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重点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翰林学校2017年秋季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九台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青岛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调研试卷
- 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
1、下图是1942年美国援华联合会在纽约发表的宣传画(图中上端文字为“救中国”,下端文字为“中国正在帮助我们”)该作品旨在( )A、鼓舞国人抗战胜利的信心 B、凸显美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C、谋求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 D、呼吁美国民众积极援助中国的抗战
-
2、中世纪时期,教皇支持大学,一方面是为了摆脱地方教会对大学的控制,另一方面利用大学在宗教上的影响力去反对宗教异端;对于国王来说,大学培养的诸多人才,可以充当国王的官吏;对于城市来说,大学的存在为城市带来好名声和商业繁荣。这一现象( )A、缓和了中世纪社会的各方矛盾 B、保证了大学持久健康发展 C、集中体现了中世纪的社会特征 D、直接推动人文主义的兴起
-
3、古代埃及王表通常是指按照年代次序罗列统治者形象、名字和头衔的文献。约公元前32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之间,王表中的大量王名写于王名框中,王名框上一般刻画有代表荷鲁斯神的鹰隼形象。新王国(前1550~前1069)时期,王表形制臻于成熟。据此可知,古代埃及王表( )A、说明了象形文字的缘起 B、融合了宗教与王权的观念 C、呈现了埃及神庙的兴衰 D、展示了分裂与统一的场景
-
4、1950年,政务院强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编制、清理物资,全国各地清查所得的所有物资都必须由中财委统一调度使用”“全国各地所收公粮,除地方附加粮外,全部归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统一调度使用”。这一规定旨在( )A、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B、保证国家经济平稳运行 C、树立中央政府绝对权威 D、促进全国各地均衡发展
-
5、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土地政策,在部分省区(主要是接近战区的地方)切实推行“二五减租”,即由原租额减去百分之二十五。这一做法A、功利性较强,实际的作用不大 B、团结广大农民和地主共同抗日 C、真正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 D、与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调整完全一致
-
6、1920年,周学熙在成立棉垦公司时曾说:“自治以地方之公款,办地方之公益,公司亦以同人之股款,谋同人之公益;自治以地方之绅士,握地方之事权,公司亦以公司之股东,握公司之事权;……治可由公司而推,公司即为自治之本,更不独棉垦之蒙利而已,亦何惮而不为哉”。周学熙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经营管理模式的积极创新 B、北洋军阀的大力扶植 C、民主共和思想的广泛传播 D、西方国家的资金投入
-
7、春秋战国时期,“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这反映出此时( )A、私学兴盛,文化传承 B、实现统一是社会共识 C、学术争鸣,服务政治 D、产生华夏认同观念
-
8、如表关中地区早期肉食资源获取演变历程表,这表明当地( )
时期
获取方式
仰韶早期
狩猎动物为主,饲养家畜为辅
仰韶中期至商代
饲养家畜为主,狩猎动物为辅
西周时期
靠饲养家畜
A、人口迁徙规模扩大 B、农业技术发展迅速 C、阶级分化进程加快 D、生产方式发生变化 -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世界近代史的起讫时间大约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某中学九年级历史研学社围绕“世界近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展开讨论,形成了以下四种观点:
请任选其中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参与研讨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至少写两个论源,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
10、
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碰撞、交流,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读图1,写出建立政权①的民族是________;政权②的名称是________;读图2,写出西夏都城所在的位置________(填字母),在今________(填城市名)
材料二 我们不能只认为宋、明这样的王朝可以代表中国,而忽略边疆民族建立的辽、金、西夏区域政权,……没有边疆何以中国?中国的历史就是边疆民族不断融入发展的历史。
——魏坚《不理解草原文明,就无法理解中国历史》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边疆民族“不断融入发展”的共同做法。
材料三
政权
民族关系
辽与宋
共存165年,和平时期122年,失和时期仅43年。
宋与夏
1038年开始不断有边境战争,1044年议和,1084年再次交战,1098年后再无大规模战争。
夏与金
共存110多年,1122—1123年边境战争后议和,维持至1211年蒙古攻金。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简述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对“中国”国家发展的作用。
-
11、1969年,联邦德国政府扩大医疗保险和事故保险的范围,提高养老金、失业津贴和失业救济额的标准。由此可知,当时该国( )A、社会矛盾已经彻底消除 B、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C、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 D、国家性质出现重大变化
-
12、1921年底,苏维埃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在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之后可以开设私人出版社,出版社可以拥有自己的印刷厂、办公室、编辑部、仓库和书店。这是因为当时( )A、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B、阶级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D、苏联模式存在严重弊端
-
13、如表是欧洲主要国家国防预算的增加情况。该表直接反映( )
(单位:千万英镑)
国别时间
德国
奥匈帝国
意大利
英国
法国
俄国
1890年
2.88
1.28
1.48
3.14
3.74
2.9
1914年
11.08
3.66
2.82
7.68
5.74
8.82
A、各国经济迅猛发展 B、欧洲列强扩军备战 C、两极对峙局面形成 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
14、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的一些工厂企业经由纵向和横向两条途径实行联合和兼并,向巨型企业转化。这说明美国( )A、生产和资本正日益集中 B、积极实施马歇尔计划 C、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D、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
15、在俄国1861年改革中,购买土地的赎金成为农民的终身债务,甚至传给了儿子。为避免赎金没有着落,村社限制农民外迁。由此可知,这场改革( )A、彻底清除农奴制的残余 B、阻碍了俄国社会进步 C、提倡学习西方生活方式 D、是对农民的沉重掠夺
-
16、1825—1875年间,法国丝织业中心里昂的织机数从3万台增加到12万台,天然丝的消费量从10万公斤增加到300万公斤。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当时法国( )A、开始加入殖民争霸行列 B、获得了德国的战争赔款 C、采取机器和大工厂生产 D、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
-
17、有学者指出:1688年英国政变使一个国王失去了王位,“下议院逐渐把国王的权力纳入他自己的掌握之中”。材料意在说明英国( )A、开始了海外扩张 B、逐渐形成君主立宪制 C、成立了国民议会 D、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
-
18、有学者写道:观念、道德及艺术的思潮不断地从意大利向北流了一个世纪,在1500—1600年之间,所有的西欧国家都承认她是新的科学、艺术及人文主义的文明之母。该学者描写的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希腊哲学 C、自由城市 D、文艺复兴
-
19、如图是某同学做的学习笔记。可推知他正在学习( )
时间:公元6世纪
内容:《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目的:稳定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影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拿破仑法典》 -
20、考古学家从一处遗址清理出一幅马赛克镶嵌画,画面表现了公元前333年伊苏斯会战中一位统帅奋勇冲进波斯军阵的场景。这位统帅是( )A、伯里克利 B、亚历山大 C、屋大维 D、斯巴达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