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我国南方所饮用的水多是河水,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如图1所示:

    (1)、图1中步骤D的作用是 , 最终得到的净水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图2所示为过滤的操作实验,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

    ②该操作还缺少一种仪器为 , 其作用是

    ③如果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是:(答一点)。

  • 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1)、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或指定的化学符号。

    ①3C

    ②钙元素

    ③地壳中含量第二高的元素是

    ④2个钠离子

    (2)、如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该反应过程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 不变的微粒是

  • 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真空保鲜”“控氧保鲜”等多种冰箱的高科技保鲜手段,均是通过人为控制。调节气体,抑制细胞呼吸,使之处于近休眠状态,从而能够较长时间的保存储物。

    “真空保鲜”是利用真空泵抽掉部分空气,使保鲜库维持在0.8个大气压,营造低压密封环境。一方面,储物细胞的呼吸作用让保鲜库里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抑制氧化作用达到保鲜效果;

    另一方面,负压使水蒸发带走大量热量,可使储物迅速降温保鲜。

    “控氧保鲜”可利用膜法富氧技术,空气中各组分透过膜时的渗透速率不同,在压力差驱动下,使空气中氧气优先通过膜,留下氮气,食材保鲜时间可延长8倍左右。

    (1)、冰箱内储物的呼吸(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学反应。
    (2)、膜法富氧技术中氧气通过膜相当于水净化操作中的操作,氮气能使食材保鲜时间延长,主要是利用氮气
    (3)、负压能迅速降温的原因是
    (4)、生活中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方法还有(写出一种即可)。
  • 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T形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完成下列实验。实验一:将浓氨水加入左侧试管中,3分钟后观察到ba段滤纸条先变红。实验二:换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微微加热试管,发现ba段滤纸条更快变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B、实验一和实验二对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实验一能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D、如果将试管放入冰水中,湿润的酚酞滤纸条不会变红
  • 5、下列关于分子与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原子间都有间隔 D、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 6、如下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每个乙分子中含有6个A原子
  • 7、硬铝常用于制造火箭,飞机的外壳。如图是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铝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铝原子的质子数为27 C、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D、铝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 8、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C613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I53131I53127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 B、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 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 D、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电荷数数相同
  •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石灰石        B、加热液体        C、验满氧气        D、过滤泥水   
  • 10、下列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蜡烛燃烧 C、冰雪融化 D、氮气液化
  • 11、如图是某钙片的商品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2)、CaCO3中钙、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比)。
    (3)、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列式计算)
  • 12、为探究分子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并动手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资料:酚酞溶液遇氨水显红色,氨气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

    (1)、某同学做了图I的对比实验,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活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小孔,将活塞慢慢推入,发觉空气容易被压缩,该实验从微观角度证明了
    (2)、图Ⅱ的实验探究,观察到乙烧杯中溶液变为红色,甲烧杯中溶液仍没有变色,说明了
    (3)、小组同学对图Ⅱ实验进行改进,共同设计了如图Ⅲ实验,在实验中观察到(填“a”、“b”或“同时”)处的棉花团先变成红色。改进后的优点(答出一点即可),为了快速观察到实验现象,可进行的操作是
    (4)、小组同学对氨水的制取产生了兴趣,查阅资料后获悉,氨气溶于水可制得氨水。如图所示,是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据图分析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填“分子”或“原子”)。

  • 13、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认识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下图为常见的家庭全屋净水方案。

    (1)前置过滤器可以过滤________(选填“可溶”或“难溶”)性杂质。实验室进行此操作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

    (2)中央净水机中有中空纤维和活性炭等。活性炭在净水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3)纯水机中的反渗透膜可允许水分子透过而阻挡所有可溶性盐及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的有机物。通过纯水机得到的“纯水”属于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任务二】水的天然循环

    (4)观察图,自然界中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

    A. 分子种类B. 分子间隔C. 分子大小D. 分子间排列方式

    【任务三】探究水的组成

    如图是追梦小组利用注射器改装的电解水实验装置。烧杯中盛有用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配制成的2%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射器排尽空气后,吸取氢氧化钠溶液20mL,接通电源。

    (5)实验中可观察到正负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用________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继续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成分后,可推知水是由________组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反应。

    (6)该装置的优点有________(写一条即可)。

    【任务四】探究水的合成

    (7)图乙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导管口d处________;烧杯底部有________。

    (8)写出d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9)氢气因为燃烧易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必须________。用液氢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写一条即可)。

    【任务五】再探究影响电解水速率的因素

    以收集到20mL氢气为标准,记录时间和收集氧气体积,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

    15

    15

    15

    30

    45

    外加电压/V

    6

    9

    12

    6

    6

    氧气/mL

    9.9

    10.

    9.0

    9.6

    9.7

    时间/s

    54.6

    23.4

    15.0

    46.2

    35.4

    (10)实验①②③可探究________因素对电解水快慢的影响。

    (11)欲探究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对电解水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是________(填实验序号)。

    (12)根据表中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13)影响电解水快慢除上述因素外,可能还有________(写出1点即可)。

  • 14、建立“宏观一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在“天宫”空间站会师。

    (1)、①空间站供氧方式之一是携带氧气罐。从微观角度分析,6000L的氧气在加压条件下能装入40L钢瓶中的原因

    据研究团队介绍,神舟十七号之后的飞船都将应用锂(Li)离子电池。

    ②根据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锂的常见化合价为价,锂电池使用过程中实现了能转化为电能。

    ③锂电池造价较高,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用钠电池代替锂电池,钠与锂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失电子能力越强,活泼性越强。由此推测,锂的活泼性(选填“大于”或“小于”)钠的活泼性。

    (2)、空间站中的二氧化碳处理系统,可以将呼出的二氧化碳加氢处理,转化成甲烷(CH4)和另一种物质,实现二氧化碳的再利用。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图中微粒恰好完全反应)。

    补全丙的微观图(画出图形)

    (3)、有同学提出,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实例说明你的观点
    (4)、图2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若它表示氮元素的部分转化关系图,则B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

    (5)、俄国化学家排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 15、化学用语可准确、规范的表示微观粒子、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将相应的化学用语填写在下列空格: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2个氧分子
    (3)、硫酸
    (4)、氯化钠中的阳离子是
    (5)、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
    (6)、碳酸钠
    (7)、两个氢氧根离子
    (8)、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 16、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纯净物与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C、质子与中子属于交叉关系 D、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 1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B、阳离子一定带正电荷,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则单质一定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 D、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18、2022年4月16日,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圆满完成长达六个月的“太空出差”任务。本次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主要是偏二甲肼(C2H8N2)。下列关于偏二甲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偏二甲肼由三种元素组成 B、偏二甲肼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偏二甲肼中C、H、N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D、偏二甲肼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1个氮分子构成
  • 19、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D、加热硫酸铜晶体,晶体由白色变成蓝色,试管内壁有水珠
  • 20、数字和符号是化学重要表征,下列化学符号中的“3”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O3:表示3个氧原子 B、3H:表示3种氢元素 C、Al3+:表示铝离子得到3个电子 D、3Ca2+:表示3个钙离子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