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二战后,西方国家开始学习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做法,建立广泛的福利制度,实行免费基础教育、医疗保险、失业救济、养老保险、兴建廉租房等。西方国家此举(     )
    A、体现了政府职能的扩张 B、平衡了社会各阶层间的利益 C、避免了工人运动的发生 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 2、现代派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下列作品属于现代派的是(     )
    A、 B、 C、 D、
  • 3、据统计,1945年比属刚果运往法属赤道非洲的货物比二战全面爆发前增加约13倍,运往罗得西亚(英属津巴布韦)的货物增加了4.5倍。同年,南非联邦向肯尼亚和乌干达的出口额增加了近7倍,向坦噶尼喀(一战后英国的“委任统治”地)的出口额增加了2.5倍,对这些地区的出口量总值达330万美元。这表明二战客观上(     )
    A、冲击了殖民国家的统治秩序 B、解决了盟军物资的短缺问题 C、增强了非洲内部的经济联系 D、推动了交通设施的发展完善
  • 4、1948年,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在议会演讲中强调:苏联的威胁,意味着西欧团结的时机成熟了,“与英联邦和欧洲的海外领地进行紧密合作……这些海外领地是初级产品的出产地,他们拥有原料,食品和资源,将为殖民地自身、欧洲和世界带来好处。”这一观点表明英国(     )
    A、试图利用西欧维护自身国际地位 B、致力于开辟世界殖民市场 C、积极参与战后的欧洲一体化进程 D、拉拢欧洲反对美国的霸权
  • 5、下图是美国与苏联(含沙俄、苏俄时期)工业生产指数(1913年指数为100)。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两次世界大战都严重破坏两国工业 B、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的经济迅速恢复 C、两国工业均遭到经济大危机的重创 D、苏联曾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工业强国
  • 6、1930年,英国殖民当局听取了本国盐商的建议,关闭了印度自身的产盐区,制定《食盐专营法》。甘地放言除非当局不再实行食盐专卖,否则永居海边。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沿海地区掀起了一片自制食盐的风气,全国各地自发举行示威游行。由此可见,“食盐进军”(     )
    A、迫使英属印度殖民当局妥协 B、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C、促进了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 D、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
  • 7、下图反映了1870—2010年美英两国市场上相同数量的本国货币所值黄金的相对数量(纵轴数值越小,购买单位商品所需的黄金数量越少,黄金价值高,也意味着本国货币价值低)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注:灰色部分代表经济危机或萧条期(Great depression大萧条  Great staglation滞胀Current economic crisis经济危机)

    A、政府调整货币政策以应对经济危机 B、经济萧条时本国货币具有更高价值 C、二战后货币汇率变动促进经济复苏 D、滞胀危机时期居民的生活成本下降
  • 8、1919年,美国政府签订了对德和约,然而该条约遭到国会特别是共和党议员的猛烈抨击,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山东问题。一位参议员表示:“中国加入欧战,系因美国劝告,并允在和平大会上维持中国权利。今以山东畀(给予)日,无异卖友。故宜将德约内关系山东一款删除。”最终,美国国会没有批对德和约。材料表明(     )
    A、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得到美国支持 B、美日两国矛盾由此日益激化 C、中美两国巴黎和会外交均告失败 D、美国政治彰显分权制衡精神
  • 9、1943年,美国西雅图的波音飞机制造厂中女工已占雇员的一半,往日的化妆品售货员、美容师、女招待、香水瓶设计师或家庭妇女们,经过短期训练便操作起车床、刨床,或开起大吊车来。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罗斯福新政扩大了就业 B、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D、战争导致劳动力短缺
  • 10、下图所示为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作物产量和粮食作物耕种面积情况。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

    A、“苏联模式”的建立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D、“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 11、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发生的每一个重大的国际事件,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关联,“靠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该体系最终崩溃。此材料主要说明(     )
    A、欧洲分裂局面最终形成 B、二战爆发的历史合理性 C、凡尔赛体系自身的缺陷 D、和约无法维持世界和平
  • 12、1885年签署的柏林会议总议定书宣称:"今后占据目前在其领地外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某领土的国家,或迄今没有这类领地而即将获得这种领土的国家,以及将要承担保护权的国家,应该向本议定书的签字国呈送与此有关的相应文件及声明,以便使后者在必要时有可能申诉自己的要求。"上述内容体现的原则是(     )
    A、"有效占领" B、"全体一致" C、"委任统治" D、"机会均等"
  • 13、1881年2月,马克思在信中写道:“如果在一个国家还没有发展到能让社会主义政府首先采取必要的措施把广大资产者威吓住,从而赢得首要的条件,那么社会主义政府就不能在那个国家取得政权。”这表明巴黎公社失败主要是由于(     )
    A、没有建立工农联盟 B、时代的局限性 C、公社领导软弱无力 D、普鲁士的镇压
  • 14、美国历史学家罗伯兹说:“16世纪早期,一场深重的危机令西方基督教世界大为震动。它永久性地破坏了旧有的中世纪信仰统一,加快了王权的整合。”这一事件(     )
    A、受益于近代科学的兴起 B、提供了理性王国的蓝图 C、着眼于追求现世的幸福 D、推动欧洲民族国家形成
  • 15、16世纪中期后,中国福建商人大量聚集于某港口,西班牙殖民官吏、商人,利用他们自墨西哥运来的银币在该港口购买福建商人运去的生丝和其他货物,中国货物经由这个港口源源不断地输入美洲,再由美洲输入欧洲。结合所学判断,这个港口是(     )
    A、澳门 B、马尼拉 C、墨西哥 D、里斯本
  • 16、西欧第一所大学是11世纪末产生于意大利的工商业城市博洛尼亚的博洛尼亚大学,它比任何其他大学早了许多年,因此有最古老的欧洲大学这一头衔。由此可推知,该大学在当时(       )
    A、适应了城市市民的需要 B、享有高度的教育自主权 C、摆脱了基督教会的压制 D、为文艺复兴创造了条件
  • 17、"在埃及语中,我们完全可以确定的来自西亚的塞姆语单词至少有300个,来自北非的闪姆语单词至少有100个。古埃及神明数量众多,西亚巴奥神和阿斯塔特女神也被请进埃及的神庙之中,受到埃及人的膜拜。"这主要体现了古埃及文明的(     )
    A、连续性 B、独特性 C、悠久性 D、包容性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朝

    江浙一带吴地有兄弟二人,东渡至日本,传播养蚕缫丝和缝制吴服的方法。

    东汉

    《魏略》载,大秦“又常得中国丝,解为胡绫。”

    隋朝

    何稠曾根据国外流行的波斯金锦仿制和改善了一种织金锦。

    唐朝

    《经行记》记载,杜环去大食时,亲见有许多中国工匠在那里传播技术。

    明朝

    丝绸贸易走私盛行,“以数十金之货,得数百金而归,以百金之船,卖千金而返”。

    清初

    英国主要发展棉织业,但是对丝织业同样起了推动作用,因此外商购买中国的生丝,作为他们织造的原料。

    晚清

    欧洲对华推行“引丝扼绸”政策,在中国大量廉价夺取蚕茧生丝,并在中国倾销他们的丝织品。

    ——摘编自朱新予《中国丝绸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丝绸发展的历史,任选角度、提炼主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三)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五)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日前革命之从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决议。

    ——摘编自《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

    材料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在1930年1月在古田给党内同志提出来的。这封信以党内通信的形式发给红四军的部队,正确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出路是什么这个当时最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它有两层意思:一是中国革命现在还处在“星星之火”的阶段;二是有了这“星星之火”,只要有正确领导,一定能在中国大地上燃起可以“燎原”的大火。

    ——摘编自金冲及《百年党史上的几个重要关头》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当时的革命任务和方式。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道路转变,并分析中国共产党如何将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阿道司·赫胥黎(1894—1963)出生于英国一个文化传统根深蒂固的家庭,受到作为著名生物学家的祖父的影响,从小热爱科学。1931年阿道司·赫胥黎创作的《美丽新世界》描绘了2532年的新世界,科学技术对人类的控制已经达到了极限,精湛的克隆技术、完美的制约计划、卓越的胚胎培育使人类的出生与繁衍甚至思想都可以用技术手段控制;极权主义政府将整个社会分五个等级,最高的阶层有绝对的权利,并在种族之间制造不可逾越的鸿沟,文明人理所当然的对野蛮人进行支配与统治,在这里没有反抗、没有矛盾,人们没有独立的思想,只是被奴役、被利用。《美丽新世界》这部充满科幻性质的作品对极权主义者的强烈的控制欲和科技被恶意使用、摧残人性、压迫种族进行强烈批判,反映其将生活中的人类美好品质和科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崇尚科学与文明共同发展。

    ——摘编自罗璐《探究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的救赎与批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胥黎创作《美丽新世界》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归纳赫胥黎对待科学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时代意义。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