。这,就是大渡河。
杨得志率领的红1团,从数百里之外突然出现在安顺场渡口。17勇士从浪尖上突向对岸。船少人多,大队人马无法迅速渡河。杨成武指挥的红4团以昼夜行军240里的神速,奔袭到泸定桥,在敌人未来得及毁掉桥时,22名突击队员冒死爬上了摇摇晃晃的铁索:一个战士中弹跌入河中……其余的人仍奋力前进。红军冲到了对岸。
历史的昭示在于,在濒临生死绝境的关头,成立14年的共产党人痛定思痛后,行使了独立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权力。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的共产党人,将中国革命的命运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长征,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中国革命战争全局上的指导地位。面对兵力对比悬殊局面,毛泽东以一系列军事史上罕见的手笔,指挥红军在川黔滇万水千山间纵横驰骋:四渡赤水、虚指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包围圈,实现了遵义会议确定的渡江北上的战略方针。
长征,检验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军民关系……党的领袖与普通的士兵生死相依、情同手足;红军指挥员一马当先,冲锋在前。
在彝族聚居的大凉山,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不仅使红军通过了这方多少年来没有一支汉族军队通过的地方,而且点燃了民族解放的火把。长征道路上,红军先后经过了瑶、苗、回、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成千上万的民族兄弟加入了队伍。红军的模范行动,使沿途2亿群众耳目一新,认识到红军是完全不同于任何旧军队的人民军队。
(三)
在奠基陕北的第3年,史沫特莱来到延安。是时,由长征大军改编的八路军正浴血奋战在抗日战场上。这位美国女记者在她《伟大的道路》一书中写道:长征虽已结束,红军仍在创造历史。
经过长征考验,红军的意志、毅力,都发生了飞跃。正是这些人,成为民族独立的中流砥柱。抗战爆发后,参加过长征的炊事员、卫生员都能到敌后发动起一片群众。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都参加过长征。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中的9位,10位大将中的8位,以及90%以上的上将、中将和少将,经历过长征的考验。
从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三峡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它们的源头,无不来自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百折不挠、敢于胜利的长征精神。
事实上,从长征结束的那天起,长征及其精神的影响,就开始超越国度。美国总统罗斯福看过斯诺的《西行漫记》后,曾3次约见这位年轻人。今天,在长征路上,仍有众多外国人,沿着红军足迹一路追寻。在他们眼中,跨越中国西部的长征和横穿中国北部的长城一样,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强渡大渡河的孙继先,新中国成立后做了我军第一个导弹试验基地的司令员。指挥那场战斗的聂荣臻,成了我国尖端科技事业的开拓者。长征胜利35周年时,聂帅亲自选址,把卫星发射场建在了大凉山。当一枚枚火箭从这方千百年来只有火把的地方直射云霄时,全世界都看到了尾翼上两团鲜明的标记:长征。
长征,已经留在了人类的史册上。长征精神,将继续闪耀在中华民族的奋斗进程中。
(摘编自贾永《长征启示录》)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军长征困难重重,损失巨大,革命力量锐减,但磨砺了战士的意志,激发了英雄气概。 B、长征所过处自然环境恶劣,如雪山草地,红军因此造成的牺牲比与敌人交战的牺牲严重。 C、通过长征,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整个中国革命战争全局范围内的指导价值得到检验与公认。 D、长征的胜利为开展抗日战争新局面创造了重要条件,长征精神具有跨越时空的时代价值。(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毛泽东指挥红军在川黔滇四渡赤水、湘江之战、巧渡金沙江……实现了遵义会议确定的渡江北上方针。 B、长征的胜利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方针政策指引、将士团结、军民同心、百姓拥护等是分不开的。 C、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都与长征精神密切相关。 D、长征胜利35周年时,聂荣臻选址把卫星发射场建在大凉山,这里是当年刘伯承与小叶丹会盟的地方。(3)、毛泽东写了不少长征题材的革命诗词。下列诗词内容,与长征无关的一项是( )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C、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D、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4)、“长征,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怎样的启示?”这句话是这则通讯的写作中心。请结合文本内容,提炼三个关键词,分别进行简要阐述。(5)、这则通讯是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其写作特点。 -
13、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生活急遽变化的今天,有人认为我们无法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隐逸,也无法如李太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般纵情山水,更不可能像李易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整日对着红花绿叶倾诉愁思……
还有人认为,楼前静默的银杏是诗,窗外斑驳的日影是诗;你听,黑板上洒落的粉笔,是“润物细无声”,宫商缥缈:疫情中的逆行者临行的誓言,是生命的赞歌,金石铿锵……诗意不仅仅是流动的文思,诗意更在自然中,在生活里。
以上材料引发你哪些思考,请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最近,“林黛玉发疯文学”在网络走红。网友们脑洞大开,各类生活场景将林黛玉的“怼人”话术巧妙应用,短视频平台也掀起了二次创作。有人质疑网友将林黛玉怼人的话语单独挑出来搞成经典语录,① , 有断章取义之嫌。对此,专家认为,新媒介技术的变化确实产生远离纸质阅读这样一个趋势,但尽管许多都被娱乐化,经典仍然还是经典,经典只有传播了,才有价值。
在网友对“林怼怼”的模仿热潮中,不难发现,②。“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一句,表达的是职场人对过度加班的不满;“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则是借林妹妹之口,直言对老板空洞承诺的反感。这其中,语气也许是戏谑“发疯”的,情绪却是极其真实的。
林黛玉“花式怼人”大火的背后,折射出一些人现实中无法体面拒绝、坦言不满的无奈。很多时候,面对一些亲戚、同事、领导的无理要求,人们总是要用一些委婉的言辞包裹拒绝的意图。当“高情商”说法也无法回绝时,便只能勉为其难答应下来。就这个角度而言,如今流行的犀利“林学”,其实与此前被动自我保护的“糊弄学”③ , 它们共同传达出年轻人对缺乏边界意识、形式主义、过度内耗等行为的反感。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①。
②。
③。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些文字是闪亮的,因为它早已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有些篇章是不朽的,因为它曾经迸发出①般的力量,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向前。《报章里的改革史》是1978年以来改革全貌的一个缩影,可以帮助人们回顾和理解这一段历史是如何演进的,从中领悟改革的势在必行,并从历史的智慧中寻找破解现实难题的方法。如果从单篇文章来看,可能是一个案例,可能是个人的作为,但是把这一篇篇文章集在一起,它就成为由改革大潮汇聚成的时代洪流,展现了②的时代风貌。其中,《关广梅现象》一石击破水中天,它引起的“社资”之争发人深省,党的十三大一锤定音,阐发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明确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论断。在这些人和事的报道背后,承载着一个个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那些曾经困扰着人们的问题被媒体报道后,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变革进程。
真正的改革者从来不会在困难面前退缩,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作者和编者身上,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在探索真理过程中的大无畏精神,在当时③的时期,他们完全不顾个人的安危和前途,勇敢地喊出④的声音。
(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成语:① ② ③ ④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在下面横线上做出正确的修改。 -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四十来岁,扁脸,细眉,冬夏常青地笑着,就是沈二哥。走路非常慎重,左脚迈出,右脚得想一会儿才敢跟上去,因此左肩有些探出。在左肩、左脚都伸出去,而右脚正思索着的时候,很可以给他照张相,姿态有如什么大人物刚下飞机的样子。
自幼儿沈二哥就想做大人物,因为要做大人物,就很谨慎,处处他用着心思,事事他想得周到,步法永远一丝不乱,可也没走到哪儿去。
只有一点安慰——他没碰过多少钉子,凡事他都要“想想看”,唯恐碰在钉子上。他躲开了许多钉子,可是也躲开了“伟大”。于是安慰改成了失望,四十来岁的了,他还没飞起来过一次。
对家里的人,他算尽到了心。可是他们都欺侮他。太太又要件蓝自由呢的夹袍。他照例地想想看,不说行,也不说不行。他得想想看:论岁数,她也三十五六了,穿哪门子自由呢?论需要,她不是有两三件夹袍了吗?论体面,似乎应当先给儿女们做新衣裳,论……他想出无数的理由,可是不便对她直说。想想看最保险。
“想想看,老想想看,”沈二嫂挂了气,“你一辈子可想出来什么了?!”太太没这样厉害过,野蛮过。他不便还口,老夫老妻的,别打破了脸。太太会后悔的,一定。他管束着自己,等她后悔。
(选自老舍《沈二哥加了薪》)
(1)、下列句子中引号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B、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 C、“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 D、还有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2)、老舍的作品以充满喜剧性著称,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比喻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生活的对偶句是“ , ”。(2)、荀子在《劝学》中所提到的关于劣马成功贵在坚持的句子是“ , ”。(3)、“猿”这种意象古诗文中经常见到,因其叫声凄切常有渲染氛围的作用。比如“ , ”。
-
1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宋】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注】 , 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帝王州:指金陵城。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怀古词,这类作品主要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B、下片前两句写作者独自绕着江边行游,然后登上高楼远眺,与上片的描写呼应,表现作者在谪居之中自我排遣,享受难得的闲适与自在。 C、在王安石眼中,金陵城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王气正盛之地,佳气上浮,但那毕竟是晋代的事情了,回首历史,令人怅然。 D、下片结句化用王勃的《滕王阁诗》中的诗句,以景结情,但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与王勃的原诗句的意蕴不尽相同。(2)、此词写于作者晚年谪居金陵之时,词中主要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
1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选自韩愈《师说》)
材料二:
善医者,不视人之瘠肥,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矣;善计天下者,不视天下之安危,察其纪纲之理乱而已矣。天下者,人也;安危者,肥瘠也;纪纲者,脉也。脉不病,虽瘠不害;脉病而肥者,死矣。通于此说者,其知所以为天下乎!夏、殷、周之衰也,诸侯作而战伐日行矣。传数十王而天下不倾者,纪纲存焉耳。秦之王天下也,无分势于诸侯,聚兵而焚之,传二世而天下倾者,纪纲亡焉耳。是故四支虽无故,不足恃也,脉而已矣;四海虽无事,不足矜也,纪纲而已矣。忧其所可恃惧其所可矜善医善计者谓之天扶与之。《易》曰:“视履考样。”善医善计者为之。
(选自韩愈《医说》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写出相应位置的英文字母。( )忧其所A可恃B惧其C所可矜D善医E善计者F谓之G天扶H与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和“其知所以为天下乎”中的“所以”意义相同。 B、“则群聚而笑之”和“诸侯作而战伐日行矣”中的“而”意思相同,都表示转折关系。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和“传数十王而天下不倾者”中的“传”字意义不同。 D、“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和“四海虽无事,不足矜也”中的“无”字意义不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说》第一段肯定从古以来老师对于任何人总是不可少的,因为人不能“生而知之”,谁都有迷惑,需有“师”来解“惑”。 B、韩愈在《师说》第三段中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和前文提出的“能者为师”的观点相呼应。 C、《医说》一文认为四肢没有病害,就不必担心,有脉象就可以了。国家没有战乱,不必自夸,有纲纪就可以了。 D、韩愈在《医说》一文中纵贯古今,从夏商周到秦的兴衰历史,总结历史教训,发人深省。(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②秦之王天下也,无分势于诸侯,聚兵而焚之,传二世而天下倾者,纪纲亡焉耳。
(5)、《师说》和《医说》两篇文章均属于“杂说”,请简要分析说理方法的主要不同之处。 -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黎明前夜
陈德鸿
大勇说,娘,回吧。
娘抓住大勇的右手说,到西风口寻到你弟,就让他回家来。一时走不脱,也让他寻机跑回来。娘顿了顿,又说,你爹这一没,日子眼瞅着就过不下去了。
大勇抽出手,揩了揩娘脸上的泪说,娘,我知道了。外面冷,回吧!
娘蹒跚着回了屋,一会儿又跑出来,冲走远的大勇喊,路上千万当心,寻不到,就早点回家。
走到村外一片收割后的田野时,大勇停下来,在地头找到一个写着父亲名字的木橛,然后蹲在地上,用右手抓了一把土,紧紧攥在手里,嘴里喃喃自语,小勇啊,咱家有地了,是政府分的,哥使不上力,你回来帮哥种吧!
第二天傍晚,大勇赶到西风口时,长长的队伍仍在不停地过着,土道旁,挤满了一层又一层的人。
大勇挤进人群,看着队伍中一张张稍纵即逝的脸,犯起愁来,这可上哪儿找小勇啊?听说兵是从昨天开始过的,也不知小勇过去了没有。
大勇想了想,也学旁人从队伍边拽住一个兵问,同,同志,我向你打听个人?
兵停住脚,叫啥名,是哪个部队的?
叫赵小勇,是,是3纵的。
不认识。兵摇摇头,3纵还没过来,你再等等吧。
大勇舒了口气,刚在离土道不远的一个土墙边坐下来,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便挤坐在他旁边。
大勇往边上挪了挪,男人又挤过来,说,兄弟,俺姓韩,刚才你说的话俺都听到了,俺儿子也是3纵的。那敢情好。大勇说,我是赵家堡的,你是哪的?
男人说,俺家在马家洼。
那地方我去过,有个牲口市。大勇问,那边的地也分了?
分了,分了。我这次找儿子,就是告诉他这事。这回家里有地了,俺再倒腾点牲口啥的,日子就更好了。家里还有啥人,能忙过来?大勇问。
家里还有个小的,不顶啥事。他娘病在炕上好几年了。男人说,俺一个人,多辛苦点就是了。
看着男人满足的笑意,大勇忽然想起来,前年在马家洼买骡子时,曾经和这个男人打过交道。
那时,大勇相中了一头骡子,这个男人要价15个大洋。大勇磨了半天,男人死活不吐口。眼瞅着太阳快落山了,一个年轻人突然把男人拉到一边,互相把手伸进对方的袖子里……大勇急了,拽过男人说,15个大洋,这骡子我要了。到家没几天,大勇发现这骡子走路爱往右边去,找来八爷一看,说是骡子左眼受过伤。听大勇讲了买骡子时的情况,八爷说,你这是让人唬了,那是爷俩,专好下扣子。
见大勇不吭声,男人说,我儿在部队表现可好了,打锦州时还立了大功呢。
大勇愣了愣,问,你这次来,是想把儿子叫回家去帮你?
男人撇了撇嘴说,那哪行啊,俺就是想儿子,让他对家里放心,告诉他在部队好好干,等全国都解放了再回来。
大勇尴尬地笑了笑,不吭声了。
半夜时,许多汽车和马拉的炮车驶过之后,又开始过起长长的队伍。男人问了几个兵,高兴地对大勇说,这是3纵的,咱们精神点。互相帮衬着打听。
天快亮时,男人找到大勇说。兄弟,你慢慢打听着,我,我回家了。
咋?大勇一边盯着队伍,一边问。
俺儿,俺儿他没了。男人蹲在地上,呜呜哭了起来。
大勇不知怎样安慰男人,只是用右手轻轻拍着男人的肩膀。
过了好久,男人站起来,擦了擦脸上的泪,踉踉跄跄边走边说,兄弟,管咋,俺儿这是光荣,没给俺韩家丢脸。
走了几步,男人又折回来,对大勇说,兄弟,那事儿;对不住了。等回去,俺给你寻头好的送家去,换回那头病骡子……
男人的身影在黑暗中消失了很长时间,大勇才回过神来,泪水早已湿了眼睛。
快中午时,大勇终于看到了队伍里扛着机枪的小勇。
小勇吃惊地摇着大勇的右手问,哥,你的左手呢?
大勇含糊着说,我这只右手也啥都能干,不耽误事儿。
小勇问,爹娘都好吗?
都好,都好,地也分了,咱家分了二十多亩呢。大勇说,爹妈特意让我来告诉你,家里不用你操心,在部队上好好干,不解放全国不许回家。
大勇往家走时,觉得自己的脚步比来时坚定了许多,也踏实了许多。
1950年4月,赵小勇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光荣牺牲。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勇走到村外田野时,“蹲在地上,用右手抓了一把土,紧紧攥在手里”,其中的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大勇要找弟弟回家时的坚定。 B、小说精心设置主场景,安排大勇与韩姓男子在西风口寻找亲人巧遇,巧妙地绾结了两个家庭的故事,使情节更集中、更有戏剧性。 C、大勇被身边人支持革命的精神感染,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被唤醒,克服了小农意识的局限性,毅然支持弟弟留在部队。 D、目睹曾下套坑自己的韩姓男子的变化,大勇的内心是复杂的,听完他对儿子的夸奖和期盼,大勇以尴尬地笑了笑和不吭声表示对他的不信任。(2)、联系全文分析概括“韩姓男子”的形象特点。(3)、小说以赵小勇光荣牺牲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