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向相同质量的Mg、Zn中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 B、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CaO C、   在一定量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D、向NaOH和Ba(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 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aClNaOHHClCuSO4四种溶液

    不另加其它试剂即可鉴别

    B

    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KNO3溶液

    取5.0g固体于烧杯中,加入100g水,搅拌

    C

    分离MnO2KCl固体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D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钡

    加入适量硫酸钾溶液

    A、A B、B C、C D、D
  • 3、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的转化关系,下列有关转化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若三种物质都是酸,则X可以是硫酸 B、若Y、Z分别是CO2H2O , 则X可能只含一种元素 C、若三种物质都是金属单质,则金属活动性强弱为X>Y>Z D、若X、Y、Z分别是C、CO2、CO,则反应①②③可能包含三种基本反应类型
  • 4、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B、氧气和臭氧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C、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D、洗洁精去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去除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 5、某同学进行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如图),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 B、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 C、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甲 D、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氧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蓝色 D、打开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观察到有白雾形成
  • 7、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Cl=2FeCl3+3H2 B、用赤铁矿高炉炼铁:3CO+Fe2O3__2Fe+3CQ2 C、用石灰乳配制波尔多液:CaOH2+CuSO4=CaSO4+CuOH2 D、用氨水中和废水中的硫酸:2NH3H2O+H2SO4=NH42SO4+2H2O
  • 8、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盐酸、生理盐水 B、单质:氢气、生铁 C、氧化物:MgOKMnO4 D、酸:H2SO4NaHCO3
  • 9、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安全用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隔绝空气 B、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油烟机排气 C、扇子能扇灭烛火的原因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木柴架空有利于促进燃烧,原因是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10、中药板蓝根中某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C9H7NO2。有关该成分的说法错误是
    A、1个分子中有19个原子 B、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 11、2024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全球战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提倡塑料制品就地焚烧,减少环境压力 B、废弃塑料瓶属于有害垃圾,不可回收 C、推广可重复使用、易降解的塑料包装材料 D、“白色污染”指的是白色塑料造成的污染
  • 1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 B、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2:1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 13、误食亚硝酸钠NaNO2可能会引起中毒。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3 B、+2 C、+3 D、+5
  • 14、碳的单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不属于碳的单质用途的是
    A、制铅笔芯 B、冰箱除味 C、消防灭火 D、冶炼金属
  • 1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易溶于水 C、可用作火箭燃料 D、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很剧烈
  • 1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加热液体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取少量固体药品 D、闻气体气味
  • 17、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胆矾研碎 B、火药爆炸 C、饭菜变馊 D、蜡烛燃烧
  • 18、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为测定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称取26.5g该样品,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内溶液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分析并计算:

    (1)、生成CO2的质量为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 19、

    酸、碱、盐是例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研究它们的性质有重要意义,某化学探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1)实验一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二中和反应的实质是结合生成H2O。

    (3)写出实验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对实验四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后,探究小组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4)猜想一:氯化钠;

    猜想二:氯化钠和

    猜想三:氯化钠和氯化钡。

    【实验过程】

    (5)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适量氯化钡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二不成立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适量稀硫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不成立

    【拓展与延伸】

    (6)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它们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的过程。

  • 20、

    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飞速发展,航天科技涉及很多气体制备的知识,这些知识也与实验室、工业制气体密切相关。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各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是

    (3)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方程式为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5)为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王露将制取的气体通入H装置中,能观察到H中有气泡逸出且溶液变浑浊,则该气体是从(选填“a”或“b”)通入装置H的。若用该装置吸收CO2时,试剂X最好选用

    (二)工业制取气体

    (6)工业上一般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氧气,其原理是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不同。

    (三)太空制取气体

    (7)电解水更适合在太空中制氧气的原因之一是水可以循环使用,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上一页 58 59 60 61 6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