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重点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翰林学校2017年秋季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九台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青岛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调研试卷
- 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
1、1624年,英国政府颁布的《垄断法》规定:任何涉及专利问题的侵权都可以向王室法庭或财政署普通法庭起诉。在专利制度下,法律保障人们对创新成果的独占。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专利制度增加了人们创新的热情,英国出现技术创新高潮。英国的专利制度( )A、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 B、导致英国出现垄断组织 C、保护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D、使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
2、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的规定,下图中正确反映出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权力关系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3、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学、艺术、思想、科学等许多方面硕果累累。由此可见,文艺复兴( )A、主要在艺术领域成果突出 B、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目的 C、让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推动欧洲科学文化思想的繁荣
-
4、“三大世界性宗教的形成,影响了世界各大古典文明体系的特点”。下列关于三大世界性宗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佛教、伊斯兰教的产生地在亚洲,基督教的产生地在欧洲 B、佛教反对将人分为等级,主张“众生平等” C、基督教的核心教义是“博爱”,“基督”是“救世主”的意思 D、伊斯兰教的创立与建立统一的国家有机结合
-
5、刻写《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现的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国王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情景。该情景表达的思想是( )A、君权神授 B、专制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凭“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仅用三年时间拿下大油田。他的事迹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坚持真理,英勇斗争 B、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C、献身科研,默默坚守 D、严谨治学,求真务实
-
7、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一面旗帜召唤着海内外的华夏儿女,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这面旗帜是( )A、“实业救国”道路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和平建国方针
-
8、据《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载,1926年12月,北伐军中担任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有1500人左右。在他们的宣传下,士兵加深了对“打倒军阀”的认识,因此作战非常勇敢。由此可知,这(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B、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D、打击了国民党的分裂活动
-
9、“日本提出的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由此可知,一些有识之士预见了《马关条约》的签订( )A、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B、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C、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
10、有人用《增广贤文》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指A、自强,求富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 B、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中国近代工业 C、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D、维护清朝统治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11、京剧脸谱各具特色,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眼角下斜,嘴角下撇,虽不失庄重,却也预示着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命运;关羽“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由此可知,京剧脸谱( )A、真实再现历史场景 B、渗透人们的价值取向 C、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D、刻画善变的人物性格
-
12、朱绍侯在《中国古代史》中指出,“隋炀帝即位后,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一方面,这加强了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另一方面,因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大运河可用来转运南方的物资”。由此可见,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A、使南方地区得到了开发 B、推动了运河沿岸城镇的形成 C、提高了南方的政治地位 D、适应了国家巩固统一的需要
-
13、“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分别是西汉和东汉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这两个时期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出现这两个社会局面的共同原因是( )A、统治者都为了裁减官员而合并郡县 B、统治者都主张“以德化民”,释放奴婢 C、统治者都减轻农民赋税 D、统治者都允许少数民族内迁
-
14、“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极为重要的一支,因其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而得名。从考古发掘来看,距今5000多年前的红山人墓地多为积石冢,是规划的墓地,处于中心的大墓随葬品是精美的玉器,向边缘依次为少量的玉器、猪狗、陶器,个别的没有随葬品。这些随葬品的分布反映了( )A、阶级分化的出现 B、宗教信仰的多元化 C、敬畏祖先观念的产生 D、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吉尔伽美什》记载:“啤酒,麦芽酒,香油和葡葡酒:我给我的工人们喝的酒,如一条流淌的河!”
史料二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那些为凡人打开寺庙酒窖的女祭司,要被处以火刑。”
史料三 科学家对高加索地区出土的一个约公元前6000~5800年的土陶罐进行了化学分析,发现其吸收的有机化合物和葡萄酒的有机酸组成惊人的一致。
材料二 公元前3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埃及。
公元前2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传入希腊、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1000年前后,葡萄酒逐步传播到地中海西岸。
公元前2世纪,葡萄酒传入中国。
中世纪的欧洲,葡萄酒的主要消费者是高级教士、贵族及城市富裕阶层。近代以后,消费群体逐步扩大到社会各阶层。
15~16世纪,西班牙人持葡萄酒带到拉丁美洲。
18~19世纪,英国人将葡萄酒带入澳大利亚、新西兰。
19世纪中期,美国葡葡种植业和酿造业快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由法国制定的原产地命名葡萄酒法规在欧盟广泛推行。
21世纪以来,中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成为世界上生产和消费葡萄酒的主要国家。
——以上材料改编自[法]迪迪埃·努里松《杯酒人生:葡萄酒的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葡萄酒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葡萄酒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5年宪法确定了共和国的制度,虽然这是一个“连自己名称几乎都不敢宣布的不光彩的共和国”。但它终于站了起来。共和政体的确立,当然是因为当时保皇派力量分裂,共和派加强了自己的地位,更主要的是因为绝大多数工人、小资产阶级和农民已经憎恶了君主制度,而这正是法国大革命带来的一个贡献。在此以后,法国虽仍相继出现了两次君主复辟运动(1889年布朗热主义和1894年德雷福斯案件),但都宣告失败。
——游盛华《从1875年宪法看第三共和国政治生活》
材料二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普鲁士等邦统治阶级、特别是充满专家治国的理性主义官僚文官管理集团采取了以攻为守的“防御性”策略,通过19世纪初期的“上层革命”等一系列改革,逐步完成了社会和国家性质的资产阶级化。资产阶级生不逢时,出世太晚,虽然渴望统一和自由,但害怕无产阶级卷入革命,宁愿向贵族地主要协。统一压倒自由,德意志的统一是在普鲁士容克领导下,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取得的。
——丁建弘《德国文化:普鲁士精神和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1875年法国宪法能够确立共和政体的原因,结合该宪法审议中通过的内容,解释“两次君主复辟运动”失败的必然性。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意志帝国专制色彩形成的历史原因,并结合1871年宪法的内容,指出其专制色彩。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600年至850年常被视为拜占庭帝国的黑暗时代。黑暗时代最大的危机为人口危机。在黑暗时代,拜占庭帝国内至少发生过大小瘟疫16次。频发的瘟疫几乎影响了拜占庭帝国各大主要城市。皇帝君士坦丁五世甚至逃出首都,到尼科米底亚的乡下躲避瘟疫,通过信函来处理帝国政务。在黑暗时代,地中海世界的政治格局发生巨变,拜占庭帝国先后遭遇波斯人、阿瓦尔人、阿拉伯人、保加利亚人的入侵。虽然拜占庭帝国在长达千余年的历史上,一直在应对各种不同的外敌。铜币弗里斯是民众日常购买商品唯一可以使用的小额货币。然而考古资料表明,从7世纪中期起,弗里斯在帝国内几乎完全消失。从640年开始,帝国发给士兵的补助只有以前的三分之一。
——摘编自陈志强《“查士丁尼瘟疫”影响初探》等
材料二 为了走出黑暗时代的人口困局,拜占庭帝国统治者首先采取了即时性举措。即从不同地区抽调本国人口,优先满足帝国核心区域的人口需求的同时还迁移外邦人口,与本国民众共同生活,以增加人口资源。拜占庭统治者同时采取长效性举措即鼓励人口生育,通过加快人口的自然增长,来推动帝国人口的可持续增加。统治者通过打击修道主义,阻止世俗适婚男女流入修道院。同时加大对子嗣的保护力度,宣扬保护女性及儿童、多生多育的理念,鼓励拜占庭民众多生育。事实证明,拜占庭统治者的人口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帮助帝国成功实现了“衰后复兴”。
——摘编自庞国庆《拜占庭黑暗时代的人口危机及其治理》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拜占庭帝国黑暗时代人口危机产生原因及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拜占庭黑暗时代治理人口危机措施的特点。 -
18、201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央领导人以身作则,逐步建立和完善领导人集体学习的体制。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分别进行了44次和33次集体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学习机制( )A、改变了干部队伍的结构 B、推动了干部制度的法制化 C、为国家治理提供了人才资源保障 D、标志着学习型党组织的正式建立
-
19、商朝建立了内外服制,西周实行了分封制。由下图可推知,西周分封制( )A、标志着周天子世袭特权的确立 B、实现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中央集权 D、是对商朝内外服制的继承与发展
-
20、源于西方的快餐连锁店在进入印度和日本以后,导致当地传统食品也建立起自己的快餐分店。西方时装进入日本以后,日本形成了自己的时装业,它有一套典型的日本式审美标准。上述现象说明( )A、全球化趋势削弱了民族国家的特色 B、东方各国本土文化被西方文明同化 C、经济全球化导致各地文明产生冲突 D、经济全球化可能导致本土文化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