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图是某小组设计的可用于制备并验证CO2性质的装置。

    (1)、写出仪器A名称:
    (2)、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利用此装置还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中,要用装置Ⅱ收集一瓶CO2 , 检查收集满的方法是 , 此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4)、利用I、Ⅲ装置组合,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验证CO2的有关性质。请完成下列表格

    装置Ⅲ中物质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

    变浑浊

    Ca(OH)2反应

    (替换装置Ⅲ,向烧杯挡板右侧通入CO2

    实验结论:

  • 2、请从下列实验用品中选择合适材料,验证燃烧条件之一。(用品:蜡烛,火柴,小木条,煤块,大理石,酒精灯,酒精棉球,水棉球,烧杯,镊子,坩埚钳,铜片,三脚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探究结论

  • 3、建立“宏观-微观-符号”间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素养。
    (1)、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填标号)。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有关。

    (2)、图一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二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锂被誉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是世界上最轻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离子符号为

    ②图二表示的CDEF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序号,下同),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3)、碳与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__CO2 , 在下列方框中画出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

    (4)、请写出你从化学方程式C+O2__CO2中获得的信息有
  • 4、化学与生活、材料、生产、安全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与生活。中华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水的硬度会影响茶的口感,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泥兴陶茶壶中含有二氧化硅、氧化铝及氧化铁等,写出其中一种成分的化学式
    (2)、化学与材料。冬奥会纪念钞是我国第一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聚丙烯塑料钞。聚丙烯化学式可表示为C3H6n , 它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化学与生产。石灰石循环法可用于捕集烟气中的CO2 , 该方法以CaO捕集CO2将所得产物在高温下煅烧可重新获得CaOCO2 , 生成的CaO具有疏松多孔的内部结构,其在捕集过程中对CO2具有良好的性。对CO2气体加压,降温,可获得干冰,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视角分析,该过程主要改变的是
    (4)、化学与安全。潜水艇中配有氧气再生装置。利用的是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如图所示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在密闭装置内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B.一氧化碳与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在密闭容器中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若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C , 则图中温度低于N-Q表示该物质没有燃烧

    A、A B、B C、C D、D
  • 6、我们常从化学思维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变化与守恒:酒精灯火焰上罩干燥烧杯,内壁有水雾,可推测酒精中含有氢元素 B、模型与推理:镁原子和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镁和氦化学性质相似 C、微观与宏观: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构成不同,可推测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D、探究与创新: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则二氧化碳可以支持镁的燃烧
  • 7、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性质决定用途

    ①氧气用于医疗急救、金属切割

    ②食品包装充氮气以防腐

    B.人物与事件

    ①道尔顿:原子分子学说

    ②拉瓦锡:空气成分研究

    C.实验现象描述

    ①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②镁在空气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燃烧和灭火

    ①用水灭火,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②木柴架空利于促进燃烧,是因为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A、A B、B C、C D、D
  • 8、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其主要成分乙酸的结构模型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 B、乙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C、乙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乙酸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 9、下列做法不利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是
    A、提倡公共出行 B、植树造林 C、推广燃油汽车 D、利用二氧化碳制氧气
  • 10、常用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过氧乙酸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呈酸性,具有强刺鼻醋酸味,易挥发,与水、醋酸、酒精等可以以任意比混溶。请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过氧乙酸由种元素组成,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填最简整数比);
    (2)、过氧乙酸的一个分子中共含有个原子核;
    (3)、计算76g过氧乙酸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
  • 11、用实验测定一定体积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有两种思路:一是通过测定氧气之外的其他气体体积后进行计算(a),二是通过直接测定氧气体积后进行计算(b)。可用如图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中由注射器、硬质玻璃管和气球组成了密闭系统。请完成下列问题:

    (1)、本实验采用的测定思路属于题干中的(填“a”或"b")。
    (2)、选择跟氧气反应的药品时,除了要考虑反应的可能性外,还需要考虑的因素:一是药品只能跟氧气反应,二是。考虑到安全、环保等因素,本实验一般选择铜粉跟氧气反应。实验开始前注射器的活塞在20mL刻度处,玻璃管的容积是30mL(气球是瘪的)。加热时需要不断缓慢推拉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实验过程中你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 该反应属于(填“分解”或“化合”)反应。当看到现象时停止加热,直至玻璃管冷却。
    (3)、待装置冷却后,挤出气球内的气体,此时注射器活塞停留在9.4mL处。通过计算得知该实验测得的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是%。下列实验操作:①铜粉不足;②加热温度不够;③反应时间过短;④装置未冷却即读数;⑤装置气密性不好。你认为可能会引起测量误差的是(填序号)。
    (4)、请你判断:反应后密闭系统内气体质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物质的总质量
  • 12、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通电后,长颈漏斗中的现象是 , b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写化学式)。
    (2)、图乙中,试管内水的体积最多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是物理变化的微观解释是
    (3)、图丙中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它的作用是。生活中常用的对自来水进行消毒并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 13、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要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1)、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 , 其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
    (3)、下列关于的说法错误的是(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②氢气燃烧能引起大气中PM2.5增多

    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④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4)、为降低PM2.5的含量,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______(填字母)。
    A、大量植树造林 B、直接燃烧煤炭 C、充分利用太阳能 D、少开汽车
  • 14、化学式是建立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认识的桥梁,各概念间有如下关系图。请参照实例回答下列问题(②④处写化学符号):

    实例:若①是氯化钠,则②是NaCl,③是钠离子、氯离子,④是Na、Cl

    (1)、若②是CO2 , 则①是 , ③是 , ④是
    (2)、若④是Cu,则①是 , ②是 , ③是
  • 15、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2个二氧化硫分子
    (2)、2个镁离子
    (3)、氮气
    (4)、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 16、请在方框或横线处填写微粒名称:

    (1)、①;②;③;④;⑤;⑥
    (2)、元素周期表的发现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个创举,有助于人们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历史上得到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是俄国化学家。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横行,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 , 有18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每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其
  • 17、如图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微粒表示离子的是 , 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化学性质相似的是;(以上均填字母)
    (2)、A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获得”或“失去”)电子,在化合物中表现出来的化合价为 , C表示的微粒符号是
  • 18、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很多,对于下列组成的混合物,请你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填空:
    (1)、除去浑浊河水中的悬浮杂质
    (2)、除去水中的异味
    (3)、从酒精溶液中分离得到酒精
    (4)、分离出食盐水中的食盐
  • 19、下列对于空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是一种重要的燃料 B、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C、人类的生产活动不会对空气的质量造成影响 D、早上雨后天晴的清新空气中含氧气更多
  • 20、构建形成化学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必然需求。下列对化学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微粒观——一个H2O2分子是由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的 C、变化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氢气和氧气 D、结构观——CO2和CO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二者的分子结构不同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