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镇江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二模试卷
-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三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二模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西片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三次模拟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2015-2016学年物理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沿江区域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兴化、泰兴三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二模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四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四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模物中考二理试卷
-
1、小明身高1.7m,距离平面镜3m,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是m。当他向平面镜缓慢走近时,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2、如图所示,是一台“刷脸取款”的ATM机。客户站在ATM机前,光源自动打开,拍照成功后,按提示操作,即可取钱。摄像头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在拍摄范围内,人脸离镜头越(选填“近”或“远”),拍出的像越大。
-
3、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两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选填“a”或“b”) ,原因是这类透镜对光线具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
4、冬天,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可以驱散寒冷,火锅上的“白气”是水蒸气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而产生的;这一过程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
5、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齐唱《国歌》,歌声是由人声带的产生的,歌声通过传入人耳中。
-
6、从岸上看,会觉得水池的深度比它的实际深度浅,主要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
7、走进物理世界,我们认识了长度、时间、温度、质量等物理量。下列相关物理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只普通2B铅笔的长度约为35cm B、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大约8s C、人感觉最舒适的气温约23℃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
8、二十四节气,于2016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四个节气对应的物态变化,与雪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惊蛰——冰化水 B、清明——雨纷飞 C、立秋——露珠凝 D、立冬——霜来降
-
9、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为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灯泡L1的额定电压为8V,图乙是灯泡L2的U-1图象。当开关S接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电流表的示数为1A,求:
(1)定值电阻的阻值为多少?
(2)当开关S接a时,调节电源电压,使灯泡L1正常发光,此时消耗的功率为1W,则灯泡L1的额定功率是多少?
(3)开关S接b时,通过调节电源电压,使灯泡L1正常发光,电源消耗的总功率是多少?
-
10、某型号汽车重为5104N,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受到的阻力为2300N,已知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g取10N/kg。求:
(1)汽车匀速行驶9000m所用的时间是多少秒?
(2)汽车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功率是多少?
(3)已知热机效率(式中W为热机在某段时间内对外所做的功,Q为它在这段时间内所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25%,它匀速行驶9000m消耗多少千克汽油?
-
11、芸芸带领小组同学用以下器材做“测小灯泡功率”实验,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1)、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按图甲电路图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接入最大电阻处,闭合开关,发现灯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3)、同学们实验热情高涨,小明同学正确测出了灯泡电压为2V时的功率为0.46W。小欣接着小明的实验测灯泡的额定功率,小欣应适当往(选填“右”或“左”)端移动滑片,直到电压表示数为V为止。
-
12、如图所示的是“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的实验电路。要求L1与L2工作互不影响,滑动变阻器只控制L1的亮度,且滑片P向左滑动时L1变亮。请你用铅笔画线表示导线完成电路的连接,并在虚线方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
13、如图所示是家庭电子式电能表的表盘,其示数是kW•h,若家庭电路中只有一台电热水器在工作,该电能表的指示灯在4min内闪烁320次,则该电热水器消耗的电能是J。
-
14、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排斥的现象,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摩擦起电实际上并不是产生了电荷,而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 , 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电。
-
15、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移至能使灯泡正常发光的位置、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A、B两点对应的电功率PA:PB=1:8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片移动过程中,灯泡功率变化了4W B、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4.8W C、滑片向左移动,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 D、图乙中的曲线①表示通过灯泡的电流随它两端的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
-
16、小明和小达同学设计了两种方案来测量某次马拉松奖牌的密度。
方案一:
器材:天平、量筒、水、大烧杯、小烧杯A、细线(质量和体积均不计)。
(1)、小明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中线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2)、接着他按如图1甲所示的方法来称量奖牌的质量,其中有两个错误:① ;②奖牌和砝码放错盘;(3)、改正错误后,正确测出的奖牌质量如图1乙,奖牌的质量为;(4)、在测体积时,小明将一个大烧杯倾斜放置后,往大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与大烧杯杯口相平,再将奖牌用细线慢慢地浸没在大烧杯的水中,并用空的小烧杯A接住溢出来的水,如图1丙;接着将小烧杯A中的水倒入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如图1丁,奖牌的体积为 ;则奖牌的密度是;分析测量过程可知小明所测的密度值(填“偏大”或“偏小”);方案二:
器材:电子秤、烧杯、水。
小明和小达用电子秤测量奖牌的密度步骤如图2甲、乙、丙、丁所示;
(4)小明在记录数据时忘了记录图丙步骤的数据,小晋思考后发现,只需要图甲、乙、丁图的数据,利用奖牌的体积与 g水的体积相等的关系,也能计算出奖牌的密度。
-
17、小岗在进行光学复习时,他进行了如下的梳理。(1)、①如图甲,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②如图乙,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如图②,其可能的原因是。
③如果在图丙中玻璃板与蜡烛的像之间放一块不透明的挡板,从蜡烛A这侧 (填“仍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2)、如图丁,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正确地调整器材后,在光屏上成了清晰的像。更换成另一个焦距为8.0cm的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现象与(填“近视眼”或“远视眼”)成因相似。为了使光屏上的像恢复清晰,可向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蜡烛或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度数适当的(选填“凸透”或“凹透”)镜片。(3)、若光屏上清晰像的位置如图戊所示,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可将蜡烛向移动。 -
18、如图所示,是小莉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的实验。她组装了下面两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1)、两个实验都用到的测量工具除了温度计以外,还有 。(2)、若探究“冰的熔化”实验,她应选择的装置是 (选填“甲”或“乙”);小莉由实验数据绘出了冰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像(如图丁),在BC段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3)、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硬纸板的作用是;小莉测出水沸腾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此温度为℃;由实验数据小莉绘出了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戊)。请你找出她绘出的图像中哪段是错误的 (选填“AB”、“BC”或“CD”)。(4)、小莉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这种做法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
19、如图莺莺塔在山西省永济市普救寺内,全塔共13层,高36.76 m。在塔的附近敲击石块,人们在一定位置便可听到“咯哇、咯哇”类似青蛙的鸣叫,经多方面研究,莺莺塔回音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建筑材料表面光滑还涂有釉料,对声波具有良好的反射作用。②它的塔檐非常特殊,每层檐都有一个向内弯曲的弧度,入射到每层檐的声波都被全部反射后,声音再经过叠加、汇聚,最后使回音增强,并且这种叠加有时能使声音拖长、频率发生变化,使敲击石块的声音变成蛙鸣。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回答:(1)、文中谈到,在塔的附近敲击石块,人们在一定位置便可听到“咯哇、咯哇”类似青蛙的鸣叫,这是由于声音 形成的;(2)、敲打石块入射到每层檐的声波都被全部反射后,声音再经过叠加,有时能使声音拖长、频率发生变化。如果声音的 变大,声音的音调将 ;(3)、通过塔反射叠加,使回音增强,塔的作用就是提高了声音的 ,“咯哇”类似青蛙的鸣叫是指 相近;(4)、如图是小明同学在离塔较远处敲击石块,用秒表记录的从声音发出到返回的时间是s,小丽想测量小明离塔的距离,他先用软尺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C,如图,记为cm,然后让轮子沿着两者间路线滚动,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为 n,则小明离塔的距离利用L=nC可计算出来。
-
20、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高为的平底圆柱形容器A和一质量为、底面积为的实心金属圆柱体B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忽略不计),当给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当容器里面盛有深的某液体时,将实心金属圆柱体B竖直放入容器A中,待液体静止后,圆柱体B下表面置于容器底部,上表面露出液面高度为(此过程无液体溢出)。求:
(1)A容器的质量;
(2)该液体的密度;
(3)实心金属圆柱体B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