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传说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舜品行高尚;大禹治水,解除水患。这三位人物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由此可知,禅让制下部落联盟首领选择继任者的主要依据是(     )
    A、征伐有功 B、学识渊博 C、武艺高强 D、德才兼备
  • 2、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材料一   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你在哪里?!朋友,为什么,我在这片大地上找不到它的身影了……

    (1)为什么大地上不再见到君士坦丁堡的身影。君士坦丁堡的消失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材料二   世界古代史重大事件(部分)

    时间

    事件

    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法典》颁行

    公元前5世纪

    《十二铜表法》颁行

    公元前4世纪

    亚历山大东征

    6世纪

    《罗马民法大全》形成

    8--13世纪

    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积极向上。)

  • 3、

    大学是一种功能独特的组织,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1-12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需求迫切,欧洲许多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这些学校开设实用知识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在单一学科的私人学校或教会学校整合演变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摘编自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欧洲大学的特征。

    材料二   截至18世纪末,欧美大学还基本上保持着中世纪建立的四大专业结构。英国科技教育主要的推动力来自传统大学教育机构之外。英国新教徒由于被排斥在大学校门之外,因此着手建立一些在目的和实施方面与传统大学不同的学院。在此期间,牛顿率先推动大学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使欧洲的科技教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1851年在英国、1867年在法国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使欧美各国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于是,各国把发展科技教育作为重要对策之一。

    ——摘编自万秀兰《欧美近代大学科技教育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19世纪欧洲教育发生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说明大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 4、心系民生福祉,凝聚民族力量,胸怀家国天下。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材料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概括下列两则史料,比较中世纪西欧庄园和中国汉代庄园的相同之处。

    庄园的面积有大有小,大多以村庄为基础,有住房、作坊、耕地、草地、林地、荒地、池塘。庄园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

    ——部编版九上历史教材

    东汉是庄园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主要原因是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在这些规模巨大的田庄中,农林牧副渔以及手工业、商业多业并存,具有极强的自足自给性。在庄园里,劳动者主要有宗族、宾客、徒附和奴隶,他们对豪强地主有极强的依附性,他们所受的剥削都很沉重,除了缴纳地租,还得无偿地为田庄主服劳役。

    (2)、【中西对比】是时空观念的重要体现。结合下面的图文信息,两幅图反映的制度的维系纽带和主从关系有什么不同?

    (3)、【名片呈现】是彰显历史的直观体现。观察下图,简述种姓制度的实质及从示意图能看出罗马共和国的各权力机关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 5、美国东方学家希提在《阿拉伯通史》中写道:“从来没有一位新宗教的传播者,作为他那个时代和民族的宗教领袖,像穆罕默德那样完美。”这里的“新宗教”指(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 6、604年,日本颁布《宪法十七条》,提倡儒家的“三纲五常”,强调“君则天之,臣则地之” “国非二君,民无两主。”这一规定旨在(     )
    A、提高平民参政热情 B、实现儒学思想普及 C、强化天皇集权统治 D、推动幕府统治建立
  • 7、下表为日本史学界对“大化改新”的认识过程。据此可以得出历史研究(   )

    改革否定论

    二战后,原秀三郎认为“大化改新”是由《日本书纪》的编纂者虚构的。后“改新否定论”占据学术界主导地位。

    改革肯定论

    1977年,镰田元一发表《评的成立与国造》,再次肯定“大化改新”存在。

    1999年,在大阪某宫殿遗址发现了一批木简,证实了难波宫(大化改新时的政治中心)的存在和确切位置。

    2002年,在奈良县发现了木简,证实了在大化改新编撰年籍之前存在“评”制,这进一步强化了“改新肯定论”。

    A、得益于近代科学的发展 B、具有时代特征 C、深受史学家的立场影响 D、强调史料实证
  • 8、中世纪西欧教会主张“神权说”,强调教皇代上帝把政权及政权所辖的土地、人民授予国王,受封的国王是教皇的隶属或佃户。这反映出(     )
    A、王权神圣而不可侵犯 B、教会主宰精神世界 C、教权对世俗王权制约 D、国王宣扬“君权神授”
  • 9、“文艺复兴在意大利的兴起固然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但在文化联系上,拜占庭文化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提供了文化基础,拜庭学者将人文主义思想幼芽、表达方式以及古典文化遗产直接传递给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者。”材料体现了拜占庭帝国(     )
    A、为西欧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B、为西欧的相对稳定创造了条件 C、版图地跨欧、亚、非三洲 D、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架起了桥梁
  • 10、自8世纪起,威尼斯船只将其东面和西面邻近地区的产品运到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包括意大利的小麦和酒、达尔马提亚的木材、环礁湖的盐、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奴隶,并且从君士坦丁堡带回珍贵织品、香料等。这反映出当时(     )
    A、拜占庭帝国阻断了传统贸易商路 B、君士坦丁堡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C、威尼斯商人垄断东西方贸易 D、欧洲商业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 11、在中世纪的城市中,市民大会等机构逐渐取代了封建政治体系的地位,市民可以参与政治决策,表达自己的意见。这表明中世纪西欧城市(     )
    A、自由自治 B、自给自足 C、等级森严 D、规模扩大
  • 12、上课记笔记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下图为小军同学的课堂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时间:12-13世纪

    地点:欧洲

    赞誉:“最美好的花朵”

    权利: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A、自治城市 B、西欧庄园 C、大学兴起 D、大化改新
  • 13、早期基督教是反富人的,同时也是反罗马帝国的。但随着大量有产者加入教会,基督教教义在2世纪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更多地主张服从国家统治,甚至宣扬君权神授。基督教最终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基督教的这一变化说明(     )
    A、基督教最终征服了罗马 B、罗马最终征服了基督教 C、基督教的发展缘于罗马帝国的扩张 D、基督教在发展中与罗马政权合流
  • 14、金字塔作为古埃及时期法老的陵墓,一直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如图是小文同学收集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用来说明古埃及(       )

    A、人民的聪明才智 B、法老至高无上的地位 C、金字塔修建劳民伤财 D、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 1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统一后,秦朝铺设有以首都咸阳为中心辐射于全国的驰道,并对在道路上行驶的车子两轮间的距离作了统一规定。为了与匈奴作战时能迅速地将军队派往长城,以咸阳为起点修筑了一条直线延伸向北的道路。秦朝还在山区修筑了通往西南夷的五尺道,加强了对云、贵一带的控制。一条道路可以通往帝国最偏僻的地方,就中央而言,任何地方道路的中断,都意味着妨碍了对那里的统治。

    ——摘编自(日)鹤间和幸《秦汉帝国:始皇帝的遗产》

    材料三 秦朝(秦始皇)搭好了大一统的框架,创立的大一统是个全面的大一统,包括政治大一统、经济大一统、社会大一统、交通大一统、文字大一统。

    ——摘编自《中华文化要义:大一统》

    (1)、图一、图二所示文物按照史料类型,都属于哪种史料?图一能够实证秦朝推行哪个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在道路交通建设方面的举措,概括这些举措实施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在文字方面大一统的措施,并指出其影响。
  • 16、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优秀精神品质历久弥新,引导我们正确的价值追求。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材料二   “(孝公)有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材料三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名人名言启迪思想智慧。下面名言分别反映出怎样的思想内涵?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家争鸣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说说材料中的“商君”推崇的是哪一学派的思想?请列举在这一学派的思想影响下, “商君”在经济方面所推行的改革措施的两项内容。
    (4)、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17、下图是汉字“妆”的演变历程。据此判断(     )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A、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B、汉字不具备象形特征 C、汉字造字方法固定单一 D、甲骨文反映商周历史
  • 18、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观察如图示意图,据此判断该地图属于哪一历史时期(  )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朝时期
  • 19、“贤臣佐明君,尊王来攘夷”。观察图片,可知图中的“明君”是(  )

    A、晋文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秦孝公
  • 20、后人赞美商朝是“邦畿千里”的大国,考古工作者在今天的河北、山东、辽宁、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都发现了大量的殷商文化遗存。这说明(     )
    A、商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B、商朝的统治中心在长江流域 C、商朝的统治区域已经十分广阔 D、商朝统治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