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

    ②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

    ③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

    ⑤因为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所以胶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

    ⑥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A、5个 B、3个 C、4个 D、2个
  • 2、2022年10月12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介绍了植物生长研究项目。若在太空中进行以下实验,最难完成的是
    A、用注射器向水球中注入气泡 B、将泡腾片溶于水中 C、蒸发食盐水制取食盐晶体 D、用漏斗、滤纸过滤除去水中的泥沙
  • 3、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

       

       

       

    现象

    金属A不断溶解

    C的质量增加

    A上有气体产生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作正极的是 (填“A”或“B”) ;

    (2)装置乙溶液中C电极反应:;装置乙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C电极 的质量增加12.8克,则该电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3)装置丙中金属A上电极反应属于(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4)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4、已知KMnO4、浓硫酸、双氧水是常见的氧化剂。某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做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实验,以及检验生成的CO2和SO2。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木炭与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B观察到的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可确定该气体中含有;说明该气体具有性;

    (3)装置C中紫红色褪去,利用了SO2的还原性,MnO4被还原为Mn2+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装置E观察到的现象是 , 该装置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

    (5)若将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是否产生沉淀?(填“是”或“否”),如果通入Ba(NO32溶液中产生沉淀的化学式为

  • 5、某化学小组为了证明二氧化硫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他们用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制备二氧化硫,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

    (1)、用来制取氯气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2)、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B、D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均褪色。停止通气后,再将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填“B”或“D”')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3)、装置C的主要作用是
    (4)、该小组同学将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发现漂白效果并不像预期的一样增强。查阅资料得知:两种气体混合,再与水反应可生成两种常见的酸,因而漂白作用减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或说法不合理的是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品红溶液是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 7、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肯定有SO2和NO B、肯定没有Cl2、O2和NO2 C、可能有Cl2和O2 D、肯定只有NO
  • 8、下列陈述Ⅰ、Ⅱ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SO2有还原性

    SO2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SiO2有导电性

    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C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

    D

    Fe3+有氧化性

    用FeCl3溶液腐蚀覆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A、A B、B C、C D、D
  • 9、下列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A、液态水汽化 B、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C、铝和盐酸的反应 D、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 10、双碱法脱硫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Ⅰ中,SO2表现出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过程Ⅱ中,1molO2可氧化2molNa2SO3 C、双碱法脱硫过程中,Na2SO3起的是催化作用 D、总反应为2CaOH2+2SO2+O2=2CaSO4+2H2O
  • 11、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乙两装置均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C、两烧杯中溶液均变蓝色 D、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液的c(H+)均减小
  • 1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②步过滤出的滤渣是泥沙 B、在第④步中不能用KOH替代NaOH C、第⑤步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Ba2+和Ca2+ D、第③、④、⑤步添加试剂的操作顺序还可以是:NaOH、Na2CO3、BaCl2
  • 13、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需要加热或高温 B、该反应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成键释放的总能量 C、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也可能是中和反应 D、碳酸氢钠和盐酸的反应过程可用该图表示
  • 14、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无色透明离子组是
    A、K+、Na+、NO3、MnO4 B、Mg2+、Na+、Cl-、SO42 C、K+、Fe2+、NO3、Cl- D、Na+、Ba2+、OH-、SO42
  • 1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甲是C,则乙可能是O2 B、若甲是NaOH溶液,则乙可能是SO2 C、若甲是H2S,则乙可能是O2 D、若甲是Fe,则乙可能是Cl2
  • 16、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 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C、此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 17、下列关于氮的固定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的固定中氮元素可能被氧化 B、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固氮属于自然固氮 C、工业上将NH3转化为铵态化肥属于人工固氮 D、实验室里N2和O2在1100V条件下生成NO属于人工固氮
  • 18、近年来,我国在探索太空、开发5G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都离不开化学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华为首款5G手机搭载了智能7nm制程SoC“麒麟980”手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SiO2 B、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八号使用的碳化硅陶瓷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C、5G技术离不开光缆,我国光缆线路总长超三千万千米,光缆的主要成分是Si晶体 D、碳纳米管有高强度和优良的电学性能,可用于生产复合材料、电池和传感器等
  • 19、常温下,向20mL0.1mol·L-1的某二元弱酸(H2X)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中H2X、HX-和X2-的分布系数【如X2-的分布系数δ=cx2-cH2X+cHX-+cX2-】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

    c=nV(c为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1;n为物质的量,单位mol;V为溶液的体积,单位L)。

    ②H2X电离分两步,电离方程式为H2XHX-+H+HX-X2-+H+ , 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分别表示为Ka1=cHX-cH+cH2X Ka2=cX2-cH+cHX-

    H2OH++OH-;常温下,cH+cOH-=10-14molL-12

    ④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pH=-lgc(H+),c(H+)=10-pH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X2-的曲线是
    (2)、0.1 mol·L-1NaHX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H2X的电离平衡常数Ka1=mol·L-1
    (4)、当滴入20 mL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b点时,溶液中c(Na+)、c(HX-)、c(X2-)的大小关系为
    (6)、计算X2-+H2OHX-+OH-的平衡常数为mol·L-1(已知H2O不列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 20、实验室利用锌和稀硫酸测定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和实验装置图如下。

    ①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

    ②调整D、E中两液面相平,记录E管的读数。

    ③将硫酸铜溶液滴入A中搅拌,反应完成后,再滴加稀硫酸至体系不再有气体产生。

    ④待反应体系____,向下移动E管,调节D、E中两液面相平,记录E管的读数。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仪器B、C上玻璃管的作用是
    (3)、完善步骤④中的空白处。
    (4)、若将原装置中的硫酸铜溶液换成硫酸镁溶液,是否能测定硫酸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是”或“否”)。
    (5)、锌粉的质量为ag,若测得H2的体积为bmL,已知实验条件下p(H2)=dg·L-1 , 则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列出计算的表达式,不必化简)。
    (6)、若步骤④中E管的液面高于D管,未调节液面即读数,则测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