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三章 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
- 贵州都匀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统考试卷
-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福建泉州惠安县城北教研联盟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2017年广西百色市中考物理试卷
- 2017年广西来宾市中考物理试卷
- 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树人学校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
1、如图甲所示,大雪过后路面结冰,环卫工人会在公路上撒盐,使路面的冰及时熔化,确保了行人和车辆的出行安全。为了弄清其中缘由,小张做了一组关于冰熔化的实验。(1)、如图乙,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示数是℃。(2)、实验时,试管里装有适量的(填“冰块”或“碎冰”),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 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3)、加热一段时间后,小张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图丁中绘制了图像A,则冰的熔点是℃,第7 min物质处于态,冰熔化过程的特点: , 由此可知冰是(填“晶体”或“非晶体”)。(4)、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张又取了适量淡盐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热源再次加热,得到图丁中图像B。
⑸再次取适量浓度更大一些的盐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热源加热,得到图丁中图像C。由以上实验可知,加入盐后冰的熔点将会(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2、朱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探究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实验,她将等量的温水和热水分别倒入三个相同的锥形瓶中,又找来常温下三张完全相同的湿巾,把其中的一张对折,将它们分别贴在三个锥形瓶的外壁,分别标记为1、2、3并将三个锥形瓶分别放在三块完全相同的海绵上。一段时间后(外界环境相同),海绵的厚度如图A、B、C所示。(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有关。(2)、通过(填“A”“B”或“C”)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3)、实验中利用海绵被压后的厚度来判断液体蒸发的快慢,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
3、(1)、固态的冰、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蒸气是水循环过程中水常见的三种状态,某同学据此画出了如图(a)所示的水的三态变化图,甲、乙、丙分别代表水的三种状态,则乙是(填“冰”“水”或“水蒸气”)。(2)、如图(b)所示,“热管”利用流体发生物态变化达到散热目的,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端科技上,热管里的液体在A端吸热,然后流动到较冷的B端放热,B端通过散热风扇转动将热散出,则在(填“A”或“B”)端发生的物态变化与图(a)中由到(后两空均填“甲”“乙”或“丙”)的物态变化相同。
-
4、在“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的实验中,如图所示,a、b两种加热方式都会出现碘蒸气。已知碘的熔点是114 ℃、沸点是184 ℃,水的沸点是100 ℃,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600 ℃,应使用(填“a”或“b”)种加热方式,该过程中碘从固态变为态;a种加热方式的好处:既能使碘锤受热均匀,又能避免。
-
5、夏日炎炎,小东(填“走进”或“走出”)空调房时,眼镜的镜片会变模糊;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儿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吸热所致,有时舌头会被冰棒粘住,这是现象。(后三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
6、如图所示,小华和奶奶炸春卷时,不小心把筷子上的水滴入油锅,油星四溅,且发出了“噼里啪啦”的响声。这是因为此时油的温度高于水的点,水入油后,迅速(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水蒸气突破油的包围扩散到空气中时,便发出响声。
-
7、如图所示,这是小明同学自制的温度计,瓶中装满带有红颜色的水。这个温度计是利用原理工作的,为了提高该温度计的精确度,瓶塞中插入的玻璃管应使用(填“粗一些”或“细一些”)的。
-
8、如图所示,甲试管装酒精(酒精沸点为78 ℃),乙试管装水,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使里面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都不沸腾 B、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 C、甲试管内的酒精先沸腾,乙试管内的水后沸腾 D、甲试管内的酒精会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沸腾
-
9、在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小刘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了温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不吸收热量 C、水温未达到100 ℃是因为停止了加热 D、将水从90 ℃加热至沸腾,总共用时10 min
-
10、小明选用两种物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甲为实验装置,图乙是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由图乙知,A物质是晶体,B物质是非晶体 C、由图乙知,第4 min时A物质处于固态 D、由图乙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时间为6 min
-
11、已知液态的二氧化碳、氧和氮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分别是-78 ℃、-183 ℃和-196 ℃。如果在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方法从空气中提取这些物质,则首先液化而分离出来的是( )A、氧 B、氮 C、二氧化碳 D、它们同时液化,无法分离
-
12、如图所示的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B、甲、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蘸了酒精,酒精蒸发过程中,甲、乙温度计示数都下降 C、甲、乙温度计都可以脱离被测物体来读数 D、甲温度计的分度值比乙温度计的小
-
13、2022年,邵阳市积极应对严重旱情,推行“蓄、调、引、节、送、降”等“六水抗旱”措施,实现“大旱之年无大灾”。为了响应政府号召,我们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下列措施中不属于节水灌溉的是( )A、喷灌 B、微灌 C、滴灌 D、大水漫灌
-
14、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给奶茶加盖子 B、把吃剩的樱桃放入冰箱冷藏 C、用吹风机吹干头发 D、吐鲁番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
-
15、如图,“打铁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主要过程是将生铁烧至1 600 ℃以上化成铁水,一人舀起铁水抛向空中,另一人则用力击打空中的铁水,瞬间铁花四溅,其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过程有( )A、升华、凝华 B、升华、凝固 C、熔化、凝固 D、熔化、凝华
-
16、小明喝雪碧时发现瓶内气泡上升有快有慢。他很好奇,气泡的运动快慢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通过观察他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跟气泡的大小有关;猜想二:跟瓶的倾角α有关。为了便于研究,小明在一根细长的注水玻璃管内留一小气泡,在管子上做记号A、B,利用电子表(数字依次表示时、分、秒)测量气泡经过记号A、B的时刻,算出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其中第12次实验的数据如图甲所示。
表一
表二
表三
气泡长度1cm
倾角
时间/s
气泡长度2cm
倾角
时间/s
气泡长度3cm
倾角
时间/s
实验序号
1
15°
15.8
实验序号
6
15°
22.5
实验序号
11
15°
18.5
2
30°
14.1
7
30°
14.9
12
30°
3
45°
13.7
8
45°
12.3
13
45°
12.5
4
60°
17.7
9
60°
13.8
14
60°
13.5
5
90°
32.4
10
90°
19.9
15
90°
19.1
(1)、实验中,除刻度尺、电子表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为。气泡通过记号A、B的路程为cm,其中第12次实验中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为m/s。(2)、记号A没有设定在玻璃管的底端,原因是。(3)、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气泡运动的快慢随倾角的变化关系:气泡大小相同时,当倾角变大,运动速度。为了发现气泡运动的快慢随气泡大小的变化关系,小明通过测算作出了三组气泡平均速度v与气泡长度l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图线b描绘的是倾角为时的规律。(4)、请你根据生活经验猜想气泡运动的快慢还可能与有关。(5)、小明想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基础上,继续研究“气泡通过AB过程中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写出简要做法和判断依据。 -
17、放学回家路上,小德发现骑自行车下坡时速度会越来越快。为了研究物体从斜面上滑下时的速度大小变化的规律,他用小车、带刻度的斜面、挡板等器材进行了实验。
测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路程 s/cm
40.0
40.0
时间t/s
3.2
1.6
速度v/(m·s-1)
vAB
vBC
(1)、实验中,除了如图甲所示的器材以外,小德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2)、小荣建议实验时斜面倾角要适当减小,这样做可以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得一些。(3)、小德正确采纳小荣的合理建议后,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则表中vBC为m/s;若小车从A点运动2.4 s到达D点(图中未画出),则DC段的平均速度vDC(填“>”“=”或“<”)vBC;小荣用vAC=计算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 , 这种计算方法是否正确?。(4)、为了使图像能够反映小车在整个过程中的运动情况,请选择图乙中正确的图像并在括号内填写物理量的符号。(5)、若小车过了A点小德才开始计时,则测得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将偏。 -
18、小刚驾车行驶一段时间后,看到了如图所示的标志,请问:(1)、在不违规的前提下,汽车从标志牌处行驶到扬州至少需要多长时间?(2)、若汽车以90 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0.4 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3)、小刚家到扬州的路程是340 km,汽车行驶了4 h到达扬州,则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4)、小刚经过一座大桥,全长540 m,公轨两用,上层通汽车,下层通轻轨;一轻轨列车以20 m/s的速度完全通过下层桥面用时32 s,该列车的长度是多少?
-
19、小明用玩具汽车测量平均速度,让汽车在斜面上沿直线下滑,位置传感器每隔0.2 s记录一次汽车的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汽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路程为cm,在BD段的平均速度为m/s,汽车由A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
-
20、如图所示的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某软件记录的运动数据。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时间是3 000 s,步长是0.5 m,则他一共走了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