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随着有关秦始皇影视剧的增多,小军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产生了兴趣。围绕着他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小军和其他人展开了讨论。你认为这些措施中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     )
    A、推行郡县制 B、统一货币 C、车同轨、书同文 D、统一度量衡
  • 2、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竞相仿效。这说明春秋时期(     )
    A、青铜礼器,技艺高超 B、战事连绵,干戈不息 C、诸侯混战,郑国落败 D、诸侯崛起,王室衰微
  • 3、都江堰建成后,“旱水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说明都江堰(     )
    A、对周边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B、可以有效预防地震等地质灾害 C、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D、推动了四川地区的文化发展
  • 4、一位导游在介绍某遗址时提到的关键词有:约7000年、种植水稻、使用磨制石器。据此判断该遗址位于(     )
    A、云南元谋县 B、北京西南周口店 C、浙江余姚河姆渡 D、西安半坡村
  • 5、我国历史悠久,拥有无比辉煌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众多可以触摸的历史遗迹和遗物。请参照示例,将下列文物进行分类,并为你所分的每一组分类归纳一个主题。

    (要求:分类只写序号,每类不得少于2个遗迹和遗物,分类不得少于3组;主题归纳须简明扼要、科学合理,符合史实;照抄示例不得分)

    遗迹和遗物:

    ①灵渠       ②利簋       ③三星堆青铜面具

    ④圆形方孔半两钱 ⑤燕国刀币     ⑥都江堰

    ⑦西域都护府旧址 ⑧金缕玉衣

    示例

    分类

    主题

    ①④

    秦朝的遗迹和遗物

    作答区

    分类

    主题

  • 6、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帝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在黄帝时代,驯养和使用牛、马,发明车、船,学会打井、养蚕缫丝;制作冠冕、衣食,设官治民,并设左、右大监“监于万国”;给事物、社会各等级命名;发明文字,制定历法和甲子。黄帝文化不断发展,逐渐演变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象征。

    ——摘编自《张茂泽:黄帝陵祭祖为何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精神纽带?》

    材料二   这个时代,弥漫战火和烽烟、在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开创的伟业中,都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推手——诸子的学说。先秦诸子的论战,使周朝迸发出无限的活力和魅力,更促进了中国政体、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摘编自《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名人为何影响了两千多年?》

    材料三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秦汉时期开创的一系列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沿袭。“汉承秦制,但有因革”是指汉代并非简单完全地模仿秦制,而是在总体框架上继承了秦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诸子的论战”形成的局面。分析这一局面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在总体框架上继承秦制的名称。
  • 7、甘肃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地域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诸多齐家文化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型中心聚落、高等级墓葬、完善的冶金术、发达的农业和家畜饲养业以及特有的玉器加工业等,表明其已经进入文明社会。如今,在拥有“齐家文化摇篮”之称的广河县,一座外观形似齐家玉琮的博物馆已成为当地的新标识。馆前浮雕为齐家文化代表性青铜器物“中华第一镜”,吸引着人们驻足“打卡”拍照。

    ——摘编自《齐家文化:华夏文明的远古名片|中华文化符号解读·甘肃卷》

    材料二   我们的嘉峪关,是天下第一雄关,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它像一把锁钥,守住了千里河西的太平,护住了丝绸之路的繁盛。那些历史传奇漫过长城,在黑山岩画里升腾,在魏晋砖画里流传……

    ——摘编自赵淑敏《嘉峪关的风景》

    材料三   天水放马滩汉纸本地图是西汉文景时期的纸本地图,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纸质地图,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纸张。早期的纸制作粗糙,纤维结构松散。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纸。就这样,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摘编自《刷新两个世界第一!这片还没拳头大的纸地图改写造纸历史》

    (1)、依据材料一,归纳齐家文化进入文明社会的理由。(答出三点即可)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与嘉峪关相关的史事。(答出三点即可)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蔡伦改进的纸张的优点。
  •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大交流,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从而密切了各族之间经济文化的联系。相互通婚以及统治阶级实行的“和戎”政策等,对民族大交融也起了促进作用。随着民族交往联系的频繁,各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使社会经济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各族共同走上了封建制的道路。

    ——摘编自钟诗贺《春秋争霸的影响利与弊》

    材料二   2000多年前,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在漫长的岁月中、甘肃一直是东西文明交流的重要孔道。陆上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绵延1600多公里,简牍、泥塑、壁画等文物丰富多彩,烽燧驿站、寺塔石窟等遗址如繁星般散落各地。这些文物、遗迹说明古丝绸之路是双向的,中华文明沿着这条路传播到西方的同时,西方文明同样来到中华大地。

    ——摘编自《丝路日记:探陇原、行丝路——聆听大美甘肃的千年回响》

    材料三   禁胡语,是孝文帝改革措施中最重要的政策,即将语言改变,规定不再说鲜卑复合语、而须改说单音节的汉语;改汉姓,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人的姓氏(通常是复姓),改为单姓……为了北魏政权稳定以及社会的和谐,孝文帝改革中并没有忽略民族交融的问题。实行汉制,使汉族与鲜卑族更好地在文化、行为习惯方面相互适应,增加了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对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交融也是非常有利的。

    ——摘编自王典《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1)、依据材料一,归纳春秋争霸促进民族交融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辟丝绸之路时在位的皇帝。分析丝绸之路的历史影响。
    (3)、依据材料三,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动机。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 9、下图为某著作的目录(节选)。如果根据目录内容为该著作拟定书名,下列最适合的是(       )

    第一章   司马氏篡权

    第二章   “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

    第三章   六朝古都

    ……

    第六章   祖逖北伐与淝水之战

    第七章   “天下第一行书”

    A、《战乱频仍与国家统一》 B、《大一统的中国史》 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细说两晋南北朝》
  • 10、东晋至南朝时期,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洞庭湖流域和浙东都成为著名的产粮区,江南地区农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北方人民南迁 B、南方条件优越 C、对外交往频繁 D、民族交融加强
  • 11、“时东南风急……中江举帆……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延及岸边营柴……北军大坏,曹公退走。”这场战役是(       )
    A、桂陵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 12、下面为某同学整理的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简表。图中“▲”处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人物

    张仲景

    华佗

    司马迁

    张角

    事件

    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

    发明了“麻沸散”

    写成了▲

    创立了太平道

    A、《汉书》 B、《史记》 C、《道德经》 D、《春秋》
  • 13、“雨顺风调……轻徭少赋养农耕。苍生有幸归文景,足食丰衣享太平。”据此判断,该诗描述的情形发生在(       )
    A、夏朝时期 B、秦朝时期 C、战国时期 D、西汉时期
  • 14、下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这次起义(       )

    大泽乡起义

    A、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B、在巨鹿之战中歼灭秦军主力 C、领导人是刘邦、项羽 D、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 15、嬴政统一六国后,改革西周以来的地方行政制度,命李斯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这说明秦朝(       )
    A、鼓励耕织,奖励军功 B、设置郡县,统一文字 C、开垦农田,制作农具 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 16、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器是出土于甘肃灵台的铜柄铁剑。战国时,铁器遍及七国地区,并见于北方的东胡、匈奴和南方的百越。器类包括农具、手工业工具、兵器和杂器。这表明战国铁器(       )
    A、象征贵族身份 B、制作工艺精良 C、实行官营专卖 D、得到广泛使用
  • 17、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按期向周王交纳贡赋财物,并随从作战。这反映了当时(       )
    A、推崇君权神授 B、实行了分封制 C、战乱比较频繁 D、有完备的礼仪
  • 18、2023年7月,我国启动新一轮元谋人遗址考古发掘。在早期的发掘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这说明元谋人(       )
    A、已经能够建造房屋 B、会磨制工具,能直立行走 C、开始过着定居生活 D、能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 19、许多重要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独特的足迹。请参照示例,将下列人物进行分类,并为你所分的每一组分类凝练一个主题。

    (要求:分类只写序号,每类不得少于2个人物,分类不得少于3组;主题凝练须简明扼要,科学合理,符合史实;照抄示例不得分。)

    人物:

    ①陈化成     ②张之洞     ③邓世昌     ④奕䜣     ⑤毛泽东     ⑥胡适     ⑦董必武     ⑧孙中山     ⑨黄兴     ⑩李宗仁     ⑪张自忠     ⑫蔡元培

    示例

    分类

    主题

    ①③⑪

    抵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

    作答区

    分类

    主题













  • 20、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带领解放区军民打响了人民解放战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毛泽东来到重庆,在社会上激起了巨大的反响。《新华日报》发表群众来信说:“毛泽东先生……毅然来渝,使我们过去所听到的对中国共产党的一切诬词和误解,完全粉碎了。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这的确反映和代表了我们老百姓的要求。”

    ——摘编自刘琼《70年前抗战胜利后重庆谈判的历史细节》

    材料二   就是因为这样,战争的第一年表现为国民党的进攻和人民解放军的防御……战争在第二年发生了一个根本的变化……现在摆在中国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面前的问题,是将革命进行到底呢,还是使革命半途而废呢?

    ——摘编自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

    材料三   淮海战役人民支援前线统计表

    项目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船只

    筹粮

    挑子

    数量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8500只

    9.6亿斤

    20.6万副

    (1)、依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毅然来渝”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先生来渝”取得的成果。
    (2)、材料二中的“战争在第二年发生了一个根本的变化”指的是什么?揭开这一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渡江战役结束后,哪一地区再次与祖国大陆分离?
    (3)、材料三反映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除此之外,人民解放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还有哪些?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