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卷网-试卷题库版本:
全部 统编版(部编版) 人教版 苏教版
  • 1、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做你没做过的事情叫成长,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叫改变,做你不敢做的事情叫突破……最可怕的是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做,把一切留给明天。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少爷没能耐,就卖着吃,打小白脸吃到满脸胡茬,居然还没有“坐吃山空”。人说,蔡家的家产够吃三辈子。

    敬古斋的黄老板每听这句话,就心里暗笑。他多少年卖蔡家的东西。名人家的东西较比一般人的东西好卖。而黄老板凭他的眼力,看得出二少爷上边几代人都是地道的玩主。不单没假,而且一码是硬梆梆的好东西,到手就能出手。蔡家卖的东西一多半经他的手。所以他知道蔡家的水有多深。十五年前打蔡家出来的东西是珠宝玉器,字画珍玩; 十年前成了瓷缸石佛,硬木家具; 五年前全是一包皮一包皮的旧衣服了。东西虽然不错,却渐渐显出河干见底的样子。这黄老板对蔡二少爷的态度也就一点点地变化。十五年前,他买二少爷的东西,全都是亲自去蔡家府上;十年前,二少爷有东西卖,派人叫他,他一忙就把事扔在脖子后边;五年前,已经变成二少爷胳肢窝里夹着一包皮旧衣服,自个儿跑到敬古斋来

    (1)、加点的短语“水有多深”“河干见底”运用了哪种修辞? 各有怎样的含义?
    (2)、画横线部分将黄老板对蔡二少爷态度变化的过程表现得生动而富有层次,这种效果是如何取得的?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身份的焦虑是我们对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担忧。无论我们是一帆风顺、步步高升,还是举步维艰、 A  , 都难以摆脱这种烦恼。为何身份的问题会令我们寝食难安呢? 原因甚为简单,身份的高低决定了人情冷暖:当我们平步青云时,他人都笑颜逄迎; 而一旦事业遭遇重创,就落得了 B 的境地。其结果是,我们每个人都惟恐失去身份地位,(甲),就很难对自己保持信心。我们的“自我”就像一只漏气的气球,需要不断充入他人的爱戴才能保持形状,而他人对我们的忽略则会轻而易举地把它扎破。因此,惟有外界对我们表示尊敬的种种迹象才能帮助我们获得对自己的良好感觉。

    身份的焦虑是何时产生的? 在饿殍遍地的饥馑年月里,很少有人会因为身份而焦虑。历史证明,社会保障了生活的基本需求之际,(乙)。①在现代社会里,②我们总爱拿自己与被我们认为是同一层面的他人的成就相比较。③这便促进了身份焦虑的产生。④翻开报纸。⑤发现上面有熟人光彩照人的相片;⑥你的好友兴冲冲地告诉你他们升职的消息、⑦因为他们带点施虐性地、甚至幼稚地认为这是一个好消息……每当这一切发生时,我们便为自己的身份地位而担心了。

    (1)、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将贤才比作良马,表达想引领国家走向昌盛的诗句是:“ ,。”
    (2)、《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对比,强调了真诚和傲慢两种待人接物方式的不同结果。
    (3)、古诗中有不少描写成都的诗词,请写出含有成都古称“锦官城”或“锦城”的诗句:“ ,”。
  •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游西湖(其二)①

    【宋】朱熹

    越王城下水融融,此乐从今与众同。

    满眼芰荷方永日,转头禾黍便西风。

    湖光尽处天容阔,潮信来时海气通。

    酬唱不夸风物好,一心忧国愿年丰。

    【注】①亦作《伏承侍郎使君垂示所与少傅国公唱酬西湖佳句,谨次高韵,聊发一笑》,“西湖”指福州西湖,为赵汝愚主持开浚,用以灌溉农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湖开浚后,越王城下水波荡漾,既有风景之美,又带来民生之利。 B、放眼望去,诗人将宽广的湖面、盛开的荷花、丰收的稻谷尽收眼底。 C、湖光尽头,天地一片辽阔,让人联想到湖水随江潮涨落,与大海气息相通。 D、全诗写景富有层次,诗人由近及远,通过不同景物描绘美丽的西湖风光。
    (2)、有人说,朱熹这首诗体现了儒家“仁以为己任”的思想。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程琳,字天球,永宁军博野人。举服勤辞学科,补泰宁军节度推官。时元昊反,犹遣使来朝,众请诛之。琳曰:“遣使,常事也,杀之不祥。”后使者益骄横,大臣患之。琳曰:“始不杀,无罪也; 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国法也,又何患耶?”又议重贿唃厮啰使讨贼,得地即与之。琳曰:“使唃厮啰得地,是复生一元昊矣。不若用间,使二羌势不合,中国利也。”元昊死,谅祚立,方幼,三大将分治其国。议者谓可因此时,以节度使啖三将,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琳曰:“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不如而抚之。”议者惜其失几。

    (选自《宋史·程琳传》,有删改)

    材料二:

    元昊死,谅祚初立,议者请饵其三将,破分其势,可以得志。程琳曰:“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立说之非,人皆知之,诚哉其不可与谋也!春秋重伐丧之贬,予士匄之还①,彼有取尔矣。邻国友邦,偶相失以相愈,兵临服罪,同好如初,则乖约肆淫,大伤人子之心,信不仁矣。元昊者,沦于夷之叛臣,为我蝨贼者也。死亦不足恤也。丧亦不足也。如其可削乎以休息吾民巩固吾守恶容小不忍以乱太谋哉? 故琳说之非,不可托春秋之义为之解也。虽然,宋至此而欲乘丧以图谅祚,谈何容易乎? 昔者继迁死,德明弱,曹玮②欲得精兵俘孤雏,郡邑其地:庙算无成,而元昊嗣之以逞。或曰:今元昊死,为破分其国之说,亦师玮之智,而奚谓其未可邪?曰:难得而易失者,时也,德明方弱之日也;已去而不可追者,亦时也,元昊初丧之日也。夫所谓理势者,岂有定理,而形迹相若,其势均哉? 度之己,度之彼,智者不能违,勇者不能竞,唯其时而已。知时以审势,因势而求合于理,岂可以概论哉? 以此思之,琳或有深心焉,未可知也。

    (选自王夫之《宋论》,有删改)

    [注]①士匄(gài),晋国军事家,率军击齐途中听说齐侯去世,便弃攻而返。②曹玮,北宋将领。李继迁死,曹玮向宋真宗提议活捉其子李德明,真宗未允,希望以恩德招降。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如其可A四削平B以休息C吾民D巩固E吾宇F恶容G小不忍H以乱大谋哉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按,查办,与成语“按图索骥”“按兵不动”中“按”的意思均不同。 B、“不如因而抚之”与《过秦论》“蒙故业,因遗策”中的“因”意思相同。 C、“诚哉其不可与谋也”与《赤壁赋》中“渺渺兮予怀”的句式一致。 D、矜,怜悯,与《陈情表》中“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的“矜”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元昊造反后仍派使者来朝中觐见,众人要求将使者诛杀,程琳起先拒绝,后因使者过于骄横,便建议公布其恶行并诛杀他。 B、众人建议贿赂确厮啰,利用他讨伐叛贼,所得土地均归他所有; 程琳并不认同,认为这会让他成为下一个“李元昊”。 C、王夫之认为,《春秋》中对“伐丧”行为的贬低是有条件的,若两国关系友好,那么违背约定、趁人之危确为不仁。 D、王夫之认为,李元昊已沦为夷狄叛贼,不值得体恤,程琳反对“伐丧”的错误在于盲目遵循《春秋》道义而未加辨析。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若用间,使二羌势不合,虫国利也。

    ②今元昊死,为破分其国之说,亦师玮之智,而奚谓其未可邪?

    (5)、材料一中,议者认为程琳反对“伐丧”决去了削弱西夏的时机。王夫之是否认同议者的看法? 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假装是一棵桃树(节选)

    蔡测海

    ①那个时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村里住进几个陌生人,有一个戴眼镜的大学生,说是学医的,会看病。他脖子上挂着听筒,村里人挤过来让他看病。那听筒,会听见身体里的虫子说话。听到虫子说话,病根子就找到了。

    ②我们古树村有很多虫子。虫子也是要过日子的,它们兴旺,日子就坏不到哪里去。它们也是生机。它们不会被赶走,也不会绝灭。戴眼镜的大学生,与我们不同,他怕虫子。

    ③能给人看病治病的人,是个好人。我们这些小孩子就跟他成了朋友。

    ④我们有好吃的食物,会和他分享。我们也领他认识一些草木、虫和鸟。和我们相熟的,也要与他相熟,这样才算好朋友。他说,以后不要叫他四眼,这是人身攻击。我们都有不好听的名字。板凳、巴篓、猪鼻孔、卷舌头……叫你四眼,算是好听的。我们叫他四眼,是为了记住他。一张缺腿的桌子比一张完好的桌子更能让人记住。我们容易记住一些残缺,与记忆里的恶意一起永世长存。

    ⑤我们古树村人,有善心,爱房屋,爱土地,爱邻人,也爱过客。爱牛和农具,爱果木和庄稼。我们的屋不漏雨,火塘里有千年不断的火种,我们爱屋,虫和鸟也爱古树村的木屋。蜘蛛在壁上结网,燕子在檐下筑巢,麻雀在屋顶下躲雨。也有老鼠和蜈蚣,水缸底下会有几只蟋蟀。我们爱土地,把坡土变成梯土。一道一道的土坎,是一代又一代的人砌成的。石砌的土坎,牢实。种庄稼,也蓄树木,水土不会流失。水丰土厚,在这样的地方,插根扁担也会发芽。农历四月八,是牛节,给牛吃放了盐的青草,还洒上一些甜酒。大年三十,用刀给果树切一个嘴巴,喂米饭,一个人问果树,一个装作果树的人答。结不结? 结。多不多? 多。大不大? 大。甜不甜? 甜。

    ⑥戴眼镜的大学生装过一回果树,他和别的几个知青还演了一出果树戏,有说有唱有扮相,有花有果,有香有甜。离开古树村那天,他们在一棵梨树下同我们合影,还哭了一场。梨树开花,离开的意思。分梨就是分离。我做了树叶盒子,棕叶编织的,放了一只金甲虫,叫凤凰,很漂亮,我还在盒子里放了几块柏脂和桃树脂,那是金甲虫的粮食。戴眼镜的大学生很喜欢,他让金甲虫在手上爬了一会儿,让它飞走了。他说,金甲虫吃完盒子里的食物,找不到吃的,会饿死。他只带了那只棕树叶盒子。他走了好远,回头向我们招手。我们一齐喊他:四眼——

    ⑦几年过去,古树村没人进来,有路过的手艺人、算命先生、牛客,一年也只来过几次。古树村出去的人,也杳无音讯。这天,我在路边看蚂蚁搬家,一群黑蚂蚁,由一只大蚂蚁领头,从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很长的蚂蚁队伍。想象它们的目的地很遥远,像是从一个国度到另一个国度。有的蚂蚁还托着一粒蚂蚁蛋,那是它未出生的孩子。它将获得蚂蚁知识,成为蚂蚁先生。扶老携幼,蚂蚁艰难地行走,去哪里便去哪里,没有争论。

    ⑧这时候,来了个邮递员,他从邮包里取出一封信,还有几本书,说是我的。

    ⑨信和书,是四眼从省城寄来的。那封信写了什么,我早忘记了,但收到信的感觉,就像他当初来到古树村一样,忽然多出来了一个人。寄来的书叫《昆虫记》,是一个叫法布尔的人写的。是法国人还是英国人? 我读过小学,上过地理课。老师把地球仪放在讲台上,讲五大洲四大洋,讲地球是圆的。我还是认为地球是平的,和我的祖先一样,人站在地上,房屋立在地上,山河生在地上,月亮是圆的,太阳也是圆的。地理老师转动地球仪,世界分许多国家,给不同的人住,像不同的村落。出了中国,就是外国,出了古树村,就是别的村。

    ⑩小学语文课,学汉语拼音,我们用古树村的方言,把“中国”的国,念成gué,四眼费了好大的力气,纠正我的汉语发音。他教我查字典,到他离开古树村,我认识字典里所有的字,和他在一起,我会讲标准普通话。他离开时,把翻烂了的字典留给我。他离开不久,我又说起古树村的方言,普通话在古树村不流行。

    ⑪那个时候,古树村还没通电,《昆虫记》损害了我的眼睛。四眼寄给我《昆虫记》的时候,还寄了一只大号手电筒,装四节大号电池。等电池用完,我再没用过它。它慢慢变暗,后来熄了。我不知道换新电池,以为它死了。机器也有寿命。再说,我也没钱买电池。能在夜里发光的都贵。星星很值钱。

    ⑫一开始,我以为《昆虫记》是讲蚂蚁打架的故事,或者讲虫子的交配、争食、开会、历险、攻击,有时说谎,让一些虫子信以为真,或者复仇、相害。我要读让人着迷的故事。应该有一只叫凤凰的金甲虫,有一只从古树村出去而又回来的蚂蚁。这些,《昆虫记》没写,这是一本让我失望的书。我读这样一本书,损害了眼睛。我总也读不完满天的星星。

    ⑬不过,在省城几年,我一直在找四眼。怎么能找到四眼? 如果他是一位成功人士,在报纸上、电视上能见到他,至少也有些蛛丝马迹。他不是。到处都是人,四眼在哪里?

    ⑭我回到古树村的时候,发现一棵新桃树。我不记得那粒桃核是不是我吐的。它发芽,长成一棵桃树,开花,结果。黄桃又大又甜。等四眼回到古树村,我要让他先吃一个大桃子。

    ⑮不管他变成什么样子,桃子是甜的。给桃树喂饭的时候,你假装是一棵桃树。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与“四眼”分享吃食,教他认识草木、虫和鸟,这是儿童眼中“友谊”的体现,也让他很快融入了古树村的生活。 B、小说在描述古树村风俗时,将人与动物同等看待,体现了乡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万物有灵,众生平等。 C、“四眼”为古树村打开外面的世界,但他也受乡村文化熏染,这在他对虫子态度变化和扮作果树的情节中均有体现。 D、“我”没有在《昆虫记》中读到想读的内容和令人着迷的故事,失望之余,它和《新华字典》一样淡出了“我”的生活。
    (2)、下列对文中相关语段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⑤段点面结合,先描写古树村人的爱与善,又聚焦几个当地节日风俗,表现村人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 B、第⑦段写到“我”对蚂蚁搬家的观察和思考,暗示“我”产生了“离开古树村”的想法,想在城市安家立命。 C、第⑨段后半部分追忆“我”幼年学习的过程,表明“我”对外部世界的想象和认知与古树村的生活体验相关。 D、第⑫段结尾处的“星星”,既可代指自然的奥秘,又可象征童年的回忆,与前文“星星很值钱”巧妙勾连。
    (3)、第⑮段画线句有怎样的意蕴? 请结合全文分析。
    (4)、简要概括本文儿童视角的两种具体表现,并各举一例分析。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说是一种常见的民俗学类型,其内容非常广泛,属于散文叙事体,像神话一样。无论是讲述者还是听众都认为传说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尽管传说的构架通常是基于传统的母题或观念,因而具有程式化的倾向。但是,传说产生的年代比神话要晚的多,传说的世俗的成分要多一些,神圣的成分要少一些,传说中的主要人物是人类。传说的内容从性质上有一部分是具有神圣性的,如关于某一个民族的迁移、战争、胜利以及民族或部族英雄、首领和帝王将相的英雄业绩的传说;有一部分传说是纯粹世俗的,如当代城市传说关注的是城市生活中的凶杀、暴力、恐怖活动和其他与之相关的危险社会现象。

    传说有时候又被称为“民间历史”,这主要是由于在人们的印象中,传说一直被认为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以往的研究又多侧重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传说。由于传说产生的年代比较接近人们的生活年代,传说中的人物又多为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发生的地点也是人们所熟悉的,因此,人们对传说的真实性的接受程度远远大于人们对神话的真实性的接受程度。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理解。传说中虽然具有某些历史的因素,人们也倾向于认为传说是真实的,但是,传说并不是历史,因为无论是从结构方式还是从情节发展上,传说都具有一种程式化的倾向。

    与神话和故事相比,传说的地方色彩很浓,也就是说,传说是一种极易被地方化的民俗事项。神话和故事重在强调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忽视事件发生的地点,而且最大限度地使事件发生的场所与现实生活之间“陌生化”“距离化”,从而突出了事件的非现实性。而传说非常强调事件发生地点的“真实性”,尽量使事件发生的场所与人们的生活环境相一致,而且环境越一致,传说的可信度也就越强,也就越能吸引人,使人产生共鸣,从而促进传说的传播。

    传说是一种可塑性很强的民俗事项。尽管传说也有一定的结构方式和叙述模式,但与民间故事永恒不变的情节发展结构模式①相比,传说的叙述模式可以随时改变,以适应内容的变化和人们的不同的要求。

    神话和故事在叙述风格上基本一致,而传说却由于类型的不同而呈现出风格的多变性。例如:宗教传说的目的在于传播、确立和巩固某种信仰,因而叙述风格神奇,引人遐想;而当代城市传说则重在警告和提醒,因而风格诡异,恐怖气氛浓郁。

    另外,在谈到民间故事与传说的差异时,迈克斯·路蒂认为:民间故事主要描写的是英雄人物的追求和他们的传奇经历,而传说主要描写的是普通人的经历和遭遇;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能动的,主动去追求,去发现,而传说中的主人公只是非常被动地接受和经历突然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 故事中的事件都有前因后果,如主人公因善良和勇敢而得到神仙的帮助,而传说中的事件常常是瞬间就发生了,很少交代起因,听者也不关心起因是什么;故事中的主人公都肩负重任,在某种神灵的指引下去面对一切,而传说中的人物都是凭自己的直觉本能地对事件做出反应。

    (节选自王娟编著《民俗学概论》,有删改)

    材料二:

    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有作解释的要求,大而日月星辰,小而一木一石,都希望懂得它的来历,这是好奇心的驱使,这是历史兴味的发展。但一般人在解释事物时和科学家不同,科学家要从旁静观,徐徐体察它的真实,一般人则只要在想象中觉得那种最美妙,最能满足自己和别人情感的,便是最好的解释。他们最美妙的想象是神,所以他们的事物解释就是他们的泛神论。他们在无数古人中只认得几个古人,所以他们所解释的事物的主人说来说去总是这几个。事物是最美妙的,人物是大家认识的,所以一种解释出来,便会给大众所乐道,成为世代相传的传说。

    从前的学者不明白这个情形,以为民间的传说是村语俚言,而学者所传的古籍中记着的古事则是典论雅记,至于各地志书里记的古迹也是真实的。从我们看来,这是强生分别,它们的不同除了已写出来和未写出来的一点以外再没有什么。

    我记得我对于古迹最早的怀疑,是吴王试剑石。这在虎丘山上已看见了,到虞山上又看见。我想,难道吴王铸了一挑剑,从梅里(吴国之都)赶了六十里到虎丘试一下,再从虎丘赶了七十里到虞山试一下吗? 因此我猜想,大约凡是一块石头而突然中断的,只要它在那时的吴国境界以内,便都可算作吴王试剑的成绩,刻上“试剑石”三字,算作定案。

    历史家是最煞风景的,他用了考证的方法来拆穿许多美丽的想象。文学家却很近人情,他会将许多美丽的故事渲染得更加美丽。我们可以从民间传说里归纳出许多故事的型式。例如说神力的迅速,便在一昼造好一座宝塔,一夜筑起一座泥城,说神鬼的怕鸡啼,就有许多可以成功而不得成功的工作。说堪舆术的灵验,就有许多科第仕宦和那地风水的种种关系出来。说人力可以克制神鬼,就有黑狗血、海棠油等等药方。这些传说,就为一般民众思想的反映,可以当作他们的思想史看。

    (节选自顾颉刚《论地方传说》,有删改)

    【注】①民间故事多以“从前”开头,以“从此以后”结尾,且多为大团圆式喜剧结局;情节发展过程中,往往采用“三段式”情景结构,相同性质的事件重复三次; 多表现“惩恶扬善”的程式化主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传说往往是基于传统母题或观念架构起来的,但其讲述者和听众往往都认为它像神话一样,是真实发生过的。 B、传说按内容可划分为两种:反映英雄业绩的传说,反映城市生活中凶杀、暴力等活动及相关危险社会现象的传说。 C、面对需要解释的事物,科学家通过静观体察其真实,一般人则通过想象进行最美妙、最能满足情感的解释。 D、学者往往认为古籍、地方志所记载的传说和民间传说区别很大; 但除了是否被写出来,它们之间没有差别。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说产生的年代较接近人们生活的年代,并包含历史因素,故易被视作真实。 B、传说发生的场所与人们的生活环境越相似,就越能体现出浓厚的地方色彩。 C、宗教传说和当代城市传说的叙述风格不同,这与它们的叙述目的不同有关。 D、文学家对美丽的故事进行加工,历史学家却拆穿想象,消减了传说的价值。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
    A、吴越王钱镠为制服水患频发的钱塘江,命令数百弓弩手张弓射潮,使潮水害怕而后退,故后来潮水到了杭州城边就变小了。 B、天帝看到人间有一青年从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很同情他,又见他克勤克俭、安分守己,就派神女田螺姑娘下凡帮助他。 C、民间有大量关于包拯清正廉明、铁面无私的断案传说,据研究,这些故事不少是发生在他人身上的,部分是人们创作的。 D、民间传说李闯王本该坐江山十八年,但因为他入京后连续十八天吃了过年才能吃的饺子,所以只做了十八天皇帝。
    (4)、两则材料都认为“传说并不是历史”,它们的依据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5)、下面的内容被人们归类为“传说”,为什么? 根据材料一中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

    关于飞来峰的来历,有这么一个故事。相传有一天,杭州灵隐寺的济公和尚算知有一座山峰将从远处飞来。那时,灵隐寺前是个村庄,济公怕飞来的山峰压死人,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村里人因平时见惯济公疯疯颠颠的状态,以为他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谁也没有理会他。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时,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

  • 9、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奇迹”的创造、“中国震撼”的交响,无不凝聚着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生活的美好、社会的进步,莫不源于平凡艰辛的劳动。——《人民日报》

    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李大钊《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

    以上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标题,文体不限,除诗歌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 7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过量吃糖所产生的诸多坏处,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因此,现代社会除了强调戒烟之外,    A    。然而,想要戒掉对它的念想,也实在困难。怎么办?专家说了,糖难戒也不能都怪你,实在戒不掉就与之和解吧。

    B     , 就像车子跑起来需要加油一样。远古时期的人们,要想保证生命的延续就得尽可能多地获得“能量”,所以要不停地找东西吃。尽管当时“糖概念慢地从味——似乎饿。久而久之,就进化出品尝甜味的能力和对糖( )的青睐,并且牢牢地刻在了基因里。

    ②虽淬炼地被保。从这个角度讲,糖并惯” , 也”轻易地

    甜蜜的食物会刺激大脑中的神经元释放“多巴胺”,这种物质可不得了,会让人产生愉快的感觉。④每一会自糖时的那体验并且递进多的的糖。( ),无异于落下“甜瘾”:有事没事总想吃点或喝点甜的东西,而且吃得少了还不太满足。这就是“多巴胺抵抗”,类似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这种情况下,光靠意志力控制是很难长期坚持的。人类对甜味的反应,经历了自然选择的正规程序,这一点完全不像烟草(尼古丁)对大脑的哄骗。所以,    C     , 戒烟是比较容易成功的,而戒甜食委实艰难。既然如此,与其跟自己过不去,更应该“科学吃糖,与甜和解”。

    (1)、下列引号的用法和文中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这就是“多巴胺抵抗”,类似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A、关注学术著作,要关注其中“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 B、下来的伤员只是简单地回答“在打”或是“在巷战”。 C、世界公认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分析了现阶段杂交稻的缺点。 D、有些学生可能因为选不到合适的导师而“流落街头”。
    (2)、请在文中( )填入恰当的成语。
    (3)、文中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个字。
    (5)、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园田居》中,“”两句运用叠词,由远及近,描写了宁静的田园风光。
    (2)、《梦游天姥吟留别》用两种动物的声音描写登山途中惊骇之景的是“”。
    (3)、《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了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同时也是表达词人旷达之情的句子“”。
    (4)、《劝学》指出,蟹虽然有“六跪”和”二螯”,但是“”,这是因为它“”。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唐.李白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注释】《悲风》、《寒松》、《白雪》、《绿水》都是古曲名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运用铺叙的手法,描绘一幅夜里闲坐、明月当空、静听幽人弹素琴的落寞景致,与尾联呼应。 B、颔联以琴曲比琴曲,“悲”与“寒”相应,“风”与“松”相关,写出乐音的色调,渲染了悲凉的氛围。 C、颈联中的“乱”字,写出弹琴动作的特点,以弹奏者的手忙脚乱衬托出《白雪》曲调的弹奏难度。 D、整首诗虽说是听琴,但通篇未写琴声,而是用四个古曲名来表现卢子顺弹琴的高超艺术水平。
    (2)、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在音乐描写角度方面的异同。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乙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耶?

    (1)、下列对文中画线处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B、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C、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D、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2)、下列对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读之不知”中的“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中的“师”指老师,“乐师”就是教授别人音乐技艺的人,等同于现代音乐老师。 C、“好古文”中的“古文”是特指先秦两汉散文,也是韩愈提倡的“古文运动”中的“古文”。 D、“明道中”是指“明道年间”,“明道”是古代常见的皇帝年号纪年法,除此以外,还有干支纪年。
    (3)、下列对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犹且从师而问焉”的“焉”为句末语气词,“父异焉”中的“焉”和它不相同。 B、“今之众人”和“卒之为众人”都是古今异义词,意思相同,可译为“普通人”。 C、“惑之不解”和“仲永之通悟”中的“之”用法相同,都是助词,但意义不同。 D、“则耻师焉”的“耻”和“父利其然也”的“利”用法一致,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手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第一段运用纵比、自比、横比等多重对比的方法从反面论证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B、郯子的学生们,他们的贤能比不上孔子,是因为孔子没有固定的老师,曾向很多人学习过。 C、乙文叙事简要,如第二段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D、两篇文章虽然都为议论文,但论证思路有所不同,乙文先叙后议,在事实叙述的基础上立论。

    乙文论证严密,如“世隶耕”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铺垫,也衬托了方仲永的天资。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6)、两篇文章都谈到了学习问题,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斤澜

    妈妈:

    我回到了南方祖籍,您的老家。一路上,我都是说回老家、回老家。可是,越走近老家,倒越觉得新鲜。这里,山那么绿,水那么清,连吹来的风,都带有您说的那股清香味儿。我虽是“北方小老杆”,倒觉得我真应该是这儿的人。

    妈妈,在您的老家,在您参加革命的老地方,我十倍、百倍地想念您,希望听到您的好讯儿。我能为您做些什么呢?我想,只有把我见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原原本本全都告诉给您。

    我到了公社。主任问我:回老家来干什么?我说上竹山。不想他“嗤”地一乐,什么也不言语。 我脑子里立刻挂上一个问号:这个主任!怎么和老乡们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呢?妈妈,那些老人家倒是都还记得您的模样儿。见了我,抢着拉我到家里做客,竹子长竹子短地问个没完,真跟一盆火似的。

    公社在街上,就是您常说的九节街。有楼的、没楼的木头房子,挤得不漏缝儿了,中间是一条竹竿般细长的街道。不多几步,不是一个石头牌坊,就是一个砖砌的门楼,好像竹竿上的一个个节。站在街上抬头一看:迎面是山,山上是齐簇簇的竹林。①九节街呀一节一节都映着青绿青的山绿的竹;一节一节都听见淙淙的流水声。要不是您早告诉过我那声音的来由,我准会当作小溪满街跑了。

    青青竹色,淙淙水声,在您的记忆里,九节街是一首诗。在我看来,诗许是诗,不过还要慢慢体会。

    溪当然是有的。南方的镇子,我看都是沿溪沿河盖起来的,溪上没桥,有一个个石头墩子。我早知道:这叫“丁步”。哪怕淘气的溪水扑上墩子,翻着跟斗,哪怕挑着两座山似的柴草,人们还是一步步踩着它走过溪去,跟走平地一样。

    我又惊又喜上了“丁步”。非常可能:小溪瞧出了“老杆”模样。起先,龇牙咧嘴地逗我,走到中间长劲了,往我脚脖子上缠,还推我的脚丫呢!妈妈,这时,我听见多少年前,你预先存在我耳朵里的话了:“管它做什么?你走你的。”

    我走我的。过了小溪,我上了山坡。不知不觉间,身边全是竹子了。忽然,我站在一个山谷中间了。这山谷,真像一口尖底铁锅:团团转转,锅沿锅底,严严密密长满了绿毛——那是竹子。到那间,我感到静得出奇。左右一看,一个人也没有,不是还有一个我吗?可这个我,也像成了绿毛毛中间的一个影子。我脚边,有烧焦了的竹枝,还冒着一丝一缕的青烟。青烟做了个表情,表示刚刚还有人在这里待过,热了热吃的喝的。这里并不是人迹不到的地方,我也就坐了下来。

    我看着对面的山梁,那里明亮的阳光,照得竹林仿佛刷了层金。那阳光,一动不动站定了,站在那里做起梦来了。它做梦,我怎么心慌起来?好像忘了一件什么事情,可又想不清楚。

    我的眼睛往下出溜,竹林渐渐绿得翠了,绿得深了,绿得都郁沉沉了。有黑色的,不是烟不是雾,在那里盘旋。

    它盘旋,我怎么心疼起来?好像裂了缝。是林子裂了缝,还是我裂了缝?反正裂缝里,盘旋着早已忘记了的生活;是童年?是那“混沌”岁月?是做着妈妈小尾巴的时候?

    那山谷的尖底,那最深最远的一小块地方,却是阳光明亮,清澈如水。仿佛往一口深井里探看, 井底下清清的水里,出现了自己的影子。好像另一个自己,在另一个世界……一个思想蒙头盖脸,从完全意想不到的地方钻了出来。我的心陡地扑腾扑腾;“这地方我来过。”

    可是,另一个思想又紧追着上来。“不可能,不可能!我是北方长大的。”“来过来过,很久很久了,给忘了忘了!”“不能不能,神经病神经病!”忽然——②叽啾啾,叽啾啾,叽啾叽啾,啾啾啾……

    一声比一声紧急,一声比一声欢快。这是一只鸟,从竹林里仰天箭一般射出来,直上天空。到了半天空,掉开翅膀,放开嗓子,又是一声声:“叽——啾啾,叽——啾啾……”

    它有使不尽的气力,它有说不尽的欢喜。我知道,这是叫天子。我敢肯定:在北方我没听见过。我也敢明确:在我的记忆里,这叫声是熟悉的。我闭上眼睛,心想:“如果右边山腰,有一条小路呢?……”我睁大眼睛授向右边;山腰那里,莽苍苍的竹林那里,果真,有一条腰带般的小路!

    我的手脚绵软,大约是扶着竹子站起来的。我走上了那条小路,心想:“如果绕过一个山坳……如果过了潭,有一座茅屋……”

    我跑起来了,跑得不稳,可又跑得很快。好像不是我自己在跑,有谁推着推着,推着我呀!果然,顺着小路,来到了坳口,我眼睁睁看见了一座茅屋,毛蓬蓬地蹲在坳里边。茅屋后身,沿着坡,横着架着劈成两半的竹竿,山泉顺竹竿淙淙地唱着跑着。九节街上,就是这么淙淙的。竹竿连着竹竿,顺着连接的付竿,我看见了一个小伙……妈妈,我喘着气,差点儿瘫在那儿了!亲爱的妈妈,您说过我,说话爱夸张。也许,像我这样的女孩子,都会有点言过其实的毛病?现在我在写信,您要相信:我已经冷静下来了。我说的不是一个梦,更不是神经出毛病,是从小您给我说的您的故事,您给我说的爸爸的故事,揉在我的心里,渗在我的血液里了。妈妈,想当年水潭旁边的小伙,您说得多么离奇呀。要有可能,我还想再听一遍。

    (有删改)

    【注】①本文为书信体小说。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民热情好客,小镇山青竹绿,突出了当地淳朴的民风与如诗如画的美景,展现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B、“竹子”在文中既是指“我”妈妈的名字,又指自然界生长的竹子,人与物同名,蕴含了丰富的意味。 C、“我”走丁步,过小溪,上山坡,入山谷,到场口,一路见闻感想新鲜奇异,表现了兴奋、愉悦之情。 D、上竹山赏景寻旧时,“我”对竹山的一切非常熟悉,说明“我”并非第一次到妈妈参加革命的老家。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处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九节街风景,绘色摹声,凸显九节街的盎然诗意,洋溢着欣悦之情。 B、②处独立成段,强调鸟鸣的突然;运用摹声,写出叫天子的鸣声的欢快,渲染了竹山幽静的氛围。 C、小说用书信体,便于串联各种场景,在现实、过去和想象之间灵活切换,拓展了小说的叙述空间。 D、小说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交互使用,形成对话,拉近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强化了真实性和现场感。
    (3)、回到老家,“我”的情感随着所见所闻而发生变化,请结合文章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4)、林斤澜的小说有一种诗意美学特质,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营造出诗意的。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 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流传至今的意义并不是专供学者研究,它更应该是供大众阅读欣赏,给予精神滋养。严肃深奥的学术论著只在学术圈产生影响,生动灵活的讲解或注释解说却能将古典名篇引入千家万户。

    (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材料二:

    应该如何理解“诗言志”?

    第一,诗歌之为个体情志的外发,自然不成问题,但并非所有的诗都由此而来。对于“风”来说,“诗言志”尚可对付,毕竟这些“民俗歌谣之诗”乃是普遍的人性感物而动的结果。但“风” 不是诗的全部,“雅”和“颂”就很难说是个人心志的表达。“雅”“颂”义近而形式相同,都是祭祀时告神和祈福的工具及其结晶。诗、歌、舞、乐,本属一体,皆巫觋事神之用,我们不能说诗就是言巫之志,反倒应该说,最高等级的诗乃是巫祝接收到的天道和神言。有些诗不是“言志”,而是“言道”,因为它就是“道言”或“天志”。至少对于“雅”“颂”而言,“诗言志”理论则显然风马牛矣。

    第二,即便诗只是言凡人之志,但作诗者都只是平凡人吗?也就是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是普遍乃至普通的现象吗?有感而发或兴之所至者都可以称诗吗,都可以“刻之玉版,藏之金府”? 如果我们把“诗言志”这个当然极为有理的命题绝对化,则会有个人主义、平等主义乃至自由主义的意味,以为“我手写我心”就是作诗,而所有琐屑、杂碎、临时、私人甚至无聊的感受都能入诗,甚至就是诗之本,则显然误解了这个古老的说法。不可否认,最初的诗歌(尤其国风)大多是平民在劳作和生活中所创造的,但经由官员从民间采集,后为孔子整理,便具有了“经”的地位,其中体现的已不(完全)是原作者之志,而是圣人之志。所以,我们需要弄明白:诗究竟言了谁之志?

    第三,言志之诗究竟是什么?志、情、意、欲等等,都是个体性的,诗的本质难道只在于情绪的宣泄,还是首在自我心灵的纯化?《诗纬·含神雾》训“诗”为“持”。《文心雕龙》曰:“诗者,持也,持人情性。”诗的初级本质在于个体的操持,心志的净化,人性的切磋琢磨。诗之为“作”,近乎“圣”,就在于能陶铸情性。因而圣人之“作”,既在于“诗”,也在于通过“诗”而“作人”,即教化生民。我们并不反对诗首先具有“言志”“达意”“抒情”的功用,但它更高的目标却在于 “成人”之美,而不仅仅言己之志。绝大多数人的常情和欲志即便不能说不值一提,也肯定没法用来教化群伦。

    所以,我们必须在“诗教”和“乐教”这个政治哲学的高度来理解“诗言志”:圣人通过音乐和诗歌来序人伦、睦友邻、齐风俗、化民气、肃庙堂、乐万方等等,达到和谐美好的生活状态——这也是诗教的根本目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燮认为“诗是心声”,不能作伪,所以“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诗是人心声的真实记录,读诗即读人。 B、文章以辛弃疾为首的南宋爱国词人为例,阐述他们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其作品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C、李白的诗作蕴含强大精神力量,但在以积极的人世精神进行创作、凸现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方面则比杜甫略逊一筹。 D、古代文学作品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它既可以供学者研究,也可以供大众阅读欣赏,给予人们精神滋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从古诗到唐诗宋词,从唐诗宋词到李、杜、苏、辛,文本的分析范围渐次缩小,议论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B、材料一认为中国古典诗歌最古老的纲领“诗言志”与西晋陆机《文赋》中的“诗缘情”论是对立的关系。 C、材料二指出,以国风为代表的部分诗歌源自先民的劳作和生活,《诗经·芣苢》中的劳动场景及诗意即可作为佐证。 D、材料二认为“抒情”与“成人”对应着诗歌不同层次的功用。“成人”即教化生民,是更高层次的目标,这缘于为政治国的需要。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材料二诗教作用的一项是( )
    A、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无衣》) B、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C、《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齐桓晋文之事》)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4)、请概括两则材料中“诗言志”的内涵。
  • 16、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

    ——【德】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800字。

  •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跟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1)、下列句子省略号的作用,与文中画线句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B、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或是唱着:“月亮嬷嬷,照你照我……” C、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迟熟一一做了详尽记录。 D、担架员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像”和“新媳妇却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中的“像”,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他没回答,脸涨得个关公,讷讷半晌,才说清自己是天目山人。 B、还有学者认为,水稻这样一朵花只结一粒种子的“单颖果作物”,利用杂种优势必然制种困难,无法应用于生产。 C、她还是那样,笑眯眯地抿着嘴,偶然从眼角上看我一眼,但她时不时地东张西望,在找什么。 D、文章写好之后,也不多看几遍,洗脸之后再照照镜子一样,就马马虎虎地发表出去。
    (3)、文中画框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想拉开她以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羞涩地笑。”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工匠精神的重塑是一个事关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大问题。纵观世界制造强国,无论是“日本制造”还是“德国制造”,甲      。中国要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真正缺乏的不是钱和技术,而是一种谦虚进取、克己奉公、忍耐执着、一丝不苟、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然而,①自进入大工业时代以来,②中国传统分散化的手工生产方式迅速凋落,③传统工匠日渐沦为社会的边缘甚至机器的附庸,④技术甚至发展为压制与统治人类和社会的外部力量,等等。⑤虽然不能说工匠精神消失了,但在机器化和标准化社会生产条件下,确实被削弱和忽略了。

    工匠精神在当下中国的倡导,乙      :社会的急功近利思想,使能静下来精心研发、打磨产品的人越来越少;传统“重道轻器”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体力劳动仍然存在着被贬抑的现象,劳动者缺乏发言权、缺乏工作尊严……在如此环境下,仅仅依靠一些个体坚守工匠精神显然是不够的。要让工匠精神真正落地生根,全社会应形成一种“职业无贵贱”的认同和共识,营造出尊重劳动、弘扬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积极引导劳动者摒弃功利主义意识。

    (1)、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集中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动静兼具的夔州秋江图景的句子是“”。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酒抒情,表达词人对坎坷一生的无限感慨,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3)、曹操《短歌行》中“”,借用《诗经·郑风》,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形容渴望得到贤才。
    (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2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观书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四时读书乐·春

    (元)翁森

    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注】①胸次:胸中,心里。②金鞍玉勒:此泛指马鞍、笼头的贵美。③翁森:仙居人氏,南宋灭亡,他拒绝出仕,隐居乡野,以教书为业,从学者先后达800余人。元废科举,学风日下,先生以儒学教化乡里,历经多年,耕读之风又“彬彬称盛”。④舞雩(yú)归咏:典出《论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形容简单朴素的欢乐。

    (1)、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诗前两联采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观书的美好,形象地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急切而美好的心情。 B、于诗颈联化用朱熹《观书有感》和《春日》中的诗句,表明读书让新知识、想法像活水源源不断地涌来,像东风催新花柳。 C、翁诗颔联的“落花”是忧愁的代名词,诗人虽然认为读书快乐,但内心深处潜藏着感慨身世与担忧国事的不平之情。 D、翁诗是一首劝学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景情并茂,全诗意境明丽清新、语言质朴无华,蕴含着无限书香。
    (2)、两首诗歌都谈到了读书的方法,二者有何差异?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