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气候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气候的形成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某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了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材料一
(1)、材料一【探究思考】
读图甲,两等量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时,A地纬度较低,受热面积小,光热集中,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填“多”或“少”) 。图乙实验证明,白天砂石气温比水高,夜晚砂石气温比水低。这是因为性质不同,砂石(代表陆地) 吸热快,散热也快; 水(代表海洋) 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相比,夏季(填“海洋”或“陆地”) 气温高,冬季则相反。图丙中安第斯山脉西侧 (M地) 为茂密的森林,东侧(N地) 为草原荒漠,这是因为安第斯山脉阻挡了西风,其西侧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填“多”或“少” ) 。(2)、【探究结论】根据实验和图文资料推测,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3)、 【拓展应用】材料二 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燃烧石油、煤等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发生。
结合材料二,说明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及产生的危害(各写一条即可) 。
(4)、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请你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献计献策。 -
2、读我国季风区和非季(1)、 图中序号②表示 (方向) 季风, 图中A、B、C三地受该季风影响最大的是 (填字母) 地。(2)、 北京冬季气温比广州更(填“高”或“低”) ,造成北京和广州冬季气温差异的影响因素是。(3)、 季风区内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配合上的特点是;由北向南,年降水量越来越(填“多”或“少”),雨季越来越(填“长”或“短” ) 。
-
3、人类活动对气候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 )A、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大面积农业灌溉等可以使当地气温趋于缓和 B、砍伐森林可以使地表水流畅通,从而增加湿度 C、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中心城区的风速比较大 D、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破坏了高空的臭氧层
-
4、新趋势跨科学实践小明同学非常喜爱古诗词,他发现了许多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读图, 回答4~6题。(1)、下列对“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
①“长风”指夏季风 ②“长风”指冬季风 ③“玉门关”位于季风区 ④“玉门关”位于非季风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描述的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3)、拉萨的年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成都低很多,以下诗词描述的现象的成因与此现象的成因不同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5、哈尔滨地处我国东北地区,是黑龙江省的行政中心。哈尔滨在2023年的冬天异常火爆,很多“南方小土豆”纷纷前往哈尔滨旅游,体验冰雪风情。广西外出游学的11个小宝贝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小砂糖橘”。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游客,哈尔滨出现了“讨好型市格”,在中央大街铺地毯、为游客搭建保暖房、免费送姜茶等,这些也成为哈尔滨爆火的流量密码。读哈尔滨、 北京、 武汉、 南宁气候资料图, 回答1~3题。(1)、上述四座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 )A、冬季温和 B、夏季凉爽 C、降水季节变化小 D、雨热同期(2)、哈尔滨的冰雪风情吸引广西“小砂糖橘”前往体验,影响哈尔滨、广西气候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人口数量(3)、符合哈尔滨气候特征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6、小江家购入了一支电子体温计,查阅说明书得知,电子体温计的探测器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小江买来一个热敏电阻,按照图甲所示连接电路,其中电源电压保持6伏不变, 为定值电阻,R为热敏电阻。实验时,把R置于温控箱 (图甲中虚线区域) 内,闭合开关,调节温控箱温度,测出R在不同温度时的阻值,依据所测数据画出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像 (图乙) ,求:(1)、 当温度为4 时,测得 两端的电压为3伏,求 的阻值;(2)、 当温度为 时, 求 两端的电压;(3)、当温度从 变化到 时,求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范围。
-
7、如图所示,小红设计了一种“身高测量仪”。测量时,若所测的身高增大,则电流表的示数 , 电压表的示数。 (均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
8、如图所示, 电阻 的阻值分别是10欧、20欧,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是2伏,则电阻 两端的电压是之比是 , 电源电压是伏。
-
9、如图是小科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设计测量未知电阻 阻值的四种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且未知, 是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未知,实验中只能闭合或断开开关或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其中能够测量出 阻值的电路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②③ D、只有②③④
-
10、如图所示, 欧, 欧, 欧,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若开关 都闭合,则电路中的总电阻是 ( )A、40欧 B、60欧 C、12欧 D、无法判断
-
11、如图是某简易煤气检测电路,其中Q为气敏元件,其阻值随煤气浓度的升高而减小。若输出信号的仪表选用电压表或电流表,闭合开关S,当煤气浓度升高时,要求仪表的示数增大,则( )A、选用电压表接在a、b之间 B、选用电压表接在b、c之间 C、选用电流表接在b、c之间 D、选用电流表接在a、b之间、
-
12、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中,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B、电源至少选用3节新干电池 C、换用2欧电阻做实验时,需要更换电压表量程 D、多次实验是为了寻求普遍规律
-
13、甲、乙两地相距40千米,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所用的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为0.2欧。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在甲地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 和电源接成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测量。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0伏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则短路位置离甲地的距离为( )A、7.5千米 B、15千米 C、25千米 D、30千米
-
14、图示为电阻 和 的 关系图像,由图可知 ( )A、的阻值为5欧 B、的阻值小于 的阻值 C、将 串联接入电路,通电后 两端的电压大于 两端的电压 D、将 并联接入电路,通电后通过 的电流大于通过 的电流
-
15、 如表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的标签上的部分内容,请阅读后计算:
品名:硫酸
化学纯(CP)(500毫升)
密度:1.84克/厘米3
质量分数:98%
(1)、该硫酸未开启前质量为克(盛装的瓶子除外);其中溶质的质量是克。(2)、 欲配制6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这种硫酸多少毫升? 需要水多少毫升? -
16、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 当温度为 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3)、 若采用升温、恒温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则该物质是。(4)、 R是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的一种,现用R做图2实验,①②中没有固体析出,③中有固体析出。根据图示信息,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标号) 。A、R是甲物质 B、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①②③中,只有③的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D、①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
-
17、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小陈用它和50克的水配制了一杯约 糖水给患糖尿病的爷爷饮用。结合表格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
温度/℃
30
50
70
木糖醇溶解度/克
70
84
93
A、爷爷想要糖水再甜一点,小陈可以把糖水降温或加入木糖醇 B、把这杯糖水最多可溶解木糖醇42克 C、小陈又配制 和 的最甜糖水各一杯,两者溶质质量分数之比为93∶84 D、爷爷拿到糖水后发现杯底无固体,小陈判断糖水还未饱和 -
18、硝酸钾的溶解度数值如表所示: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克
21
32
46
64
86
110
138
现有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50克水,在4 时,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55克、43克、32克、16克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烧杯中溶液质量为105克 B、b烧杯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6∶25 C、c烧杯中为饱和溶液,加水后溶解度降低 D、将d烧杯中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加水后溶解度降低 -
19、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在 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 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④→⑤可析出53.9克 晶体 D、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克 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
20、温度不变,对100毫升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一,将烧杯甲中溶液转移出50毫升到乙烧杯中。实验二,把5克水和5克氯化钠分别加入甲、乙烧杯中。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二后,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B、实验一后,甲和乙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实验二后,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实验二后,甲和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