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天津市红桥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二次模拟试卷
- 上海市长宁、金山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二模试卷
- 上海市徐汇区2015-2016学年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上海市松江区2015-2016学年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上海市普陀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学业水平模拟试卷
- 上海市金山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一教育署(五四学制)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上海市杨浦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上海市静安、青浦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上海市嘉定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1、保持安全车距对于防止追尾事故至关重要。如图所示,是一辆小汽车A未保持安全车距,未能及时刹住,追尾了另一辆小汽车B, 未造成人员受伤,仅造成两车不同程度损坏。对事故分析正确的是A、A车对B车的撞击力使B发生了形变 B、A车对B车的撞击力使A发生了形变 C、两车损坏程度不同,说明A对B的力小于B对A的力 D、两车损坏程度不同,说明A对B的力大于B对A的力
-
2、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的是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放风筝时,手受到拉力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A、绳子 B、风筝 C、风 D、手
-
3、下列物体受到的重力最接近1N的是A、一片树叶 B、一头奶牛 C、两个鸡蛋 D、一张纸
-
4、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1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 的密度ρA=2.5×103kg/m3 , 物体B的密度ρB=1×103kg/m3. g 取 10 N/kg,求:(1)、求物体B的重力GB(2)、求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pA。(3)、为使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将正方体A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定的质量∆m,并叠放到B上,请求出切去的∆m。
-
5、图甲所示,用一个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60 kg 的物体,在卷扬机拉力F的作用下,绳子自由端竖直移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中的图线所示。已知动滑轮受到的重力为20N,不计绳重和轮与轴间的摩擦。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答下面问题。(1)、从乙图可知物体运动有什么特点?(2)、物体运动速度是多少 m/s?(3)、卷扬机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
-
6、小红发现体重秤倾斜放置时测量值变小,于是她产生疑问:压力的作用效果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她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为验证上述猜想,小红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研究方法叫着 法。(2)、比较甲、乙两图实验,可得出结论:当物体的受力面积相同时,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比较 两图实验能验证猜想二是正确的,可得出结论: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 (填字母)。A.火车轨道铺在枕木上
B.严禁货车超载
C.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D.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4)、比较丙、丁两图,小红得出结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请你分析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 。 -
7、为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小宇和小光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和乙两种实验方案。(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 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2)、从实验效果的角度分析,你认为选择 (选填“甲”或“乙”)实验器材更加合理,理由是:可以减小对实验带来的影响。(3)、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通过调整 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当两端的托盘里的砝码质量不相等时,小木块运动;当两端的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时,小木块静止。这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 .(4)、如图乙所示,小光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到小卡片转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才能平衡。
-
8、小王同学利用以下器材,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重力为0.5 N.(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 (选填“平衡”或者“不平衡”),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向 (选填“左”或者“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处是 。(2)、小王改变图乙中A、B点的位置及钩码数量,多次实验得到相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序
动力F1/N
OA长度/cm
阻力F2/N
OB长度/cm
1
1
0.3
1.5
0.2
2
1
0.4
2
0.2
3
2
0.3
1
0.6
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 。
(3)、小王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的B点,如丙图α竖直往下拉弹簧测力计,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应为 N,由位置α转至位置b的过程中,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测力计示数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原因是 。 -
9、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实验中小明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块木块、一个砝码、一块长木板和一条毛巾。(1)、如图甲所示,小明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拉动木块,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2)、小明把砝码放在木块上,再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进行实验,如图乙可所示,发现所用拉力F2>F1。分析甲、乙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 有关。下列各种现象中,利用该实验结论的是 。
A.汽车在结冰的路面上行驶,在车轮上缠绕铁链。
B.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C.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
(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明接着进行图丙所示的实验,由于所用的弹簧测力计量程较小,小明发现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大时仍没拉动木块,为了用现有的器材顺利完成实验,可采取的措施是: , 测出滑动摩擦力,再和甲实验进行比较。 -
10、(1)、如图甲所示,一辆汽车行驶在坡道上,请在图中画出汽车受到的重力示意图。(2)、如图乙所示的是用手关闭水龙头时的情景,图丙为其示意图,O点为支点,F2为阻力。请画出阻力F2的力臂 L2。
-
11、搬运砖头的独轮车,车箱和砖头所受的总重力G=1000N,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推车时,人手向上的力F应为 N。 搬运相同的材料,若想更省力,人手应向 (选"前”或“后”)移动。
-
12、如图所示,重力为2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拉力增大到15N时,该物体将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
13、在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南行驶,如下图所示记录了两辆汽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的情况,其中 (填“甲”或“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前30 s的平均速度是 km/h.
-
14、如图所示,能改变拉力方向的滑轮是 (选填“A”或“B”),使用时它不能省力,是因为它相当于 杠杆。
-
15、自行车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车胎、车把、脚踏板等上面有花纹,是利用增大来增大有益摩擦,如图所示刹车时用力握刹车把,是利用增大刹车片和车轮之间的来增大有益摩擦。
-
16、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板车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如果我们不再蹬地施力,它最终会停下来。这一现象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草地上滚动的足球会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作用,这一现象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若物体不受任何力,该物体一定是处在静止状态 D、投篮时,篮球离开手之后,不在受到手施加的力,是靠惯性继续运动。
-
17、关于物体的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D、降低物体的重心,有助于提高物体的稳定程度
-
18、如图所示,容器装有水,其中a、b、c三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pc ,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
19、如图所示装置叫作单摆,细线一端固定于M点,另一端栓一小球,小球由A点静止释放后,将在A、B两点之间往复运动(不计任何阻力),如果运动到B点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下列猜想正确的是A、继续往复运动 B、做圆周运动 C、静止不动 D、做匀速直线运动
-
20、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