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卷网-试卷题库版本:
全部 浙教版 华师大版
  • 1、小科同学学习了“光的折射”后,查阅资料发现:当光线以同一角度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水中的偏折程度与水的温度有关:水的温度越高,光线的偏折程度越大。为验证这一理论,小科开展以下探究。

    ①将带有一条狭缝的黑纸贴在玻璃水槽的一侧,在水槽底部放一张白纸 ABCD记录亮线的位置。在白纸上标注狭缝的位置为O。将一束平行光线以一定角度α从狭缝射入时会在水槽壁上留下一条亮线,在白纸上标注亮线位置为E;

    ②在水槽中加入适量20℃的水,在白纸上标注亮线位置为M,撤去光线,清空水槽;

    ③____,重复实验,在白纸上标注亮线的位置为 N;

    ④实验结束后,取出水槽底部白纸 ABCD,分别将水温20℃、60℃时测得的亮线位置标记汇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的设计方案中通过比较比较光线的偏折程度;
    (2)、请将步骤③补充完整:
    (3)、实验中小明发现亮线位置过于靠近,不便观察,请写出一种能改进这一不足的方法
  • 2、在探究“同一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小科设计了图甲电路图来进行实验。

    (1)、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接方式。
    (2)、在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最左端移到最右端的过程中,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较大,经检查两电表均正常且导线连接正确,则电路故障是
    (3)、在这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4)、如图乙所示是小科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电流I与电压 U关系的图像,发现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跟书本中的结论不一致,请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

  • 3、小科在光学学习中,对色彩斑斓的光学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识到熟练掌握物、像联动,并用其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巨大意义,于是他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1)、如图甲,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如图乙,平行光线经过该透镜后将会被(填“发散”或“会聚”);
    (3)、实验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器材有:一个凸透镜、光屏、高度为5cm的发光体以及焦距为10cm不变的凸透镜等器材进行了实验,部分实验数据如表中所示。(f=10cm)

    物距 u/ cm

    14

    15

    16

    17

    18

    19

    像的高度 h/cm

    12.5

    10.0

    8.3

    7.1

    6.3

    5.6

    ①上述结果可以说明的成像特点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②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投影灯就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设计的,其内部结构如图丙所示。丙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50mm,则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范围应为;温州百优教育

    ③实验小组将焦距为10.0cm的凸透镜A放置在图丁所示位置,向左移动光屏,在光屏上看到了清晰的像,他又将凸透镜A更换成一个焦距为8.0cm的凸透镜B,其它要素不变,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他认为此现象与(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因相似,为了使光屏上的像恢复清晰,可将光屏向(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 4、小科同学学习了声现象后,进行了一些探究:

    (1)、他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桌面上,用一根细线悬挂一个轻质小球贴近闹钟上方的铃铛,小球被弹开。此现象说明
    (2)、探究“空气能传声”时,他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变小,小科预测当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说明 ,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填字母)。

    A.转换法                        B.理想实验法            C.控制变量法                    D.类比法

  • 5、学习了“伏安法测电阻”后,小科想测量某一电阻的阻值,但只有一个电流表。小科灵机一动,设计了只用一只电流表测未知电阻阻值的电路图,如下图。定值电阻R1阻值为10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只闭合S电流表A 的示数为0.3A;S、S1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5A,则电源电压为 , R2的阻值为

  • 6、如图是“静电章鱼”实验,用比塑料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后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向四周张开,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

    (1)、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后带电(填“正”或“负”);
    (2)、塑料丝向四周张开,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其科学原理是
  • 7、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 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 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像(填“虚”或“实”);
    (2)、A点与水面相距2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m;
    (3)、入射光线不变,光斑B向左移动,说明水位(选填“上升”或“下降”)了。
  • 8、如图所示,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分界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入射角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折射角入射角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会先到达90°,入射角继续增大时,便没有了(选填“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光纤通信就是利用了此原理来减少光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 9、如图为“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a、c、d导体的材料相同,a、b、d导体横截面积相同,a、b、c导体的长度相同,本实验通过电流表示数来指示导体电阻的大小,电流表示数越大,说明接入电路的电阻阻值(填“越大”、“越小”或“无关”);选择电阻来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

  • 10、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其中响度和音色相同;音调最低的为

  • 11、如图甲所示电路中,R0、R2为定值电阻。电流表量程为0~0.6A, 电压表量程为0~3V,各电路元件均安全工作,移动滑动变阻器 R1的滑片,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阻R0为2Ω B、V2示数变化图像为b C、电源电压为3.3V D、为保证各电路元件安全工作,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节范围为0~18Ω
  • 12、如图所示电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当闭合S2、S3 ,  断开S1时, 两灯都亮 B、当闭合S1、S2 ,  断开S3时,L1、L2串联 C、当闭合S1、S3 ,  断开S2时,L1、L2并联 D、当闭合S1、S2 ,  断开S3时, 两灯都亮
  • 13、如图甲所示,小科将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透过水杯看到变“胖”的老鼠是虚像温州百优教育 B、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将漫画靠近水杯一些,透过水杯看到的老鼠始终是掉头的 D、此时漫画中的老鼠到玻璃杯的距离应满足 f<u<2f,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
  • 14、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1、S2 ,   下列对电路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L1与L2串联 B、当开关S2断开时,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C、当开关S2断开时,通过L1的电流变小 D、电流表A1测L1的电流
  • 15、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时在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此时物距为50cm, 由此可推断出焦距为15cm<f<25cm C、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撤去光屏,像就消失了 D、只移动蜡烛和光屏,当蜡烛处于10cm~20cm某处,光屏上出现了倒立等大的像
  • 16、小科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眼睛,探究远视眼的视力矫正方法。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下列光路图能正确说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    )

    A、 B、 C、 D、
  • 17、小科通过整理甲、乙两个元件的电流与电压的数据,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据图像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元件中的电流与电压都成正比 B、乙元件是一个定值电阻且阻值大小为10Ω C、若将甲、乙两元件串联起来接到电路中,当通过甲元件的电流为0.2A时, 甲、乙两元件电压之比为2: 1温州百优教育 D、若甲、乙元件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上,干路的总电流是0.6A
  • 18、小科为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实验。先在AB间接入10Ω的定值电阻 R1 , 移动滑片 P,读取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并记录;然后用15欧的定值电阻 R2替换 R1后,接下来的操作和操作后的电路分析正确的是 (    )

    A、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变大 B、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不变 C、注视电压表,并向左调节滑片 D、注视电流表,并向右调节滑片
  • 19、如图所示的道路设置示意图可以类比下列哪种电路连接方式 (    )

    A、 B、 C、 D、
  • 20、在人脑获得的全部外界信息中,约有95%以上来自视觉,眼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下列关于眼与视觉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瞳孔的大小由虹膜的扩张或缩小所控制,人从光下走到黑暗处,瞳孔变小 B、无色透明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了眼的折光系统 C、感光细胞存在于眼球的视网膜上 D、长时间近距离看书、玩手机容易引发近视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