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雨后彩虹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牛顿的“色散实验”是光的反射现象。
  • 2、 是人体的控制中心,他总是在不断的发送和接收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需要身体的联络员—来完成。
  • 3、 你的心脏位于你胸口(选填:左侧; 右侧; 正下方) ,心脏 , 推动血液由心脏进入血管(动脉)流到全身各处,心脏 , 血液由血管(静脉) 流回心脏。
  • 4、 水钟的水流速度与有关。
  • 5、 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来计时,所以有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发明了最早的时间单位
  • 6、 中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利用日影长度来计时的仪器是
  • 7、 长白山天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黄河第一湾——乾坤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8、 我的家乡金华,四周有山地、丘陵,中间比较平缓,这样的地形叫做
  • 9、 当光照射到镜子会 , 照射到保鲜袋会 , 照射到墙壁会。(选填:通过; 部分通过; 不通过)
  • 10、 2022年11月8日晚上,我们在金华看到了月食,月食产生是由于位于的中间。  (选填:地球; 月球; 太阳)
  • 11、 教室墙面刷成白色后,感觉教室亮堂起来,这是因为白墙增强了光的
  • 12、 龙龙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加入100毫升30℃的水和100 毫升50℃的水,并将甲、乙两颗大小相同的糖块分别放入这两杯水中,糖块在水中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如下表所示。

    糖块

    水的体积(毫升)

    水温 (℃)

    完全溶解需要的时间

    100

    30

    3分20秒

    100

    50

    2分30秒

    (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断龙龙想要探究的问题是(   )。
    A、水的体积对糖块溶解快慢的影响 B、糖块大小对糖块溶解快慢的影响 C、水的温度对糖块溶解快慢的影响
    (2)、 龙龙把另一颗与甲、乙相同的丙糖块放入100毫升40℃的水中,请你推测它完全溶解可能需要的时间,并说明理由。

    我认为丙糖块完全溶解需要的时间可能是 , 理由是:

    (3)、请你写出一种可以加快糖块溶解的办法:
  • 13、龙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运动方式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分别用A、B、C三种方式拉动纸盒; 在回形针上逐个增加垫圈,直至纸盒开始运动; 多次测量,记录用A、B、C三种方式使纸盒开始运动时的最少垫圈数,以下是他的实验记录。

    要改变的因素

    实验结果

    处理实验数据

    小车的运动方式

    摩擦力(垫圈数)

    选取的数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 直接拉动

    10个

    11个

    10个

    10个

    B. 垫滚木拉动

    2个

    3个

    4个

    ?

    C. 装轮子拉动

    2个

    2个

    2个

    2个

    (1)、探究运动方式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时,改变的条件是 (   )。
    A、小车的运动方式 B、垫圈的个数 C、小车运动的时间
    (2)、表中“选取的数值”项下有一处数据缺失,你认为这个数据应该是 (   )。
    A、2个 B、3个 C、4个
    (3)、分析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直接拉动纸盒与装轮子拉动纸盒时的摩擦力一样大 B、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 C、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无关
    (4)、华华还想继续探究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快慢的影响,她用细线、小车、回形针、垫圈等材料在光滑的桌面上进行实验,表中是她记录的数据。

    垫圈数量

    从起点到终点用的时间

    选取的数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5个

    5.12秒

    5.88秒

    5.10秒

    5.12秒

    10个

    3.07秒

    3.48秒

    3.79秒

    3.48秒

    15个

    2.38秒

    2.40秒

    2.45秒

    2.40秒

    实验中,小车的动力来自 (   )。

    A、小车的重力 B、车轮的摩擦力 C、垫圈的重力
    (5)、根据实验记录推测,要让小车在2秒内从起点运动到终点,垫圈的数量范围是(   )。
    A、6~9个 B、11~14个 C、16个以上
    (6)、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4、龙龙和小红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参加了百米赛跑。比赛结束后,龙龙的呼吸很快恢复到正常。而不爱运动的小红却恢复得很慢,大家猜测这与肺活量有关。因此龙龙和小红用简易肺活量袋测量了肺活量,龙龙测得肺活量是2500毫升,小红测得肺活量为4000毫升。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1100毫升~2600毫升,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在900毫升~2000毫升。

    (1)、体育老师判断小红的肺活量数据不准确,老师判断的依据是(   )。
    A、女生的肺活量绝对不可能大于男生 B、小红和龙龙都是四年级学生,肺活量应该相同 C、国家标准里,四年级女生的肺活量为900~2000毫升,小红平时不爱运动,肺活量达不到4000毫升
    (2)、小红肺活量数据不准确的原因可能是:
    (3)、小红按照正确的方法重新测了一次肺活量,数据是1250毫升,她将自己的肺活量与全班同学的肺活量进行了对比,班级肺活量数据如下图所示:

    观察全班同学的肺活量数据,我们可以发现:

    (4)、 小红对自己的肺活量不是很满意,想要提高肺活量,你会建议小红怎么做?

    建议: 

  • 15、龙龙找来了两个相同的透明塑料袋,分别标为A和B。龙龙用A袋装了一袋空气,将自己呼出的气体吹入B袋,扎紧袋口。根据下表中的数据,他分析比较了两个袋中的气体成分。

    气体

    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它气体

    空气(A袋)

    78%

    21%

    0.03%

    0.97%

    呼出体外的气体(B袋)

    78%

    16%

    4%

    2%

    (1)、A、B袋中气体都含有及其它气体。
    (2)、A袋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比B袋中的。  (选填“多”或“少”)
    (3)、 A袋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B袋中的。  (选填“多”或“少”)
  • 16、 华华准备用杯子自制一个小乐器,她在家中找到了形状、厚薄相同但材料、大小不同的杯子进行制作。

    杯子编号

    杯子材质

    不锈钢

    玻璃

    玻璃

    PE淋膜纸

    杯口直径

    10厘米

    12厘米

    10厘米

    10厘米

    (1)、华华用木筷敲击玻璃杯时能听到声音,此时声音通过(   )传播到华华耳朵里。
    A、液体 B、固体 C、气体
    (2)、华华想要探究杯子发出声音的高低与材料的关系,她可以选择(   )杯子进行实验。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3)、 华华用木筷敲击乙杯子的杯口,开始时是轻轻敲,随着敲击力度的增加,听到的声音越来越。  (选填“高”、 “低”、 “强”或“弱”)
    (4)、华华准备用4个乙杯子、水和木筷自制一个敲击类乐器,请你在下图画出各杯子的水位高度 , 让小乐器从左到右发出的声音越来越高

    (5)、杯中加入水后,华华调试时发现1号杯子发出的声音偏高,调整的方法为:
    (6)、华华利用4个纸杯和2根棉线制作了一个“新型”土电话,如图所示。此时,华华对着杯子说话,甲、乙、丙三名同学在另外三个地方听。下列关于新型土电话的说法中,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并做出解释。

    ①同学丙处可以听见声音,同学甲和同学乙处均听不见声音;

    ②同学甲、乙、丙处均可以听见声音;

    ③同学甲、乙、丙处均听不见声音。

    我选择(选填①、②或③),理由是: 

  • 17、 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 )
  • 18、 人唱歌时,把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处,能感受到声带的振动。( )
  • 19、 华华给气球充气时,发现气球会慢慢鼓起来,变成不同的形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充气后的气球鼓起来,说明空气有质量 B、充气后的气球鼓起来,说明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C、充气后的气球鼓起来,说明空气有固定的形状
  • 20、 2024年11 月4 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返回舱即将落地的时候,返回舱的反推发动机启动,利用(   )进行减速,实现软着陆,增加着陆安全性。
    A、重力 B、反冲力 C、弹力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