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制备SO2 B、SO2中的HCl C、收集NO2 D、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 2、下列有关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硫单质与金属铁反应生成FeS B、二氧化硫有还原性,可用作葡萄酒的抗氧化剂 C、N2化学性质稳定常作保护气,不能和金属反应 D、氨气极易溶于水,和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形成了氢键有关
  • 3、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与该反应物质有关的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N2的结构式为NN B、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C、K2S的电子式为 D、NH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 4、下列关于氨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有刺激性气味 B、难溶于水 C、常温常压下密度比空气的小 D、遇HCl时产生大量白烟
  • 5、氧化白藜芦醇W具有抗病毒等作用。下面是利用Heck反应合成W的一种方法: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
    (2)、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3)、反应③的类型为 , W的分子式为
    (4)、利用Heck反应,由苯和溴乙烷为原料制备 , 写出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 6、以愈创木酚作原料合成一种食品添加剂香草醛,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2、2→3的转化分别为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B、最多共面的原子数,香草醛比愈创木酚多2个 C、若制得的香草醛中混有化合物3,可用NaHCO3溶液检验 D、等物质的量的四种化合物分别与足量NaOH反应,依次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1
  • 7、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e>f>g>h B、与a形成简单化合物的稳定性:b>c>d C、a、c、d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 D、用电子式表示e和h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 8、法国化学家伊夫·肖万获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他发现了烯烃里的碳碳双键会被拆散、重组,形成新分子,这种过程被命名为烯烃复分解反应(该过程可发生在不同烯烃分子间,也可发生在同种烯烃分子间)。

    如:

    则对于有机物发生烯烃的复分解反应时,不可能生成的产物是

    A、 B、 C、CH2= CHCH3 D、
  • 9、亚铁盐由于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久置于空气中容易氧化变质,日常实验中常以复盐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FeSO426H2O代替绿矾(FeSO47H2O)等亚铁盐使用,这样可以延长保存时间,不易氧化变质。已知:硫酸亚铁铵晶体在蒸馏水中的溶解情况如下表:

    溶剂

    蒸馏水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9.8

    22.0

    28.2

    35.7

    45.2

    (1)、①在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时,为了防止被氧化,需除去溶解氧,所配制FeSO4溶液、NH42SO4溶液等都必须预先经过(操作)处理后再使用。向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一种浅蓝绿色的晶体,此晶体即为硫酸亚铁铵晶体。

    ②在上述洗涤操作步骤中,下列蒸馏水最适合作为洗涤剂的是(填字母)。

    A.沸水             B.冰水             C.温水             D.常温

    (2)、取少量制得晶体按下图进行实验,

    ①若B装置中无水CuSO4变蓝证明含有结晶水,C装置的作用是

    ②另取少量晶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填操作与现象),证明晶体中有Fe2+ , 用相关的离子方程式说明产生该现象的原理:

  • 10、在101kPa,500℃下分别取3mol的N2和3mol的H2 , 此种状况下,氮气与氢气这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将这两种气体,全部压缩装入到一个有催化剂的固定容积高压容器中,初始气压为18MPa,发生反应N2+3H22NH3 , 恒温恒容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内的气压是15MPa,则此时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摩尔,总质量是克。
  • 11、某种胃药的有效成分为碳酸钙,测定此胃药中碳酸钙含量的操作如下(该药中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

    ①配制0.10mol/L稀盐酸和0.10mol/L NaOH溶液

    ②向一粒研碎后的药片(0.10g)中加入20.00mL蒸馏水

    ③用0.10mol/L NaOH溶液中和过量的稀盐酸,记录所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

    ④加入25.00mL 0.10mol/L稀盐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测量碳酸钙含量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①④③②
    (2)、上面操作中碳酸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某同学4次测定所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如下,则在第①步配制稀盐酸溶液操作时选用容量瓶最合适的规格是(实验室现有50mL、100mL、250mL、500mL四种规格的容量瓶)。

    测定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V(NaOH)/mL

    13.00

    12.90

    13.10

    13.80

    按上表中实验数据,计算上述胃药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12、下图是氯的“价类二维图”,请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H均为一元酸,写出A、H的化学式:
    (2)、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
    (3)、洁厕灵溶于水会有A物质生成,物质F为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当洗洁过程中两者混合使用,可能会发生中毒事件,试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
    (4)、物质D是一种比氯气更优的消毒剂,它的消毒能力(每摩尔消毒剂得电子数的多少)是氯气的倍(已知两种消毒剂均被还原为Cl)。
  • 13、回答下列问题
    (1)、危化品仓库的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可以用灭火。
    (2)、碳酸氢钠(NaHC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1791年,法国化学家尼古拉斯·勒布朗(Nicolas Leblanc)制备出碳酸钠(Na2CO3),为碳酸氢钠的合成奠定了基础。写出一种利用化合反应制备NaHC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写出实验室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4)、氢氧化亚铁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试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说明变色原理:
  • 14、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Fe3+Fe2+Na+K+。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片刻,得到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3.2g红色固体粉末。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A、一定不存在Fe2+ B、一定存在SO42Cl C、Na+K+至少存在一种 D、Fe3+Fe2+不可能都存在
  • 15、下列是某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产生CO2的图像,下列对溶质成分分析正确的是

    序号

    A

    B

    C

    D

    图像

    溶质

    NaHCO3

    Na2CO3NaHCO3

    Na2CO3、NaOH

    Na2CO3

    A、A B、B C、C D、D
  • 16、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选择菠菜、芹菜、黑木耳、蛋黄或动物内脏来检验食品中的铁元素 B、用玻璃棒蘸取某溶液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含钠元素 C、实验室中制取气体装置的连接顺序一般为:发生装置→除杂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D、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可制得FeOH3胶体
  • 17、水溶液中的离子往往以水合的形式存在,在液氮中也有类似情况出现。例如将金属钠投入到液氨中,钠在液氨中缓缓下沉,同时发生溶解,形成一种蓝色溶液,经专家研究发现生成氨合钠离子Na+NH3x和氨合电子e-NH3x(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氨一种是密度比钠小的液体 B、若将NaCl溶于液氨后没有出现蓝色,说明蓝色微粒可能是氨合电子e-NH3x C、加入金属钠后,离子与电子都被液氨包围氨合了,所以溶液的导电性不变 D、由于氨合电子e-NH3x具有强的供电子性,故反应后的溶液可还原强氧化剂
  • 18、关于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O2是这个反应的还原产物 B、铁作为还原剂,可以代替铜实现上述N元素的价态转化 C、硝酸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的物质的量与表现酸性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从上述反应中可以得出物质氧化性强弱关系:HNO3>Cu2+
  • 19、下列可以由化合反应制得的盐是
    A、Fe2SO43 B、FeOH3 C、FeCl2 D、FeNO33
  • 20、常见无机物质存在如图的化学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其中甲是Cl2 , X是Na2CO3 ,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乙是HCl B、丙是CO2 C、丁是NaOH D、戊是HClO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