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不少实体书店和图书馆等为吸引读者,在室内装潢上 A , 设计出各种形式的高大“书墙”,矮的有八九米,高的竞达30多米。每次进入书店或图书馆看到那些又高又大的“书墙”,我一方面惊叹于它营造出的那种整个空间被图书充斥着的氛围感,另一方面又心生疑问:( 甲 )?
事实是,很多“书墙”上的图书并非供人取阅之用!那些“书墙”上的图书,不过是书店及图书馆的装饰物。为了吸引人,各大图书馆和书店不遗余力地在建筑的“颜值”上下功夫,在争相变美”的内卷中越走越远,所以各种“书墙”随之也就越来越高、花样越来越多。海南某书店的“书墙”被设计成触及天花板的弧形云朵,“云端”的书籍便成了高高在上、读者完全够不着的“天书”。
公共文化建设切忌 B , 具体到阅读这件事,书店和图书馆的外在建筑形式和内部装潢布局,可以好看,但更应实用;可以吸引人前来打卡,( 乙 )。与其投资不菲去建占很大空间的“书墙”,不如多提供一些座椅给读者来得实在。即便建书墙,也应将图书的展陈、存储、取阅等结合起来,让“书墙发挥出最大价值”。
第21次全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81.9%,较2022年提升了0.1个百分点。这说明,当下人们阅读的需求依然是旺盛的。既然如此,①书店和图书馆都应回归阅读活动本身,②秉承一切对读者服务的理念,③让又高又大的“书墙”回到它原本应该有的高度。④打造一个清静的能让人随手可取图书、方便阅读的环境,⑤那样的书店和图书馆才是读者心中渴望看到的样子。
(1)、“为吸引人气建造的‘书墙’,却成为阻挡人们走近图书的高墙。”这个句子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请用“墙”为喻体,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使用暗喻;暗喻贴切,表达流畅。(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文中第四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5)、请赏析第二段“天书”运用的巧妙之处。 -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的《登高》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用到了“白发”这个意象,对应的句子分别是:“”和“”。(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流露出对人生失意的深沉感慨后,写到“ , ”,在诗人看来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为快意的。(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百姓祭祀的热闹场面倾诉自己内心忧愤的两句是“ , ”。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活在天上
毕飞宇
蚕婆婆在这个悲伤的夜间开始追忆断桥镇养蚕的日子。成千上万的桑蚕交相辉映,洋溢着星空一般的灿烂荧光。它们弯起背脊,又伸长了身体,一起涌向了蚕婆婆。它们的身体像梦的指头,抚摩着蚕婆婆。每一个蚕季最后的几天总是难熬的,一到夜深人静,这个世界上最喧闹的只剩下桑蚕啃噬桑叶的沙沙声了。蚕婆婆像给爱蹬被单的婴孩盖棉被一样整夜为它们铺桑叶,往往是最后一张蚕床刚刚铺完,第一张蚕床上的桑叶就只剩下光秃秃的叶茎了。然后,某一个午夜就这样来临了,孩子们开始向麦秸秆或菜籽秆上爬去。蚕婆婆在这样的时候就会抓起一把桑蚕,把它们放在自己的胳膊上。它们会昂起头,像一个个光着屁股的孩子,既像晓通人事,又像懵懂无知,以一种似是而非的神情与你对视。蚕婆婆每一次都要被这样的对视所感动,被爬行的感触是那样地切肤,附带滋生出一种很异样的温存。
一到夜间蚕婆婆就会坐在床沿,眺望窗外的夜。蚕婆婆看久了就会感受到一种揪心的空洞,一种无从说起的空洞。这种空洞被夜的黑色放大了,有点漫无边际。星星在天上闪烁,泪水涌起的时候满天的星斗像爬满夜空的蚕。
日子一过了谷雨连着下了几天的小雨,水汽大了,站在二十九层的阳台上,就像是在天上,再也看不见地面了。站了一阵子,感觉到大楼在不停地往天上钻,真的是云里雾里。蚕婆婆对自己说:“一定得回乡下,和天上的云活在一起总不是事。”蚕婆婆望着窗外,心里全是茶色的雾,全是大捆大捆的乱云在迅速地飘移。
蚕婆婆再也没有料到儿子给她带回来两盒东西。蚕婆婆定了定神,发现盒底黑糊糊的,像爬了一层蚂蚁。她发现那些黑色小颗粒一个个蠕动起来了,有了爬行的迹象。它们是蚕,是黑色的蚕苗。蚕婆婆的胸口咕嘟一声就跳出了一颗大太阳。另一只盒子里塞满了桑叶芽。蚕婆婆捧过来,吸了一口,二十九层高楼上立即吹拂起一阵断桥镇的风,轻柔、圆润、濡湿,夹杂了柳絮、桑叶、水、蜜蜂和燕子窝的气味。蚕婆婆捧着两只纸盒,眼里汪着泪,嗫嗫嚅嚅地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蚕婆婆在新时代大厦的第二十九层开始了养蚕生活,就此生龙活虎了起来。她拉上窗帘,在阳台上架起了篾匾,一副回到断桥镇的样子。
蚕婆婆在新时代大厦的二十九层开始了与桑蚕的共同生活。她抚弄着蚕,和它们拉家常,说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的家乡话。蚕婆婆的唠叨涉及了她这一辈子的全部内容,没有时间顺序,没有逻辑关联,只是一个又一个愉快,一个又一个伤心。
蚕仔的身体一转白就开始飞快地成长了。所用的篾匾一天比一天多,所占的面积一天比一天大。阳台和整个客厅差不多都占满了。
离春蚕上山还有四五天了,大儿子突然要飞一趟东北。蚕婆婆一个人在家,心情很不错。她打开了一扇窗,在窗户底下仔细慈爱地打量她的蚕宝宝。快上山的桑蚕身子开始笨重了,显得又大又长。蚕婆婆从蚕床上挑了五只最大的桑蚕,让它们爬在自己的胳膊上。蚕婆婆指着它们,自语说:“你是老大,你是老二……”蚕婆婆逗弄着桑蚕,把自己的五个儿子重新怀了一遍,重新分娩了一遍,重新哺育了一遍。仿佛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五个儿子又回到了眼前。
意外事件说发生就发生了,谁也没有料到蚕婆婆会把自己锁在门外了。蚕婆婆突然听见“轰”的一声,一阵风过,门被风关上了。关死了。蚕婆婆握着钱包,十分慌乱地扒在门上,拍了十几下,蚕婆婆失声叫道:“儿,儿,给你妈开开门!”
三天之后的清晨,儿子提了密码箱走出了电梯,一拐弯就看见自己的母亲睡在了过道上,身边堆的全是打蔫的桑叶和康师傅方便面。母亲面色如土,头发散乱。
儿子打开门,蚕婆婆随即就跟过来了。蚕婆婆走到蚕床边,蚕婆婆惊奇地发现所有的蚕床都空空荡荡,所有的桑蚕都不翼而飞。
蚕婆婆喘着大气,在二十九层楼的高空神经质地呼喊:“蚕!我的蚕呢!”
大儿子仰起了头,雪白的墙面上正开始着许多秘密。墙体与墙体的拐角全部结上了蚕茧。不仅是墙,就连桌椅、百叶窗、排风扇、抽水马桶、影碟机与影碟、酒杯、茶具,一句话,只要有拐角或容积,可供结茧的地方全部结上了蚕茧。然而,毕竟少三四天的桑叶,毕竟还不到时候,桑蚕的丝很不充分,没有一个茧子是完成的、结实的,用指头一摁就是一个凹坑。这些茧半透明,透过茧子可以看见桑蚕们正在内部困苦地挣扎,它们蜷曲着,像忍受一种疼,像坚持着力不从心,像从事着一种注定了失败的努力……半透明,是一种没有温度的火,是一种迷蒙的燃烧和无法突破的包围……蚕婆婆合起双手,紧抿了双唇。蚕婆婆说:“罪过,罪过噢,还没有吃饱呢,——它们一个都没吃饱呢!”
桑蚕们不再关心这些了。它们还在缓慢地吐。沿着半透明的蚕茧内侧一圈又一圈地包裹自己,围困自己。在变成昏睡的蚕蛹之前,它们唯一需要坚持并且需要完成的只有一件事:把自己吐干净,使内质完完全全地成为躯壳,然后,被自己束之高阁。
(选自毕飞宇《中国短经典•唱西皮二黄的一朵》)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断桥镇是蚕婆婆昔日生活的地方,在断桥镇,蚕婆婆生活自在,养蚕得心应手,拉扯大了孩子。 B、新时代大厦二十九楼是蚕婆婆现在生活的地方,在这里,蚕婆婆觉得自己是生活在天上,很不适应。 C、小说善于描摹物象表现情境,文中的排风扇、抽水马桶、影碟机等物品构成了现代生活情境。 D、蚕婆婆不适应现代生活,与社会发展变化太快和自己的文化水平有关系,这种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蚕婆婆对断桥镇生活的追忆开篇,用柔和诗意的笔调勾勒出主人公的情感家园,也为后文蚕婆婆在高楼养蚕情节的展开创设了基础。 B、小说中的心理描写细腻传神,蚕婆婆养蚕如同育儿,逗弄桑蚕时仿佛看到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五个儿子又回到眼前,暗中指向儿子不孝的事实。 C、小说语言极具艺术感染力,无论是精准的语词还是恰切的修辞,无不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洞穿能力,给读者带来撞击心灵的阅读快感。 D、在现代时空里,蚕婆婆感到深深的空洞与孤独。作者选择一个从乡村进城的“他者”角度,在“城乡互望”的语境中投射出现代人的精神困境。(3)、文章一开始就用大量的笔墨来写蚕婆婆的回忆,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小说中“蚕”有怎样的寓意?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诗在读者心目中之所以获有那么普遍的荣誉,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语言方面的成就,则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唐诗语言是高度诗化的,又是日常生活的,这种语言更深的基础,则是唐人的现实生活。唐代从分裂中获得统一,又摆脱了六朝门阀势力的残余,使得唐帝国走上古代封建社会的高峰,一种生活的信念、高瞻远瞩的气概、青春的旋律、少年人的精神,朝气蓬勃地展现在眼前。所谓“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种丰富而健康的生活气息,反映着时代的生活本身就近于诗。
语言的诗化,正如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它的语法,一是它的词汇。以前者为基础的如五七言形式的成熟、虚字的可以省略、新鲜的表现手法等,使得语句更精炼、更自然、更解放;而后者则是它的丰富的词汇。这些词汇是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基于生活而形成的。一个诗人写一首诗,很少同时都由他自己来创造诗的形式、诗的语法、诗的词汇等,而是基于前人以及他自己在这方面所累积的无数成果而创作的。
所谓诗的词汇,并非在生活的词汇之外另外有什么词汇。诗歌中的形象最好是直接从事物本身得来。《诗品》说“‘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这些话至少说明了最平常的真理。而诗坛的普遍繁荣,正是要建立在这最平常的真理之上的,可是一般生活语言中的词汇怎样能成为富于诗意的词汇呢?这仍然是与实际生活分不开的。
中国封建社会从汉帝国发展到唐帝国,生活内容五百年来没有发生剧烈的变化,只是更成熟地走向封建社会所能达到的高峰而已。在这样长年累月的生活中,累积了生活经验,也累积了生活感受,仿佛一个住了几十年而没有剧烈变化的家乡,其中一木一石,都能唤起生活中的丰富的感受和联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个“月”、这个“关”、这个“山”,从秦汉一直到唐代,其中累积了多少人的生活史,它们所能唤起的生活感受的深度与广度,有多么普遍的意义!正是这样,这首诗才能如此形象地典型地被歌唱出来。且不说一首完整的诗,就仅仅“关”“山”“月”三个字连在一起,也会产生相当形象的联想。这难道不是唐人普遍的感受吗?
至如“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这个“柳”又是何等地为生活所熟悉。然而诗化的过程也不单纯是生活的熟悉,正如上层建筑与基础的关系一样,一个民族心理和特征的形成,虽决定于它的生活,也渊源于它的文化传统。从《小雅·采薇》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古诗十九首》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柳”的形象开始是偶然地而非很普遍地在诗中出现。然而“柳”已经与“春天”、与“游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也逐步深入人的情感世界。《三辅黄图》说:“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陶渊明则自称为五柳先生,王恭则被人称道为“濯濯如春月柳”。而“柳”在诗中大量的出现,则仍要到北朝《折杨柳》歌辞出现之后。接着隋、唐进入了统一,随着春风得意的时代,随着游子以至边塞的生活,“柳”就成了生活中最富于诗情画意的联想,它是生活也是诗的语言。直到今天我们还有“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的生活谚语。如果说这也可以算是广义的民族形式,我们所能学习的就更多了。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寒雨连江夜入吴”“鸬鹚山头微雨晴”,一直到“清明时节雨纷纷”“江雨霏霏江草齐”,这个“雨”也不过就是普通的雨,然而到了诗歌语言中它又逐渐成为多么富于联想的一个词,而它的丰富性、普遍性,也是直到唐代才更为突出的。所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关”“山”“月”,这里的“雨”“柳”“酒”“关”这些词语的出现,也就无怪乎它之成为最富于感染力的赠别诗了。而“客舍”的旅人之情,“青青”的欣欣生意,与那最后二句的巧妙构思,交织成阳关三叠的歌唱。而从此“渭城”也就被赋予了鲜明的诗意,所谓:“僧寻野渡归吴岳,雁带斜阳入渭城。”
这样诗与生活的反复交织充实着、丰富着诗的词汇,唐代诗人们以豪迈的生活信念、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吸取着、创造着这些词语,这就使诗歌的语言步入更为鲜活广阔的天地。
(摘编自林庚《唐诗的语言》)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语言是高度诗化的,又是日常生活的,这是唐诗在读者心中获得普遍荣誉的重要原因。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反映了当时丰富健康的生活,这种生活本身就是诗。 C、随着唐代语法的发展,五七言形式的成熟、虚字的省略等都体现并促进了诗歌语言的诗化。 D、“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虽不是严格的诗句格式,但说明“柳”仍然贴近我们的生活经验。(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朝时期,社会从分裂中获得统一,走上古代封建社会的高峰,精神气质如少年般健康、昂扬。 B、作者赞同《诗品》的分析,认为有诗意的词汇往往既要借鉴经史典故,又取材于现实生活。 C、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累积经验和感受,唐人读到“关”“山”“月”便能唤起丰富形象的联想。 D、唐诗与生活的不断交织丰富着诗的词汇,诗人们不断吸取和创造这些词汇,使唐诗语言广阔鲜活。(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C、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D、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4)、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红烛》用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为题记,沿用了“蜡炬”这一古典意象的内涵,并且每节以“红烛啊”开头,形成了浓郁的抒情气氛。 B、《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化用典故,诗人将自己与周公进行对比,抒发了功业未就的失落之情,并表达要振奋精神、一统天下的决心。 C、《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梦境中仙府日月高照、楼台辉煌、老虎弹瑟、鸾鸟驾车……想象奇特,变幻莫测,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D、《登高》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怀。尾联写出了因自己生活多艰、志业无成而生出的无尽怨恨,读来慷慨悲凉。(5)、杜甫的《登高》体现了唐诗语言高度诗化的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蒸馒头争口气。”面对美国强势的芯片制裁,华为化压力为动力,披荆斩棘,突破封锁,研制出“中国芯”,突破了“卡脖子”困境,华为Mate60系列成为媒体及网友纷纷点赞的“争气机”。
“退一步海阔天空。”杨绛先生曾翻译兰德的诗曰:“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添字采桑子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①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② , 点滴霖霪,愁损③北人④ , 不惯起来听。
【注】①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于南方。②霖霪:指雨点绵绵不断,滴滴嗒嗒不停。③愁损:因发愁而损伤身体和精神。④北人:北宋灭亡,词人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称“北人”。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是( )A、词人将“点滴霖霪”组成迭句,不但从音韵上造成连绵悄长的效果,而且烘托了悲凉凄绝的气氛。 B、词人借写芭蕉来抒发愁情,整首词写芭蕉,由听觉形象进而转化到视觉形象,一步步将愁引向深处。 C、这首词借吟咏芭蕉抒发幽情。芭蕉有余情,自然是词人有余情,词人将自己的情注入芭蕉的形象之中,创造出情景相生的艺术境界。 D、这首词将芭蕉与雨联系在一起,就多了几分悲凉凄清。静寂的雨夜,词人转转难眠,听窗外苦雨,绵长的愁绪,随着雨打芭蕉的声音,更重更深。(2)、词人为什么会“不惯听”“点滴霖霪”声?从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试做简要分析。 -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①仕,决以蓍② , 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③ , 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④ , 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⑤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⑥ , 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注】①筮(shì):占卜。②蓍(shī):一种草。古人用来占卜。③坎、离:均为卦名。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北方,离为南方。④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⑤青兕(sì):传说为太上老君的坐骑。兕:雌性的犀牛。⑥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我识君A真相B乃C青兕D也E力能杀人F幸G勿杀我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以……为师,与“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中的“师”含义相同。 B、下,居人之下,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中的“下”用法相同,均为动词。 C、绍兴,宋高宗年号。年号纪年、干支纪年都是我国古代纪年的方法,“壬戌之秋”采用的就是干支纪年。 D、出,离京为官,外放,外迁。与“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中的“出”含义不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义端不甘位居耿京之下,在一个晚上窃取耿京的大印叛逃金国,辛弃疾奉命追逃,不顾义端的求饶,杀了义端,得到了耿京的赞许。 B、辛弃疾在耿京的授意下奉表归宋,宋高宗召见嘉奖了他,任命耿京为节度使,他为掌书记,不知道这时耿京已被张安国、邵进杀害。 C、干道六年,虞允文执掌国政,宋孝宗也锐意恢复中原,辛弃疾趁机谈论了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的人才,观点劲直,不迎合皇帝的心意。 D、辛弃疾担任滁州知府期间,因滁州遭遇战火,村落破败,辛弃疾采取了宽减赋税、招回流民、教练民兵、屯垦军队等一系列措施。(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②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
(5)、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廉颇自况,感叹自己壮志难酬。其“壮志难酬”在材料中有何体现?请简要分析。 -
8、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我站在书里看实际的生活。又有人说,我站在实际的生活中观看书本。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鹭平时太常见了,谁也没有在意,现在几万只聚在一起,我才发现,它的美,纯良而1壮观。铁色长喙,趾黄脚黛,蓑衣状羽,洁白如雪,群飞成序。白鹭大小也有不同。小白鹭和黄嘴白鹭最好看,枕部矛状羽像两条小辫子,垂至下胸的蓑羽则像丝线,随风飘扬,那通体的白,如同精灵,每一只都像是天地间一帧白色的饰图。有孩子是学过《白鹭》这篇课文的,随口赞道,“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马上就有人开始背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一个孩子高声喊“白鹭江心立,乌龟水底钻”,引来大家的哄笑。后来我才知道,这句诗也是有出处的,是元朝诗人王哲的作品。我儿子憋了半天,背了一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我要给他解释这些诗句,他却没心思听我说,只饶有兴致地看着白鹭。白鹭站游亦边,眼睛时刻注视着水面,一见有鱼,就迅速踏水猛扑过去,长嘴扎进水里,水花四溅后,骄傲地抬着头,几尾小鱼就顺着它直直的脖颈滑进了肚子:好一幅白鹭捕鱼图。
(1)、在文学作品中,整句有时很具表现力,试就此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文段中引用了不少诗文,为什么画波浪线的诗句会产生与其他诗句不同的效果?(3)、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均有使用冒号,说说二者在用法上的异同。①积极情绪会导致两种结果:增加食物摄入量和减少食物摄入量。
②白鹭站在水边,眼睛时刻注视着水面,一见有鱼,就迅速踏水猛扑过去,长嘴扎进水里,水花四溅后,骄傲地抬着头,几尾小鱼就顺着它直直的脖颈滑进了肚子:好一幅白鹭捕鱼图。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活中, A ,常常会出现“化悲愤为食欲”的情况,如苏轼被贬谪于岭南时,曾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在遭遇逆境时,情绪仿佛成了催化剂,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人们的饮食方式。
研究发现,情绪上的困扰会降低人的自我意识,导致自我调节失败,从而使人们更加关注短期的享乐目标,如美味的食物。①当遭遇困境时,②人会自觉地想要转移注意力、消除自身的消极情绪。③作为一种缓解压力方式的进食,④其诱惑力大大增加。⑤消极情绪也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⑥即人在消极情绪的状态下,⑦摄入的食物大量减少,⑧而且更有甚者会出现厌食行为。
积极情绪也会影响饮食行为,但情况有些许不同。积极情绪会导致两种结果:增加食物摄入量和减少食物摄入量。不过,积极情绪导致的饮食量增加或减少,都没有超出健康饮食的范畴。而且,在已经存在严重暴饮暴食和厌食倾向的人群中,积极情绪可以帮助其改善消极情绪带来的影响,____B____,引导饮食行为走向健康水平。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将自己和司马光议事经常不合的原因归结为“”,但他并不想一一辩解,因为即便勉强解释,也“”。(2)、《诗经·小雅·大东》云“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反用其意,“ , ”,以天地万象为宾客,极具豪迈之情。(3)、 在中国古代诗词文赋中,“枫”这一意象常常被用来表达忧伤的情感,例如“ , ” 。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友人宰浔阳
杜荀鹤
高兴那言去路长,非君不解爱浔阳。
有时猿鸟来公署,到处烟霞是道乡。
钓艇满江鱼贱菜,纸窑连岳楮多桑。
陶潜旧隐依稀在,好继高踪结草堂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虽写别情,却全无忧戚之感,诗中处处洋溢着一股浓烈的欢快气氛。 B、友人将到浔阳赴任,诗中“猿鸟来公署”隐含着诗人对其治理能力的赞美。 C、“满江”“连岳”使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浔阳生活物资、文化产品的丰盛。 D、陶渊明在浔阳的行迹依然存在,此地恰是接续陶渊明流风余韵的绝妙所在。(2)、本诗是怎样抒发情感的? 请简要分析。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伯禽①将归于鲁,周公谓伯禽之傅曰:“汝将行,盍志汝君美德乎?”对曰: “其为人宽,好自用,以慎。”周公曰: “呜呼! 以人恶为美德乎? 彼其宽也,出无辨矣; 彼其好自用也,是所以窭小也; 彼其慎也,是其所以浅也。闻之曰:‘无越逾不见士。’吾所执贽而见者十人,还贽而相见者三十人,貌执之士者百有余人,欲言而请毕事者千有余人,于是吾仅得三士焉,以正吾身,以定天下。吾所以得三士者,亡于十人与三十人中,乃在百人与千人之中。士至而后见物,见物然后知其是非之所在。戒之哉!”
(节选自《荀子·尧问》)
材料二:
甚哉,苟卿之好妄也! 载周公之言曰:“吾所执贽而见者十人,还贽而相见者三十人,貌执者百有余人,欲言而请毕事千有余人。”是诚周公之所为,则何周公之小也!
夫圣人为政于天下也初若无为于天下而天下卒以无所不治者其法诚修也。故三代之制,立庠于党,立序于遂,立学于国,而尽其道以为养贤教士之法。是士之贤,虽未及用,而无不见尊养者矣。此则周公待士之道也。诚若苟卿之言,则春中、孟尝之行,乱世之事也,岂足为周公乎? 圣世之事,各有其业,讲道习艺,患日之不足,岂暇游公卿之门哉?彼游公卿之门、求公卿之礼者,皆战国之奸民,而毛遂、侯嬴之徒恧。苟卿生于乱世,不能考论先王之法,而惑于乱世之俗,遂以为圣世之事亦若是而已,亦过也。且凋公之所礼者,大贤与,则周公岂唯执贽见之而已,固当荐之灭子而共天位也; 如其不贤,不足与共天位,则周公如何其与之为礼也?
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盖君子之为政,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 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如其不能立法,而欲人人悦之,则日亦不足矣。使周公知为政,则宜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矣; 不知立学校,而徒能劳身以待天下之士,则不唯力有所不足,而势亦有所不得也。
(节选自王安石《周公论》)
注:①伯禽:周公之子,被封为鲁侯。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夫圣人为政[A]于天下也[B]初C若无为[D于天下[E]而天下卒[F]以无所不治者G可其法H诚修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志,指讲述,与《桃花源记》“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中的“志”词义不同。 B、贽,指初次拜见尊长为表敬意而送的礼物,下文“貌执”则指不带礼物而以礼相待。 C、诚,指如果,与司马迁《屈原列传》“楚诚能绝齐”中的“诚”都带有假设的意味。 D、听,指治理、处理,与诸葛亮《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中的“听”词义相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据《荀子·尧问》记载,伯禽的老师称赞伯禽为人宽厚,喜欢自行己意,处事谨慎,但周公认为这是伯禽还不能分辨好坏、气量狭小、浅薄无能的表现。 B、荀子记载“周公见士”的故事,背后想阐明的是“唯有广泛地礼遇士人,才能得到真正的贤才”这一道理,这也是王安石《周公论》行文的目的。 C、王安石认为荀子对“周公见士”的相关记载荒诞不经,这与荀子生于乱世,没有考论先王之法,而以乱世所出现的情景来推断圣世的情形有着一定的关系。 D、孟子认为,子产用自己的乘舆帮人过河不过是小恩小惠,实则并不懂得为政的根本。王安石借此从反面论证了建立善法“于天下”“于--国”的必要性。(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于是吾仅得三士焉,以正吾身,以定天下。
②是士之贤,虽未及用,而无不见尊养者矣。
(5)、王安石认为荀子所记载的“周公之言”有哪些不合理之处? 请简要概述。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狗秋千架 (节选)
莫 言
有一匹全身皆白、只黑了两只前爪的白狗,垂头丧气地从故乡小河上那座颓败的石桥上走过来时,我正在桥头下的石阶上捧着清清的河水洗脸。农历七月末,低洼的高密东北乡燠热难挨,我从县城通往乡镇的公共汽车里钻出来,汗水已浸透衣服,脖子和脸上落满了黄黄的尘土。①洗完脖子和脸,我站起来,用未婚妻赠送的手绢揩着脸和颈。时间已过午,太阳略偏西,一阵阵东南风吹过来,让一条越走越大的白狗毛儿耸起,尾巴轻摇。它近了,我看到了它的两个黑爪子。
那条黑爪子白狗走到桥头,停住脚,回头望望土路,又抬起下巴望望我,用那两只浑浊的狗眼。狗眼里的神色遥远荒凉,含有一种模糊的暗示,这遥远荒凉的暗示唤起我内心深处一种迷蒙的感受。
求学离开家乡后,父母亲也搬迁到外省我哥哥处居住,故乡无亲人,我也就不再回来。暑假时,我心里总觉不安,终于下了决心,回来了。
白狗又回头望褐色的土路,又仰脸看我,狗眼依然浑浊。我看着它那两个黑爪子,惊讶地要回忆点什么时`,它却缩进鲜红的舌头,对着我叫了两声,尾巴耷拉进腿间,伸出舌头,一下一下地舐着水。
它似乎在等人,显出一副喝水并非因为口渴的消闲样子。这时,狗卷起尾巴,抬起脸,冷冷地瞅我一眼,一步步走上桥头去,小跑步开路,从路边的高粱地里,领出一个背着大捆高粱叶子的人来。
远远地看着一大捆高粱叶子蹒跚地移过来,心里为之沉重。我很清楚暑天里钻进密不透风的高粱地里打叶子的滋味。我为自己轻松地叹了一口气。渐渐地看清了驮着高粱叶子弯曲着走过来的人。蓝褂子,黑裤子,乌脚杆子黄胶鞋,要不是垂着的发,我是不大可能看出她是个女人的。她一步步挪着,终于上了桥。
走到我面前时,它又瞥着我,用那双遥远的狗眼。狗眼里那种模糊的暗示在一瞬间变得异常清晰,它那两只黑爪子一下子撕破了我心头的迷雾,让我马上想到她。
②十几年前,她婷婷如一枝花,双目皎皎如星。
“暖。”我喊了一声。
她用左眼盯着我看,眼白上布满血丝,看起来很恶。
“暖,小姑。”我注解性地又喊了一声。
我今年二十九,她小我两岁,分别十年,变化很大,要不是秋千架上的失误给她留下的残疾,我不会敢认她。
“小姑,”我发窘地说,“你不认识我了吗?”
我称暖为小姑是从小惯成的叫法,并无一点儿血缘骨肉的情分在内。
“小姑,难道你真的不认识我了吗?”说完这句话,我马上谴责了自己的迟钝。她的脸上,早已是凄凉的景色了。汗水依然浸洇着,将一绺干枯的头发粘到腮边。黝黑的脸上透出灰白来。左眼里有明亮的水光闪烁。右边没有眼,没有泪,深深凹进去的眼眶里,栽着一排乱纷纷的黑睫毛。我的心拳拳着,实在不忍看那凹陷,便故意把目光散了。她左腮上的肌肉联动着眼眶的睫毛和眶上的眉毛,微微地抽搐着,造成了一种凄凉古怪的表情……
十几年前的那个晚上,我跑到你家对你说: “小姑,打秋千的人都散了,走,我们去打个痛快。”你打了一个呵欠,说:“那就去吧。”白狗跟在我们身后,③秋千架,默立在月光下,阴森森,像个鬼门关。架后不远是场院沟,沟里生着绵亘不断的刺槐树丛,尖尖又坚硬的刺针上,挑着青灰色的月亮。
你把白狗叫过来,你说:“白狗,让你也恣悠恣悠。”
我站在踏板上,一下一下用力,我们渐渐升高,月光动荡如水,耳边习习生风,我有点儿头晕。你咯咯地笑着,白狗呜呜地叫着,终于悠平了横梁。我眼前交替出现田野和河流,房屋和坟丘,凉风拂面来,凉风拂面去。我低头看着你的眼睛,问:“小姑,好不好?”
你说: “好,上了天啦。”
绳子断了。我落在秋千架下,你和白狗飞到刺槐丛中去,一根槐针扎进了你的右眼。白狗从树丛中钻出来,在秋千架下醉酒般地转着圈,秋千把它晃晕了……
“这些年……过得还不错吧?”我嗫嚅着。
我看到她也许是因为生理补偿或是因为努力劳作而变得极大的左眼里,突然射出了冷冰冰的光线,刺得我浑身不自在。
“怎么会错呢? 有饭吃,有衣穿 有男人,有孩子,除了缺一只眼,什么都不缺,这不就是‘不错’吗?”她很泼地说着。
我一时语塞了,想了半天,竟说:“我留在母校任教了,据说,就要提我为讲师了……我很想家,不但想家乡的人,还想家乡的小河、石桥、田野、田野里的红高粱、清新的空气、婉转的鸟啼……趁着放暑假,我就回来啦。”
“有什么好想的,这破地方。想这破桥? 高粱地里像蒸笼一样,快把人蒸熟了。”她说着,沿着慢坡走下桥,弯下腰去洗脸洗脖子。
“我嫁给了王家哑巴,你知道吗?”
“你不说我不知道。”
“知道不知道的,没有大景色了。”她平平地说。
“小姑,真想不到成了这样……”
“④这就是命,人的命,天管定,胡思乱想不中用。”她款款地从桥下上来,站在草捆前说,“行行好吧,帮我把草掀到肩上。”
我心里立刻热得不行,勇敢地说:“我帮你背回去吧!”
“不敢用!”说着,她在草捆前跪下,把背棍放在肩头,说,“起吧。”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从白狗多次“遥远荒凉”“模糊的暗示”的眼神中,渐渐揭开心头的迷雾,认出眼前被生活折磨得面目全非的暖。 B、文章的重要意象是秋千架,它代表∫欢笑与纯真,也是命运偶然性的象征,秋千架的断裂终结了“我”与暖的年少时光。 C、白狗是重要线索,是串起整个故事的关键,它“缩进鲜红的舌头,对着我叫了两声”唤醒了“我”的回忆,为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D、文章在“我”回乡的经历和对往事的回忆中变换展开,在交织着现实与回忆的叙写中深入关于命运的思考,丰富了故事的内涵。(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拿着未婚妻赠送的手绢在河水里洗过脸的体面矜持的“我”与下文面目漆黑、辛劳疲惫的暖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人生无常之感。( B、句子②中,少女时代的暖“婷婷如一枝花” “双目皎皎如星”,与下文“她用左眼盯着我看”形成对比,更写出暖如今凄凉古怪的惨状。 C、句子③中,秋千架“阴森森,像个鬼门关”和“尖尖又坚硬的刺针上,挑着青灰色的月亮”等描写,暗示暖的光明美好生活将被刺破。 D、句子④中,暖的话既暗含对“我”曾经的失误的埋怨,也展现出她对悲剧命运的反抗和斗争,体现了暖孤傲、倔强又自卑的性格特点。(3)、文中多次写到白狗看“我”的眼神,有何作用?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和《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一样,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进行叙述,这样既有主人公的视角,又有“我”回忆过往的旁观者视角。请对本文的叙事视角及其表达效果进行分析。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设想一下,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想从科学理论中得到什么?” 当然,进行准确预测的能力是其中一点。就像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这个理论得到认可的一个原因就是它做出了准确的而别的理论没能做出的预测。1919年日全食的观测结果验证了这一点。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理论的另一个特性是解释相关数据的能力。具体地说,如果你根据某个理论预测了某个数据或观察结果,那么你就可以说这个理论解释了这个数据或观察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解释是某种追溯预言。在20世纪早期,科学家发现水星的运行轨道有些奇怪。此时爱因斯坦还没有发表相对论。如果相对论在关于水星轨道的观察结果出现之前就出现,那么这个理论就可以用来预测水星轨道的奇特情况,因为相对论可以解释这些特殊的数据
实际上,我们希望从科学理论中得到准确的预测和解释,但是,只有这些特点是不是就足够了? 我们是否需要理论反映现实事物的情况? 正是这个命题把工具主义和现实主义区分开来。对于工具主义者来说,一个适当的理论可以给出预测和解释,至于这个理论是否反映或模拟现实世界,并不是一个重要的考量。而对于现实主义者来说,事情恰恰相反,一个合理的理论必须不仅可以给出预测和解释,而且要反映现实事物的真实情况。
在这里,让我们用托勒密天文学体系来理解工具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的区别。托勒密体系由克罗狄斯·托勒密在公元150年左右提出。它是以地球为宇宙中心,太阳、其他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的地心说理论。托勒密使用了周转圆这套数学算法来预测和解释人们所观察到的相关天体的位置。托勒密并非周转圆算法的发明者,但与前人相比,他拓展了这个算法的使用范围。一个以地球为中心的复杂的宇宙模型,如果没有周转圆 (或类似的东西),就无法准确预测和解释行星的运行。
对于一个生活在公元150年左右的工具主义者来说,“其他行星是否真的沿周转圆运行”这个问题一点儿也不重要。托勒密的理论准确地损言和解释‘丿相天数据,这丿定唯一的重点。但与之相反,对于一个现实主义者来说,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尽管托勒密的理论做出了准确预言和解释,但现实主义者仍然要求这个理论能反映事物的真实情况。m以,如果兵他行星没有沿周转圆巡行,也就是说,如果周转圆并不是真实存在的,那么托勒密的理论就不能被接受。
一个人对某个科学领域的理论秉持现实主义态度,而对其他领域的理论秉持工具主义态度,这也是非常常见的。举个例子,几乎我认识的每个人都对我们现在这个以太阳为中心的太阳系模型秉持现实主义态度。然而,他们中有很多人则对现代量子理论秉持工具主义态度。
也有人可能分别用工具主义态度和现实主义态度来同时接受两个相互竞争的理论。举个例子,哥白尼体系 (一种日心说理论) 于16世纪50年代发布,到了16世纪末期,在欧洲的大学里,同时教授托勒密体系和哥白尼体系的情况一点儿都不少见。在望远镜发明(大约在1600年) 之前,人们有很好的理由来相信地球确实是宇宙的中心。因此,人们通常对托勒密体系秉持现实主义态度。而哥白尼体系并没有被认为是反映了事物的真实情况,但却被当作一个便于预言和解释的理论而被接受和广泛应用。总之,在1550年到1600年间,托勒密体系和哥白尼体系和平共存。然而,随着望远镜的发明,以及表明地球为宇宙中心的观点是错误的证据被发现以后,这个相对和平的共存状态发生了巨大改变。
总结一下,工具主义和现实主义是人们对待理论的怂恿。工具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一致认为,一个适当的理论必须能准确预测和解释相关数据。但是,现实主义者同时认力,一个适当的理论必须能描绘或塑造事物的真实情况。最后,混合了工具主义态度和现实主义态度的情况,或者对某个理论持现实主义态度而对其他理论持工具主义态度的情况,并不万盾,也并不少见。
(摘编自理查德·德威特《世界观: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孙天译)
材料二:我们今天以一种兴奋和感激的心情来纪念这样一个人,他比任何人对于西方摆脱教会和经院哲学统治的枷锁所做出的贡献都要大。
诚然,希腊古典时期就有一些学者确信地球不是世界的自然中心,但是这种对宇宙的认知不能在古代得到真正的承认。亚里士多德和希腊天文学家依旧坚守地球中心的概念,当时很少有人提出质疑。
要想令人信服地阐述太阳中心概念的优越性,必须具有难得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直觉,也要掌握当时不易获得的天文事实。哥白尼的伟大成就不仅为现代天文学铺平道路,也让人们的宇宙观产生了关键性的改变。一旦认识到地球并非世界的中心,而只是其中一颗较小的行星,那么以人类为中心的错觉也就如过眼云烟了。可以说,哥白尼以其工作和伟大的人格,教导人们要谦逊。
没有一个民族可为他们中出了这样一个人而骄傲。因为民族自豪感何其脆弱,面对哥白尼这样一个内心独立的人,难以用它来加以解释。
(摘编自爱因斯坦《在哥白尼逝世41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到目前为止,相对论既符合工具主义者预言的要求,也符合现实主义者实证的要求。 B、生活在公元150年的工具主义者确信:其他行星都以地球为宇宙中心,沿周转圆运行。 C、作为相互竞争的理论,托勒密体系和哥白尼体系在16世纪的欧洲能相对和平地共存。 D、虽然希腊古典时期就有学者确信地球不是世界的中心,但缺少科学器械帮助他们观察。(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托勒密能使用周转圆算法来预测和解释人们所观察到的天体位置,可见他不仅是个天文学家,而且在数学领域也很擅长。 B、只要周转圆不被证明是真实存在的,即使托勒密体系的预言和解释再准确,现实主义者也不会接受这个理论。 C、一个人可以分别用工具主义态度和现实主义态度来接受两个相互竞争的理论,如一个人可以同时接受地心说和日心说。 D、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等天文学家都坚持地球中心论,但最后都被证明是错误的,所以托勒密体系并非科学理论。(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一中“工具主义态度”的一项是 ( )A、牛顿初次发表重力方程式时,对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做出很好的预测,但对重力是否真实存在保持沉默。 B、通过望远镜得到的不断更新的证据,人们越发意识并相信哥白尼的“日心说”观点可能真的是宇宙构建的方式。 C、现在人们普遍认为重力是真实存在的,不仅接受了重力加速度,而且用它来解释生活中观察到的很多现象。 D、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下对重力作出新的解释,与我们多数人从小到大所理解的牛顿的重力观点并不相同。(4)、作为科学史论著,材料一是如何阐述人们的世界观受科学发展影响而改变的过程的? 请根据材料分析。(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哥白尼的工作及成就,两者态度有何不同? 为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
16、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论及“文字下乡”时提到,“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子。教授们的孩子日常并不在田野里跑惯,要分别草和虫,须费一番眼力,蚱蜢的保护色因之易于生效。乡下孩子不像教授们的孩子到处看见书籍,到处接触着字,这不是他们日常所混熟的环境。”由此可知,环境既培养了人的能力,也限制了人的认知。
以上材料对你有着怎样的思考与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有没有遇到过下面这些情况?每月月初,你信心十足地制定了严密的学习计划,但到月末时,却沮丧地发现你不知道怎样才能完成?你一直很希望做好某件事,可不知道为什么总也开始不了?我们往往以为这是因为自己缺乏时间管理能力,但事实上,____①____。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但是不同的精力状态,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在体力劳动的时代,劳动时间和效率几乎成正比;而在脑力劳动的时代,精力代替时间成为了更重要的资源。
精力管理金字塔可以分为四种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的精力,依次是体能、情感、思维、意志。这意味着身体不好的时候,心情也不好;____②____,做判断容易失误;强大的思维能力背后,往往是坚定的意志力。____③____,我们做事才能“全情投入”。了解了精力金字塔后,当我们重新看待很多人说的“状态不好”,就明白这实际上意味着很多东西。比如,脑力活动者的疲倦是思维疲倦,对他们来说,需要的不是体力休息,而是精力补充,他们应当散步、读书、听音乐、看电影,以这样的方式“换个脑子”。
(1)、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小丽呀,明天是教师节,我们送老师一张自己绘制的漂亮贺卡吧。 B、老校长说:“我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会踔厉奋发,不负韶华!” C、我们要照顾好各自学校的“小菜园”,劳动基地不能虚有其表啊。 D、有了我们这位小皓歌手,你想听歌太容易了,要多少,就有多少。(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两黑土一两油,插根筷子能发芽。”一直以来,人们都这样描述黑土地的肥沃,称其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我国的黑土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调出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可以说,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黑土区__①____;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黑土地责任重大。可是,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加上风蚀、水蚀等侵害影响,导致黑土层厚度和有机质含量下降,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保护黑土地,____②____。我们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
近年来,我国围绕黑土地保护利用为中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和行动计划、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等,统筹推进土壤侵蚀防治、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肥沃耕层培育。加大法治宣传力度,让依法保护黑土地的观念____③____、深入人心。过去,不少地方对于黑土地的保护意识不强也导致私挖滥采黑土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要形成全民保护意识,保护黑土地不仅是国家的事,更是每个人的责任。一方面要形成对盗挖、滥采和非法买卖等破坏黑土地行为人人喊打的氛围;另一方面更要让尽心呵护、科学使用黑土地的人获得相应的回报,推动黑土地保护蔚然成风。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
1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徐孺子祠堂
黄庭坚
乔木幽人三亩宅,生刍一束①向谁论?
藤萝得意干云日,箫鼓何心进酒尊。
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堂②不是欠陈蕃。
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旧痕。
【注】①生刍一束:郭泰母丧,徐孺子往吊,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人不知其意,泰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生刍,新采的草。②黄堂:太守办事的厅堂。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点题,“乔木”写出了祠堂周边的环境,直接刻画出徐孺子的形象。 B、第二句使用问句,使语气起伏,叙事之中也写出了诗人来祠祭奠的心情。 C、五六句中“白屋”“黄堂”两相对照,引人思考,在议论之中抒发感慨。 D、本诗融景情议于一炉,有对历史的评说,又含现实的寓托,得老杜遗韵。(2)、吊古咏怀诗通常借对古人古迹之题咏而“自吐胸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邵伯闸①
徐则臣
老夏提醒,前面就是邵伯古镇和邵伯闸。房屋和村镇陆续出现在河两岸。大大小小的码头多起来。南方的建筑恍恍惚惚地倒映在水里,看不清的行人和动物也在水里走动,仿佛运河里另有一个人间。按照计划,他们得在邵伯镇上置办一下给养,备足了再去等候过问。
河道悠长,拐个弯,果然看见遥远处一片辽阔的水面。那片大水上密密麻麻停着无数只船。
小波罗②知道遇到了传说中的状况,从椅子上站起来,很是兴奋。邵伯闸是运河上的重镇,要害所在,南来北往的船只都经过这里。只是大清国地势南低北高,此地水位南北落差明显,邵伯闸只能采用三门两室的方式分级提水,让船只通行。三道闸门,两个闸室,提起,放下,再提起,再放下,如此反复。闸室又小,一次进不下多少条船,两边的船只积压得就很多。淡季当天通航还有可能,漕运和水运旺季,或者赶上天旱水位上不来,憋个十天半月都不在话下。积压这么多船,一想到接下来漫长的等待,大家都着急。小波罗不急,既然等待是经行运河的必由之路,为什么不好好感受一下这个等待呢。
他们的船排在最后。如此壮观的场面小波罗从没见过。威尼斯的涡湖里船也不少,城里的河道中也穿梭着很多贡多拉,但跟这里没法比。有的平底货船一支船队就二三十条船,船头连接船尾,浩浩荡荡甩出去三四里地。船的种类也多,漕船、商船、官船、客船、一般的货船、民用的大船小船;有摇橹的、撑篱的、划桨的、张帆的,还有两艘蒸汽动力的小火轮。船的长相也各不相同,有的龙骨高得像个笑话;有的船底平如盘碟,两斤重的鱼甩个尾巴,水花也能溅到船里;还有雕梁画栋的短途游船,就算堆在船闸前等候,船主也要履行承诺,丝竹管弦嘈嘈切切还在演奏,这也成了一景,引得四周船上等待的人伸长脑袋围观;也有威严的船、不知道舱房里待着的是达官还是巨贾,或者是显赫人家的小姐、亲眷,总之所有门窗都紧闭,窗帘也遮住,外人窥不见其中的细节,连船上伺候人的丫头小厮也极少见到走动,整条船沉默得像一座建在水上的房屋。
小波罗要把整个停泊的场面拍下来,上上下下,前后左右,拍个遍。等他忙活完,拍照的激情耗得差不多,天也黄昏了。水面上升起连绵的炊烟,整个邵伯闸笼罩在晚饭的香气里。
晚饭后,前方有人喊,动了动了。过半个时辰,他们前面的船才开始缓慢地移动。别人动他们也得跟着动,可刚往前挪了不足三丈,又停下来。视野里的其他船也都停下。闸前重新成了一片泊船的大码头。老夏跟小波罗说,困了就可以睡了,下一次再往前挪,恐怕得半夜了。
第二天醒来,小波罗又爬上桅杆,他为他们的船被淹没在前后浩荡的大军中大加赞叹。“太壮观了!”他说,全维罗纳人只有他一个人如此幸运,见证了中国运河的强大。不是全维罗纳人,而是全意大利人,全欧洲人。
太阳在东方,雾气继续从水面上升起。距闸室还很远,水面就开始收缩,仿如一个漏斗。挤挤挨挨的船慢慢排成两列往前挪。可做的事反反复复做过了几遍,岸也上了三次,到第三天上午,小波罗的好奇和耐心终于用尽,他第四次上岸。从一条船跳到另外一条船上,直到攀上堤岸。上了岸,小波罗突然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船闸竟能慢成这样。
河堤上长满矮小的旱芦苇、青草和很多种野花。一条路被无数双脚光亮地踩出来。他们往远处走,越走越高,最高处是三道闸门和两个闸室。在第一道闸门之前,他们看见了一头伏卧的大铁牛,通体散发着钢铁的幽亮黑光。
继续往前走,站到最高处,整个船闸的构造一目了然,三门两室尽收眼底。当时正赶上一支运砖瓦的船队准备过闸。该船队有船十八艘,漫长的一支队伍。进船闸之前,先解散船队,第一道闸门提起后,一艘接一艘进入第一个闸室。闸门嵌在两个大石墩子之间。几十个人力光着膀子推动绞盘,油亮的汗珠在绷紧的脊背上滚动,阳光照过来,每个人的身体都在闪闪发光。闸门缓缓地提升起来。一支船队就占满了整个闸室的一边。全进来后,每艘船靠着闸室墙壁,首尾各有一根粗大的缆绳,把船拴牢在墙壁上一个个方框里的铁钩子上,固定的同时,第一道闸门放下,第二道闸门开启。第二个闸室的高水位注入进来,第一闸室水位升高,把船一点点抬起。等第一闸室的水位和第二闸室持平,船驶出闸室,重新进入了运河,然后船队再次进发。当它们驶出第二闸室,开启的闸门又关上。而身后,新的一拨船只已经进入了第一闸室。如此反复。与此同时,南下的船只也循同样程序,与北上的船只相向而行。在闸门升降之间,在闸室注水、水位持平、船只行驶之间,只有闸门前指挥员的令旗在挥动,只有推动绞盘的汉子们齐声的号子在响。运河上的航船得以上下通行。
小波罗咂嘴摇头,感叹不已:自然的伟力不可抗拒,不过是因为没有及时遇到科学合理的人类智慧。如果没有邵伯闸,他将永远不可能坐船沿运河北上,因为没有船闸有效地调节控制水位,运河只会从高至低一泻千里,成为一条无法北上的单向行驶的河流。在世界任何的别一处,他都没见过这般智慧的水利工程。他对打旗语的年轻人竖起大拇指,大叫“Great”。
(节选自《北上》,有删改)
【注】①邵伯闸是京杭大运河在江苏省内的一座船闸。②小波罗是意大利人,原名“保罗·迪马克”,忠实的运河爱好者,因仰慕马可·波罗,且深受《马可·波罗游记》影响,自称“小波罗”。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描写邵伯镇的环境,突出了水乡的特点,“仿佛运河里另有一个人间”表现了运河重镇的活力和热闹。 B、“不是全维罗纳人,而是全意大利人,全欧洲人”,语意层层递进,体现了小波罗目睹盛况的激动之情。 C、铁牛是中国古代的镇水神物之一,闸门前散发“幽亮黑光”的大铁牛为邵伯闸增添了历史人文气息。 D、小波罗“好奇和耐心终于用尽”,心理变化推动着情节发展,最后的“感叹不已”使情节突转,走向高潮。(2)、下列对邵伯闸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描写了汉子们推动绞盘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力量之美,为后文小波罗情感的抒发蓄势。 B、小说前后两次介绍了邵伯闸三门两室分级提水的工作方式,详略不同,目的在于强调邵伯闸设计的巧妙。 C、小说叙述了运砖瓦的船队进闸出闸的过程,结构紧凑,环环相扣,与前半部分舒缓的叙事形成反差。 D、小说采用纪实手法,介绍了邵伯闸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3)、本文在记邵伯闸时,花费了不少笔墨写停泊等待的船只,对此你如何理解?(4)、本文记的是中国大运河上的船闸,却主要选取意大利人“小波罗”的视角来展开叙述,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