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国家的职能表现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下列做法属于国家行使对内职能的是(     )
    A、人民军队坚决维护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B、兴办各种公共工程,完善各种公共设施 C、积极拓展同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D、某商场开展减价大促销活动
  • 2、2021年6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共产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伟大实践》白皮书。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在筚路蓝缕的百年征程中创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伟大奇迹,谱写了人权文明的新篇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
    A、是国家专政职能的要求 B、体现了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C、体现了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D、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全民性质
  • 3、全面从严治党、纯净政治生态,最终目的是推进新时代强国强军事业。从严治党要求(     )
    A、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B、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反腐力度 C、加强党员的精神文明建设 D、不断提高党的依法行政能力
  • 4、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党旗始终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广大党员始终奋战在抗疫的最要处、最难处、最险处,当先锋、做表率,发挥了稳定人心、凝聚力量的模范作用。这说明(     )
    A、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B、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D、中国共产党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 5、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披荆斩棘,100年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乘风破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重要原因党始终保持先进性。永葆党的先进性(     )
    A、切实履行党对于各方面建设的职能 B、不断推进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C、健全总揽全局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D、必须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 6、人类的交往,提供了不同文化间接触与交流的机会。在文化的接触中,人们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状况而产生的心理以及自己的各种需要决定如何去对待外来文化。这表明(   )
    A、外来文化对本地文化会有冲击和影响 B、社会的变迁影响我们对外来文化的态度 C、外来文化本土化的过程就是文化入侵 D、外来文化并不会同化和改造本土文化
  • 7、爱因斯坦说:“每个人都身怀天赋,但如果用会不会爬树的能力来评判一只鱼,它会终其一生以为自己愚蠢。”这告诉我们
    A、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前提 B、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观差异性 C、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D、一个人能否成功决定于他的价值取向
  • 8、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一论断表明(     )
    A、认识是实践的基础 B、真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认识与实践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 9、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用这种独特方式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这种“独特方式”是指(     )
    A、从世界观角度去理解和探究哲学问题 B、从实践出发去认识、理解现存的世界 C、在哲学研究领域坚持了唯物论的思想 D、将整个客观世界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
  • 10、2021年5月12日,深圳市民政局、深圳市财政局联合发布《关于2021年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决定提高2021年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及相关社会救助标准。其中,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25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300元。居民获得的保障性收入属于(       )
    A、劳动性收入 B、财产性收入 C、经营性收入 D、转移性收入
  • 11、国务院扶贫办消息,改革开放40年中国有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以上.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A、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B、以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C、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12、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非公有制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这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     )
    A、逐步掌握了我国的经济命脉 B、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C、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D、是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 13、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我国(  )
    A、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B、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D、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 1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下列对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最全面、最准确的评价是(     )
    A、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严重曲折 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帆凤顺 C、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误大于成就
  • 15、从1944年到1949年,欧洲和亚洲有十多个国家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人民民主的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取得重大发展的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口曾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领土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成就的突出表现是(       )
    A、社会主义从实践到理论 B、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C、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现实 D、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唐诗三百首,人生天地间。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国风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因很高的“含诗量”(使用了48首唐诗)而受到广泛关注。观影过程中,很多人尤其是孩子不由自主地跟着剧中人物吟诵起古诗来,观影现场竟然成了“背诗”现场。《长安三万里》综合运用声、画、乐、光影等多种手段,实现视觉与听觉、奇幻和实际、虚与实的交互融合,清晰地阐释并传递出古典诗词中的中华美学理念,也将文本背后的情感、意境、真与美呈现出来,创造出新的审美空间。在对经典诗句一遍遍的诵读中,观众不仅领略了古典诗词韵律和谐、文字精练的艺术特色,也看到了诗词背后恢宏壮阔的历史往事,更激活了埋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民族文化自豪感。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说明《长安三万里》中对唐诗的诵读为什么能够激活埋藏在观众内心深处的民族文化自豪感。
    (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找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请你提出两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方式。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材料一   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51个国家和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来华参会。

    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老挝人民的铁路梦成为现实,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重焕生机,非洲偏远村庄接入了卫星电视信号,安哥拉干旱地区民众在家门口就能享用干净的饮用水,由中国承建的风电场助力哈萨克斯坦向低碳转型……2013年到2022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投资、贸易、金融、科技、民生等领域。截至2023年9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7.8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

    材料二   2023年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开幕。

    在本届进博会举办期间,已有超过3400家参展商和39.4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百余名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全球总部高管来华参加进博会,规模再创新高;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达289家,超过之前历届水平……纵观前五届进博会,13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综合展,首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约2000项,累计意向成交金额近3500亿美元;各国展会展演内容丰富多彩,人文交流平台作用进一步凸显,勾绘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大画卷;约400家企业时隔两年以上回归参展,促进展商变投资商、展品变商品,形成助创新、促转型、拓市场、优供给、谋合作的深层次成果。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共建“一带一路”是如何彰显中国新时代大国担当的。
    (2)、进博会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统一的国家只能有一个中央政府。在国家结构形式上,美国实行联邦制,各州可以有自己的州宪法和警察,在经济发展上也有更大的自主权;同样实行联邦制的俄罗斯联邦,其内部车臣共和国甚至可以有自己的军队。中国是一个单一制国家,除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拥有中央授权的高度自治权外,其他行政地方在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内行使职权。

    对此,有人认为联邦制下的中央与地方分权更具有进步性,更利于实现发展自由。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态问题,考验的是历史的眼光。新时代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如今,祁连山历经“史上最严”整改,祛多年沉疴、还欠账旧账,迎来黑色到浅绿、深绿的底色之变;推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沿江省市的共识;甘肃八步沙林场,在漫地黄沙中显现出片片绿地……越来越多人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转化为爱绿、植绿、护绿的自觉行动,不断拓宽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让绿色成为最亮丽的发展底色。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 20、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旧金山宣言指出,(我们)必须利用技术和经济进步,继续释放本地区的巨大潜力和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应对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所有环境挑战;推动本地区将韧性、可持续性、互联互通、创新和包容性纳入优先事项,共同应对最紧迫的经济挑战。由此可见(     )

    ①亚太经合组织通过集体行动加强成员间的经贸合作

    ②实践多边主义是推动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③推动经济全球化走向深入是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

    ④应对经济挑战应打造自由、开放、公平的营商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