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A是一辆装有超声测速装置的警车,正匀速行驶在一平直的公路上执勤。某时刻警车向正前方360m处一辆静止在路边的大卡车发射超声波信号,经过2s警车接收到卡车反射回来的信号(已知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从警车发射信号到接收到返回信号,超声波通过的路程为多少米?

    (2)警车的速度为多少米每秒?

    (3)若某时刻有一辆速度为40m/s的小车刚好超越警车,当小车行驶到警车前150m处时警车向它发出超速停车声音信号,令小车接收到信号后立即停车接受处罚。信号从警车发出后小车要多长时间可接收到信号?(声音信号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 2、在万物皆可外卖的时代,外卖拯救了无数人的胃和无数“出门困难户”,外卖骑手为加快送餐速度避免超时差评,从而超速、逆行、闯红灯等问题屡屡发生。电动车遇到紧急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电动车在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变速运动。如图甲所示,一骑手以1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骑手看一眼手机需要2s,在这段时间内仍以原来的速度匀速行驶,该骑手发现情况,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中电动车行驶了5m,在制动过程中所用时间为3s,电动车在两个过程中行驶的总路程为10m,如图乙所示,求:

    (1)、该骑手在看手机的时间内,电动车行驶的路程;
    (2)、该骑手行驶时的反应时间;
    (3)、该骑手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完全停止时,全程的平均速度。
  • 3、小阳学习了望远镜的原理之后,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望远镜,结构如图甲所示,其中物镜的焦距为20cm,目镜的焦距为5cm。经过调试,他看到了远处物体最大最清晰的像(成像原理的光路图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所成的像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外 B、眼睛看到的是远处物体的倒立的实像 C、此时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约为25cm D、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距离眼睛很近的位置
  • 4、有关厨房里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化石油气是用降温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 B、寒冷的冬天用热水洗涤沾满油污的盘子,是因为水温超过了油污的熔点,而使油污熔化 C、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 D、食物油炸比水煮熟得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 5、市场上有一种指针式寒暑表(如图所示),就是用双金属片(铜片和铁片)做感温元件的。感温元件下端固定,受热时铜片的伸长量比铁片大(其他条件相同)。使双金属片的弯曲程度发生变化会沿顺时针方向发生偏转,直接显示温度示数。则下列铜片和铁片的位置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 6、甲、乙两名同学在同一考点参加800 m体育测试,t=0时同时起跑,t4时刻同时到达终点,其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甲、乙两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t1-t2时间内甲、乙两同学保持相对静止 C、0-t3时间内甲同学的路程大于乙同学的路程 D、0-t4时间内甲、乙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同
  • 7、吉安交管部门为了规范人们的电动车安全文明行驶,在十字路口附近的非机动车道上安装了驾驶电动车是否佩戴安全头盔智能检测系统,如图所示,如检测到未规范佩戴安全头盔时会给予安全提醒,电动车司机听到检测系统的提示音是通过传入人耳的,电动车靠近监控摄像头时,监控摄像头中所成的像越来越

  • 8、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丁种物质在加热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以看出,这四种物质中,是非晶体,两种可能是同种物质。

  • 9、图1为小明从车内后视镜观察到的情景,a、b、c以及小明所在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同向匀速直线运动,汽车a和小明所在汽车的运动图像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a车速度比小明所在汽车的速度(选填“大”或“小”),一段时间后小明从车内后视镜(视为平面镜)观察到的情景可能是图中的(选填“甲”、“乙”或“丙”)。

  • 10、初春,鄱阳湖湖口水域聚集了上千只迁徙而来的白天鹅等飞鸟,非常壮观。如图所示,湖水水深3m,一只白天鹅在离水面2m高处平行于水面飞行,其美丽的倒影映入水中,白天鹅的倒影距离水面m,当白天鹅远离水面时,它的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1、没有什么烦恼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人们有时用冻豆腐涮火锅,冻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是由冻豆腐里的水(填“先凝固后汽化”“先汽化后凝华”或“先凝固后熔化”)而形成的。如图所示的是刚端上桌的一盆海鲜,仙雾缭绕,美轮美奂,这是利用了干冰吸热。

  • 12、如图一所示,用同种瓷砖切成宽度相同而长度不同的砖条,敲击时,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如图二所示,甲、乙、丙是敲击砖条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声波图,用较小的力轻敲其中一个砖条产生的波形是 , 再用相同较大的力分别敲击A、B砖条,则敲击A砖条产生的波形是(以上两空均选填“甲”、“乙”或“丙”)。

  • 13、某中学锅炉房每天将3吨水从20℃加热到100℃,[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若锅炉效率为75%,则燃料需放出多少热量?
    (3)、若这些热量由热值为8.4×107J/m3的天然气完全燃烧获得,每天需天然气的体积多少?
  • 14、小华要测定标有“2.5V”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4.5V,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5Ω,0.5A”。

    (1)同组的小霞发现小华的电路连接有错误,如果此时闭合开关,观察到的现象是

    A.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有示数

    B.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

    C.小灯泡发光,电压表有示数

    D.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示数超过量程

    (2)小华将电路改接正确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端,再闭合开关,调节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是W;

    (3)小华还测量了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并根据所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小灯泡的I﹣U图像,如图丙所示,根据图像可知电流与电压并不成正比,原因是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同组的小明同学还想探究“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于是将图甲中的小灯泡换成三个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其余连接均不改变;小明先把5Ω的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1.5V,读出电流表示数;再将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为了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1.5V,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选填“A”或“B”)端移动。

  • 15、为了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A、B两种液体,并且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如下图甲所示。

    (1)、实验中,应该向两个烧杯中加入(选填“质量”和“体积”)相同的两种不同液体,通过比较(选填“温度计示数变化”或“加热时间”)来反映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选填“A”或“B”)的比热容大,A、B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 16、请在图中连接家庭电路的电路图,要求开关S控制两盏灯.

  • 17、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0Ω2A”,L1标有“10V   5W”,L2标有“15V   15W”。当只闭合S,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为10Ω时,L1正常发光,则电源电压为V;当闭合全部开关,滑片P置于中点,通电1min,整个电路产生的热量为J。(不考虑灯的电阻受温度影响)

  • 18、人类的祖先钻木取火,为人类文明揭开了新的一页。钻木取火的一种方法如图所示,将削尖的木棒伸到木板的洞里,板与棒互相摩擦,机械能转化为 能,而热集中在洞内,不易散发,当达到约260℃时木棒便开始燃烧。因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故受热厚度很薄,弓长为s=0.25m,人拉弓的力为16N,木的比热容为2.0×103J/(kg•℃),室温为20℃。若使木板在拉弓60次燃烧起来,则能量转化的效率是

  • 19、小明家电能表表盘示数如图所示,他家已有总功率为3200W的用电器在工作,为了冬天烤火取暖他家还可以连接取暖器的最大功率为W;小明发现该电能表正常工作6min,表盘转了320圈,这段时间内电流对用电器所做的功为J。

  • 20、如图所示是具有报警功能的文物展示台,该展示台由木板、弹簧、金属片A、B、C和报警电路组成,当有人把展品搬离展示台时,金属片B在弹力作用下与金属片A、C分开,金属片B和弹簧在电路中相当于(选填“电源”“用电器”或“开关”):当展品(选填“被搬离”或“放在展出”)时,电铃与灯泡是串联的。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