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卷
- 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摸底)考试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基础性检测试卷
- 江苏省海安、宿迁市等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 江苏省常熟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四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沭阳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常熟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徐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保卫延安(节选)
杜鹏程
有一个战士跑上来向周大勇报告:“炊事班老孙又昏倒了!”
周大勇急急地离开队伍行列向后跑去。通讯员小成也跟着连长向后跑去。周大勇通红的脸上汗水混着沙土。他浑身是汗,衣服透湿,像刚从河里跳出来一样。
周大勇跑到老孙跟前,看见一个炊事员抱着老孙。他一条腿跪下去,从炊事员怀里把老孙抱过来,紧紧地搂到胸前。
那个炊事员站起来,说:“连长!老孙,老孙不行啦!”
周大勇说:“去!快去帮助指导员。看,那不是指导员?他又扶着谁!”
那个炊事员望着老孙,迟迟疑疑停了好久才走开。
老孙眼发直,干枯的嘴唇咧开,脸涨得通红,脖子上暴起发紫的血管。他的嘴唇动着,仿佛要给自己的同志和这世界留句什么话,但是说不出来。不大一阵工夫,他的呼吸由急促变得微弱了,脸由通红变成灰白……蜡黄……
周大勇紧紧地搂着老孙,眼珠子一动也不动地盯着老孙那半闭的眼睛,心神错乱地嘟哝:“有一口水就好了!有一口水……”通讯员小成也机械地重复:“有一口水就好了!”
一口水一条命呀!
敌人三架飞机,绕过来又栽下来,一条条的火箭,穿在周大勇周围的沙子里爆炸了。炸起的沙土扑在周大勇和老孙的脸上。周大勇用自己的胸膛遮掩住老孙。
周大勇望着那俯冲扫射的敌机,眼里喷火。
团卫生队队长,骑着马赶来了。他跳下马,喊:“有办法,有办法,这针药有效。”卫生队长拼命地把注射器的针尖往老孙胳膊上的血管里扎,可是扎不进去。生命离开了老孙,血管筋肉都僵硬了!周大勇把老孙轻轻放到地下,站起来。他把自己的破衣袖子撕下一片,想盖在老孙脸上,免得沙子吹进老孙眼里。可是周大勇拿上那块破布,呆呆地站在那里,像是他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像是他的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停止循环,思想也木然不动了!
老孙啊、老孙!同志们走路你走路、同志们睡觉你做饭。为了同志们能吃饱,你三番五次勒裤带。你背上一面行军锅,走在部队行列里,风里来雨里去,日日夜夜,三年五载。你什么也不埋怨,什么也不计较:悄悄地活着,悄悄地死去。你呀,你为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啊!部队哗哗哗地前进着:战士们,担架队员们……走啊!走啊!老孙没有走完的路,同志们要走完。
战上们用眼光向倒下去的同志致敬。听不见长嘘短叹,看不见愁眉苦脸,只有一种沉堂又严肃的空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周大勇双手撑在腰里,再一次地往望望老孙那老诚忠厚的脸相。啊,这个跟他周大勇生死共患难的战士,永远放下了自己的行军锅,永远再不会向他说:“连长,我没啥能耐,吃点苦总还行……我好赖是个党员,唉,我做的事太少……连长,你跟指导员劳累得,教人心疼!”周大勇心里绞痛:有多少英雄好汉倒下去了啊!有多少热血浇在中国的土地上。
周大勇和小成,用黄沙掩埋了老孙的尸体。趁团供给处的队伍过来的工夫,周大勇要了一片炮弹箱子上的木板,用刺刀削了削。他从文书手里接过来毛笔,在木板上写着:共产党员孙全厚,五十七岁,山西孝义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光荣牺牲!
周大勇把这个木牌插在老孙的墓前,望着它,望着它!周大勇擦了擦头上的汗,背上老孙留下的行军锅,正要去赶自己的连队,团政治委员李诚上来了。李诚满脸是沙土,嘴唇干得裂开小口子,鼻孔里塞了一团棉花,上嘴唇还有干了的鼻血。他的马满身是汗,口里流着白沫。
李诚跳下马,看了看墓牌;站在坟墓旁边,脸上一条条的皱纹像刀子刻的一样。他抬起头,眼睛一眨也不眨地望着前进着的战士。
突然,李诚向战士呼喊:
“同志们!一个战士倒下了,千百个战士要勇敢前进!一个共产党员倒下了,千百个共产党员要勇敢前进!大山沙漠挡不住我们;血汗死亡吓不倒我们。前进!哪里有人民,我们就到哪里去;哪里有苦难,哪里就更需要我们。前进,勇敢前进!战胜一切困难。”
这用全部生命力量喊出的声音,掠过战士们的心头,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上空雷似地滚动。
战士们踏着沙窝,急急地向前走去。他们那黑瘦的脸膛上,眼窝里,耳朵里,嘴上,都是厚厚的一层沙土;两腿沉重得像灌满了铅。但是,他们都挺起胸脯扬起头,加快脚步,一直向前走去。他们都坚毅地凝视迎面移来的沙漠,凝视远方。
沙漠的远方,一阵旋风卷起了顶住天的黄沙柱。就算它是风暴吧,就让它排山倒海地卷来吧!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军途中,连长周大勇将昏倒的炊事班战士老孙搂在怀里,眼睁睁地看着老孙的生命一点点地逝去。小说描述了炊事班战士老孙牺牲的情况,故事悲壮、感人。 B、小说写周大勇与通讯员小成反复念叨“有一口水就好了”,表现了他们救人时痛苦而无奈的心情,突出了行军途中战士们干渴的情形以及沙漠环境的极度恶劣。 C、周大勇掩埋老孙,在墓前插上木牌,背上老孙的行军锅追赶连队,这表现了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也表明周大勇将接替老孙的工作,突出了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 D、小说描写战士们在团政治委员李诚用全部生命力量喊出的话语的激励下,挺胸抬头,加快步伐勇敢向前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激情,为小说涂抹上亮丽的色彩。(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的一项是( )A、小说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如写周大勇催促那个炊事员去帮助指导员,用“去”“看”表示情况紧急,“他又扶着谁”表明行军途中战士伤病较多,亟须帮助。 B、小说先细致地描绘老孙昏厥的模样、呼吸的变化,再写周大勇念叨“有一口水就好了”,然后写卫生队长骑马赶来救治,小说情节紧凑有致,情感丰富细腻。 C、小说细节描写生动传神,比如、敌人的三架飞机飞来轰炸,周大勇用自己的胸膛遮掩住老孙,这一细节表现了周大勇把战友看得比自己更为重要的高贵品质。 D、小说中李诚呼喊的话语、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感情沉痛而富有激情,揭示了小说的主旨,突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意义及人民军队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3)、小说画横线部分两次描写周大勇的内心独白,有什么作用?(4)、《保卫延安》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被誉为“英雄史诗”,是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请从炫彩的角度分析小说是如何战线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人。。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圈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的结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这和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似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 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热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
(摘编自费孝通《多土中国·乡土本色》)
材料二: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提炼出的一个理想型概念,是为了回答“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一问题。“后乡土中国”是基于乡土中国理论和中国乡村转型与发展经验而提炼的一个理想型概念,并不是说乡土的完全终结,而是指乡土性特征部分维续的情况下,乡村社会结构所发生的特型。
有学者用“新乡土中国”来描绘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的形态,我用“后”字,主要是因为“新乡土中国”并没有对费孝通“乡土中国”理论加以发展,尤其是把乡土本色与新乡土相提并论,存在着逻辑悖论,将乡村社会变迁与发展经验概括为“新”的,难免有价值倾向和政治性意义。
“后乡土中国”是家庭农业、村落和熟悉关系的存在和维续,使得乡村社会保留着部分“乡性”村证,而没有彻底转型为城镇化的社会。不流动的乡土演变为大流动的村庄。在城镇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多村社会结构正在分化,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从农村建设和乡村治理角度看,多村社会空间的公共性越来越强。如今的乡村为越来越多的公共力量和公共活动提供了空间,乡村已不只是村民自己活动的空间,“后乡土中国”是乡土中国变迁和转型后的一种状态,两者处于历史发展的因果链上,而不是彼此对立的两个社会类型。
(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
材料三:
“悉的社会”是对乡村社会的地方性与整体性结构特征的一种概括,而非指微观的、个别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网络状况。经历经济转型、社会与文化变迁之后,乡村社会中诸多微观结构与行动都可能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其中就包括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的变化。然而,村落共同体的地方性以及共同体的整体性特征依然留存。
在村落共同体中,村民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熟悉的关系并非指具体的两个个体间的交往情况和熟知程度,而是指村落社会关系是相互熟知的。熟悉的社会是一种信息非常对称的社会,也是一种信息透明的社会。信息对称指的是自我与他人是知根知底的、相互能达成默契的。不论两个村民个体之间是否有直接的交往和互动,也不论一个人对其他个体具体情况的熟知程度如何,人们都能达到相互熟知或知根知底,因为村落共同体本身就是一个信息透明的社会。在一个固定的场域里,个人及其社会关系的信息其实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人们的行动信息也容易被村里人知晓,并不一定需要专门的努力就能达到。
熟悉关系仍代表着乡村社会的一种特质,因为这是与城市社会关系有着本质区别的。尽管在城镇化扩张和乡村劳动力流动的冲击下,乡村社会熟悉关系也处于变迁之中,但在村落生活共同体依然存续的情况下,基于地缘和血缘而形成的熟悉社会关系的特征也就继续留存。
(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的乡民组成村落,他们平时接触的多为域内人,生活隔离,固守乡土,一般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B、乡土社会的不流动性,让乡人之间很熟悉,人们在熟悉中产生信任,在这样的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C、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以亲情为纽带,以乡土圈子为核心,即使受城镇化、市场化冲击,社会结构仍保持不变。 D、“熟悉的社会”不是指微观的、个别的人际关系成社会网络状况,而是一种信息非常对称且信息透明的社会。(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A、熟悉是经过多方面的接触而发生的,这过程可用《论语》中的“习”字概括。 B、材料一在论述乡土社会的信用时,用母亲能听懂自已婴孩的话来进行对比。 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认为城镇化、市场化等正在冲击着乡村社会的熟悉社会关系。 D、三则材料都是以“乡村社会”为话题而展开的,但三则材料论述的重心又各有侧重。(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如今白首乡心尽,万里归程在梦中。C.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B、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D.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4)、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5)、有人说,我们当前经历的转型的乡村社会仍然是一个“熟悉的社会”。请结材料三对比进行分析。 -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三中提到“古以言为功者多”,而东汉末年孔融《临终诗》却写道“言多令事败”。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节气。有人会问,“霜降”的霜从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吗?二十四节气中,霜降与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 ① ?
其实,无论是露还是霜,“皆由地发,非从天降”。在无雨的夜晚,地表散热迅速,导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降到露点温度(即空气中水分达到饱和时的温度)以下,空气中多余的水分便会由气态转化为液态,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草叶、树叶等物体表面,这些小水珠就是露。 ② , 霜的形成条件更为苛刻。夜晚来临,当地面温度由0℃以上降至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分会在地面或近地面物体上直接凝华成固态的白色冰晶,这些白色冰晶就是霜。
从气象上看,露和霜的形成机制大体相似。二者的差别在于,当地面温度高于0℃时,转化为露;低于0℃时,凝华为霜。 ③ , 其实就是物理现象中的液化与蒸发、凝华与升华过程。
(1)、请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第一段中连用多个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6月16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以来的高温排行榜,其中前10名都超过了42℃。极端天气导致的高温酷热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挑战。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科表示,①现代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和超高强度,是由于全球变暖等因素导致的结果。②全球变暖导致全年最高温的持续时间变长,而持续高温致会导致地表水分蒸散发量增加,干旱越发严重。③这使农民面临饮用水缺乏和如何有效地进量行灌溉以保证作物生长。④这会显著降低农业生产效率,还会增加相应成本,对农民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生计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高温酷热给农业生产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会严重影响大脑这一对湿度极其染敏感的器官。西班牙圣十字圣保罗医院的临床神经生理学家柔德拉·吉门尼斯解释道:“极端高温会严重影响大脑的所有认知功能,包括反应能力、记忆力等。高温下,大脑运转的速度要慢得多。”
科学证据也支持这一观点。2018年在美国纽约公立学校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气温高于32℃的天气下参加考试,与在22℃的天气下参加考试相比,成绩会降低14%。另一项在美国进行的研究称,学习效率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研究比较了波士顿大学学生在2016年热浪期间的表现,发现没有空调的学生在算术测试中的反应时间比有空调的学生慢了13%,正确率也低了近10%。
(1)、文中第二段有两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写出修改正确的句子,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简述上文中高温引发的危害,要求使用包含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3)、下列句子中的“极端”与文中加点的“极端”,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在极端条件下进行实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B、在她的心灵深处,未来和过去是两个相反的互不相容的极端。 C、这个地区的天气极端恶劣,要么酷热难当,要么寒冷刺骨。 D、在这场争论中,双方的立场都显得极端,没有人愿意做出让步。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的目的是“ , ”,最终成就“一家之言”。(2)、在家长会上,班主任倡议家长们要用《种树郭橐驼传》中主人公尊重天性的方式教育孩子,不可像文中他植者“ , ”,通过伤害树木的方式来监控其成长。(3)、小李最近读一本历史小说,其中有一个画面让他印象深刻:主人公一边照着镜子,一边抒发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他不禁想起前人的诗句“ , ”。
-
7、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小题。
沁园春·为老人书南堂壁
蒋捷①
老子平生,辛勤几年,始有此庐。也学那陶潜,篱栽些菊,依他杜甫,园种些蔬。除了雕梁,肯容紫燕,谁管门前长者车②?怪近日,把一庭明月,却借伊渠。
鬓边白发纷如,又何苦招宾约客欤?但夏榻宵眠,面风欹枕,冬檐昼短,背日观书。若有人寻,只教僮道,这屋主人今自居。休羡彼,有摇铜宝辔,织翠华裾。
注:①蒋捷,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南宋覆灭后,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其气节为时人所重。②长者车:显贵者所乘之车。
(1)、下列对本诗内容及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起句写自己历经艰辛后终于安定下来,流露出苦尽甘来的快乐情绪。 B、下阕描写自己夏日榻上安眠,冬季背日看书,意在凸显文人的风雅趣味。 C、“休羡彼”三字说得肯定坚决,表达出老人“甘心老是乡”的精神追求。 D、本词语言诙谐幽默,生动活泼,虽多处用典,但诗意不显艰涩,通俗易懂。(2)、《雨村词话》言:“蒋竹山词堆金砌玉,独《沁园春·为老人书南堂壁》甚有奇气。”请结合本词内容简要分析“奇”在何处。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陈平患诸吕,力不能制,恐祸及己,尝燕居深念。陆贾往,直入坐,而陈丞相不见。陆生曰:“何念之深也!”陈平曰:“生揣我何念?”陆生曰:“足下极富贵,无欲矣;然有忧念,不过患诸吕、少主耳。”陈平曰:“然。为之奈何?”陆生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调,则士附。天下虽有变,权不分。臣尝欲谓太尉绛侯言利害,绛侯素与我戏,易吾言。君何不交欢太尉,深相结!”因为陈平画吕氏数事陈平用其计乃以五百金为绛侯寿厚具乐饮;太尉报亦如之。两人深相结,吕氏谋益衰。陈平以奴婢百人、车马五十乘、钱五百万遗陆生为饮食费。
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秦始皇,皆以极武而亡。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帝有惭色,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及古成败之国。”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其书曰《新语》。
——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材料二:
夫居高者自处不可以不安,履危者任杖不可以不固。自处不安则坠,任杖不固则仆。是以圣人居高处上,则以仁义为巢,乘危履倾,则以圣贤为杖,故高而不坠,危而不仆。
昔者,尧以仁义为巢,舜以稷、契为杖,故高而益安,动而益固。处宴安之台,承克让之涂,德配天地,光被八极,功垂于无穷,名传于不朽,盖自处得其巢,任杖得其人也。秦以刑罚为巢,故有覆巢破卵之患;以李斯、赵高为杖,故有顿仆跌伤之祸,何者?所任者非也。故杖圣者帝,杖贤者王,杖仁者霸,杖义者强,杖谗者灭,杖贼者亡。——陆贾《新语·辅政》
秦始皇设刑罚,为车裂之诛,以震奸邪。筑长城于戎境,以备胡、越。征大吞小,威震天下。将帅横行,以服外国。蒙恬讨乱于外,李斯治法于内,而事逾烦天下逾乱 , 法逾滋而天下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治之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
——陆贾《新语·无为》
材料三:
高祖既得天下,马上之计未败,陆贾造《新语》,高祖粗纳采。吕氏横逆,刘氏将倾,非陆贾之策,帝室不宁。盖材知无不能,在所遭遇,遇乱则知有功,有起则以其材著书者也。出口为言,著文为篇。古以言为功者多,以文为败者希。
——王充《论衡·书解》
(1)、材料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一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因为陈平A画吕氏B数事C陈平D用其计E乃以五百金F为绛侯寿G厚具乐饮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报,文中指回报,与《陈情表》中“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中“报”意义相同。 B、乡使,即“向使”,表假设,与《六国论》中“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中“向使”意义相同。 C、被,文中表被动,与《屈原列传》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中“被”用法相同。 D、盖,文中表原因,与《赤壁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中“盖”意义和用法不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贾时时在皇帝面前称道《诗经》《尚书》,皇帝责骂陆贾,认为自己是凭借武力取得的天下,用不着读《诗》《书》。 B、材料一、二均有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手法的运用,在材料一中陆贾列举了汤、武、夫差、智伯、秦始皇等灭亡的反面实例来劝刘邦。 C、陆贾以身在高处的人所在之处不安稳易坠落,身处险境的人使用的拐杖不结实易跌倒来论说圣人的治理之道,有警醒意味。 D、王充认为,吕氏叛逆,刘氏江山即将倾覆,如果没有陆贾之策,汉帝室不会安宁,并认为自古因写文章而败业的人很少。(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绛侯素与我戏,易吾言。君何不交欢太尉,深相结!
①蒙恬讨乱于外,李斯治法于内,而事逾烦天下逾乱。
(5)、陆贾在《新语》中论及了为政者的得失,结合材料二概括秦失天下的原因。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树孩
沈念
靠山吃山,一阵乱砍滥伐之后,山就越来越贫瘠,不少男人离开村庄,去外地谋生。但叔叔是个得过且过的人,有得吃就吃顿饱的,没得吃,勒勒裤腰带就过去了。叔叔的女人对他很失望,两人经常为柴米油盐争吵。某一天她突然离开了,房子里空空荡荡,叔叔日思夜想,辗转反侧,终于心一横,也离开了村子。他去了一个城市,在一个养护站负责道路维修。
叔叔把自己的那段生活给男孩当故事讲。叔叔既为到过大城市自豪,又对大城市不屑一顾。不期而至的雾霾天气,让高速路上的车辆寸步难行;炎炎夏日里,鲜有树荫蔽日,养护路段的柏油路都能把鞋粘住。即使没有这些困扰,大城市的建筑放眼望去,犹如千篇一律的“灰色森林”,单调得让人可怕。叔叔本是个得过且过的人,但此时也觉得还是家里最美。见到城市广场上的霓虹瀑布,他没什么感觉,倒是想念起家乡的福寿溪,也许地图上找不到它的名字,但它弯弯曲曲,从容地淌过村庄与山谷,日夜唱着欢快的歌。溪水是甜的,清澈见底,看得见鱼儿畅游。至少在森林遭遇大面积破坏以前,它美得像一幅画。
男孩在森林里出生,在森林里成长,他是森林的孩子。他整天在森林里跑来跑去,每天随父亲巡山,他听得懂树木的话语,听得到它们的悲伤,也听得见它们的欢笑。夜晚他竖起耳朵听树儿的生长,有时是小虫啮咬的窸窣声,有时是噼啪一声炸裂开。遇上旱季的雨夜,树生长的声音就更是轻轻烈烈,像交响曲般疯狂演奏。
生活是从哪个节点开始变化的呢,叔叔也说不准。也许是从男孩的父亲、他的兄长死去之后。因为再也没有一个人像兄长那样看护森林,更没有一个人像兄长那样卖命,不怕死在砍伐者的枪口下。
村里的护林员没有谁愿意干,每天转山,又劳累又寂寞,只有父亲不怕。因为阻止了不少盗伐的人,他成了别人的眼中钉。男孩后来想起那天夜里自己的慌乱不安,胸口有锤击般的疼痛,心里回荡着树的呼救。该死的盗树贼“四眼仔”伙同外地几个欠债的赌鬼,在深夜砍倒了十几棵上年头的大树,准备趁着涨春汛,顺水放排。他们喝得酒气熏天,有个人还把藏着没上缴的一把老猎枪带在身边,谁阻止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父亲的出现让“四眼仔”慌乱了。父亲跨步上前,愤怒让他死死地扭住这个屡教不改者,两个人缠打在一起,十几个回合也不能分开。“四眼仔”趁父亲力竭脱身之际,意欲逃跑,父亲拼命追赶。前方突然蹿出两条身影,其中一人举起了手中的枪,一声枪响,整片森林为之震动。村民循声赶去,在一棵枞树底下发现了死去的父亲。只有这片山林知道父亲生命的最后一幕。但那片山林最终也被砍掉了,父亲的死亡也未能挽留住它们的生命。
山砍秃了,树没了,水土破坏了,就容易发生山洪泥石流。有一年,下了几场大暴雨,有十几栋屋子被泥石流冲走了,不留片瓦,长在沟谷边的树被连根拔起。叔叔那时去了大城市,回来后看着那道泥石流冲刷过后留在山上的瘤疤,痛心地说,不能再砍了,把树砍光了,都要付出代价的。可没有人听他的,那些听了点头的人转过身,鼻子里哼哧一声,还配上一个翻白眼的动作。
“我要正经办事了。”叔叔有一天放下酒杯,说出他的决定后,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是磨刀。长条磨刀麻石凹下去了,长出了一口奇怪的龅牙,家里所有的柴刀镰刀不久之后都磨得锃亮。一把把刀放在堂屋桌上,桌子也像随时投入战斗的勇士。
男孩好奇地问是一件什么正经事。
“想想你爸爸,当过民办教师,又干了一届村支书,带村民修了条路,最后自愿去当护林人。我现在就想做你爸爸没做成的事。”叔叔说着,登上岩石,望着不远处的一棵老梨树。
叔叔上山那天,男孩悄悄跟在身后。他选择的小路,又弯又曲,长满芭茅草、蕨叶,被松枝和竹子遮挡。他取出别在后腰带上的镰刀,将绊路的枝蔓砍个干净。他像在寻找丢失的东西,慢慢地走,用镰刀“搬”走挡路的杂物,将道路清理干净。山上露出的是一块块黑色或银灰色的岩石,那些岩石远比想象中要坚硬百倍千倍,树都不见了。有的地方只留下一小截树蔸,四周长出一些矮瘦的小草。
几个看热闹的村民跟上来,有人说,一辈子、几辈子也搬不走这些石头啊。也有人在窃笑,这个连自己女人都留不住的穷光蛋能干成什么大事,他们断定叔叔在岩石面前一定会灰溜溜地败下阵来。石头长在地里,地里就不会长出粮食;石头长在山上,山岭就不会再长大树。叔叔不甘心,也不罢休,举起发亮的锄头,落在岩石上,只是发出明亮的咣当声,碎屑如火花四溅。傍晚,那些上山的人都回到了家中,从远处木屋传来谈笑声,那是他们对白天见闻的描述。叔叔也听到了,摇了摇头,又看看男孩,两人对视,嘴角的微笑里充满勇敢。
叔叔从县城把梨树苗运回来,但凡有点泥土的地方,梨树就扎下了根。山上的梨树就多了起来。男孩坐在不远处的石头上歇息,看着叔叔总是对着梨树自言自语,一会儿弯腰佝背,一会儿腰杆挺得直直的。那些石头都被他堆在一起,越垒越高,像矗立着一块纪念碑。有一天,他故意笑着问:“你刚才和谁说话呢?”叔叔说:“我在和秋天说话。”男孩笑得更欢了,像是发现了叔叔的秘密——这片梨树要是长密成林就能挡住泥石流下山的路。
梨树赶着劲儿在长,长得比村子还高,发出雀跃的欢呼。山风一起一歇,四季轮转,梨树林像咳嗽一样吐出鸟窝、碎蛋壳和竹鸡的粪粒儿。石头山上深深浅浅长出些新绿,绿意越来越浓。叔叔没有闲着,往更远的山上去种了一片水杉,又种了一圈桧树和苦楝树,还种了几排水榆花楸。大城市挣的钱都让叔叔买了树来,可他一点都不再像过去穷光蛋的样子。男孩听到叔叔和人兴奋地聊起,他的女人也快回来了。男孩每天都要去梨树林,他希望自己赶快长大。叔叔说:“要有耐心,树在长大,你也在长大。”
(节选自《绿洲》2024年第4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盗树贼团伙,为盗伐十几棵上年头的大树,蓄意已久、有备而来,最后不惜铤而走险,打死了当护林员的父亲。 B、文中他们断定叔叔“会灰溜溜败下阵来”,是因为山上石头又多又硬,且他们熟悉叔叔得过且过的性格。 C、“男孩像是发现了叔叔的秘密”,是指男孩明白了叔叔曾提到的要做的“正经事”是植树造林,修复荒山生态。 D、结尾“树在长大,你也在长大”和标题相呼应,意在说明男孩是小说的主人公,小说着力表现传承责任担当的成长主题。(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2段用对比手法,将大城市的环境和家乡曾经绿水青山的环境作对比,突出叔叔对家乡曾经拥有的美好生态的怀念。 B、小说运用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描写手法,生动展现叔叔逐渐成长为像父亲一样的山林守护者的转变过程。 C、小说采用插叙的手法,叙述父亲与“四眼仔”等人的较量,意在表现父亲作为护林员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为叔叔心态转变埋下伏笔。 D、小说语言口语化,如“有得吃”“没得吃”“砍个干净”“树没了”“一小截”等,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3)、“树”是本文的主要意象,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树”的意蕴。(4)、诗化小说代表作家张炜认为“比较明显的、强烈的诗性,极有可能是当代所有好小说所必备的、最为重要的品格”,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篇小说体现的诗性之美。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全球化浪潮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迫使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从而焕发新的生命力。然而,伴随这一过程的却是复杂的矛盾和挑战。文化传承与现代化之间的三重悖论,如同双刃剑,一方面推动文化传播,另一方面却带来文化符号化、同质化和商业化的困境,促使人们思考如何在现代化背景下实现文化的可持续传承与创新。
文化符号化是指将复杂的文化元素简化为符号或视觉表达,以便更有效地传播。然而,这种符号化的过程虽拓宽了文化传播的广度,却导致了内容的表层化。文化符号化虽能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但简化的过程削弱了文化深度,将丰富的文化内涵简化为单一的视觉符号,容易造成文化传承的断裂与异化。
符号化带来的浅层化的风险,尤其在以视觉为主的媒体中表现明显,如电影、广告和电子游戏。这反映了现代文化消费的趋势,即文化产品被视为消费品,而非文化价值的载体。在消费主义驱动下,符号化导致受众更注重视觉刺激,忽略了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长期来看,文化产品的传播可能会因此面临内容贫乏、文化价值流失的危机。随着文化符号在全球市场中的传播,原有的文化意义逐渐淡化,最终导致文化的异化和价值的丧失。
文化同质化危机同样不可忽视。在全球化时代,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时,常需进行文化适应性调整,以迎合不同地区的文化偏好与审美标准。这一调整的动力来自两方面,既包含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也源自文化产品在全球市场中立足的必要性。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原真性往往遭到弱化,甚至被全球普适的文化符号同化,导致文化特色流失,进而引发文化同质化的隐忧。同质化现象不仅侵蚀了文化的多样性,还显著淡化了文化产品的创新力与独特性。
文化产品需要在文化适应性调整与文化特色保护之间找到平衡。文化产品需结合不同市场的文化背景,进行差异化呈现,既保持本土文化特色,又满足多元化需求。从这一点上来说,保护文化独特性是保持多样性的关键。此外,文化融合不仅是元素的简单拼接,还需要通过创新表达,实现文化的再创造。通过创新表达,文化产品不仅可以彰显多样性与独特性,还能更有效地吸引全球受众,传递其核心文化价值。通过创新融合,文化产品能在全球化进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产品的商业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资本的介入,文化产品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商品。商业化为文化产品注入了更强的市场活力,使其能迅速在全球传播并获得经济效益。许多文化产品为应对全球市场竞争,会采取高度商业化的策略,包括大规模的市场推广、国际化的设计和创新的商业模式。这些策略虽然有效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却可能使文化传承功能在商品化运作中逐步被边缘化,难免会抑制文化产品的思想深度与文化内涵。
商业化强调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而文化传承则重视文化价值的保护与思想内涵的传递。这两者在文化产品的开发与传播过程中常常存在冲突。要调和这种冲突,文化产品开发者需要重新审视文化产品的价值,既注重市场效益,又不能忽视文化内涵的传递。商业化并不必然导致文化瓦解,反而可以通过创新内容和多样化传播,在实现商业成功的同时承担文化传播的使命。
(摘编自沈婷芝《文化传承与现代化的三重悖论》)
材料二:
《黑神话:悟空》在海外引发了一波“西游热”,彻底“出圈”了。从“恶补”悟空身世到激赏中国审美,外国网友对中国元素表现了极大热情。“出圈”的是一款游戏,“出海”的是中国文化。《黑神话:悟空》的推出,意味着中国游戏产业在技术和创意上的重大突破,也为全球玩家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华文化的新窗口。
①
——外国网友开始打听一只“猴子”的故事
在海外游戏论坛上,有玩家发起讨论,主题为《黑神话:悟空》中最受欢迎的角色。网友们在网络上炸开了锅,他们开始打听一只“猴子”的故事,纷纷主动寻找《西游记》的相关资料,研究中国神话体系。海外玩家们在社交媒体上热议天庭、龙宫、妖怪等概念,展现出对中华传统文化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跨越语言与文化的阅读分享,是《黑神话:悟空》所带来的惊喜。无论是用英语、西班牙语还是意大利语,世界各地的玩家们正在通过自己的方式,走近这个东方故事。
高度——
②
“头戴凤翅紫金冠,身穿黄金锁子甲,脚踏藕丝步云履,手拿如意金箍棒。”《黑神话:悟空》游戏通过瑰丽写实的画面,为玩家打造了一个真实可感又如梦似幻的西行世界,这幕后是工作人员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
“在品质、技术和图像标准上,我们要用世界级水准讲一个中国故事。”游戏科学首席执行官、《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说。
科技创新赋能,为冯骥的目标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游戏通过“虚幻引擎5”制作,使用了虚拟徾多边形体几何体技术,使得游戏中的场景和角色拥有了逼真细节,如游戏中的古老建筑纹理、悟空身上的毛发,都展现出惊人的真实感。设计者通过整合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和互动技术,将文化内容在游戏中以多维度、多层次的方式呈现给受众,玩家可在游戏中沉浸式体验西行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为《黑神话:悟空》“点了睛”。为了展现更符合小说原著的场景,游戏以中国神话故事穿针引线,融入陕北说书等非遗文化,对山西晋城玉皇庙、重庆大足石刻、浙江丽水时思寺等全国多处名胜古迹进行实景扫描……这些带有浓烈中国文化特色的符号,让产品承载了超乎预想的文化元素,大大丰富了产品的文化内涵。
③
——
④
专家认为,《黑神话:悟空》的成功,说明只有坚持守正创新,丰富路径,增强文化自信,深挖精神内核,才能掌握“通关文牒”,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为中国文化出口探寻了一条新路径。”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黑神话:悟空》是中国游戏出海的代表作品,是一个通过开放式创新,实现文化产品出口、打造文化爆款的经典案例。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殷之光对本报记者说:“《黑神话:悟空》的成功,很好地诠释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反映了当代中国人在历史发展的浪潮中逐渐实现文化自信的过程。”
8月31日,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美国出席华盛顿中国文化节致辞时也谈到《黑神话:悟空》的火热出圈。他说,当400多年前的文学经典遇上现代游戏“黑科技”,全球玩家超过300万,共享一本“赛博”真经。这说明,各国民众都很喜欢悟空身上乐观勇敢、伸张正义、不畏强暴的优秀品质,为中华文化底蕴丰厚、多姿多彩的独特魅力着迷、上瘾。
谢锋呼吁,大家从电脑游戏中领略了《西游记》,更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东游行”。而不少网友也在社交平台上作出回应,他们希望一生至少能体验一次真正的“China Travel”,实地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文化碰撞与融合度不断加深,从中可见各国民众对文化交流合作、文明互学互鉴有着发自内心的渴望和呼唤。
(摘编自杨俊峰《〈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符号化在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的同时,因其简化的过程削弱了文化深度,容易造成文化传承的断裂和异化。 B、长期来看,在消费主义驱动下,文化产品可能会因受众忽略其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而面临内容贫乏、文化价值流失的危机。 C、为满足市场需求多样性,以及能够达到在全球市场立足的目的,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时,常需进行文化适应性调整。 D、文化产品的商业化会导致文化瓦解,但进行内容创新和多样化传播,文化产品就可能实现商业的成功,还能保持思想的深度。(2)、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印证材料一最后两段所述内容的一项是( )A、《黑神话:悟空》与电商平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餐饮服务业中的多个知名品牌跨界合作,推出联名产品,吸引更多粉丝群体关注。 B、《黑神话:悟空》研发团队在游戏正式发布前,在国内外社交平台发布多个高质量的实机演示视频,使游戏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C、《黑神话:悟空》采用当下流行的线性关卡设计,引导玩家制定相应斗争策略,依次通过具有独特地形的关卡来推进剧情,解锁新内容。 D、《黑神话:悟空》获得2024金摇杆奖终极年度游戏和最佳视觉设计奖,但团队最初仅有8人,他们的目标是享受创作的快乐。(3)、根据材料二,下列选项不完全属于《黑神话:悟空》彻底“出圈”的原因的一项是( )A、游戏主角的原型——孙悟空身上乐观勇敢、不畏强暴、敢于伸张正义的优秀品质令海外玩家十分着迷。 B、游戏场景和角色拥有逼真细节,将文化内容多维度、多层次的方式呈现给玩家,令玩家游戏时体验感更加丰富真实。 C、游戏承载了底蕴丰厚的中国文化,而各国民众对推动文化交流合作、文明互学互鉴有着发自内心的渴望和呼唤。 D、游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现代审美相结合,玩家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能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4)、请结合已有文字将材料二中的小标题补充完整。(5)、游戏作为一种以视觉为主的文化产品,对文化传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针对材料一提出的“三重悖论”,结合材料二,为更多国产游戏“出海”制定策略。 -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作家毕飞宇说过,在人生前行过程中,你自己就是惯性的一部分。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制的水冷磁体产生了42.02万高斯的稳态磁场,①打破了2017年由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水冷磁体产生的41.4万高斯,②成为国际强磁场水冷磁体技术发展新的里程碑。③据介绍,地球磁场约为0.5高斯,42.02万高斯相当于地球磁场的80多万倍。④这一磁体的研制成功不仅更好满足了科研用户对快捷调控的稳态强磁场的实际需求,⑤为科学家揭示新规律、探索新现象提供了强大的实验条件,⑥更为我国建设更高场强的稳态磁体奠定了一项关键技术基础。
稳态强磁场磁体分为三种类型,即水冷磁体、超导磁体以及由水冷磁体和超导磁体组合的混合磁体。科学家最早使用的水冷磁体是有着灵活快捷的磁场调控且能够产生迄今远高于超导磁体的磁场强度并为物质科学研究提供可靠和高效的实验条件的磁体类型。
强磁场科学中心学术主任匡光力研究员说:“水冷磁体、超导磁体都是‘单打高手’,混合磁体是‘混双组合’。2022年我们曾以综合优势问鼎‘混双冠军’,今天我们在这一领域又有了新的突破,拿下一项‘单打冠军’。”
(1)、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文中画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四个较短的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都运用了比喻手法,但又有细微差异。请指出二者不同之处,并分析其表达效果。①(你)透过这面放大镜,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
②水冷磁体、超导磁体都是‘单打高手’,混合磁体是‘混双组合’。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所谓“主角”都有几分“英雄气”,普罗米修斯、哈姆雷特乃至于克莉奥佩特拉都不是你我凡人所能望其项背的,你我凡人没有他们的伟大魄力。如果将悲剧情境移到日常世界,就会被日常世界的妥协酿成一个平凡收场,不至引起 ① 。如果你我是哈姆雷特,逞义气,就痛痛快快把仇人杀死,不逞义气,便低首下心称他做父亲,多么干脆!而悲剧的产生就由于不平常人睁着大眼睛向我们平常人所易避免的灾祸里闯。
悲剧是不可解的谜语,如果拿理性去解释,便失其为悲剧了。看悲剧要带几分童心:狼在街上走,人在空中飞,父杀子,女驱父,普洛斯彼呼风唤雨,这些② 的幻相,如果拿计较油盐柴米的心理去摸索,便失其为神奇了。艺术在人情物理上笼上一层神秘障,是惯技。一部《红楼梦》,(乙),作者却要把它摆在“金玉缘”一个神秘的轮廓里。一部《水浒传》,所写的完全是侠盗生活,作者却要把它的根源埋到“伏魔之洞”……
悲剧和人生之中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你走进舞台,你便须暂时丢开世界,透过这面放大镜,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苦闷的呼号变成庄严灿烂的意象,霎时间使人脱开现实的重压而游魂于幻境,这就是尼采所说的“从形相得解脱”。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① ② 。
(2)、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刚去西安旅游,到了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看到广阔的基址,感受到了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的宫殿广阔高耸、遮天蔽日的景象: ,。(2)、《归去来兮辞》中“ ,”两句写天色以晚,作者还手抚孤松而不愿离去,比喻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3)、《涉江采芙蓉》中,表现出这对夫妻在同心离居的痛苦与无奈中爱的决心的诗句是 , 。
-
15、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瑞鹤仙
【宋】张枢
卷帘人睡起。放燕子归来,商量春事。风光又能几?减芳菲、都在卖花声里。吟边眼底,被嫩绿、移红换紫。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溪流水。
还是,苔痕湔雨,竹影留云,待晴犹未。兰舟静舣,西湖上、多少歌吹。粉蝶儿、守定落花不去,湿重寻香两翅。怎知人、一点新愁,寸心万里。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移红换紫”运用借代手法生动展现了繁盛春色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消散的景象。 B、上片写到卖花声里减却芳菲,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着笔,引发了读者丰富的联想。 C、雨水打湿了双翅,依然守着落花不愿离去,以此细节描写展现了粉蝶的一片痴情。 D、下片描写雨后初晴作者泛舟西湖,欣赏热闹的歌吹之声,生动展现了某种文人雅趣。(2)、这首词构思新颖,情感深沉蕴藉,请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满怀愁绪的? -
1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楚已亡龙且,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曰:“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武涉已去,齐人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蒯通曰:“当今两主之命县于足下。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愿足下孰虑之。”
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蒯生曰:“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野兽已尽而猎狗烹愿足下深虑之具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韩信谢曰:“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
后数日,蒯通复说,韩信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材料二:
信本项氏臣,虽无异遇,非有深嫌,曲而事刘,可也,反而攻故主,亲斩杀之,可乎?故友钟离昧为汉所深怨,穷而归信,即斩其首归汉,其倾危至此。范雎怨魏齐,欲杀之,魏齐亡匿平原君所。秦绐①平原君入关,而谓曰:“愿使人归,取魏齐头来,不然,吾不出君于关。“平原君曰:“魏齐者,胜之友也。在,故不出也!”其意铮铮,读之令人气壮。信欲斩穷交以自赎,仍不免被擒,亦可羞矣!陈平称昧为项王骨鲠之臣,信固尝与昧比肩事项王。信亲诛故主,何有于故交?昧欲依之,固为不智,而信之惟利是视,诚反复小人也。钟室之祸②,要非不幸也!
(节选自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五·信反面攻故主》)
注释:①绐(dài):欺骗。②钟室之祸:楚汉相争,韩信为刘邦屡立奇功,建汉之后,因遭吕雉猜忌,被杀于长乐宫悬钟之室。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野兽已尽A而猎狗烹B愿足下C深虑之D且臣闻勇略E震主者F身危G而功盖天下者H不赏
(2)、下列对材料中划线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拒绝,与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谢家来贵门”中的“谢”意思不同。 B、霸,使动用法,让……称霸,与《谏逐客书》“遂霸西戎”的“霸”用法不同。 C、遇,遭遇,与《答司马谏议书》“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中的“遇”意思不相同。 D、“穷而归信”的“而”与《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的“而”用法不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涉分析当时形势,认为刘邦剿灭项羽后,紧接着就会对付韩信,建议韩信趁早与项羽联手除掉刘邦。韩信听后,断然拒绝。 B、蒯通引用大夫种、范蠡的例子是想告诫韩信以史为鉴,及时认清自身“功高震主”的危险处境,早做打算,不要重蹈覆辙。 C、材料二写平原君在被挟持的情况下仍强硬拒绝秦国的要求,竭力保护投靠他的魏齐,与韩信杀害故友钟离昧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D、王鸣盛对韩信攻打故主、斩杀故交的做法进行了彻底否定,对其后来惨遭钟室之祸也未给予同情,从中可以窥见他的历史观和价值观。(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
②信欲斩穷交以自赎,仍不免被擒,亦可羞矣!
(5)、王鸣盛认为韩信是个唯利是图的“反复小人”,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花瓷
裘山山
我在做家务上是个懒人,所以一直请阿姨做,眼下这位阿姨叫小殷,个子瘦小,肤色偏黑,没有文化。有时候她会和我聊她的事。她结过三次婚,第一次有了大儿子,第二次有了小女儿。第三次没有孩子,但在一起已经十多年了,现在这个老公对她不错,有时我给她水果什么的,她会打电话叫他来接。
有一天我回家时发现她哭丧着脸。她说,老师对不起,我把你的花瓶打烂了。我心里一沉,走过去,果然是我的青花瓷,二十年前我在景德镇买的,薄胎瓷青花瓶,我很喜欢,只剩一个了。我一阵心疼,很不高兴地问,怎么回事啊?这两个花瓶从我搬家过来就一直摆在那儿,你怎么就把它打碎了?我瞥了一眼,忽然发现她的双眼红肿,我心软了,讪讪地说,打了就打了,你也不至于哭嘛。她低下头轻声说,是上午哭的。原来,昨天晚上她找老公借钱,儿子买了个二手房,还差八万,她跟老公说你打个借条,等他挣到钱了再还你。她老公说,自家人打什么借条呀。就从网银上转了八万给儿子。可是今天早上起床,老公忽然生气了,冲她吼,她和老公吵架,老公摔门而去。她哭了一上午,下午来我家做事时,依然心慌手抖,就把我的宝贝青花瓷给打了。
我说,这就是你的不对。是八万,不是八千哪。她说,我知道多,所以我好好跟他商量的。我说,是不是你还找他要过别的钱?她说是,女儿进高中他交了三万。我说你心平气和地想想,如果是你,先拿三万给他女儿,再拿八万给他儿子,你会不会心疼?她说,他又没有娃娃。我又好气又好笑,他和你孩子一点儿血缘关系都没有,那么痛快地拿钱出来。难道给了钱,还不让人心疼一下?他好不容易攒了点儿钱,一下子没了,虽然是答应了给你,但睡了一晚上又心疼了,早上起来发两句牢骚,你还不让发,你也太霸道了。她嘴角动了动,终于忍不住笑了。她不再言语,去厨房烧晚饭。晚上八点多,小般忽然
转给我一千块钱,还附了一句话:“老师对不起,赔你的花瓶。”我正专心收看埃隆·马斯克第三次发射星舰的直播,直播一直到九点半才结束,发射终于成功了,这才看到小殷转给我的钱。我回复她:“我不会要你赔钱的。”我已经放下了青花瓷,感觉跟着埃隆·马斯克去了一趟太空,心胸也开阔了。
可是第三天她来,依旧情绪低落,不光是面部表情,整个身子都低落。肩膀斜垮着,腰塌着,显得更加瘦小。我起身倒水的时候,按捺不住地问,未必又吵架了?她说,不是和我老公,是和我儿子。这下我来兴趣了,故事发展出人意料。我端着水杯跟着她扫地。她说,昨天我在回家路上买了卤肉和凉拌兔丁、两瓶啤酒,到家里又炒了两个素菜,等他回来吃饭。哪晓得他一直不回来,发信息也不回,等到九点多他才回来,一嘴的酒气。他说是我儿子请他在外面吃饭。我说,这有啥好生气的,你儿子肯定想调解一下嘛。她愤怒地说,你不晓得老师,我儿子跟他说,叫他不要和我计较,他说我妈就是个小肚鸡肠,气死我了!我很想笑,努力忍着。对了,我儿子还说我是什么……那个小姐的脾气丫鬟的命。老师你说气不气人?我就骂他混蛋。他一句话不说就把我电话挂了,后来我再打他就不接了。难怪她的脸这么黑。跟儿子吵架肯定比和老公吵架还要心烦。
老实说,他儿子说她小姐的脾气丫鬟的命这一点,倒是有那么点儿沾边儿。她不年轻,不漂亮,不富有,脾气还大。跟青花瓶似的,又薄又脆。可是谁规定的丫鬟就不能有脾气呢?我说他不接电话你就发信息骂他。她说,我发了,我发了好几条。然后呢?他一直不回我,我刚刚来之前把他拉黑了。你别说,我有点儿佩服她了,我连老公都不会拉黑,何况是儿子。血脉这东西又不是靠互联网关联的。不过呢,这儿子也太过分了,起码回个表情符号嘛。于是我大声说,拉黑好,看他怎么办。那口气,有点儿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样子。
可是星期二见面,她竟然戴着口罩在做卫生。难道她被家暴了?等她把口罩取下来,我一看,嘴唇一圈儿红肿不说,还有好几个小水疱。脸颊上也有很多红点点,虽然有点儿瘆人,但显然不是打出来的。我略微放心一点儿,怎么搞成这样了?她小声说,我去文了唇。文唇?为什么?虽然噘着烂嘴巴,她的眼里却满是笑意,我早就想文了,我皮肤又黑又黄,她们说把嘴唇搞红一点儿就精神一点儿。我指指脸颊,这些红点点又是怎么回事?她说,这个是文㫳送的祛斑。看她满脸开心的样子,我知道她已经把一地鸡毛理顺了。
原来,星期六下午,她儿子带着老婆孩子来了,儿子来了说他不是故意不回她信息的,是手机坏了。手机修好才看到信息,回过去才发现被拉黑了。她不说话,进厨房开始烧菜,还让老公买了啤酒。吃饭的时候,儿媳妇拿出一个红包递给她,说是单位发的奖励。她打开一看,三千。马上就想到了文唇,最好的差不多就是这价位,以前一个姐妹介绍过的,她一直舍不得。现在终于可以下决心了。于是星期天她就去文了唇。昨天开始肿,今天开始起水疱,但她仍旧一脸开心。
我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儿子认错,老公偷偷和儿子使眼色。媳妇拿出红包,然后,她和儿子重新加微信,儿子汇报房子过户情况。再然后,她答应周一继续接送孙女上幼儿园。河水在打了几个漩涡之后,又开始平缓流淌。我没来由地又想起了大侠埃隆·马斯克。老马坦承自己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不善社交,有点儿自闭。如此,小殷虽然和他差十万八千里,总还有一项是强过他的。而且我还意识到,小殷虽然有点儿小姐脾气,却并不是青花瓷。她是貌似青花瓷,实则铁罐子,摔得一身坑坑洼洼的,但绝不会破碎。
(节选自《小说月报》2024年第10期,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我”如此费力地帮小殷老公说话,是因为“我”潜意识里心疼那个被小殷打碎了的青花瓷,只要狠狠说小殷一顿,就可以减轻一点点疼痛。 B、小说善用神态描写,如“双眼红肿”“嘴角动了动”“肩膀斜垮着,腰塌着”“眼里却满是笑意”等写出了小殷的喜怒哀乐,也增强了故事的画面感。 C、小说起笔自然平淡,行文少有波折冲突,语言看似质朴素雅,实则言简意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D、小说通过“我”的视角讲述了小殷生活里的一次“家庭矛盾”,其中大量生动的对话既推动了情节发展,也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2)、关于小说结尾的分析鉴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殷以前一直舍不得拿出三千元去文唇祛斑,这次她终于定下决心文唇,除了爱美以外,更主要的是因为和家人赌气。 B、结尾“我”想象了小殷一家和好的场面,通过一连串动作描写,加快了小说的叙述节奏,也间接反映了小殷内心的喜悦之情。 C、“河水在打了几个漩涡之后,又开始平缓流淌”,这句话表明小殷和家人经历了一系列的误会后,最终理顺“一地鸡毛”,回归了生活常态。 D、文末再次提到埃隆·马斯克,既呼应了前文,也借此表现了小殷的性格特征,她不仅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还懂得体贴家人。(3)、“青花瓷”在本文中有着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4)、评论家说,裘山山的小说有一种“温和的美丽”,请结合本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科技向善”一词最早由影响力投资者保罗·米勒于2013年正式提出,并很快得到了科技企业的广泛认同和响应。所谓科技向善,就是企业在追求科技创新的同时,主动且负责任地利用科技创新解决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公共健康、教育、就业、医疗、安全等方面的社会需求和薄弱环节。
近年来,政府、社会和企业界对科技向善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这一方面是源于对科技伦理认识的深化。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科技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实力和人民福祉。但如何才能确保科技为人服务、造福人民?面对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逐步明确了科技造福人民的价值取向,以及科技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科技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技伦理观。
2024年4月,三大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指引》强调了科技创新的作用,并明确提出“鼓励披露主体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创新决策和实践中遵守科学伦理规范,尊重科学精神,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方向已经明确,共识业已建立。但企业在践行科技向善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矛盾。
首先,需要平衡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与企业资源有限的矛盾。在当前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科技创新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在某一特定时间、空间,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企业从战略角度思考如何在保障企业生存成长的前提下,坚持长期主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其次,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或关键企业,需要平衡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通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自身的可持续竞争力。
第三,需要平衡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选自《南方周末》2021年8月6日《以向善科技创造多维价值》)
材料二:
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是风险的源头,尤其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如何让科技更好地增进人类福祉,让中国科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的三个重要场合,倡导“科技向善”。
“科技向善”,是英语的意译,借入后自然而然成了中国式的新词,指“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有利于更好增进人类的福祉,尤其是新技术研发既能够推动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又能够让社会更加美好,实现可持续发展”。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引发的潜在风险,必须前瞻研判,守住法律和伦理底线,推动人工智能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
“科技向善”是总括性概念,包括当下两个最主要科技领域的“向善”:“数字向善”和“智能向善”。这两个借词,前者的“数字”指“数字技术”,后者的“智能”指“人工智能”。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深入创新发展,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侧重还是有所不同:前者重点关注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和传输,后者则更专注于通过模拟人类智能来实现智能化的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
“数字向善”“智能向善”的意思,可以从“科技向善”的意思中类推出来,表述则更加具体。如:“大力推动数字向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数字合作互利共赢,协力构建全球数字共同体,有助于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增进全人类福祉。”又如:“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统清晰地阐述了中国路径和中国方案,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系统思维,倡导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普遍共识,弘扬平等互利、尊重人类权益的价值理念,反对以意识形态划线或构建排他性集团,恶意阻挠他国人工智能发展,呼吁努力弥合‘智能鸿沟’,确保‘智能红利’惠及各国,引导人工智能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
5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南市主持召开的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了中国发展的初心和目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为此,中国一定能坚持践行“科技向善(包括数字向善、智能向善)”和“科技民生(包括数字民生、智能民生)”,以创新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选自《咬文嚼字》2024年第7期《“科技向善”与“科技民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新兴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影响着世界未来的发展格局。 B、科技进步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一边倒地迷信技术只会带来一系列失衡,产生严重的社会、经济、政治后果。 C、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始终坚持全球胸怀和创新驱动,深化科技合作,推动科技向善,致力于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 D、只要磨砺我们的意志,开展科技革命的同时提升人类的理性水平,在任何时候都不放弃人的主体性和责任感,就能建设一个美好的世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没有坚实的科技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数字技术关注信息化处理和传输,人工智能关注智能化的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二者互相关联,互相影响。 C、科技向善强调科学技术产品在与社会的关联过程中形成对社会公益和公共价值的关注,它作为一种价值要求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 D、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述观点时,分别引用政策文件和国家领导人的言论,增强了权威性和时代性,使得文章更具说服力。(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所倡导的“科技向善”的一项是( )A、宁波市云医院向用户提供线上预约挂号、在线咨询、报告查询、药物配送、病人随访、远程会诊、居家护理,以及线下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服务。 B、“萝卜快跑”无人出租车装有自动驾驶技术,目前已在北京、武汉等全国多个城市实现常态化运营。乘客评价该车辆总体行驶平稳,与传统网约车相比价格更实惠。 C、在短片《同路人》中,联想通过联动拥有大量粉丝的游戏UP主杨炳林,讲述88岁老大爷退休后从无所适从到成为游戏玩家,逐渐融入互联网世界的故事。 D、国家电网持续推进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代人”,让‘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理念惠及千家万户,目前乌镇家庭年平均停电时长已经减少到了5分钟左右。(4)、学习小组准备以材料一为基础绘制一张企业科技向善的“矛盾三角”图。假如你是小组代表,请完善这张思维导图。(每空不超过8个字)(5)、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邱泽奇指出,当科技突破某些约束时,即便在技术标准上有再好的表现,也不是一个好的产品。请结合材料谈谈,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过程中如何化解日益凸显的安全风险。 -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别的才能,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
西方谚语说,“好奇害死猫。”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香甜软糯的无花果正大量上市。我们熟悉的无花果,按照植物学分类,应为桑科榕属的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从植物学角度看,榕属植物有一个共同特点——隐头花序,就是看不见它们开花的景象。实际上,①它们也有自己的花,②虽然开花方式独特,③在瓮状花托内部开花,④不易被察觉,⑤不少人以至认为它们没有开花就结出了果实,“无花而实”,通称无花果。
无花果不仅有花, (甲) 。无花果的花藏于被称为隐头花序的特殊构造内,花序高度特化,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掰开无花果,会看到密密麻麻、小而繁多的丝状物,这些其实就是无花果的花。这些花很小,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细节。细算下来,一个无花果里其实往往有1000朵以上的花。无花果起初就长在叶腋间,也就是每一片叶子的“胳肢窝”里。最开始是凸起一粒米大小的“小火柴头”,长到直径2厘米左右时,它的内部就悄悄地开花了。
那么,瓮状花托里被封闭起来的花 (乙) ?所有无花果的外端都有一个小孔与外界相通,被称为果孔,是授粉的专用通道。果孔就像一个锁眼,从无花果雄果果孔飞出的专性榕小蜂,可以再从雌果的果孔钻进去,为无花果授粉。而且,目前栽培最广泛的普通型无花果品种早已进化出了单性结实的能力,不需授粉即可结出果实。
无花果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栽培历史悠久,很早就传入我国,现在我国多地均有栽培,以新疆南部、胶东半岛和四川威远居多。无花果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非常坚韧,在庭院种植不太需要修剪,管护成本较低,便于采摘。在不少地方,无花果种植已经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
(1)、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3)、下列句子中的“悄悄”与文中加点的“悄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鸦都睡了,满园悄悄无声。 B、虽然不让声张,但他悄悄地全跟我说了。 C、部队在深夜里悄悄出了村。 D、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4)、文中第四段用“坚韧”来写无花果生命力坚忍、有韧性,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以“山峰”为本体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使用拟人;拟人贴切,表达流畅。(5)、文中画波浪线的“抓手”,有人说不合语境,有人说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