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学会阅读地图是学习地理最基本的技能。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1)、魏晋时期的裴秀编制了《地形方丈图》,图中“一寸折百里”是指地图要素中的(     )
    A、图例 B、注记 C、比例尺 D、方向
    (2)、我们推测《地形方丈图》中表示沙漠时可能使用的图例是(     )
    A、 B、 C、 D、
  • 2、国庆节假期,某学校七年级地理兴趣小组计划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某地(图所示区域)进行实践考察,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米,泉山山顶的海拔范围是
    (2)、为了制定研学计划,研学小组需要识别山体部位:A;B;C。(填地形部位名称)
    (3)、研学小组到达山脚下时,为体验不同的风景,分成了两个登山小组。第一小组的同学们选择沿着b路线上山,第二小组的同学们选择沿着a路线上山。

    ①第一小组的同学们从D处爬行至E处的相对高度为米;

    ②当两个小组都到达山顶时,第小组的同学们大多比较疲惫,原因是:

    (4)、若甲和乙分别代表两个村庄,那么甲村庄在乙村庄的方向。
    (5)、两个村庄的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千米。
  • 3、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图中B点的纬度是 , 经度是
    (2)、图中C点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位于半球。
    (3)、图中ABCD四点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4)、图中D点属于(填“高”“中”或“低”)纬度。
    (5)、两人分别从A、B两点同时向北走,会在相遇。AB沿所处的纬线走一圈,所走路程长的是
    (6)、A点位于B点的方向,A点位于C点方向。
  • 4、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
    A、一年 B、一个月 C、一天 D、一小时
    (2)、图中A点处于黑夜,B点处于白昼,再过不久,A地也将进入白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太阳东升西落 C、地球公转 D、昼夜长短的变化
    (3)、这一天北极圈以内出现的现象是(     )
    A、极昼 B、极夜 C、昼夜等长 D、无法确定
  • 5、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太空种子的优势是(     )

    ①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②降低育种成本③增强抗病虫害能力④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6、如图为“太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太阳系内,下列行星距离太阳最近的是(     )
    A、木星 B、地球 C、天王星 D、土星
    (2)、据目前所知,太阳系内只有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命。下列对地球适于生命存在条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地球是一颗恒星 B、地球表面温度适宜 C、地球上有液态水 D、地球表面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3)、2024年6月2日至3日,我国嫦娥六号探测器顺利完成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智能快速采样。探测器还搭载了多国科研设备,协同开展科学探测,体现了(     )

    ①大国担当精神②共同发展理念③开放包容态度④精准扶贫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7、某中学“地理+”校园劳动实践教育初见成效,①②菜园土壤质地及施肥浇水条件基本相同,发现同一品种的喜光蔬菜在②地长势较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药材园、桂花园、苗木园及地理园四个地块,实地面积最小的是(     )
    A、药材园 B、桂花园 C、苗木园 D、地理园
    (2)、②地位于教学楼的____面,光照较好。(     )
    A、 B、西 C、 D、
    (3)、同学们要从药材园前往田径场,总体的前进方向是(     )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
    (4)、从教学区正门到气象站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则实地距离应为(     )
    A、250米 B、250千米 C、25米 D、2500米
  • 8、读“甲、乙两地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的海拔高度是(     )
    A、1100米 B、1500米 C、2000米 D、2900米
    (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800米 B、1100米 C、2900米 D、2000米
  • 9、2023年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该系列卫星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静止轨道卫星是运行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地球同步卫星,其运行方向、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相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比纸质地图,百度地图(北斗车道级导航)的优点有(     )

    ①信息容量小②便于携带③更新速度快④制图精度低⑤信息数字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2)、我国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A、让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在掌握在自己手中,使国家的前途命运不受影响 B、与他国进行太空竞赛,在太空争霸中确保胜利 C、为了汽车在道路上能安全地行驶 D、为了方便人们从一地导航到另一地
  • 10、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们如今对地球的认识是经过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以下人类对地球探索历程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2)、地球作为人类生存的家园,对以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天圆地方 B、天如斗笠,地如橙盘 C、地球是正圆形 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最后不能达到目的地;而“东辕西辙”,理论上可以到达目的地。解释其原因正确的是(     )

    ①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经线不等长;纬线等长

    ③经线是圆;纬线是半圆④经线是半圆;纬线是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 11、为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前往我国北方某地区实地考察。根据该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山峰A处与B点两地的最大相对高度可能是米。
    (2)、考察期间同学们途经了图2中玻璃栈道景观,该景观出现在图1中的处(填字母和名称)。
    (3)、考察途中同学们发现了警示标志“雨季有山洪,途经须谨慎”,此标志有可能设立在E、F两地的处,判断依据是
    (4)、该地区计划在C处建设水库大坝,请你分析此处建设大坝的有利条件是。大坝建成后,需搬迁的村庄是
    (5)、图3是该地区一所风力发电厂照片,图中风力发电机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 在当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风力发电机应分布在图1中的(填字母)地。
  • 12、阅读探索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资料一 地壳运动即地质运动,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有时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来证明过去所发生的地壳变动。

    资料二 阅读示意图局部板块分布示意图。

    探究思考:

    (1)、写出A、B、D三大板块的名称。
    (2)、写出甲、乙两个全球著名火山地震带的名称。概括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
    (3)、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图中阿尔卑斯山脉形成的原因。
  • 13、阅读材料及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深秋的周末,东北风带来了阵阵凉意,家住滨海市的小明、小佳相约去湖滨公园游玩。

    材料二:滨海市区略图。

    (1)、图中铁路的走向(延伸方向)大致是方向,b运动场在宾馆的方向。若图中铁路线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则图中铁路的实地距离为
    (2)、他们相约在火车站东南方向的运动场附近会合,这个运动场指的是(填图中的字母代号)运动场。
    (3)、在地图的三要素中,该地图缺少的是
    (4)、此时湖中有人在划船,船从①处划向②处时是(填顺或逆)风而行。
    (5)、图中的ABC三处,噪声污染最小的是
    (6)、来滨海市游玩的小明住在宾馆,他想开车去C处,那么他可以大致先向方向到达B处,再向方向经过A处,最后向方向到达C处。
  • 14、读下面四幅经纬网图,完成问题。

    (1)、图中所示的数字地点中,既属于东半球、北半球、又位于中纬度的地点是(     )
    A、 B、 C、 D、
    (2)、对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线是直线,纬线是圆圈 B、西经20°和西经160°在同一个经线圈 C、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D、东经度在东半球,北纬度在北半球
  • 15、我国北方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观察了校园车棚中太阳照射范围的变化。下图中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同学们发现,一年中车棚内阳光照射范围是在不断变化的。正午时,车位上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是(     )
    A、 B、 C、 D、①与②之间
    (2)、关于车棚内阳光照射范围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天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

    ②一年中的变化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③一天中的变化与太阳东升西落直接相关

    ④一年中的变化与太阳回归运动直接相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6、某同学利用铝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日本多地震 B、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 C、红海不断扩张 D、气候异常
  • 17、某同学想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他需要做到(     )

    ①“太阳光线”对准地球仪的球心②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③地球仪按照顺时针方向移动④移动地球仪沿椭圆轨道做水平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二十四节气”已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图。读图下列与“二十四节气”最相关的地理原理是(     )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不停地自转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地轴是倾斜的
  • 19、同陆地地形一样,海洋底部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读下列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观察海底地形可知,由大陆向海洋深处延伸,依次出现的地形类型为(     )
    A、大陆架—洋底—大陆坡 B、大陆坡—洋底—大陆架 C、洋底—大陆架—洋底 D、大陆架—大陆坡—洋底
    (2)、大陆架与人类活动关系最为密切。以下关于大陆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距离陆地较远 B、水深较浅,阳光较好,渔业资源丰富 C、人类可以直接往大陆架排放污染物 D、深度不超过300米
  • 20、某中学几位同学想参观河南省科技馆。为方便出行,他们用所学地图知识绘制了简易地图(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同学们想知道去科技馆的路线,他们需要查阅的地图是(     )
    A、地形图 B、人口分布图 C、市区交通图 D、水文特征图
    (2)、通过查阅地图可知,科技馆位于某中学的____方向(     )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
    (3)、如果计算从学校到科技馆的直线距离,图中还需补充的地图要素是(     )
    A、图例 B、注记 C、指向标 D、比例尺
    (4)、下列关于地图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     )
    A、方向、比例尺、图例是地图的三大基本要素 B、比例尺1:200的含义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米 C、同样图幅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D、伴随科技的发展,电子地图在生活中应用日益广泛
上一页 94 95 96 97 9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