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淡水资源匮乏,我们要节约用水 B、电解水时,正、负极得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C、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杀毒消菌 D、自来水厂用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
  • 2、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B、二氧化碳 C、金刚石 D、氯化钠
  •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核外电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质子数 D、中子数
  • 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请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 B、称量氯化钠 C、加入锌粒 D、量筒体积读数
    (2)、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平放,且学生面对刻度,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00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如上题图D读数为71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体积为
    A、等于29mL B、大于29mL C、小于29mL D、无法判断
  • 5、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千淘万流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6、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 , A原子的质量是碳-12原子质量的2.25倍,且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
    (1)、求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求A原子的中子数。
    (3)、求一个A原子中所含微观粒子的总数。
  • 7、某兴趣小组做如图1实验探究粒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已知:浓氨水极易挥发,产生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

    (1)、如图1所示,烧杯甲装入浓氨水,乙、丙盛放无色酚酞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说明分子;烧杯丙的作用是
    (2)、图2实验中用胶头滴管吸取少许浓氨水,将其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一会儿,观察到(填“BA”“BC”)段纱布条先变成红色。
    (3)、图2实验与图1实验对比,改进后的优点是
  • 8、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的原因是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 , 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 9、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火焰中(如图),约1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炭化(填a、b或c)。

    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2)、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并翻转烧杯,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现象是。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是
  • 10、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我能写出化学仪器名称及主要用途。

    写出①②的名称:① , ②;写出④⑤主要用途:④ , ⑤

    (2)、我能写出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①加热前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具体操作是

    ②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 加热时,应先 , 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③在实验室里用量筒读取液体体积时,则视线

    (3)、我熟悉实验的安全知识,故我能处理和分析实验发生的事故。

    A.在烫伤处涂上烫伤膏或万花油。

    B.吸入有毒气体,请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请医生处理

    C.酒精灯打翻,在桌面上燃起来

    D.倾倒细口瓶里的液体后,标签被腐蚀、字迹模糊的原因是

  • 11、某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粒子为原子,则x与y的关系是
    (2)、若该粒子为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则x=
    (3)、若x=16 , 则该粒子的符号可能为
  • 12、下图中,①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观粒子是(写字母编号)。
    (3)、A和B两种粒子的相同,所以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①与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3、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请回答:

    (1)、变化Ⅰ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最小微粒子是(填微粒名称)。
    (2)、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
    A、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B、分子变小了 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3)、从变化Ⅱ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过程的一条宏观信息是
    (4)、结合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写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
  • 14、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试判断:
    (1)、二氧化碳是由构成(填具体的微观粒子的名称,下同);
    (2)、铁是由构成;
    (3)、氯化钠是由构成;
    (4)、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观粒子是
  • 15、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氧原子
    (2)、2个氮分子
    (3)、2个钠离子
    (4)、氦气
    (5)、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16、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B、过程Ⅱ表示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C、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氮原子 D、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
  • 17、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现象

    解释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A、A B、B C、C D、D
  • 18、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向量筒中加入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闻气体的气味 D、倾倒液体
  • 19、静静发现炒菜所用的食盐为加碘食盐。经查阅资料可知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有如图所示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碘原子的中子数为74 B、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0g C、x的值可能为7 D、加碘食盐中的“碘”指元素
  • 20、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B、食品包装袋填充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C、稀有气体可制造电光源 D、空气质量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