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必修)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江西省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乾安县七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河南郑州47中学暨八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某古代文明诞生于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金字塔等是其文明的象征。这一文明是(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西亚文明 D、古代希腊文明
-
2、某同学在学习中搜集到下列资料,据此可知,他正在学习( )A、古代北非文明 B、古代西亚文明 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希腊文明
-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人在1846年着手制订一项系统的自由贸易政策,紧跟着其他国家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经济活动处于普遍的自由主义环境里,在这种环境下,商业被认为应该不受政治国家限制,因而经济活动依然主要是国家性和全球性的。十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币、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
——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这一“重要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并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其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46年英国着手制定“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及影响。 -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时代,巩固自上而下的皇权一统秩序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内容。
材料一 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朱元璋)曰:“而其(元朝)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揽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摘编自《明太祖实录》
材料三 明代皇帝们在维护皇权方面尚不昏昧。皇帝们从这一点出发,给予内阁辅政之事实,而不予宰相之名,以防止和牵制他们过于强大后据宰相之位以篡皇权的危险。
——摘编自夏骏杰《简论明代司礼监与内阁的运行机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所实行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制度在当时所起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指出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何说内阁有“辅政之事实”而无“宰相之名”? -
5、城市交通是我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27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现象带给我们的直接影响是( )A、交通拥堵 B、环境污染 C、能源紧缺 D、汽车增长过快
-
6、《黄帝内经》认为人的身、心、行共同构成了生命,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谐发展。心“德”管,(医者)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材料认为《黄帝内经》A、蕴含了朴素的唯物论思想 B、强调了中医医德的重要性 C、代表了中医理论的最高水平 D、奠定了传统中医学理论基础
-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要以不违背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根据地方实际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这表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A、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自治 B、强调权利与义务统一 C、是符合国情的民族政策 D、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
8、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声明指出:中日两国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建立外交关系。直接推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是A、亚非会议的召开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美关系的缓和 D、中美两国的建交
-
9、“一部民主政治史”取代“五千年的帝王专制史”开始于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大革命
-
10、《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颁布的改革方案。该方案A、明确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集中反映了农民的现实需求 C、体现出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D、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色彩
-
11、粽子、水饺、汤圆、八宝粥等食品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仍由祖辈、父辈钻进厨房亲手烹制。如今,它们大多也都穿上了“外衣”有了法定技术标准并被摆上货架,让人们吃起来更简单、放心。这表明A、现代食物安全隐患较大 B、科技进步便利了民众生活 C、传统食品销路一向较好 D、现代农业发展使食物丰富
-
12、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是( )A、罗马法 B、拿破仑《民法典》 C、《汉谟拉比法典》 D、《权利法案》
-
13、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以后,巡视制度作为反腐利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古代也有类似的巡视制度,下列官职中,行使这种职责的是A、太尉 B、丞相 C、刺史 D、参知政事
-
1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是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的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帝王。其中属于“汉武”的措施是( )A、创立中央集权制 B、三省六部制 C、二府三司制 D、建立中朝
-
1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 B、建立皇帝制度 C、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认为,在16—19世纪中叶的世界经济发展中,英国的地位步步上升。最终独占鳌头,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最大的剥削者。下表所列为英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事件。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562年英国的非洲奴隶贸易开始
1583年英国开始在北美殖民
1600年伦敦商人开始组建东印度公司
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
17世纪中后期三次英荷战争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
1742年英国与西班牙发生贸易战争
1825年斯蒂芬孙的蒸汽机车运行成功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材料二“二战”后,世界经济的演进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债务的盟国间的金融协定所决定的。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
——【美】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
材料三任何国家和民族在追求自身发展时,若一直忽视甚至无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则不仅危害自己,更要殃及全人类
——贺金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
(1)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一中“英国历史大事年表”补充三件大事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中是如何胜出的。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和美国确立各自经济地位主要方式的不同及其启示。
-
17、辩论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各州代表就“全国行政官”的人数和权力等问题展开激烈辩论。以下为6月1日—7月19日的发言节录:
拉特里奇:赞成把行政权委托给一人,但不能赋予此人宣战和媾和的权力。
谢尔曼:行政官只是把立法机构的意志付诸实施,这一人或数人,只有国会才能委任,且只对国会负责。
伦道夫:坚决反对把行政权集于一人。这是君主制的胚胎,不要以英国政府为模本。为了维护全国行政官的独立,就应该由一人以上担任。
威尔逊:全国行政官由一人担任。若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独立,行政官就应拥有绝对否决权。
巴特勒:赞成设立一人为行政官,但反对授予此人否决立法的全权。难道美国不会出现克伦威尔式人物?
汉密尔顿:主张选举产生一位行政官,他应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
莫里斯:设立行政官的目标之一是控制国会。国会会抓住战争、入侵、动乱等时机扩权。因此需要一位行政官做人民的保护者,抵制由大人物和有钱人组成的国会。
1787年宪法最终确立了总统制,但关于总统权力的争论还在继续。
(1)、各州代表关于设立“全国行政官”有哪几种观点?归纳其理由。(2)、有学者在谈到18世纪英美政治体制时,认为美国总统是“没有君主制的国王”。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族交融。但是改革过程充满了曲折和艰辛。
材料二 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它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清末新政和民国时期的改革,大多也有成功。
材料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以招。
——以上材料均来自于高中历史教科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解读材料,根据材料整体或者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失在于制,不在于政……(秦)失在于政,不在于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狗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候王……
——摘编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也加受节度使官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酿成藩镇割据。宋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西周、秦朝和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并指出汉武帝为制“侯王”采取的行动。(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与宋朝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加强对地方财政、军事控制的举措。 -
20、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B、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