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2)、若想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用于铁丝燃烧的探究实验,应选择A和(填字母)装置,收集完氧气后用玻璃片(填 “磨砂”或“光滑”)一面盖住集气瓶口,小心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3)、B装置可用于制取多种气体的发生装置,请写出其中一种的化学方程式。(4)、实验室通过加热NH4Cl和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
①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上图中的(填字母)。
②NH3极易溶于水,且会污染空气,实验室常用如图进行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b中使用漏斗的目的是 , 请将a补画完整。
-
2、手机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通信工具。(1)、如图是某品牌手机的拆解图片,其中标示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选择钛合金作为螺丝材料是因为合金的硬度比组成金属的硬度(选填“大”或“小”)。(2)、手机使用锂电池供电,其负极采用石墨材料,这是利用了石墨的性。锂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锂(Li)跟MnO2作用生成LiMnO2 , 在LiMnO2中,已知锂元素显+1价,锰元素的化合价为。(3)、制造电子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工业上制取硅一般在高温条件下用碳和二氧化硅反应,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3、下列实验设计能获得成功的是( )A、
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且能与水反应产生酸 B、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将河水转化为纯净水 D、
验证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大小
-
4、某兴趣小组在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g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g
所得溶液的质量/g
①
20
100
40
131.6
②
50
100
40
140
A、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B、①所得溶液一定是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 D、若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2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
5、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我国滑雪运动员所用的滑雪杖材质为铝合金。如图为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B、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C、铝原子的中子数为13 D、铝金属活动性弱,故铝制品不易被锈蚀
-
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CO中毒 B、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 C、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D、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说明碳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
7、下列有关安全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B、室内着火,打开门窗让风吹灭 C、图书失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燃气泄漏,用蜡烛照明检查原因
-
8、磷酸氢二钠(Na2HPO4)可作新冠灭活疫苗的辅料。磷酸氢二钠属于A、盐 B、氧化物 C、酸 D、混合物
-
9、中华美食食材来源广泛,以下食材里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A、海带 B、竹笋 C、豆腐 D、萝卜
-
10、下列生活垃圾要放入标有
(不可回收)垃圾桶的是
A、废报纸 B、碎玻璃 C、生锈的铁器 D、易拉罐 -
11、镓(Ga)及其化合物在半导体、催化剂、核反应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镓是一种淡蓝色金属,熔点较低,能浸润玻璃。加热时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镓并放出氢气,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单质镓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其金属活动性介于铝和锌之间。
资料显示:镓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见化合价为+3。部分镓的化合物的溶解性如下表
物质
氢氧化镓
硫酸镓
氯化镓
硝酸镓
溶解性
难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1)、镓在空气中,其表面产生的氧化膜的成分可用化学用语表示为 , 加热时,镓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根据题目信息及金属化学性质的一般规律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A、H2或CO能将镓的氧化物转化为金属镓 B、镓可用玻璃瓶密封贮存 C、硫酸铝溶液中的硫酸锌可加入镓除去 D、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根据题目信息,设计三种制备氯化镓的方案(要求含镓原料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完成下表:方案
预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依据的反应规律
①
②
③
-
12、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在自然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1)、氧气的制取实验
实验室用药品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用该方法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需要用到下图中的仪器有(填字母编号)。
(2)、实验室以稀盐酸与大理石为原料,用如图装置制备CO2气体。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制备时一般不用浓盐酸,理由是。
③如图装置的其中一种优点是:。
(3)、该实验中含有盐酸的废水直接导入下水道会造成铸铁管道腐蚀,所以,需将废液处理后再排放。下列试剂中,不能用于处理该废液的是_____。A、消石灰 B、铜粉 C、硫酸钠 D、碳酸钙 -
13、下表是20℃时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数据。
物质
Ca(OH)2
NaOH
CaCO3
Ca(HCO3)2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0.16
109
0.0065
16.6
21.8
9.6
(1)、配制溶液:若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氢氧化钠溶液,则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1g/cm3)mL(精确至1mL);水g。(2)、进行性质探究实验,20℃时,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①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CO2 , 先生成Na2CO3 , 继续通入CO2 , Na2CO3会转化为NaHCO3 , 已知后者为化合反应,请写出该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向20℃时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结合表格中的有关数据,若以20℃时,100g饱和溶液吸收CO2的质量最大为依据,则除去CO气体中的CO2杂质,应选择溶液(填化学式),欲检验CO2气体的存在,则应选择溶液(填化学式)。
(3)、电导率传感器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滴加过程中,这两份溶液的滴加速率始终相同,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乙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各种离子的数目都减少 C、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 D、甲曲线上的M点代表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
14、溟酸镉【Cd(BrO3)2】常用于生产颜料和荧光粉。以镉铁矿(成分为CdO2、Fe2O3、FeO及少量的Al2O3和SiO2)为原料制备【Cd(BrO3)2】的流程如下:
已知Cd(SO4)2溶于水。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为了提高镉的浸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2)、还原镉时,该环节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在横线上补上化学式: , Cd(SO4)2中Cd的化合价为。(3)、用H2O2溶液氧化时,会将溶液中的Fe2+转化成Fe3+ , 随后调pH进行除杂,在此过程中使用H2O2的优点是。(4)、最后一步CdCO3转化为Cd(BrO3)2的化学方程式。(5)、若制备Cd(BrO3)2(相对分子质量为368)的质量为73.6t,则至少要准备含CdO2(相对分子质量为144)为80%的镉铁矿t。 -
15、小黄同学在化学实验室中发现一包白色粉末,经询问老师得知其中可能含Na2CO3、BaSO4、BaCl2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为确定其组成,她和其他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
操作和现象
1
取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溶解,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2
向步骤1的滤渣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3
取少量步骤1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硫酸,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完全反应后静置,溶液最终呈无色
(1)、对于步骤3,请回答以下问题:①产生无色气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请在下图a中画出溶液最终呈无色时存在的微观粒子的种类并进行必要的标注(粒子数目不作要求:不考虑空气、水)。
(2)、通过实验探究,关于白色粉末的成分,可得出的结论是。 -
16、根据题目信息回答问题(1)、氯化钠是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在生产中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图所示图1是氯化钠微观结构模型,图2为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从微观角度看,氯化钠是由和构成的(化学用语表示)。
②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③下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图中I是池(填“蒸发”或“冷却”),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 3
甲粒子的化学符号为。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3)、图4是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将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图4
①图中含有三种不同的元素,它们的最本质区别是不同。
②参加反应的“
”与“
”的质量比为。
-
17、下列各选项中,实验操作一定能够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分离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
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向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滴有酚酞的水,振荡
C
除去H2中混有的H2O和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足量浓硫酸
D
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向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
A、A B、B C、C D、D -
18、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NaCl溶液(CaCl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B、CaO(Ca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干燥 C、Cu(NO3)2溶液(AgNO3):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D、KCl溶液(Mg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
-
19、下列对分子、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如图为某X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它可表示为Cl D、车胎在阳光下爆裂,是因为分子体积变大
-
20、氢氧化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氢氧化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组成:氢氧化钙溶液中含有的带电粒子是Ca2+和OH- B、性质:氢氧化钙溶液能与CO2、SO3反应 C、用途:氢氧化钙可用求配制波尔多液作为农药使用 D、环保:含氢氧化钙的废水可用Na2CO3处理后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