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卷网-试卷题库版本:
全部 浙教版 华师大版
  • 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中可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M、N两端导管中收集的气体质量之比约为1∶2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2、真情境生活科学[2024·浙江期中]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直饮水机,其中的水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步骤③的作用是 (   )

    A、吸附杂质 B、过滤 C、杀菌消毒 D、蒸馏
  • 3、真情境社会热点[2024·浙江期末]五水共治需要全体市民的积极参与。为保持河道水质洁净,管理人员使用网兜打捞河道漂浮物,如图所示,这种方法的原理最接近(    )

    A、沉淀 B、蒸馏 C、过滤 D、结晶
  • 4、 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T→E→N→F→A途径表示(填“激素调节”或“神经调节”)过程,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2)、人体在安静状态下主要由产生热量。
    (3)、现测得某人体温在24小时内都处于38.7 ℃,若A、B、C、D都表示热量,则此人的A+B C+D;后经用药后,此人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则恢复过程中A+BC+D。(均填“>”“<”或“=”)
  • 5、一位足球迷在看今年的世界杯足球比赛时,会因为异常兴奋或紧张而使他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下图是整个反射过程示意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当光线进入你的眼球,精彩的画面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其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到 产生视觉。
    (2)、这个反射活动是在大脑皮层的控制下完成的,属于(填“简单”或“复杂”)反射。
    (3)、肾上腺产生的肾上腺素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出现面红耳赤、心跳加快等现象,这一调节过程叫作(填“神经”或“激素”)调节。
  • 6、一位足球迷在看今年的世界杯足球比赛时,会因为异常兴奋或紧张而使他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下图是整个反射过程示意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当光线进入你的眼球,精彩的画面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其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到产生视觉。
    (2)、 这个反射活动是在大脑皮层的控制下完成的,属于(填“简单”或“复杂”) 反射。
    (3)、 肾上腺产生的肾上腺素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出现面红耳赤、心跳加快等现象,这一调节过程叫作(填“神经”或“激素”) 调节。
  • 7、如图甲为正常人体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和血糖调节过程(部分) 示意图,图乙是在同一坐标图上绘制出的血糖浓度和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

    (1)、图甲中, 饭后1小时 (AB段) ,血糖含量出现大幅度上升,其原因是消化道吸收了葡萄糖; 糖尿病患者B点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人,原因往往是
    (2)、 图乙中,代表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填“C”或“D” ) 。
  • 8、在接种新冠疫苗时,小科作出反应的神经系统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针刺手,人在未感觉到痛就马上缩回,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①→②→⑤→③→④ B、打针时,针刺手而手不缩,说明大脑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 C、打针时,小科感觉到的疼痛是在⑧处形成 D、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提分班 高分特训
  • 9、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中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单向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
  • 10、甲、乙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等量的、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然后每隔1小时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将测量结果分别绘成如图所示的a、b曲线,下列对曲线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0~1小时内曲线a和b上升是因为葡萄糖被吸收至血液 B、1~2小时内曲线a下降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有关 C、4小时后甲、乙两人的血糖含量恢复至空腹时的水平 D、曲线b高于曲线a是因为乙的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更强
  • 11、兔的心脏受A、B两种神经支配,某学者为了研究A、B两种神经对心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先测定正常情况下兔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阻断A神经或B神经后的心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据表所做的推测正确的是 (  )

    实验处理

    心率/ (次·分-¹)

    正常时

    90

    仅阻断A神经

    180

    仅阻断B神经

    70

    A、A、B两种神经作用相同,都是减缓心率 B、A神经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B神经对心率没有明显影响 C、A神经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B神经作用是减缓心率 D、A神经作用是减缓心率,B神经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
  • 12、石墨烯暖手袋是以石墨烯电热膜为发热材料的取暖装置,它利用一个充电宝给石墨烯电热膜(相当于发热电阻)供电,使整个暖手袋热起来。图1是某品牌石墨烯暖手袋的实物图; 图2是它的内部简化电路图,R是电热膜发热电阻且均为5欧,通过旋转开关可以实现档位切换,当旋钮转到“3”时,电路中的总功率为10瓦。充电宝的充满电时储存的电能为1.8×105焦, 输出电压恒为5伏。

    (1)、现有5欧的电阻两个、20欧的电阻两个,请选择合适的电阻,在虚线框内画出正确的连接方式并标注电阻的阻值。
    (2)、 当旋转开关转至(选填“0”、“1”、“2”或“3”) 时, 暖手袋处于中温档工作。
    (3)、充满电后,充电宝中80%的电能可供低温档连续工作多长时间?
  • 13、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也是神经传递、肌肉收缩所必需的元素,常见的补钙剂有碳酸钙、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等。

    (1)、 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在分类上属于(选填“氧化物”、“酸”、“碱”、“有机物”)。
    (2)、 碳酸钙进入人体后,首先要和胃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钙离子被人体吸收。因此,胃酸过少的人不宜服用碳酸钙进行补钙。若按照正常剂量服用3克的碳酸钙,会消耗胃酸中的HCl多少克?
    (3)、 如图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如果一次摄入过多的钙盐,会增加(填序号及名称)重吸收作用的负担,从而影响肾脏的功能。因此,补钙必须要适量。
  • 14、快递站利用图1所示的液压小吊车进行物资的调运工作,MN为小吊车的支撑杆,N端可伸缩。液压杆AB作用在吊杆的B点时,可将吊杆绕O点逆时针转动从而抬高货物,吊杆OC可以伸缩,最短长度为1.2米,最长长度为2米。图2是小吊车吊杆处于水平状态时的结构简图,O点到液压杆AB的垂直距离OE=0.4米,OB=0.5米,液压杆对吊杆的力沿着液压杆方向斜向上。

    图1图2

    (1)、当吊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且伸长至最长长度时,当C点受到的拉力为10000牛时,液压杆需要提供的推力F为多大? (吊杆重力、吊钩重力、各处摩擦力均不计)
    (2)、 某次使用时,将200千克的货物从地面匀速吊起1米高,该过程吊车对货物做了多少功?
    (3)、在某次吊起货物的过程中吊车发生了倾倒,为避免吊车发生倾倒,请提供一种改进方案。
  • 15、实验室中有一包白色粉末, 可能含有NaOH、Na2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鉴别,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操作①的名称为
    (2)、某同学发现溶液A呈红色,推断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NaOH,请判断他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 实验中能表明加入的 HNO3已经足量的现象是
    (4)、 原白色粉末的组成为
  • 16、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实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水盐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对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图是人体内水分平衡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人体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器官是
    (2)、 请在甲框中再填写一种生理活动:
  • 17、 骨汤具有营养丰富、滋味鲜美等特点。某同学以鲢鱼、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每种酶的最适宜pH、温度均不同) 为原材料,探究哪种蛋白酶对鱼骨中蛋白质分解能力最强。其实验设计如下:

    ①制备骨汤:加水高温熬煮鱼骨,冷却后分离骨汤和骨渣,将骨汤静置,除去上层油脂。

    ②加酶分解:取适量的骨汤平均分成四组,将其pH 调节为四种蛋白酶各自适宜的值,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四种蛋白酶溶液,分别置于____下分解 3小时。

    ③得到成品:将步骤②得到的骨汤样品分装,得到成品。

    ④数据测定:测得每组实验数据如下:

    蛋白酶种类

    溶液中氨基酸总量/ (μg/mL)

    钙含量/ (mg/100mL)

    中性蛋白酶·

    423.56

    8.12

    碱性蛋白酶

    503.05

    7.99

    风味蛋白酶

    1777.24

    16.67

    木瓜蛋白酶

    356.26

    8.02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蛋白酶对分解鱼骨中的蛋白质有效,而对分解鱼骨中的油脂无效,这体现了酶的
    (2)、 实验中用3小时后骨汤中的来判断酶的催化能力。
    (3)、 请补全步骤②中的空白部分
    (4)、 本实验应增加一组对照组:取与实验组等量的骨汤,再向其中加入
  • 18、 思维模型的建构方便解决问题、促进深度学习。某科学研究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解决“混合气体检验”类问题建构了如下思维模型:

    【模型应用】下水道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CH4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此研究小组对此进行了相关实验。

    图1图2

    (1)、【收集气体】用大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塑料瓶倒转,使水完全流出,然后将塑料瓶提到井口并迅速盖紧瓶盖备用,该操作是用法收集气体。

    【进行实验】将瓶中的气体依次通过如图1所示的装置(碱石灰为NaOH和CaO的混合物,假设每个装置内都充分反应或吸收),并观察现象。

    (2)、 【实验分析】

    装置①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下水道气体成分中一定有

    (3)、 装置②的设置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环节。
    (4)、 图1中的④是由图2中的两个装置组合而成,请在空格中按顺序填入装置的导管编号 , 将装置补充完整:气体燃烧装置→→尾气处理装置。通过测量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变化,判断出了剩余气体的成分。
  • 19、 为探究物体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小球滚下斜面,撞击放在水平板上的木块,根据木块移动的距离判断小球的动能大小。

    (1)、水平板表面粗糙程度的要求是。(选填“必须粗糙”、“必须光滑”或“粗糙、光滑都可以”)。
    (2)、根据木块移动的距离判断小球的动能大小,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以下实验也用到了这种方法的有____。
    A、在研究电功率与电流关系时,控制灯泡两端电压不变 B、在研究铁钉锈蚀的影响因素时,分别将铁钉放置在干燥和潮湿的环境中 C、在研究酶的活性与温度关系时,利用淀粉是否消失来判断淀粉酶是否具有活性 D、在研究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时,利用小球撞出沙坑的深度和大小来判断重力势能大小
    (3)、为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除了木块摆放位置要相同,还需要控制小球的相同。
    (4)、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实验中,多次实验后发现:当较大质量小球撞击木块后,木块滑出水平板而掉落,而较小质量的小球撞击木块后,木块没有滑出水平板,该同学认为当物体的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则动能越大。请判断该同学的想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20、实验室常用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来制取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遇到空气很容易被氧气氧化[反应方程式为 4FeOH2+O2+2H2O=4FeOH3],因此实验中难以观察到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的存在。为了使制取的氢氧化亚铁保留较长时间不被氧化,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I: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Ⅱ:在试管乙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在甲试管中装入铁粉和稀硫酸,然后迅速塞上塞子,并打开止水夹。

    步骤Ⅲ:检查乙试管排出的氢气纯度,直至氢气纯净。

    步骤Ⅳ: ____。

    步骤 V:观察乙试管中生成沉淀的颜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亚铁沉淀出现的现象,表明已经被氧化变质。
    (2)、 请补充步骤Ⅰ中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将乙试管右端的导管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关闭止水夹,用手捂住甲试管,如果 , 则表明整个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 步骤Ⅲ中检验氢气纯度的目的是
    (4)、 补充完整步骤Ⅳ: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