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卷网-试卷题库版本:
相关试卷
-
1、关于下列四省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西部地区的省是甲、丁 B、濒临海洋的省是甲、丙 C、每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乙、丙 D、外国朋友要考察少数民族风情,建议他去甲省
-
2、大美新疆,美在自然,美在人文。读图,回答问题。(1)、沿独库公路(从独山子到库车)翻越天山山脉,发现准噶尔盆地的植被比塔里木盆地更加茂密,造成此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地势 C、降水 D、海陆位置(2)、下列有关塔里木盆地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运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发展绿洲农业 B、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种植热带水果 C、发挥河湖众多的优势,发展水产养殖业 D、依托广袤的草场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
-
3、读图“我国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从气候上看,甲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从植被上看,甲是温带荒漠,乙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③从地形区上看,甲是内蒙古高原,乙是东北平原
④山脉东西两侧的差异,显示了季风区和非季风的差异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2)、乙地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打破了传统的“南稻北麦”格局,但有制约种植水的不利气候条件,水稻熟制只能( )
A、一年三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一熟 -
4、读我国北纬45°附近某山地两侧甲、乙两地的气候和地形资料,完成问题。
甲
乙
1月均温/℃
-19.8
-15.5
7月均温/℃
19.6
23.5
年降水量/毫米
356.5
446
平均海拔/米
800-1100
130-266
(1)、该山地最有可能是( )A、太行山脉 B、横断山脉 C、大兴安岭 D、小兴安岭(2)、甲、乙两地区气候特征差异表现为( )A、甲地比乙地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B、甲地比乙地降水少,较为干旱 C、乙地比甲地海拔低,冬季气温低 D、乙地比甲地降水多, 夏季气温低(3)、甲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有( )A、吸引外资,对外开放 B、开辟梯田,种植春小麦 C、草原广阔,放牧牛羊 D、商品粮基地,扩种水稻 -
5、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黄河流域的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将有法可依。读右图,完成问题。(1)、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的原因是 ( )A、非季风区,气候干旱 B、人口稠密,需水量大 C、地上悬河, 支流稀少 D、工业发达,污染严重(2)、合理开发黄河,依法保护生态。以下符合这一理念的有( )
①青海省水能丰富,兴修水利 ②银川市塞上江南,农业灌溉
③太原市煤炭众多,毁林开山 ④山东省地势低平,围湖造田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6、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有许多地理界线。读下图完成下面问题。(1)、界线a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关于此线叙述错误的是( )A、此线以东是非季风区,以西是季风区 B、此线大致和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C、此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此线以东的河流多属于外流河,以西的河流多属于内流河(2)、界线b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关于我国人口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界线b大致从黑龙江省的漠河到云南省的腾冲一线 C、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D、我国人口的分布以界线b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
7、“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是二十世纪末由中国渔民发现的,考古学家推断该船应是800多年前的冬天从泉州出发航行到华光礁时触礁沉没。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该船从泉州出发至华光礁,途中航行状况和气温变化状况分别是( )A、逆风 降低 B、顺风 升高 C、逆风 升高 D、顺风 降低(2)、关于图中岛屿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永兴岛位于黄岩岛的西北方 B、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 C、海南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方 D、我国领土最南端为曾母暗沙(3)、图中甲省级行政区域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藏族 B、满族 C、回族 D、壮族(4)、图中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乙是( )A、越南 B、菲律宾 C、马来西亚 D、印度尼西亚
-
8、中国各种地形面积相差很大,平原所占面积较大,山地所占面积最大。( )
-
9、中国是个大家庭,是一个由56个少数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
10、以下省级行政区简称与河流有关:黑、辽、闽、赣、湘。( )
-
11、我国南北跨度约49°,导致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大。( )
-
12、台湾,山脉多位于岛屿东中部,平原多分布在西部沿海。( )
-
13、四川盆地,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四周山脉环绕,具有冬暖、春热、夏早的特点。( )
-
14、上海早在200多年前就有“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美称,是我国政治和经济中心。( )
-
15、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建城已有3000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
-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型号手机生产示意图。
材料二:澜沧江—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近年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澜湄国家依托于 2017年成立的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开展了澜湄水环境治理圆桌对话等卓有成效的交流活动。2024年5月 28日,2024年“澜湄周”活动——绿色澜湄计划:澜湄低碳与可持续基础设施知识共享圆桌对话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
材料三:21世纪以来,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比如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中,提供疫苗援助、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参与环境保护、 支持多边主义,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1)、从上图可知,该手机需要共同完成。此例说明,21 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经济走向的世界。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是:。(2)、为什么澜湄国家要共同制定绿色澜湄计划?(3)、材料三说明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两类国家的世界人口构成和世界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情况。
材料二:来自Ⅰ类国家的纳采亚和许多印度孩子一样,全家住在一个简陋的木屋里,虽然已到了上学的年龄,但是因为家里经济状况不好,他只得帮助爸爸摆摊卖水果。
材料三:来自Ⅱ类国家的麦克同许多美国孩子一样,有着自己的生活天地——属于自己的房间,假期可随父母去各地旅游。
(1)、 材料一中的Ⅰ类国家指 , 该类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拉丁美洲。Ⅱ类国家是指。(2)、在国际上,我们把Ⅰ类国家和Ⅱ类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3)、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Ⅰ类国家和Ⅱ类国家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4)、你认为Ⅰ类国家可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
18、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碳达峰), 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读图,完成下题。(1)、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最高的国家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分别是⋯⋯ ( )A、美国、中国 B、美国、韩国 C、中国、美国 D、韩国、美国(2)、要实现“碳中和”,必须加强国际合作。下列关于国际合作对我国产生的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A、使我国经济建设面临诸多威胁与挑战 B、有利于将我国建设得更绿色更可持续 C、增强了我国主导全球气候治理的能力 D、明显加大了我国对石化能源的依赖性
-
19、2024年1月1日,沙特阿拉伯、埃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和埃塞俄比亚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金砖国家之间的各项合作称为 ( )A、南北合作 B、南北对话 C、南南合作 D、南南对话
-
20、2024年5月 25 日,X8157次中欧班列(西安一马拉舍维奇)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至此,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9万列,发送货物超870万标箱、货值超3800亿美元。对于中欧班列,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B、主要采取了水陆联运的方式 C、具有运量大、运价低的优势 D、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