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读部分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均国民收入图,完成下面小题。(1)、读图得到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印度 B、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低于世界人均国民收入 C、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国家是日本 D、印度人均国民收入高于世界人均国民收入(2)、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较慢,这一类型国家会产生很多人口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劳动力丰富 B、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C、新生儿数量多,学位紧张 D、采取限制人口的生育政策
-
2、“灯塔工厂”指大规模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5G等新技术,全方位推动制造业全过程、价值链和商业模式转型的示范性工厂或企业,是拥有足够多的科技含量的“世界最先进的工厂”。下图示意世界“灯塔工厂”分布的主要国家及工厂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读图,“灯塔工厂”数量最多的大洲是( )A、欧洲 B、亚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2)、“灯塔工厂”分布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部分布在北半球 B、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C、主要分布在高纬度 D、全部分布在发达国家(3)、“灯塔工厂”最需要( )A、高端的技术 B、丰富的能源 C、充足的劳动力 D、优质的原料
-
3、“城市漫步”(CityWalk)指人们用步行的方式,亲密的感受城市文化历史和生活氛围。下图示意小雅2024年12月16日的城市漫步路线:早晨从天心公园出发,最终抵达橘子洲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读图,位于此次城市漫步线路上的景点是( )A、麓山寺 B、火宫殿 C、白沙井 D、青少年宫(2)、小雅经过橘洲公园时,出发点天心公园位于她的____方向(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D、西南(3)、小雅回家为了查找地铁站的具体出站口,她打开手机电子地图双指____地图,让其显示的内容更加详细( )A、旋转 B、放大 C、缩小 D、截屏
-
4、
菏泽市22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根据以下材料(图1-图4),运用区域学习的方法,自主探究南美洲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请帮助该小组完成相关探究任务。
明确地理位置
(1)描述南美洲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归纳自然地理特征
(2)描述南美洲东西部的地形分布特点。
(3)南美洲气候湿热,请从图中找出两条信息来支持这一观点。
分析人文地理特征
(4)平原地区和河流沿岸大都人口稠密,但亚马孙河流域人口稀疏,请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
-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流是文明的发祥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三个位于亚洲,其所在流线分别为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
水稻喜高温、喜湿。目前,世界稻谷产量90%集中于亚洲,加之亚洲居民喜食稻米,故常称水稻为“亚洲的粮食”。图1示意亚洲部分河流及水稻主产区的分布,图2示意亚洲气候类型分布。
(1)、世界长度排名前十的河流中亚洲占一半,说出亚洲多长河的主要原因。(2)、据图1判断亚洲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3)、概括亚洲水稻的分布特点。(4)、说明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能够孕有古代文明的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 -
6、读“美洲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1)、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A是( )A、苏伊士运河 B、直布罗陀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霍尔木兹海峡(2)、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美洲地形的是( )A、A B、B C、C D、D(3)、甲地人口很少的原因是( )A、炎热干燥 B、海拔高、寒冷 C、高温潮湿 D、温和湿润(4)、关于南、北美洲的居民和经济,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北美洲的原住居民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②南美洲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
③美洲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④南美洲的居民主要讲英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7、《动物世界》栏目中经常看到,非洲热带草原上的动物,为了生活在降水充沛、水热充足的环境下,每年都会进行的周期性大规模迁徙。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把非洲大陆称为( )A、“湿润大陆” B、“高原大陆” C、“富饶大陆” D、“热带大陆”(2)、非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3)、大多数河流的流量与流经地区降水量密切相关。据此推断,图中四条河流中流量最大的是( )A、甲河 B、乙河 C、丙河 D、丁河(4)、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被誉为“赤道雪峰”,形成此自然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人为因素 D、纬度因素(5)、非洲热带草原野生动物迁徙方向及时间是( )A、6月份,从A地开始向B地迁徙 B、12月份,从B地开始向A地迁徙 C、12月至次年5月,动物集中在A地活动 D、12月至次年5月,动物集中在B地活动(6)、非洲气候分布特点是( )A、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B、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C、以赤道为中心呈东西对称分布 D、分布面积最广的是热带沙漠气候
-
8、下图为某个大洲沿赤道的地形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大洲为( )A、非洲 B、南美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2)、下列关于该大洲的说法不正确的( )A、刚果盆地为世界最大的盆地 B、东非大裂谷是因为板块张裂而成 C、该大洲跨南北半球 D、该大洲濒临三大洋(3)、该大洲人口增长较快,带来的影响是( )
①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太大②人口老龄化严重
③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④劳动力短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9、2024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开启了中国与欧洲交流互动的新篇章。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能够正确表示欧洲地理位置的是( )A、A B、B C、C D、D(2)、下列关于欧洲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大洲 B、欧洲城市人口比重很低 C、大部分地区人口稠密 D、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
10、读欧洲轮廓图和欧洲不同海拔高度的陆地占全洲面积的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欧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拥有热、温、寒带气候 B、西濒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靠地中海 C、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D、三面临海,多优良港口,航海业发达(2)、欧洲海洋性气候显著,受其影响,欧洲河流的特点是( )A、内流区面积广大 B、呈辐射状分布 C、多长河 D、流量较大且季节变化小
-
1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广袤、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人口分布不均,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读亚洲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亚洲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A、北亚、南亚和西亚 B、中亚、西亚和南亚 C、西亚、东亚和中亚 D、东亚、南亚和东南亚(2)、图中甲地人口分布稀疏,主要是因为( )A、纬度高,气候寒冷 B、海拔高,气候寒冷 C、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D、气候炎热干燥(3)、乙地是亚洲人口稠密区,人口聚集的优越条件有( )
①气候湿热 ②交通便利 ③开发历史悠久 ④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2024年3月28日,备受瞩目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中国海南博鳌拉开帷幕,此次年会的主题为“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下图示意亚洲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举办地海南地处亚洲地理分区中的( )A、东南亚 B、南亚 C、东亚 D、西亚(2)、亚洲东部濒临的大洋是( )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太平洋(3)、此次年会的主题说明亚洲各国( )A、经济合作增强 B、社会发展缓慢 C、矛盾冲突不断 D、军事竞争加剧(4)、从半球位置看,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5)、下列特殊纬线没有穿过亚洲的是( )A、北极圈 B、北回归线 C、赤道 D、南回归线(6)、亚洲的气候特征是( )
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②海洋性特征显著③季风气候显著④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3、大国担当·医疗援助。中国的“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入列以来,航迹遍及三大洋六大洲,提供人道主义医疗服务。读“和平方舟”号到访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可知,“和平方舟”号到访过的大洲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和(填序号),到访地区大部分分布在(填“高”“中”或“低”)纬度地区。(2)、“和平方舟”号从我国舟山出发到③大洲东海岸,最短航线经过的海洋和运河依次为洋→海峡→洋。(3)、“和平方舟”号7月抵达地中海沿岸地区,此时当地气候特征为。
-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在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3名航天员需在轨工作近半年时间,预计2025年4月30日左右返回东风着陆场。
(1)、读卫星发射中心位置图,写出发射“神舟十九号”飞船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大致经纬度: , 并判断:酒泉在西昌的方向。(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之间,并分别描述发射和返回期间浙江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3)、中国留美学生边享用下午茶边观看了“神舟十九号”飞船发射的直播,请你指出中美之间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 -
15、与赤道地区相比,两极地区常年冰天雪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经度位置
-
16、某校师生周末进行登山活动,下图为需要用到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同学们分两队分别从乙地和丁地出发,两地图上直线距离约3cm,实地距离大概是( )A、60000米 B、6千米 C、15000米 D、1.5千米(2)、有关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00米 ②B处是山谷,是河流的发源地
③登山线路①比线路②更省力 ④悬崖A位于最高峰的西面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7、世界年平均气温大致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
-
18、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 )
-
19、地形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对气温影响很大的因素是海陆位置。 ( )
-
20、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孕育了长江.黄河等众多大江大河。为认识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了解藏族同胞民风民俗,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了一次从西宁乘火车到拉萨的雪域高原研学之旅。下图是青藏高原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主题一 探秘雪域高原
(1)从西宁前往青海湖的研学旅程中,对河流②的研学中,观察到该河流流入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________,因此判断河流②是________选填“内流河”或“外流河”)。
主题二 解码高原农业
(2)________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________”。
(3)在青藏铁路南端的雅鲁藏布江谷地,见到了当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青稞和小麦,请分析当地发展河谷农业的优越条件?
主题三 寻访特色民俗
(4)在与藏族同胞交往中,发现藏民早晚将双手藏于藏袍袖中,中午脱下一只或两只袖子,系于腰间,该独特的穿衣方式与当地气候有什么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