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 《Nature》重磅:同济大学许维团队首次成功精准合成了两种全新的芳香性环型碳C10、C14环形纯碳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10、C14属于同位素 B、 C、10、C14分子是由碳元素组成的C.一个C14分子中有14个碳原子 D、C10、C14属于化合物
-
2、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是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下列现象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空气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分子间隔增大 B、长期堆放煤炭的地面和墙面的里层也会变黑———分子不断运动 C、CO 可以作为燃料,CO2可以用作灭火剂——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D、水很难被压缩————分子间有间隙
-
3、下列关于生物的结构层次判断正确的是 ( )A、热水烫过的番茄表面撕下的一层“皮”属于上皮组织 B、猕猴桃果实属于营养器官,含有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 C、被子植物的根与哺乳动物的皮肤属于同一结构层次 D、血管在体内分布广泛,与血液同属于结缔组织
-
4、 下列模型( 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能表示一氧化碳分子的是( )A、
B、
C、
D、
-
5、为实现高效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科研人员开展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研究。铌(N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是41,下列关于 Nb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是41 B、核电荷数是41 C、原子质量是41 D、核外电子数是41
-
6、根据从受精到婴儿的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受精过程,是在子宫内进行的 B、②-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是在卵巢内完成的 C、③-④的发育过程中所需营养全部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 D、胎儿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会进入母体血液,然后由母体排出体外
-
7、如图阴影部分表示甲、乙两种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征。下列有关阴影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是蜜蜂,乙是蝗虫,则阴影部分可表示有蛹期 B、若甲是鸽子,乙是家兔,则阴影部分可表示胎生 C、若甲是蟾蜍,乙是家鸽,则阴影部分可表示卵生 D、若甲是蝉,乙是青蛙,则阴影部分可表示体内受精
-
8、“含铁酱油”、 “高钙奶”、 “富硒茶”,这里的“铁、钙、硒”指的是( )A、元素 B、原子 C、金属 D、单质
-
9、引起草莓灰霉病的病原生物有细胞壁、细胞核,能产生孢子,该病原生物属于( )A、草履虫 B、小球藻 C、细菌 D、真菌
-
10、秋海棠叶片上会长出幼苗,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A、营养繁殖 B、出芽生殖 C、植物组织培养 D、分裂生殖
-
11、在大豆种子中,可以用碘液检测的营养物质及颜色变化分别是( )A、脂肪、变蓝色 B、淀粉、变蓝色 C、淀粉、变红棕色 D、脂肪、变红棕色
-
12、如图表示动物细胞某种生理过程,下列选项中对这种生理过程表述正确的是(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生 C、细胞分裂 D、细胞分化
-
13、小宁晚上站在有地砖的人行道上A处时,在路灯照射下头部投影在地面上E点,远离路灯走过20块地砖到达B点时,发现头部影子向前移动25块地砖到F点,已知小宁的身高是1.6米,则路灯S距地面的高度为米。
-
14、在T℃时,将某固体物质的溶液A g分成两等份,一份恒温蒸发达到饱和时,质量减轻一半;另一半加原溶质晶体(不含结晶水)达饱和时,所加晶体质量恰好为此份质量的。则:
(1)该温度下此物质的溶解度为。
(2)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15、某兴趣小组要收集一瓶(100mL)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40%的气体,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方法是:在10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则通入氧气的体积大约是mL。
-
16、小宁将200克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做如图操作,请通过计算回答以下问题。(1)、往甲杯溶液加入4克硝酸钾固体完全溶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保留到0.1%)(2)、若将乙杯溶液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溶液,则需加水多少克?
-
17、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后,小宁和同学一起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探究小孔成像特点。
(1)如图所示,小宁用硬纸筒制作“针孔照相机”来探究小孔成像。他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移动内筒改变半透明薄膜离小孔的距离,像的大小会发生改变,于是他测出了小孔到半透明薄膜的距离不同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
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s/cm
2.0
4.0
6.0
8.0
10.0
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
从数据可以看出:当蜡烛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半透明薄膜离小孔越远,像越大。根据数据进一步判断:当半透明薄膜距小孔12cm时,像的高度是cm;
(2)小科用一次性杯子和半透明薄膜也做了一个“针孔照相机”。他在一次性杯子的底部用针戳了一个小孔,在杯口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小科在实验室用这个“针孔照相机”来观察蜡烛通过小孔所成的像,图中观察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或“B”);
(3)为了进一步探究小孔成像的性质,小科可选择的最佳光源是。
A.“E”形光源 B.“W”形光源 C.“R”形光源
-
18、小宁利用图1所示仪器进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用NaCl表示)溶液”的实验:
(1)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
(2)小宁按图2的操作称量氯化钠,小科发现小宁的操作有错误,如果按照他这样称取的氯化钠的实际质量为g。
(3)小宁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他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下列操作中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A.称量操作中用生锈的砝码 B.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将量筒中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
19、小宁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后,发现用乙图装置实验误差大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有毒。于是他们对课本装置进行改进,如图甲。用改进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步骤如下:
①如图所示连接器材(锥形瓶的实际容积为VmL),并___________。
②用注射器吸取70℃硫酸铜溶液V1mL,然后将注射器针头上移到橡皮塞内,使针头被橡皮塞封闭。拔掉橡皮塞,向锥形瓶里注入70℃硫酸铜溶液V2mL,最后取足量的白磷放入燃烧匙的铜质小勺里,迅速塞紧橡皮塞,观察现象。
③燃烧结束后,待锥形瓶内温度冷却到70℃左右,立即用力将注射器针头推下,使针头露出橡皮塞,注射器里的硫酸铜溶液喷入锥形瓶,最终活塞停留在V3mL刻度线处。
④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请将步骤①中的实验操作补充完整。
(2)步骤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实验中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为(用实验中相关字母表示)。
(4)步骤③中,若锥形瓶内温度降至室温后再将注射器中针头推下,会使测量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2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观察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要从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丙,可以采用的方法。
(2)t2℃时,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