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卷网-试卷题库版本:
全部 浙教版 华师大版
  • 1、 某Na2CO3溶液可能含有NaOH、Na2SO4等杂质,学习小组对其成分进行了研究。
    (1)、(查阅资料)BaCl2溶液、NaNO3溶液、Ba(NO3)2溶液均呈中性。

    【进行实验】小科同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观察到溶液变红,小科同学认为溶液中一定有NaOH。

    【交流与评价】小金同学认为小科同学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原因是。于是,小组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2)、【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金同学在小科同学所做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入过量的Ba(NO3)2溶液

     

    一定没有NaOH

    小组同学继续探究,最终证明该Na2CO3溶液只含有Na2SO4一种杂质,请在小金实验的基础上补充实验步骤并描述实验现象。 

    (3)、【反思与拓展】 

    另取少量该Na2CO3溶液进行以下实验,也能证明溶液中NaOH不存在的是____(填序号)。

    A、先加足量稀盐酸,再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B、先加足量BaCl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CuCl2溶液 C、先加足量Ba(OH)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酚酞溶液 D、先加足量Ba(NO3)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KCl溶液
  • 2、 学习小组的同学发现老师上课演示的硫与铁反应的实验容易引起试管破裂,也存在生成物取出不便的问题,于是他们对实验进行了改进:

    【实验步骤】取一条长为15cm,宽4cm的铁片用砂纸将其打磨干净,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研细的硫粉和铁粉混合均匀后,在铁片上铺成细条状,然后用酒精灯在铁片的一端加热,待部分药品红热后停止加热。

    【实验现象】观察到铁片上残留有黑色固体,并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

    (1)、小组同学选用铁片代替试管,是想利用铁良好的 性,快速达到实验温度。
    (2)、小组同学取下铁片上的黑色固体,进一步探究该反应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小金用磁铁靠近黑色固体,黑色固体被磁铁吸引,小金认为无新物质生成,小科认为小金的方案与结论不严谨,小科的理由是:
    (3)、为使实验更成功,铁与硫的最佳质量比是( )
    A、7:3 B、7:4 C、7:5
  • 3、 小科在课堂活动中进行如图实验,他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铁溶液,看到产生红褐色沉淀;把氢氧化钙溶液滴入氯化铁溶液,没有看到明显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

    小科进行了猜想:

    猜想1:可能是氯化铁溶液变质了。

    猜想2:可能是久置的氢氧化钙溶液完全变质了。

    针对猜想1,同学们认为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针对猜想2,小科取少量氢氧化钙溶液,向其中加入酚酞溶液,出现 , 说明氢氧化钙溶液没有完全变质

    小科查阅资料发现:氯化铁溶液呈弱酸性,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同学们在原实验器材的基础上,调整了方案,在氢氧化钙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实验中也看到了红褐色絮状沉淀,请写出实验方案:

  • 4、 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猜想二: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如图甲所示,此时的杠杆处于 状态(填“平衡”或“不平衡”)。为方便测量力臂,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乙所示,小科同学挂上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记录数据如表;

    改变钩码的数量和钩码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两次,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动力F1/N

    OB间距离/cm

    阻力F2/N

    OA间距离/cm

    小科

    1

    1.0

    5

    0.5

    10

    2

    1.5

    10

    1.0

    15

    3

    1.0

    10

    2.0

    5

    小金和小科

    4

    0.8

    15

    1.0

    10

    5

    1.4

    15

    1.0

    10

    【分析与论证】

    ①根据小科同学的数据可验证猜想  (选填“一”、“二”或“一和二”)是正确的。而小金同学则认为小科同学每组数据中的力臂恰好都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还应改变动力或阻力的方向进行实验;

    ②于是,小金同学协助小科同学按图丙方式进行实验,获得表中后两组数据。综合分析表中数据可验证猜想是错误的;

    ③通过以上探究,小明同学真正理解了力臂是支点到的距离。

  • 5、 近年来,渣土车因“多拉快跑”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引起了交通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研究汽车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通过电磁铁的控制,让质量分别为m1m2m1m2)的小钢球从圆弧轨道的一定高度(h1h2)由静止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纸盒并将纸盒推动一段距离(实验中的圆弧轨道、水平面和纸盒均不变)。

    (1)、实验是通过比较 判断小球具有动能的大小;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出结论
    (3)、比较两图可以模拟汽车超载带来的危害;
    (4)、假如你是一名汽车驾驶员,请你从科学的角度谈谈在安全行车方面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6、 如图为 “微型”炼铁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省略),已知:HCOOH(甲酸)= H2O+CO↑,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防止CO与空气混合在点燃时发生爆炸,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
    A、先点燃乙中的酒精灯后再挤压甲中的胶头滴管 B、先挤压甲中的胶头滴管再点燃乙中的酒精灯
    (2)、炼铁过程中CO会夺取Fe2O3中的氧,这说明CO具有性。
  • 7、 如图所示是小科国庆长假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时的情景。过山车在粗糙轨道的顶端由静止滑下,途中经过A、B、C三点,其中A点与B点等高,C点在水平轨道上;过山车从顶端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 A点时的动能 B点时的动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8、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吗?三位同学为探究此问题进行了下列实验:
    (1)、甲同学取10mL10%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10%的稀硫酸,随着硫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硫酸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本实验选用10%的NaOH溶液而不选用NaOH固体的原因是
    (2)、乙同学按乙图装置进行实验也证明了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烧杯中液体是 。(选填“饱和石灰水”或“饱和硝酸钾溶液”)
    (3)、丙同学按丙图实验,可以根据 现象也能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

  • 9、 “波尔多液”是一种保护性的杀菌剂,有效成分为碱式硫酸铜,具有杀菌谱广、持效期长、病菌不会产生抗药性、对人和畜低毒等特点,是应用历史最长的一种杀菌剂。如图所示是利用废弃铜料(只含有铜和一定量的铁)和石灰石制备“波尔多液”的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器1中将硫酸以喷淋方式注入的目的是 , 反应器1的作用是
    (2)、反应器4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写一个即可)。
    (3)、反应器3和反应器4的内壁不能为铁,原因是
  • 10、 科学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身边许多问题。
    (1)、在钢铁表面刷油漆可防止其腐蚀,原因是 
    (2)、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附着一层用水难以洗去的白色物质,该物质是 , 写出除去该物质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胃酸过多的病人可以遵医嘱服用复方氢氧化镁片,它的主要有效成分是Mg(OH)2 , 其中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填微粒符号)。
  • 11、 如图所示,连着弹簧的小球套在水平杆上,弹簧自由伸长时,小球能在COD区域的任一位置静止,不在这个区域小球不能静止。现较大幅度改变小球位置,把小球移至A点后使其静止,然后释放,向右第一次到达最右端B , 后向左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O间长度等于BO间长度 B、小球最终静止的位置可能在AC间区域 C、小球向右运动过程中速度最大点出现在O D、小球由B点向左运动速度最大点出现D
  • 12、 常温下,向盛有足量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如图横坐标表示反应时间,纵坐标表示烧杯中溶液质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烧杯里的固体有Zn、Fe、Cu B、t2时溶液里的溶质有CuSO4、ZnSO4、FeSO4 C、t3时烧杯里的固体有Fe、Cu D、t4t5时溶液里的溶质种类相同
  • 13、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B、向等质量的碳酸钠粉末(a曲线)和碳酸钙(b曲线)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等浓度的盐酸 C、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分别逐滴加入镁粉和铝粉 D、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选用的试剂

    操作方法

    A

    CaO(CaCO3

    溶解、过滤、结晶

    B

    CO2(CO)

    氧气

    点燃

    C

    KCl(K2CO3

    适量稀盐酸

    蒸发结晶

    D

    CuO(Cu)

    适量稀硫酸

    过滤

    A、A B、B C、C D、D
  • 15、 杭州是全国文明城市, 提倡垃圾分类。喝完饮料的铝制易拉罐应投放到印有以下哪种标志的垃圾桶()
    A、 B、 C、 D、
  • 16、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碱石灰 B、浓硫酸 C、干冰 D、石油
  • 17、 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完全一致的是( )
    A、氯化钠、食盐、NaCl B、氢氧化钠、纯碱、NaOH C、氢氧化钙、生石灰、Ca(OH)2 D、碳酸钠、小苏打、Na2CO3
  • 18、 小科爷爷种的芹菜茎秆细弱,施钾肥可免其倒伏,他应施加的化肥是()
    A、K2SO4 B、KOH C、CO(NH2)2 D、Ca3(PO4)2
  • 19、小灵同学对保温瓶的保温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如下探究:
    (1)、【问题】同学们喜欢用保温瓶带热水到校饮用,使用过程中发现瓶内盛水较多时,保温效果较好;盛水较少时,保温效果较差。据此猜想:保温瓶的保温效果可能与有关。
    (2)、【证据】针对同学们的猜想,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一套方案。

    甲组方案:利用七个规格相同的保温瓶(容积为500mL)在同一天进行实验。

    第一步:上午8:00将不同体积初温为98℃的热水,同时装入五个保温瓶内;

    第二步:下午6:00打开五个保温瓶,同时测量并记录水温,计算出水降低的温度即温度差。

    乙组方案:利用同一保温瓶(容积为500mL)分七天进行实验。

    第一步:每天上午8:00将不同体积初温为98℃的热水装入同一保温瓶内;

    第二步:每天下午6:00打开保温瓶,测量并记录水温,计算出水降低的温度即温度差。

    上述两套方案,都可以控制实验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完全相同,但是乙组方案不能保证每天的完全相同。所以,同学们选择了甲组方案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并将收集的数据做成如下图线:

    (3)、【解释】
    本实验通过来反映保温瓶的保温效果,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
    (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 20、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伊犁鼠兔是我国新疆天山独有的山地哺乳动物,目前预估数量不足1000只,主要生活在海拔2850米~4100米的天山高寒草原、裸岩地区。它们主要以红景天、天山雪莲等在悬崖峭壁上生长的珍贵药材为食。尽管高寒地区环境恶劣,但是伊犁鼠兔仍有很多的天敌,如:狐狸、石貂等以肉食为主的猛兽。

    目前伊犁鼠兔面临的生境十分严峻。当地牧民的过度放牧,使伊犁鼠兔赖以生存的食物进一步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天山冰川处于衰退状态,这对伊犁鼠兔等耐寒性动物会产生致命的影响。加之人类的捕猎、对雪莲等药用植物的盗采和对环境的破坏,伊犁鼠兔已接近极危的边缘。

    (1)、请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如图AB两只不同品种的兔子,哪一只是伊犁鼠兔,并说说你的理由。

    (2)、伊犁鼠兔已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请你结合材料说说,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伊犁鼠兔?(至少举2例)

    (3)、生物学家在研究高山山地动物时,常利用无线电项圈进行跟踪,收集数据、分析并研究它们的活动范围、食物来源和繁育幼息的数量,其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填字母)。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比较法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