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已知字典 dic= {False: 0, True: 1},执行语句 print(dic["hi" in "height" or "3" > "21"])后的结果是( )A、False B、0 C、True D、1
-
2、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下图所示。若输入n 的值为 2023,则执行这部分流程图后输出 s 的值为( )A、7 B、23 C、320 D、3202
-
3、下列关于信息编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扫二维码是信息的编码过程 B、将文件存储在云端是信息的编码过程 C、黑白两色位图的每一个像素可用 1 位二进制位编码 D、根据不同的编码方式,声音存储格式有 Wave、MP3、GIF
-
4、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强化学习不需要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 B、深度学习是行为主义的典型代表 C、“沃森”从益智游戏领域到医疗领域属于跨领域人工智能 D、人工智能改善人们生活, 不会带来任何社会问题
-
5、下列关于大数据与大数据处理思想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大数据蕴含很高价值,但因数据量大价值密度相对低 B、大数据要分析的是全体数据,而不是抽样数据 C、处理大数据时,一般采用分治思想 D、处理过去几年春运客流量数据, 适合用流计算
-
6、为了让乘客实时掌握公交到站时间,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某公交公司开发了一款小程序,其主 要功能有:乘客输入当前时刻和上下站点序号,可以查询到最近到达班次、候车时间及预计乘车时 间。某线路的部分发车信息存储在文件"gj.csv"中,时刻表如下表所示:
站点序号
班次 1
班次 2
班次 3
班次 4
班次 5
1
7:20
8:00
8:30
9:00
9:30
2
7:24
8:06
8:38
9:05
9:38
3
7:28
8:13
8:48
9:15
9:44
4
7:32
8:15
8:54
9:20
9:50
5
7:35
8:17
9:00
9:24
10:00
6
7:37
8:20
9:05
9:28
10:17
7
7:40
8:24
9:13
9:30
10:25
8
7:43
8:28
9:18
9:40
10:35
9
7:50
8:30
9:25
9:43
10:55
10
8:00
8:40
9:40
10:00
11:09
程序运行效果如图所示:
(1)、如果当前时刻是9:18,从站点4上车,站点10下车,预计乘车用时为分钟。(2)、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上合适的代码。import csv
f=open("gj.csv","r")
f_csv=csv.reader(f)
time= []
for row in f_csv :
time.append(row)
def change(times): #转换时间的单位为分钟,参数 times 如“6:00”
#times.split(':')表示将字符串 times 按照':'进行分割,返回结果为列表
hours=times.split(' :') [0]
minutes=times.split(' :')[1]
res=①
return res
for i in range(1,len(time)): #将公交时间表中的时刻统一转为分钟单位
for j in range(1,len(time[i])) :
time[i] [j]=change(time[i][j])
now=change(input("乘客您好!请输入当前时刻:"))
p1=int(input("请输入上车站点:"))
p2=int(input("请输入下车站点:"))
n=len(time[0])-1
min=time[p1][1]-now
k=1
for i in range(②):
if time[p1] [i]-now< min or ③ :
min= time[p1][i]-now
k=i
tot=④
print( "最近到站的公交为第"+str(k)+"班次,候车时间为"+str(min)+"分钟,预计您的乘车用时为 "+str(tot)+"分钟。")
-
7、小明学校每期都会对学生的青年大学习数据进行统计,确保人人都参与,图 a是某期学习数据:
图 a
(1)、小明发现“xm”列数据是混杂数据,他就利用Python语言编程将此列数据的姓名和班级分别提取,再存储到新的Excel文件进行数据整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单选题)A、如果表格中出现数据缺失,可以直接删除 B、通过公式统计每班学习人数属于数据整理 C、数据整理的目的是共享数据资源 D、进一步审核后可对重复的数据进行删除(2)、在 Excel 软件中统计各班学习人数,小明选择单元格 H3 输入公式,然后通过 H3 对 H4:H16 进行 自动填充,但发现计算结果有误。请输入正确的公式。图b
(3)、小明利用Pandas模块读取数据,统计出各班学习人数,并获取学习人数最少的10个班级,结果如图c,最后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如图d,请在划线处补充代码: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plt.rcParams['font.sans-serif'] = ['SimHei']
plt.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 = False
df = pd.read_excel("qndxx.xlsx")
dfl = df.①
#按班级列进行分组
df2=df1.学校.count( )
#统计各班级学习人数
df2=df2.rename(columns= {"学校":"人数"})
df3=df2.sort_values ("人数",ascending=True).head(10) print(df3)
#筛选前 10 名
②
#绘制柱形图
plt.title("学习人数最少的 10 个班级")
#设置图表标题
plt.show ()
-
8、小明在学校里听了消防安全讲座后,为了提高家中的消防安全,准备做一个烟雾报警的信息系统。系统使用MQ2高敏烟雾传感器监测烟雾浓度,当浓度达到一个阈值时,系统将触发蜂鸣器警报;用户可以通过局域网内客户端的浏览器查看数据库中记录的烟雾浓度数据。(1)、该信息系统采用的程序架构为(选填字母:A .C/S 架构 B .B/S 架构)。
智能终端程序代码如下所示:
from microbit import *
import Obloq
IP = "192. 168.0. 123" PORT = "8080"
SSID = "xiaoming123"
# Web 服务器的地址
# Web 服务器的端口
# Wi-Fi 的 SSID
PASSWORD = "yanwu888" # Wi-Fi 的密码
uart.init(baudrate=9600,bits=8,parity=None,stop= 1,tx=pin2,rx=pin1)
while Obloq.connectWifi(SSID,PASSWORD, 10000) != True:
display.show(".")
display.scroll(Obloq.ifconfig())
Obloq.httpSet(IP,PORT)
while True:
temp = pin0.read_analog()
errno,resp = Obloq.get("input?id=1&val="+str(temp), 10000)
if temp>=180:
pin1.write_digital(1)
else:
pin1.write_digital(0)
sleep( 10000)
(2)、烟雾传感器连接在智能终端的 引脚(选填字母:A .pin0 B .pin1)(3)、当前设定的触发蜂鸣器警报的阈值是。(4)、数据采集的间隔时间为秒。(5)、当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 , 即可显示数据库中的 传感器数据记录。 -
9、已知斐波那契数列前 7 项值为 1,1,2,3,5,8,13… ,计算该数列第 n 项的 Python 程序如下:
a=b=1
n=int(input())
for i in range(n-2) :
print("第 n 项为:",a)
加框处可选的语句有:
①a=a+b ②b=a ③b=a-b
下列选择的语句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① D、③① -
10、某 Python 程序如下:
def encode(msg,key) :
result=""
for i in range(0,len(msg)) :
c=msg[i]
if "a"<=c<="z":
result=chr((ord(c)+key-ord("a"))%26+ord("a"))+result
elif "0"<=c<="9" :
result=result+chr((ord(c)-key-ord("0"))%10+ord("0"))
return result
msg=input("请输入明文:")
key=int(input("请输入密钥:"))
re=encode(msg,key)
print(re)
程序运行后,输入 msg 的值为“1a2b3c” ,key=2,输出的结果是( )
A、edc901 B、edc345 C、9c0d1e D、3c4d5e -
11、为了增强信息的安全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时安装多个杀毒软件可以更好的保护电脑 B、定期对硬盘进行格式化能够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C、所有的账户用同一个较复杂的密码是一种很好的做法 D、重要数据在 U 盘和网盘上都备一份可以避免设备故障导致信息丢失
-
12、下列关于网络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大力推广三网融合,三大网络是指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B、网络协议中最重要的是 HTTP 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协议 C、根据计算机系统在网络中的用途可以分为两类:服务器和终端 D、网络的三大功能是数据通信功能、资源共享功能和数据查询功能
-
13、餐馆的菜单信息包括菜名和价格。用 Python 存储并输出菜单信息,程序段如下: menu= {'西湖醋鱼':118,'宋嫂鱼羹':68,'花雕醉湖蟹':78,'杭三鲜汤':28}
for k in menu:
print(menu[k],end=" ")
程序输出的结果为( )
A、B、
C、西湖醋鱼 宋嫂鱼羹 花雕醉湖蟹 杭三鲜汤 D、118 68 78 28
-
14、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流程图运行结束时,代码 sum←sum+s%10 共执行了 2 次 B、该流程图执行后,变量 sum 的值是 31 C、该流程图中包含两个循环结构 D、该流程图加框处的代码是
if i%2==1:
sum+=s% 10
else:
s=s//10;i+=1
-
15、下列 Python 表达式的值,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abs(int(-5.7))==len("Python") B、"Hello"[1:3]=="He" C、"2" in [1,2] D、1250//100%10==2
-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19届杭州亚运会组委会推出了国际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史上首个一站式数字观赛服务APP——智能亚运一站通,包含“知识通”、“美食通”、“出行通”等模块,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对接浙江数字城市各类资源,整合亚运城市各类场景应用。用户下载该APP后,可以从“食、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获取服务,非常方便快捷。
(1)、搭建“智能亚运一站通”系统,确定该系统包含“知识通”、“美食通”、“出行通”等模块,这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属于以下哪个步骤( )A、需求分析 B、开发模式的选择 C、概要设计 D、详细设计(2)、关于该信息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信息系统中的硬件仅指系统使用者的手机 B、参加亚运会的运动员是该系统的用户 C、亚运会比赛视频不需要联网就可以在手机上观看 D、该系统建成后功能和组成将无法更改,需要提前将所有功能设计完善(3)、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组合“江南忆”如图所示,这是一副未经 压缩的 1100*1024 像素的 BMP 图像文件,其存储容量约为 1.07MB 则该图像每个像素色彩编码的位数为( )A、24 B、16 C、8 D、4 -
17、分类问题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经典问题,如气象学家通过测定气温、湿度等指标,预测风、晴、雨、雪等天气情况。解决分类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其中神经网络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人工智能方法。根据以上信息,运用神经网络解决分类问题属于人工智能的( )A、符号主义 B、联结主义 C、专家系统 D、强化学习
-
18、下列关于数据、信息与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数据是信息经过储存、分析及解释后所产生的意义 B、人们可以在搜索引擎的帮助下获取海量的知识 C、名言“站在巨人肩膀上”说明信息可以继承和传递 D、“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说明同样的信息可能建构不同的知识
-
19、近期学校大力宣传信息安全,小张同学想利用近期学习的数据加密知识,对同班同学的密码进 行加密,加密规则如下:
①大小写转换:将明文中的大写字母改为小写字母
②置换加密:根据输入的置换密码,将字符串中的字母和数字逐个加上置换密码中的对应数字 循环左移 ,置换密码可 以循环使用 。如原文为 “hello2023”,置换密钥为 “526”,则加密为 “ccfgm6507”。(明文字符 h、e、l、l、o、2、0、2、3 分别往左移 5、2、6、5、2、6、5、2、6 位)
③除字母、数字以外的字符不变。
(1)、若输入的明文为:123Bus,置换密码为:4301,则输出的密文为:。(2)、大小写的转换def change(ch):
ch=chr()
return ch
(3)、置换加密def encypt (encode ,key):
q=[]
result=’’
for x in key:
q.append(int(x))#将密钥逐个转为数值,并放到 q 中
head=0
for ch in encode:
if "A"<=ch<="Z":
ch=change(ch)
if "a"<=ch<="z":
ch=chr((ord(ch)-97-q[head])%26+97)
elif "0"<=ch<="9":
ch=
head=
result+=ch
return result
(4)、主程序mw=input("请输入明文:")
key=input("请输入置换密钥:")
ss=encypt()
print("密文为:"+ss)
-
20、小明想要实现教室内的灯光能够根据室内光线强度自动开启和关闭,搭建了一个“光线采集系 统”,实现功能如下:通过智能终端micro:bit 连接光线传感器获取光线值,然后系统将光线数据 保存到数据库中,通过电脑或手机的网页浏览器查看光线数据。
服务器端部分代码如下所示,该代码的作用是获取数据库中所有光线信息,显示在客户端:
DATABASE="data/light.db"
App=Flask(__name__)
@app.route("/")
def index():
d=sqlite3.connect(DATABASE)
cur=db.cursor()
cur.execute("select * from lightlog")
data=cur.fetchall()
cur.close()
db.close()
nowtime=datetime.datetime.now()
nowtime=nowtime.strftime("%Y-%m-%d %H:%M:%S")
t 1=data[len(data)- 1] #获取最新一行的数据,(ID ,TIME ,LIGHT)
t=t1[2] #获取光线值
return render_template("vews.html",data=data,light=t,time=nowtime)
if __name__=="__main__":
app.run(host="192.168.11.249",port=8080)
结合系统架构设计图和服务器端部分代码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属于小明搭建“光线采集系统”前期准备工作是 (多选题: A .选择开发模式为 B/S 模式/B .选择的智能终端是micro:bit /C .测试网络连接 /D .根据数据字典和数据存储要求, 确定数据库的结构 /E .确定有权限查看光线的人)(2)、当前使用的数据库文件名是访问的数据表名是。(3)、想要通过网页查看光线数据,需要在浏览器中输入的 URL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