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朝代中,实现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元朝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2、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必备素养。下列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文成公主入藏

    促进了中外的友好关系

    B

    安史之乱

    唐朝从此灭亡

    C

    越窑的青瓷别致美丽

    宋代手工业发达

    D

    宋太祖分化事权

    强化中央集权

    A、A B、B C、C D、D
  • 3、王祯《农书》记载“……命匠创活字,两年而工毕,试印本县志书……不出一月,百部齐成”,据此史料记载的是( )
    A、活字印刷术 B、雕版印刷术 C、造纸术 D、指南针
  • 4、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出现了农业生产工具秧马 B、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C、宋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D、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5、如图①②③④代表的是中国某一历史时期并存的政权,它们之间关系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A、③与④是和同为一家的关系,长期保持友好 B、③向①称臣,每年提供岁币,双方以淮水至 C、①灭②和③,建立起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一 D、③与①签订《澶渊之盟》,约为兄弟之国
  • 6、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第形成。下列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第少数民族分别是( )

    唐诗   《出塞》王昌龄

    宋词   《满江红》岳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A、匈奴、契丹 B、匈奴、女真 C、吐蕃、女真 D、吐蕃、契丹
  • 7、谚语中蕴含着历史信息。下列谚语能突出反映宋朝治国政策的是( )
    A、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 B、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C、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 D、做人莫作军,做铁莫作针
  • 8、某历史博物馆举行中国古代史图片展(如图),其主题应该是( )

    A、宋代商业的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手工业的兴盛 D、宋代民族交融
  • 9、12世纪,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结束这一局面,统一草原各部落,给草原带来和平的历史事件是( )
    A、铁木真统一蒙古 B、蒙古灭西夏和金 C、忽必烈建立元朝 D、元灭南宋
  • 10、“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以上内容体现了王安石变法中的( )
    A、募役法 B、方田均税法 C、农田水利法 D、保甲法
  • 11、小明以“繁荣与开放的唐朝”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已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 B、西域《胡旋舞》风靡洛阳 C、简车和曲辕犁的发明与推广 D、都城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 12、比较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出现原因时,发现其共同点有( )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治世出现的前提

    ②统治者善于用人,注重科举选才

    ③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减轻百姓负担

    ④统治者推行垦荒政策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①③
  • 13、下图是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骆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这件文物展现出唐朝( )

    ①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

    ②各民族之间民族交融密切

    ③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

    ④陶瓷器生产达到很高水平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4、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右图《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①它的南北两端分别是涿郡和余杭

    ②它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

    ③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④它有效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长安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5、宋元时期,社会继续发展、经贸繁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整个社会文化素养显著提高。请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宋代海外贸易兴盛……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四:美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柏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转入欧洲。”

    材料五:北宋中后期,一大批文化名人几乎同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寇准、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蔡襄、米芾、程颢、程颐、张择端等,都是现代人耳熟能详的文化名人,有如群星璀璨,熠熠生辉。他们创造的文化成果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中国文化至北宋已趋精深成熟,北宋文化人雅歌投壶,诗酒唱和。

    (1)、材料一中①是指哪个政权?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反映出宋朝海外贸易的兴盛,请列举两个宋代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4)、根据材料四,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请列举宋元时期除火药以外的其它两项重大发明。
    (5)、材料五中宋朝文化昌盛、人才辈出,这与宋朝实行什么政策有密切关系?并从材料五中找出描绘汴河两岸商业文化繁荣的画家及写出其代表作品。
  • 16、阅读材料,问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如下图:

    材料二: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唐朝是民族交融的又一次高峰,而这首先表现为民族血缘的交融……唐朝皇宣与少数民,族联姻成为平常事。

    --摘编自郑师渠《中华民族精神研究》

    材料三:他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一《中国历史》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已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摘目郭沫若诗句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生产工具的名称。
    (2)、依据材料二,请写出一例唐太宗时期“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的史实,该事件体现唐朝统治者实施怎样的民族政策?
    (3)、依据材料三,把佛经带回中国的“他”是指谁?材料中“唐风洋溢奈良城”是指的是唐代哪一著名历史事件?
    (4)、唐朝时期实施的民族政策与频繁的对外交往对我们当今国家发展有什么启示?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唐朝中央行政机构

    材料三:对后世的中国文人来说,唐太宗代表了一个文治武功理想地结合起来的盛世。国家由一个精力充沛但聪明而谨慎的皇帝治理,他牢固地掌握着他的帝国,同时又一贯谦虚耐心地听取群臣(这些大臣本人也都是卓越的人物)的意见。太宗的施政作风之所以被人推崇,不仅由于他的成就,而且由于他接受儒家的纳谏爱民为治国之本这一理想,另外还由于他表现了君臣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

    一《剑桥中国隋唐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前期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人口发展呈现出这种趋势与哪两个盛世有关?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有何作用?
    (3)、请结合以上材料,论述“唐太宗代表了一个文治武功理想地结合起来的盛世”这一观点。(本问题采用分层给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 18、青春有明媚,也有忧伤;青春有华丽,也有冒险:青春有倔强,也有柔软……青春的我们一路成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青春是美好的,要尽情享乐 B、青春期的矛盾心理对我们产生了消极影响 C、青春期是人生重要的过渡阶段,促进生理心理协调发展 D、青春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们要时刻追求完美
  • 19、下列对于情感与情绪二者之间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情感与情绪是紧密相关的

    ②情感与情绪都是相对稳定的

    ③情感与情绪是有区别的

    ④情感与情绪都是复杂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20、下列诗句最能够让我们感受到青春飞扬的是( )
    A、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B、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C、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D、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