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试卷日期:2025-01-15 考试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
1. 如图示意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国土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C、大部分国土地处中、高纬度 D、属于北半球、西半球的国家(2)、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A、陆上国界线长,邻国较少 B、跨经度范围广,四季温暖 C、幅员辽阔,山区面积较小 D、海陆兼备,对外交通便利2. 电视台旅游栏目《远方的家》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摄制组所经地区的风土人情,如图中箭头表示两条拍摄线路。完成下面小题。(1)、《远方的家-边疆行》从广西的防城港市按顺时针方向经9个省区至辽宁的丹东市沿途拍摄,其中五集的标题分别是:①《沙漠边的绿洲》②《寻幽访玉走腾冲》③《最北之旅漠河》④《塞上江南》⑤《醉美长白山》。该摄制组拍摄行程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④①⑤ C、②①④③⑤ D、④②③⑤①(2)、白银市某车队组织沿该拍摄线路自驾游活动,他们的车牌号码最有可能是( )A、粤D***** B、桂D***** C、甘D***** D、闽D*****3. 2022年11月15日为世界80亿人口日。与2021年相比,2022年中国人口总数减少了85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问题有( )
①劳动力短缺②就业压力增大③家庭养老问题突出④社会赡养费用上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2022年,中国人口近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为此,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适当鼓励生育②均衡人口分布③降低生育成本④提倡晚婚晚育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4. 下图示意我国沿32°N地形剖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字母B所代表的地形区是(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2)、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南高北低 D、中间高,四周低5. “十一”假期过后,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推进了我国北方秋冬季节的转换。“你在北方穿貂,我在南方露腰”一句调侃语道出了南、北方气候的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你在北方穿貂,我在南方露腰”所处季节,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A、从北向南递减 B、南北温差大 C、从西向东递减 D、东、西部气温相同(2)、相较于秋冬季节多样化的穿衣风格,我国南北方夏季穿衣风格更趋一致,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地势高,有利于气温升高 B、我国纬度位置很低 C、我国南北方夏季普遍高温 D、我国各地风俗习惯一致6. 古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了长江干流某河段当时的特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白帝城位于长江的(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2)、 古诗句反映长江此河段,当时( )A、水量大 B、汛期长 C、水位低 D、流速快7. 广西柳州螺蛳粉以米粉为主料,酸辣可口,近年来风靡全国,名声大噪。柳州政府推出打造螺蛳粉特色小镇推进“螺蛳粉+”的发展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螺蛳粉以米粉为主料,是因为广西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大豆 B、小麦 C、水稻 D、玉米(2)、上述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草地 B、林地 C、旱地 D、水田(3)、柳州推进螺蛳粉产业升级发展对柳州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 )①带动螺蛳粉相关加工工业的发展
②带动当地水稻等农产品种植业的发展
③带动当地交通运输的建设,提高产品运输能力
④利用螺蛳粉名气,提高品牌效应,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8.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读我国主要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机器人产业主要分布在( )A、西北地区 B、边境地区 C、青藏地区 D、沿江沿海地区(2)、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我国积极发展( )A、高新技术产业 B、机电工业 C、钢铁工业 D、石化产业(3)、从人口角度来看,我国近年来明显加大对机器人推广的原因可能是( )A、人口死亡率变高 B、人口出生率变高 C、人口老龄化加剧 D、人口增长速度快9. 川藏铁路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四川省与西藏自治区的快速铁路(如图所示),大致呈东西走向,是中国国内第二条进藏铁路。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叙述最符合川藏铁路沿线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沙漠、戈壁广阔 B、雪峰连绵,冰川广布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石林等喀斯特地貌密布(2)、川藏铁路线施工难度极大,其中原因之一是由于穿过了( )A、太行山脉 B、横断山脉 C、小兴安岭 D、昆仑山脉(3)、分布在川藏铁路沿线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A、壮族 B、藏族 C、满族 D、朝鲜族10. 2023年6月25日是第33个中国土地日,读“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观最可能发生在哪种土地利用类型( )A、① B、③ C、③ D、④(2)、坚持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在③和④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分别是( )A、种植业、畜牧业 B、林业、种植业 C、林业、畜牧业 D、渔业、畜牧业11. 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某校学生收集了二十四节气的谚语。下表是学生收集的关于丙省的谚语,图为中国雨带推移示意图(陆地上的阴影区为雨带),完成下面小题。节气
谚语
雨水(2023.2.19)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
小满(2023.5.21)
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芒种(2023.6.6)
芒种南风扬,大雨满池塘
秋分(2023.9.23)
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1)、根据图,丙省“芒种南风扬,大雨满池塘”中的“南风”是指( )A、来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风 B、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C、来自印度洋的东南季风 D、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2)、结合图,雨水、秋分丙省出现“有雨”“雷电闪”的现象,当年最有可能发生的灾害是( )A、火山爆发 B、地震 C、洪涝 D、旱灾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25分)
-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理课上同学们用超轻粘土制作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简易模型,探究我国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步骤一:绘制界线】
(1)同学用笔描绘中国轮廓和阶梯界限,其中A处于我国第二阶梯与第阶梯的分界线附近。
【步骤二:建构模型】
(2)以阶梯分界线为界,同学们用超轻粘土逐层构建地势模型,为了更好地体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状分布的特征,同学们参考地形图图例,分别用褐色、黄色和绿色进行了装饰。
【步骤三:塑造山脉】
(3)建构模型后,同学们用手挤压阶梯交界塑造山脉,其中A是山。
【步骤四:制作讨论】
(4)制作完成后,同学们发现模型中黄、褐色代表的山区面积广大,受地形限制山区经济发展较(快/慢),同学们为山区发展建言献策,以下观点你认同的是:观点。观点一:大力开发矿产,一切以经济效益为重。观点二:发展生态旅游,同时注意环境保护。
1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传承革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借助网络开展“追寻红军足迹,重走长征路”的云端研学活动,感受祖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
材料二:同学们搜集并整理了以下资料
长征的起点是1934年10月10日从江西瑞金出发;终点是1936年10月22日,红二、红一方面军会师在甘肃会宁。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三: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1)、长征起点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为 , 终点会宁县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2)、长征起点瑞金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以水稻为主,饮食习惯推测,当地的气候类型是。(3)、结合毛泽东的诗词及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列出长征沿途经过的著名山脉和河流名称。(各列一个即可)山脉: , 河流:。(4)、研学中同学们发现长征起点、终点人们的主食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填“气候”或“地形”)。14. 读长江、黄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长江、黄河共同发源的地形区是;黄河发源于山脉;长江注入的海域是。(2)、黄河自古多忧患,中游泥沙含量增加,下游形成了“”,历史上多次决堤改道,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3)、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其水能资源集中分布在上游河段。(4)、A处是黄河中游流经的地形区 , 该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5)、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但历史上水患严重。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治理黄河的是( )A、加固下游河堤 B、上游地区开荒种地 C、修建水利工程 D、植树种草,加强水土保持15. 读图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图2“我国四大牧区分布图”,回答各题。(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中,占比最大的是(填名称)。图1中,②地区的耕地类型是 , 华北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冬小麦/春小麦)。(2)、土地利用类型③对应地形类型主要是 , ④处的土地利用类型是。(3)、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大致以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呈现出“东耕西牧”的分布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