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②。(2)、写出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装置。(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的发生装置是 , 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的体积,则气体应从(填“a”或“b”)进入F中。 -
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 B、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C、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
3、近几年我国的火箭发射事业飞速发展,火箭的推进剂也在更新换代。高氯酸铵()是火箭推进剂之一,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产生巨大的冲力,其反应后不能生成的物质是A、 B、 C、 D、
-
4、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共有三种不同的分子 B、图示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没有单质参加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5、水杨酸()是一种脂溶性的有机酸,可用作消毒防腐剂和食品防腐剂。对水杨酸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它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它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6、氯酸钾(化学式为)也可用于制取氧气,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包括A、 B、 C、 D、
-
7、镍主要用于不锈钢、电镀、新能源电池等方面。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镍原子的质子数为28 B、镍原子易失电子 C、它属于非金属元素 D、镍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
8、下列含有氧气的物质是A、 B、 C、沸水 D、空气
-
9、燃烧是常见的化学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铁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
10、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 B、 C、 D、石墨
-
11、
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围绕“碳中和”的一系列内容展开了项目式学习活动。
任务一 分析“碳中和”的思路
【分析讨论】
(1)同学们讨论后认为,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要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种思路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种思路是。
任务二 探究“海洋固碳”原理
【查阅资料】海洋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汇”聚集地。据测算,地球上每年使用化石燃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约被海洋中的海水、浮游植物、藻类生物等吸收。
【分析讨论】
(2)同学们结合生物学知识,认为藻类生物与浮游植物一样,都是通过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这一方法属于“生物固碳”。
【作出猜想】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原理是水溶解了二氧化碳。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对猜想进行验证。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用软塑料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用橡胶塞塞紧瓶口
水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原理是水溶解了二氧化碳
②用注射器盛装水,将针头扎过橡胶塞,并将水全部推入瓶中,振荡
软塑料瓶先变硬,振荡后恢复原状
③取软塑料瓶中的液体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液体变浑浊
【反思评价】
(3)小林认为上述实验不能得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原理是水溶解了二氧化碳”的实验结论,因为。
任务三 了解“人工固碳”技术
【查阅资料】“人工固碳”就是用各种手段捕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储存或者利用。
【方法一】将捕捉的二氧化碳压缩后,压回到枯竭的油田和天然气田或深海进行封存。
(4)从微观角度分析,二氧化碳被“压缩”后“封存”,这是因为。
【方法二】
(5)小张同学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设计了一个简易捕捉器,此方法中采用“喷雾”的优点是。
【方法三】的转化:一种实现二氧化碳转化为重要化工原料二甲醚的途径如下:
(6)反应①是二氧化碳与一种常见单质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该单质为(填化学式)。
【成果分享】通过项目式学习,同学们了解了“碳中和”的思路、原理和方法。
-
12、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和保证。(1)、仪器的名称是。(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装置中棉花的作用是。(3)、实验室制取要达到随时发生随时停止的效果,可选(填字母)组合成一套发生装置。(4)、若要用装置收集一瓶 , 气体从(填“”或“”)导管进入。
-
13、《天工开物》中记载,松木在密封严实的窑中燃烧得松烟,松烟可用于制墨,窑中还能得到木炭(如图1),木炭与孔雀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在炭火炉中煅烧可得到铜(如图2)。
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1)、孔雀石煅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2)、松木需在“密封严实”的窑中燃烧才能得到较多的松烟,其原因是。(3)、图2流程中主要利用了木炭与的反应。 -
14、认真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依据不同制取方式,可分为“绿氢”、“灰氢”、“蓝氢”、“紫氢”和“金氢”等。
储氢是实现氢能广泛应用的重要环节,分为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前者包括高压气态、低温液态、吸附等储存方式,后者将氢气转化为其他化合物进行储存。“液氨储氢”的原理是使氢气与氮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液氨,进行储存。
依据上文,回答问题。
(1)、下列制取方式得到的氢气属于“灰氢”的是______(填字母)。A、风能发电制氢 B、煤燃烧发电制氢 C、核能发电制氢(2)、将氢气降温液化进行储存,属于物理储氢中的(填“高压气态”或“低温液态”或“吸附”)储存方式。(3)、“液氨储氢”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储氢。 -
15、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探究。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利用伏打电池对水进行通电,发现两极上都有气体逸出,实验室常用图1装置进行模拟。(1)、从图1实验得到的结论:水是由组成的。(2)、生命吸管是一种便携小型水净化器,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其简要流程如图2所示。该小型净水器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3)、图2中得到的净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16、在天然气净化和石油炼制过程中回收硫,不仅能减少空气污染,还能为工业制硫酸提供原料。(1)、回收得到的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燃烧的主要化学方程式是。
-
17、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一氧化二氮()俗称“笑气”,是无色、有甜味的气体,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它在室温下稳定,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因为它在高温下能分解生成和。它也可以用在火箭和赛车上,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在微热条件下生成和。需要注意的是,是一种温室气体,它的温室作用是二氧化碳的296倍。
(1)、一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硝酸铵()中阳离子的符号为。(3)、的用途是(写出一点)。 -
1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B、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将气体分别通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C、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将气体点燃 D、除去氧化铜中的木炭:在氧气流中充分加热
-
19、推理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结果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原子结构为稳定结构,则具有稳定结构的微观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B、原子是不带电荷的微观粒子,则不带电荷的微观粒子一定是原子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则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 D、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热量变化,则有热量变化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
-
20、实验分析能力是必备的科学素养。下列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选项
异常现象
可能原因
A
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天平不平衡
装置没有密闭
B
电解水实验时,反应速率很慢
水中未加能增强导电性的物质
C
检验集气瓶中的氧气时,木条没有复燃
一定不含氧气
D
过滤时,滤液仍然浑浊
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