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水稻雄性育性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对a完全显性,B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反转为可育。某科研小组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取甲(雄蕊异常,雌蕊正常,表现为雄性不育)、乙(可育)两个品种的水稻进行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P
F1
F1个体自交单株收获,种植并统计F2表型
甲与乙杂交
全部可育
一半全部可育
另一半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
A、雄性不育株一定不含B基因 B、甲一定为杂合子,乙一定为纯合子 C、F2所有可育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1/13 D、若F1随机传粉,子代雄性不育株占7/64 -
2、现将XplA和XplB两种能降解弹药使用后残留的危险污染物的基因转入实弹射击场的柳枝稷草中。若要通过PCR检测所获转基因柳枝稷草中是否含有正确插入的XplA和XplB基因,应选择的引物组合是( )A、引物1+引物3 B、引物1+引物2 C、引物2+引物3 D、引物3+引物4
-
3、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会出现睡眠“碎片化”。研究表明,老年期Hcrt神经元兴奋性增高是导致“睡眠碎片化”的关键。与年轻小鼠相比,年老小鼠Hcrt神经元的KCNQ2/3(钾离子通道)的表达量下降,导致觉醒持续时间延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老年人Hcrt神经元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属于细胞衰老的特征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由突触的结构决定 C、老年人Hcrt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可能与K+外流减少有关 D、阻断Hcrt神经元的KCNQ2/3的基因表达可治疗睡眠障碍
-
4、16世纪因人类喜欢海狸的皮毛和肉,将其捕杀使其几乎灭绝。但海狸被人类视为“生态系统工程师”,它们筑坝的生活习性使其热衷于改变栖息地的自然环境,并创造由水坝和池塘组成的动态湿地系统。近年来,英国某些庄园投放拥有多名成员的海狸家庭,希望它们能改善当地自然环境。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投放海狸到庄园需要考虑其生态位问题 B、人类的过度猎杀是海狸几乎灭绝的主要原因 C、投放海狸到庄园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D、投放海狸到庄园后其种群数量将呈现“S”形增长
-
5、近年来,吉林省图们江下游的某湿地地区废弃稻田面积逐年增加,统计不同弃耕年限稻田和自然湿地物种数目,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弃耕年限
一年生草本
多年生草本
湿地植物占比
<5
23
38
72%
5~15
15
33
83%
>15
15
26
56%
自然湿地
11
24
83%
【注】表中一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的数据为物种数目。
A、废弃稻田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B、废弃稻田演替的结果是形成森林 C、废弃稻田演替过程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D、需进行适当的人为干扰促进废弃稻田向自然湿地的演替 -
6、为探究青霉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将含青霉素的圆形滤纸片放置在接种了细菌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测量抑菌圈的直径。下图是培养三代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区应放置不含青霉素的无菌滤纸片 B、抑菌圈区域越大细菌的耐药性越差 C、若用链霉素做实验可得到与图示完全相同的结果 D、应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重复实验
-
7、科学家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以下发现了一种新物种——超深渊狮子鱼,其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大量丢失,这使得它通体透明,对可见光失去反应。导致其发生变异的原因最可能是(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变异 C、基因重组 D、表观遗传
-
8、如图为果蝇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的甲、乙两条染色体,染色体上的黑点代表了部分基因(一个黑点就代表一个基因),其中有两对基因用(A/a)、(B/b)表示,这部分基因的位置是通过荧光标记显示出来的,其中A和a显示黄色荧光,B和b显示红色荧光。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两条染色体可构成一个四分体 B、A/a和B/b基因可能控制同一生物性状 C、该初级精母细胞正常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含有一个黄色荧光和一个红色荧光 D、若该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子有两个黄色荧光,则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
9、红腹锦鸡为一雄多雌制,主要取食植物种子,当雄鸟向雌鸟求爱时,雄鸟一边低鸣一边绕雌鸟转圈或往返疾奔,靠近雌鸟的翅膀稍稍压低,另一侧的翅膀翘起,五彩斑斓的羽毛都展现在雌鸟面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秦岭地区的红腹锦鸡构成一个种群 B、适当增大雄性的比例有助于种群数量的增长 C、求偶过程中信息传递类型为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 D、群落中不存在和红腹锦鸡生态位完全相同的其他生物
-
10、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进程缓慢的自身免疫病,患者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血液中可检测出攻击甲状腺细胞的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患者表现为新陈代谢加快,精力旺盛 B、用甲状腺激素治疗可恢复患者甲状腺的分泌功能 C、晚期患者的甲状腺可能在相关抗体的作用下增生 D、可检测血液中TRH、TSH等相关激素水平评估治疗效果
-
11、研究发现耐力运动训练能促进老年小鼠大脑海马区神经发生,改善记忆功能。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耐力运动训练可能促进了新突触的建立 B、运动训练时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位于小脑 C、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尤其与长期记忆密切相关 D、突触间信息传递增加利于改善记忆功能
-
12、研究发现癌细胞即使在有氧条件下也以无氧呼吸为主,该现象称为“瓦氏效应”。下列关于癌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产生CO2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 B、“瓦氏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利用大量葡萄糖 C、无氧呼吸产生大量能量,因此癌细胞易转移扩散 D、呼吸底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
13、科学的发展以技术的发展为保障,技术的发展以科学原理为基础。下列科学发展与显微镜使用无关的是( )A、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B、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发现了光合作用放氧部位 C、罗伯特森推测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构成 D、希尔发现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中加入氧化剂,在光照下可以释放出氧气
-
14、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其叶片变黄后极具观赏价值。某同学用纸层析法探究银杏绿叶和黄叶的色素差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两组滤纸条置于同一烧杯中层析 B、两种叶片混合碾磨后进行色素分离 C、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分离银杏叶中的色素 D、银杏两种叶片的光合色素种类和含量无差异
-
15、2023年下半年多地发生支原体肺炎,这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获得性肺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肺炎支原体无细胞结构 B、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 C、肺炎支原体无生物膜 D、肺炎支原体无DNA
-
16、广西喀斯特地貌造就了山清水秀的生态美,保护生态之美与广西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与步行相比,开车出行不利于保护生态之美 B、保护溶洞内的野生动物,严禁开发利用 C、栖息地的碎片化不利于濒危动物之间的基因交流 D、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以保护广西的生物多样性为前提
-
17、脂联素(APN)是蛋白类激素。血清中APN的含量可直接反映人体健康情况,低水平的APN可能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相关。开发APN的快速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1)、科研人员通过多次注射对实验小鼠进行免疫,从免疫小鼠的脾中收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混合,并加入(试剂)促进融合,经选择、培养,最终在培养液中提取分离得到A1、A2、A3等多种抗APN的单克隆抗体。(2)、为确定A1、A2、A3的抗原结合位点是否相同,将等量A1、A2、A3分别固定于反应体系中并结合APN,再分别加入酶E标记的A1、A2、A3,反应后洗掉未结合抗体,加入酶E的底物(可被酶E催化发生显色反应),通过与对照组比较颜色变浅的程度计算出结合抑制率,结果如表(以抑制率50%为界值进行实验数据分析)。
抑制率(%)
E酶标抗体
A1
A2
A3
固相抗体
A1
61
23
33
A2
18
71
56
A3
27
63
73
该实验所得结论是。
(3)、传统的双抗夹心法可以快速检测样本中有无特定抗原,原理如图1。当胶体金停留在T线或C线,将显现出红色。当T线和C线是 , 为阳性结果。当T线和C线是 , 为阴性结果。(4)、有人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双抗夹心法分段半定量检测,如图2。三条T线(T1、T2、T3)分别包埋一定量的相同抗体。①利用上述研究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对血清中APN半定量检测,在图2的金垫、T线、C线包埋的抗体分别是:A2、、抗A2的抗体。
②简述如何通过检测线的显色结果来判断检测血清中APN的相对含量。
-
18、由肝细胞合成分泌、胆囊储存释放的胆汁属于消化液,其分泌与释放的调节方式如图所示。(1)、图中所示的调节过程中,肝细胞分泌胆汁的调节属于调节,说明肝细胞表面有。肝细胞受到信号刺激后,发生动作电位,此时膜外电位表现为。(2)、机体血浆中大多数蛋白质由肝细胞合成。肝细胞合成功能发生障碍时,组织液的量(填“增加”或“减少”)。临床上可用药物A竞争性结合醛固酮受体增加尿量,以达到治疗效果,从水盐调节角度分析,该治疗方法使组织液的量恢复正常的机制为。(3)、为研究下丘脑所在通路胆汁释放量是否受小肠Ⅰ细胞所在通路的影响,据图设计以下实验,已知注射各试剂所用溶剂对实验检测指标无影响。
实验处理:一组小鼠不做注射处理,另一组小鼠注射(填序号)。
①CCK抗体 ②ACh抑制剂 ③ACh抑制剂+CCK抗体
检测指标:检测两组小鼠的。
实验结果及结论:若检测指标无差异,则下丘脑所在通路不受影响。
-
19、亚洲棉的光籽(无短绒)和毛籽(有短绒)是一对相对性状,为探究棉绒的遗传规律并揭示其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1)、利用表型为光籽的不同突变体与野生型毛籽棉进行杂交,统计F1自交结果如下表:
组别
亲本
F2表型及比例
①
突变体甲×毛籽棉
光籽:毛籽=3:1
②
突变体乙×毛籽棉
光籽:毛籽=13:3
③
突变体丙×毛籽棉
光籽:毛籽=9:7
据表可知,突变体甲光籽性状的遗传遵循定律;②组F2光籽棉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为;推测③组F1测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综合三组杂交实验结果,表明之间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2)、研究发现,8号染色体的~880kb至~903kb区间与突变体甲的光籽表型相关。根据野生型毛籽棉的该区间设计连续的重叠引物,提取突变体甲和野生型的基因组DNA进行PCR,产物扩增结果如下。据图可知分子量较大的扩增产物与点样处的距离较(选择“大”或“小”填写),据图推测突变体甲光籽出现的根本原因是:8号染色体上第对引物对应的区间(简称M)发生了
(3)、研究者对杂交组合①的F2进行扩增,证实甲的光籽表型与区间M密切相关。得出此结论的扩增结果应该是。(4)、研究者从野生型和突变体甲中克隆出区间M,构建表达载体后分别导入棉花原生质体,检测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如下。内参基因REN是为了排除载体转化效率不同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因此图中LUC/REN用来衡量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说明区间M突变后下游基因的表达,且其作用的发挥与有关。
-
20、有研究认为,雌激素能改善动物记忆。为探究其作用机理,某研究团队利用大鼠进行实验,处理方式及测定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处理
BDNFmRNA
(相对值)
BDNF
(相对值)
记忆水平
A
手术+不切除卵巢
1.00
1.00
++++++
B
切除卵巢
0.35
0.26
++
C
?
0.95
0.98
+++++
注:BDNF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种具有神经营养作用的蛋白质
A、动物体内雌激素分泌后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 B、本实验的对照组是A组,C组的处理为注射一定量的雌激素 C、雌激素通过增强BDNF基因的表达,促进兴奋传递来提高记忆水平 D、人脑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