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卷网-试卷题库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银河系是太阳系的一小部分,而银河系也是茫茫宇宙中的一小部分。(   )
  • 2、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材料,回问题。
    (1)、山雨欲来风满楼。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时期“故园”(即祖国)暗无天日的国内外原因。

    (2)、惊天动地谱春秋。结合下列图片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革命党人是如何惊天动地谱写春秋的?

    (3)、功过是非后人评。结合资料一、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资料一

    在(民国初年)官府之文告,政党之宣言,报章之言论,街巷之谈说,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

    ——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资料二

    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很明显,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和人民。

    ——徐中约《中国的奋斗(第6版)》

  • 3、为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化探索之路”,某校八年级学生以此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

    项目化学习活动内容

    项目名称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之路

    项目简述

    本项目引导我们在活动中探究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几大重要历史事件,从而深入思考中国近代化与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

    驱动性问题

    中国如何进入近代化?

    过程性探究

    【任务一】:中国进入近代历史是必然还是偶然?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情况表

    工业项目

    生产能力

    煤炭产量

    占世界产量的2/3

    蒸汽机产生的能量

    占欧洲一半以上

    生铁产量

    已超世界其他国家产量的总和

    材料二:中国当初的目的全在禁烟。…战争虽非偶然的,无历史背景的,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也有学者指出,鸦片战争是“偶然事件中的必然事件”。

    ——民国学者蒋廷黻

    材料三: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任务二】:中国近代化的特征是“被动反应”还是“主动奋斗”?

    材料四:武昌首义打响的这一枪,引发的不是一场无限革命,而是一场有限革命。……辛亥革命是有限的,它没有触动整个社会的结构,没有把社会翻一个底朝天,它是相对有节制的。达到一个什么目标就结束呢?…这个目标是有限的…

    ——摘编自傅国涌《谈出来的民国:回望1911年辛亥革命》

    材料五……英法联军……同治年间开始了自强运动……同治二年,李鸿章设外国语文学校于上海:同治四年,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

    ——摘编自蒋延黻《中反复论述变法救国的必要性。

    材料六…甲午战争…1896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这份报刊第一篇文章是《变法通议》它以史实为依据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守旧

    ——摘编自陈秋萌《论国近代史》近代报刊<时务报>在维新变法中的历史角色》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2)、有人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你怎样看待这一观点?结合史实和马克思的评价进行说明。
    (3)、综合任务二中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中国近代化探索是“被动反应”还是“主动奋斗成果与评价的项目驱动性问题的成果报告。要求:结合你所选的观点,论从史出,逻严谨)
  • 4、“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下列叙述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激发了青年的爱国热情

    ②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③人民接受民主和科学的洗礼

    ④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5、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姿态”是指五四运动具有( )
    A、追求民主共和的进步性 B、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C、发动武装起义的正义性 D、迫切的救亡图存的爱国性
  • 6、《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之一,运动的倡导者们以笔为矛,在《新青年》上发表大量文章进行宣传。下列人物与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
    A、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B、陈独秀——《狂人日记》 C、李大钊——《敬告青年》 D、鲁迅——《文学革命论》
  • 7、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对遏制专制,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
    A、推动了东西方全面融合 B、带领中华民族走出苦难 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基 D、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 8、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下列时间轴解读正确的是( )

    A、在A时间,洋务派提出了“求富”口号 B、B和D爆发的运动都彻底批判封建道德礼教 C、C时间成立中华民国,确立为中华民国元年 D、该时间轴反映的主题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 9、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专制到民主社会转型的开始。下列对这一评价理解正确的是辛亥革命( )

    ①结束了我国的封建制度

    ③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②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④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0、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主张的共同点是( )
    A、进行变法改革 B、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C、建立民主共和国 D、学习西方民主制度
  • 11、下图是一本书的目录(部分),这本书的名字最有可能是( )
    第三章    中国同盟会
    一、1905年
    二、孙中山的美洲之行
    三、留欧学生的加盟
    四、孙、黄会晤
    五、中国同盟会之成立
    六、民族、民权、民生
    A、《自强求富史》 B、《变法改良记》 C、《义和团运动》 D、《革命先行者》
  • 12、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培育的一种伟大革命精神。井冈山时期,毛泽东领导我党开创的革命新道路是( )
    A、城市中心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和平建国纲领 D、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 13、歌曲也是时代的记忆。有一首歌,高唱“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首歌最有可能传唱于( )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北伐战争时期 C、义和团运动期间 D、红军长征途中
  • 14、指导构建时空坐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下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单元的时空坐标。其中③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护国战争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 15、180年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选项中,属于该条约内容的是( )
    A、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B、赔偿军费白银两亿两 C、开放广州、宁波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 16、19世纪30年代后期,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激增,导致白银大量外流。从中国的立场看,这一情形越来越无法容忍。中国因“无法容忍”而采取的最直接的措施是( )
    A、闭关锁国 B、虎门销烟 C、发动战争 D、平等贸易
  • 17、孙中山认为,“英国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穷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少,贫者极多……这真是前车可鉴”。针对“前车可鉴”,孙中山提出了民族主义。( )
  • 18、太平天国颁布的文件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
  • 19、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后率军北上,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并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
  • 20、材料一2023年9月30日,中国跳水运动员全红婵、陈芋汐组合获得杭州亚运会女子双人 10米跳台冠军。网友亲切地称她们的组合为“两小只”。10月3日,女子单人10米跳台迎来巅峰对决。全红婵摘得金牌,陈芋汐摘得银牌。对于错失金牌,陈芋汐表示二人是搭档,也是对手,但私下非常友好,在全红婵的鼓励下,自己也在进步。

    材料二在获得金牌后,全红婵第一个感谢的对象是自己的恩师陈若琳。她什么都没说,紧紧拥抱着陈若琳流泪的身影,感激她长期以来的悉心指导与培养,

    (1)、根据材料一,谈谈她们是如何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的?
    (2)、材料二全红婵的行动体现了怎样的师生相处之道?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