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学习第八单元金属的性质后,某化学兴趣小组以金属为主题进行项目式探究,然后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学习。
【活动一】探究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甲组同学探究发现金属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金属铝在空气中不易燃烧,说明镁比铝活泼;铜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金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不与氧气反应。由以上现象推出,金属活动性:镁>铝>铜>金。
(1)铝比铁的化学性质活泼,为什么铝比铁耐腐蚀?。
(2)假黄金是合金,外观和真黄金相同,可以通过灼烧的方法鉴别真假黄金,原因是。
【活动二】探究铁的锈蚀与防护
(3)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图1实验探究铁锈蚀的条件。打开分液漏斗,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处铁丝依然光亮,B处铁丝表面出现锈蚀。
试管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实验说明铁生锈是铁与共同作用的结果。
【活动三】探究铁和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4)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连续缓慢地加入mg铁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①写出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
②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
③若ab段和bc段析出的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铁粉质量分别为和 , 试比较和的大小关系:。
-
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图中的装置B来制取的反应方程式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装置是(填字母)。(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使用装置E来收集,验满的操作。(4)、现有三个充满气体的烧瓶,注射器内各装有85液体(分别是水、饱和石灰水和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如图中1所示:分别将注射器内液体注入烧瓶中,关闭活塞,测得烧瓶内气压变化如图中2所示。
实验结论:根据图2对比三条曲线,得出曲线1、2、3分别对应的是蒸馏水、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
①将注射器内装有的饱和石灰水注入充满气体的烧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段压强增大的原因。
③通过上述三条曲线的对比可知,除去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试剂是。
-
3、甲烷()可作为清洁燃料和化工原料。煤加工获得甲烷的一种简化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1)、传统化石能源煤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在进入“反应室1”前,通常进行粉碎处理,目的是。(2)、“反应室1”中产生的氢气经净化后,可通入反应室(填“2”或“3”)直接参与反应。(3)、在“反应室2”中,一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反应室3”中发生的反应为。已知中H的化合价为+1,则中C的化合价为。
-
4、水和溶液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1)、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称为硬水。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并杀菌消毒,可采用的方法是。(2)、衣服上粘了油污,小明建议妈妈不要直接用水清洗,而是用洗洁精清洗,洗涤剂洗去油污的原理是。(3)、如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①P点的含义是。
②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方法提纯a。
③在℃时,将b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④在℃时,在50g水中加入30g的a物质,溶液的质量为。
⑤将℃时a、b、c饱和溶液降温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序。
-
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图a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c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图d是锂原子与氯原子形成化合物丙的微观过程。(1)、由图a可知,铯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图b方框内的数字是 ,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或“得到”或或“失去”)电子,形成(填离子符号)。(3)、有关图c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原子序数Z>Y B、X和Y的电子层数相同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D、X和Y元素的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4)、图d中化合物丙的化学式:。
-
6、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作铅蓄电池中的酸是。(2)、竹简上用墨书写的文字能保留至今,其原因是。(3)、家用净水机常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4)、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可获得氧气,其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不同。(5)、用天然气做饭,发现炉火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这时需要(填调大”或“调小”)灶具的进风口。(6)、《天工开物》记载:“煤饼烧石成灰”。“石”主要成分是 , “灰”指 , “烧石成灰”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7、化学用语是简明扼要、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氩气。(2)、三个氢氧根离子。(3)、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多的气体。(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5)、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
8、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足量碳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将锌片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粉和镁粉
D、分别加热等质量的甲、乙两份固体制取氧气。甲为氯酸钾,乙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
9、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括号中的少量杂质,下表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蔗糖(氯化钠):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氧气(水蒸气):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铁粉(铜粉):加入过量稀盐酸溶液,过滤 D、氧化钙(碳酸钙):加水溶解、过滤
-
10、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铝制品具有良好抗腐蚀性,所以铝制品能抵抗酸性物质的腐蚀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离子是带电的一种微粒,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
1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趣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若要使装置B中的尖嘴导管口有 “喷泉”产生,则A中加入的试剂组合可能是A、硝酸铵和水 B、铜和硝酸银溶液 C、氯化钠和水 D、镁和稀硫酸
-
12、在氢气点燃和电解水两个探究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点燃氢气之前要检验其纯度 B、两个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C、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D、电解水实验中,在负极和正极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
13、实验室若要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B、需称量氯化钠4.5g C、用玻璃棒搅拌可加快氯化钠固体的溶解速率 D、需使用500量筒量取水
-
14、乙烯()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A、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3 C、生成物中物质C与物质D都是氧化物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
15、《本草纲目》记载,穿心莲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的功效。穿心莲内酯(化学式)是一种天然抗生素。下列关于穿心莲内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穿心莲内酯相对分子质量为350g B、穿心莲内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穿心莲内酯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1 D、穿心莲内酯由55个原子构成
-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石蕊试液能使酸性溶液变红 B、酸性溶液可以用酚酞检验出来 C、酸性溶液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碱性溶液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
1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 D、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
1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锌粒
B、给液体加热
C、稀释浓硫酸
D、过滤
-
19、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A、植物油 B、面粉 C、食盐 D、泥沙
-
20、下列不属于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的是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