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 第二节 自然环境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练习
-
1、读美国和澳大利亚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两国其共同濒临的海洋是 , 两国都是(发达/发展中)国家。(2)、两国地形均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美国西部有高大的落基山脉,该山脉是由板块与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的。(3)、图一体现了美国农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但是需要进口咖啡、可可等农产品,主要原因是。(4)、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的国家”。(5)、从图二中澳大利亚农业带的分布来看,可以推测出该国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
-
2、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地理差异明显。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区域和乙区域分界线①大致是沿秦岭—淮河一线,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作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线是我国暖温带和带的分界线。(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乙区域最适宜发展的耕地类型是 , 主要粮食作物是。(3)、图中丁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该区域由于海拔高,气温较低,形成了独特的高寒牧区和农业区。(4)、②处所在的地形区是高原,该地形区千沟万壑,生态环境脆弱,请你列举一项此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5)、③处位于省南部,这里是被誉为“中华水塔”的地区。
-
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日本从2023年春季开始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当地渔民和周边国家对此表示担忧。
(1)、从亚洲地理分区看,日本在亚,是(选填“内陆”“临海”或“岛屿”)国家。(2)、日本工业区集中分布在沿岸和沿岸。(3)、日本建有55座核电站,位居世界第三。建如此多的核电站的原因之一是日本的等能源资源贫乏。(4)、福岛第一核电站位于日本最大的岛屿岛上,排放核废水主要污染洋。 -
4、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两岸经贸往来不断加深。读“台湾省简图”完成下面小题。(1)、台湾岛的铁路环岛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理位置 B、气候因素 C、地形因素 D、河流分布(2)、下列有关港、澳、台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湾的旅游博彩业十分发达 B、新竹是香港的高新技术园区 C、澳门是世界著名自由贸易港 D、最大的贸易伙伴是祖国大陆
-
5、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联系日益紧密,人们工作和居住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是文化独特、景点众多的地区,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实现“同城效应”主要依赖于( )A、长江水运 B、航空运输 C、海洋运输 D、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2)、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旅游业发达地区之一的条件是( )
①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②便捷的交通③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④水能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读“欧洲略图”和“利物浦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描述符合欧洲地理特征的是( )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②南回归线穿过③人口自然增长率高④位于亚欧大陆西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当地人们利用该地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生长的特点,大力发展( )A、畜牧业 B、林业 C、种植业 D、渔业 -
7、读“南亚盛行风向图”,完成下面小题。(1)、南亚的降水主要来自( )A、东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西北季风(2)、以下关于南亚季风不稳定对印度产生的影响,说法最恰当的是( )A、迫使居民大面积迁移 B、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 C、影响软件产业的发展 D、影响工业生产和销售
-
8、为了让人们直观感受不同海域的海水,中国航海博物馆委托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在不同的海区采集当地的海水样品。读“地球局部地区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在海水采集的过程中,北冰洋海水采集点(54°N,179°E)的采集难度最大。图中,该采集点大致位于( )A、a B、b C、c D、d(2)、以下四个海水采集点中,位于东半球,且位于北温带的是( )A、大西洋:(47°N,6°W) B、太平洋:(32°N,156°W) C、印度洋:(6°N,76°W) D、北冰洋:(54°N,179°W)
-
9、在山西地质博物馆的远古物种展厅中, 展示有“中国肯氏兽动物群”化石标本。 肯氏兽化石在中国、 南非以及美洲大陆等地均有发现。 读东西半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数字序号所示的大洲,暂未发现肯氏兽化石的是( )A、① B、② C、④ D、⑤(2)、肯氏兽是2亿年前的陆生动物,它们的化石却远隔重洋,下列解释比较合理的是( )A、动物迁徙 B、气温变化 C、降水变化 D、大陆漂移
-
10、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上1厘米的距离代表的实地距离是( )A、50米 B、500米 C、5千米 D、50千米(2)、为发展经济,向阳镇规划了多项旅游开发项目,其中不合理的是( )A、A处利用陡崖,开发攀岩项目 B、B处利用河流,开发漂流体验项目 C、C处地势高,修建观景台 D、向阳镇地势低平,可为旅游者提供住宿
-
1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南半岛北部产的小粒种咖啡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味。小粒种咖啡树一般适合生长在气温11.5℃—25℃,年降水量达到1000mm—1600mm,海拔1000米左右排水良好的山地地区。
材料二:中南半岛地处中国云南南部,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大多发源于北部山区,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态势。
材料三:读“世界气候类型及咖啡豆主要产地分布示意图”。
(1)、列出2个咖啡豆产地主要分布的大洲。(2)、简述图中马来群岛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3)、中南半岛北部某国是世界小粒种咖啡重要生产基地。依据下表中数据将下图补充完整。月份
平均气温/℃
降水量/mm
8
20.5
240
9
19
160
(4)、结合资料,说明中南半岛北部某国适宜小粒种咖啡树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至少写出三点) -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读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1)、列出两种海陆变迁的理论。(2)、在①②③④点中任意选择一个点,分析该地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3)、阐述两种板块的相对运动方式及可能产生的地貌类型。(4)、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伤害,列举避震的三种方式方法 -
13、在中国专家的帮助下,马达加斯加利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实现了粮食自给。读“马达加斯加地形图及甲、乙两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面小题(1)、对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地处南半球②都全年多雨③都是7月气温最低④甲地比乙地降水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植被类型 D、人类活动(3)、对乙地的气候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终年高温,有明显的雨季、旱季 B、终年高温多雨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
14、读“五地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1)、五种气候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草原气候(2)、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全年温和湿润 D、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15、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丙地年降水量( )A、200~500mm B、500~1000mm C、1000~2000mm D、2000mm以上(2)、各点的年降水量特征错误的是( )A、甲地位于中纬度内陆,年降水量较少 B、乙地位于回归线西岸,年降水量较少 C、丙地位于赤道地区,年降水量较多 D、丁地位于极地地区,年降水量较多(3)、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受青藏高原的阻挡被迫抬升,使亚洲的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该地区的降水类型主要是( )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
-
16、读“阿尔卑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地中海地区多地震的原因可能是(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碰撞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碰撞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2)、通过图中板块的运动方向,你认为地中海可能会( )A、变大 B、缩小 C、不变 D、不能预测
-
17、科研人员在江西省西北部采获一批古鱼类化石材料,并在其中一处地层中首次发现了距今约4.38亿年的两个真盔甲鱼类新属种,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最原始的真盔甲鱼类化石。读“挖掘的真盔甲鱼类化石及其生态复原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可能( )A、曾是海洋环境 B、地震灾害频发 C、气候条件恶劣 D、高山夷为平地(2)、真盔甲鱼是一种已灭绝的“穿”若盔甲的鱼类,曾经生活在远古时期的浅海环境中。此次在江西省发现该化石,除了有利于研究生物进化外,也说明( )A、真盔甲鱼可以同时生活在海洋和陆地 B、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 C、在远古时期,鱼类也能在陆地上生存 D、真盔甲鱼只在江西省生存过(3)、下列现象与材料中的现象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印度发生洪水,淹没土地 B、日本通过填海造陆扩大土地面积 C、荷兰人修筑堤坝,防止海水侵蚀土地 D、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
18、读“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甲、乙代表的大洲分别是( )A、亚洲、欧洲 B、欧洲、亚洲 C、亚洲、非洲 D、欧洲、非洲(2)、图中序号与大洲分界线上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A、①-大高加索山脉 B、②-乌拉尔河 C、③-乌拉尔山脉 D、④-白令海峡(3)、乙、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A、白令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土耳其海峡 D、苏伊士运河
-
19、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海洋面积约占地球面积的( )A、71% B、29% C、50% D、69%(2)、有关图中大洲地理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东邻大西洋 B、②地跨热带、温带、寒带 C、②③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D、③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3)、在七大洲中,没有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是( )A、南美洲 B、非洲 C、亚洲 D、南极洲
-
20、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读 “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当日,地球运行至图中的(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2)、北京某学校旗杆正午日影最长的时间是( )A、甲 B、乙 C、丙 D、丁(3)、发射当天,广东省的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情况是( )A、昼短夜长,昼渐长 B、昼短夜长,昼渐短 C、昼长夜短,昼渐长 D、昼长夜短,昼渐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