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H为蓝色沉淀,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 D
    (2)、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E和H2SO4反应的现象为:
    (4)、A和D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为:A , D(任写一条)。
  • 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 时,丙的溶解度(填“>”、“<”或“=”)乙的溶解度。
    (2)、交点P表示的含义是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
    (4)、t3℃ 时,将 30g 甲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5)、t3℃ 时,将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到t1℃ 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锌盐、加碘盐等,这里的“钙”、“锌”、“碘”是指(填“分子”、“原子”、“离子”或“元素”)。所谓“加碘盐”是指在一定量的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化学式为KIO3),则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2)、甲醛(化学式为:CH2O)有剧毒且能致癌,是一种(填“有机物”或“无机物”)。新装修的房屋会闻到特殊气味,是因为 , 因此新装修的房屋最好通风透气一段时间后入住。
    (3)、自来水厂对天然水净化处理得到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操作:①过滤②吸附③消毒④蒸馏,其中没有用到的是(填序号)。用自来水烧水的水壶底部,容易形成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以用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来消除,这种调味品是
  • 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均有错误,请你加以改正。
    (1)、2个氮分子:2N
    (2)、1个钙离子:Ca+2
    (3)、氦气:He2
    (4)、氯化镁:MgCl
    (5)、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Fe2O3
  • 5、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Cl2

    加足量铁粉、过滤

    B

    除去CO2中含有少量的CO

    通过澄清石灰水

    C

    鉴别硬水与软水

    加入无色酚酞,观察现象

    D

    检验NaOH 溶液中是否含有Ca(OH)2

    滴入碳酸钠溶液

    A、A B、B C、C D、D
  • 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同 C、碱的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7、如下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 C、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D、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 8、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水区分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和氮气 C、用酚酞溶液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 D、用澄清石灰水区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9、兰州第二水源地建设推进顺利,将于2019年10月为兰州市民供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及异味 B、水的硬度与人体健康没有关系 C、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
  • 10、美国两位科学家利用碘元素,借助放射学,进行“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   揭开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如图是碘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碘属于非金属元素 B、碘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C、碘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D、食用含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 11、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中国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B、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C、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能源 D、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 12、家常菜中有很多美食,下列美食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高烧山药 B、菠菜粉条 C、孜然羊肉 D、红烧茄子
  • 13、有A~F六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为澄清石灰水、硫酸铁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0%的氢氧化钾溶液。

    已知硫酸钠、硫酸钾溶液呈中性。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

    (1)从外观上观察,F呈黄色,则F为

    (2)从剩余的五瓶溶液中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可以观察到:A+D→白色沉淀,C+D→无色气体,其余无明显现象。则这五种溶液两两混合可发生个反应,C为 , 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取未鉴别出的B、E溶液各20g于两个烧杯中,分别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再分别加入10%的稀硫酸17.5g(如图所示),并不断搅拌。观察到B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E溶液仍为红色。则E为溶液(填化学式)。

    (4)将六瓶溶液贴上标签。

  • 14、金属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1)、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主要含有元素,含碳量高的是
    (2)、青铜的硬度比纯铜(选填“大”或“小”)。铜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化合生成铜锈【Cu2(OH)2CO3】。
    (3)、实验室某废液的溶质为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铝,取该废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有种情况;若向滤液中满加氯化钾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渣有(填化学式);若滤渣由三种金属组成,则滤液呈蓝色(选填"可能”或“不可能”)。

  • 15、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是短缺的,我们应该爱护水资源。爱护水资源,我们一方面要。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2)、自然界的水经沉淀、过滤、 , 再向水中投入消毒(任写一种)即得自来水。
    (3)、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______(填字母)。
    A、医用酒精 B、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 C、蒸馏水 D、糖水和食盐水的混合物
    (4)、如图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请按要求填空。

    ①在℃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②t1℃时,将乙溶液的状态由M点变为N点,方法是

    ③t3℃时,将4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④t2℃时,将125g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应再加入g丙才能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 16、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能源、环境息息相关。

    (1)将下列物质和对应的用途连线

    物质      用途

    碳酸钙     用于超导领域

    C60       补钙剂

    食盐      调味剂

    (2)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同志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时,再次指出我国在2030年前“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图是我国近15年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示意图(图甲)和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图乙)。

    ①依据图甲数据可知,2005年~2020年底,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了

    ②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其燃烧产物是造成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2015年~202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上升了5.8%,这与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密切相关。列举一种可再生能源

    ③实现“碳中和”,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填标号)。

    A.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B.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

    D.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 17、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A、B、D、E、F均由三种元素组成;A、B属于同类别的物质;C物质在固态时俗称干冰;A、E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F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经略去,其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会反应,“→”表示一种物质会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与C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B、B一定是NaOH C、D一定属于酸 D、E→C只能通过E与D反应实现
  • 1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方案四

    证明NaOH与CO2

    反应

    证明水是铁钉生锈

    的条件之一

    验证质量守恒

    定律

    探究水的组成水中加

    入少量NaOH

    A、方案一 B、方案二 C、方案三 D、方案四
  • 19、小明将化学中常见物质铁、氧气、二氧化碳、碳、盐酸、熟石灰、纯碱(图中铁、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已用化学式标出),按照相邻花瓣的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的原则,把它们拼成了美丽的七瓣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与物质D反应有气泡产生 B、物质A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C、B为熟石灰 D、物质B与物质D也能发生反应
  • 20、在化学学习中,我们能够总结出许多“三”,以下关于“三”的图形表达错误的是
    A、 B、 C、 D、
上一页 79 80 81 82 8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