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图为2022年全球饥饿指数分布图,数值越大,代表饥饿情况越严峻。中国主要通过____方案,向布隆迪等国分批派出高级农业技术专家援助水稻、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助力实现全球“零饥饿”。(     )

    A、杂交水稻援外 B、高铁“走出去” C、世界能源合作 D、乡村振兴
  • 2、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喀斯特地貌广布,降水丰沛但多渗漏到地下流失。地质专家曾钻探至地下300米深,仍然找不到水,当地人畜饮水困难。图(a)为“喀斯特地貌分布图”,图(b)为“喀斯特地貌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喀斯特地貌的形态特征是(     )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B、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C、海岭绵延,海沟深邃 D、泥沙堆积,洼地成排
    (2)、当地饮水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
    A、全年高温,蒸发旺盛 B、工农业用水量大 C、特殊的地质条件不利于储水 D、水体污染严重
    (3)、解决当地饮水困难,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海水淡化 B、开采地下水 C、人工降雨 D、修建蓄水池
  • 3、地坑院,是一种下沉式窑洞,在河南三门峡、山西运城、甘肃陇东及陕西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建造之时,人们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深约6~7米的方形深坑,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居住用。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通向地面,供人们出行。“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是对地坑院的真实写照。图(a)为“地坑院景观图”,图(b)为“斜坡通道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坑中四壁可以开凿窑洞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起伏大 B、黄土直立性强 C、气候温暖湿润 D、森林资源丰富
    (2)、“地坑院”直接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是(     )
    A、人口众多 B、气候冬暖夏凉 C、交通便利 D、降水稀少
  • 4、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近年来国内大型纺织企业如浙江华孚、江苏华芳等,由于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把生产企业向新疆转移,保留了研发设计、市场营销部门。图为“纺织服装加工企业部门转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优势条件是(     )
    A、生产技术水平高 B、当地市场广阔 C、接近原料产地 D、海运交通便利
    (2)、浙江将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部门保留在原地的原因是(     )
    A、转移资金不足 B、东部劳动力资源丰富 C、自然环境优越 D、接近消费市场,信息通达度高
    (3)、产业转移对新疆、浙江两省区社会经济的影响有(     )

    ①利于新疆增加就业机会②利于加快新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③促进浙江产业结构升级④大幅增加浙江生产成本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5、休闲农业发展方面,台湾具有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海南具有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优势海南省由此搭建了琼台基地交流平台,鼓励台商入琼投资。图为“海南岛和台湾岛的位置及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海南岛相比,台湾岛(     )
    A、热量更丰富 B、地势更平坦 C、面积更大 D、距离大陆更近
    (2)、加强琼台农业合作有利于(     )

    ①扩大台湾耕地面积②提高海南农业附加值③增加台企经营效益④促进海南农业转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6、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国际一流的绿色、现代、智慧城市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该区域协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是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图为“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根据全市可供水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提出“以水定城、以水定人”,控制常住人口规模,反映出北京“水”的现状是(     )
    A、水资源短缺 B、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C、水库数量有限 D、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2)、雄安新区规划和建设的重点是(     )

    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

    ②大力发展重化工业,打好经济基础

    ③建设成为我国的政治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④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非首都功能部门迁往雄安新区,对北京的影响有(     )

    ①加大了京津冀间的竞争②一定程度减小交通压力

    ③改善城市空气质量④缓解住房紧张状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7、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是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该地旅游城市群一体化合作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图(a)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示意图”,图(b)为“同城效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的地级市之间,但如同生活在一座城市,这被称为“同城效应”。这种“同城效应”主要依赖的是(     )
    A、众多的机场 B、国家政策的扶持 C、密集的水运网 D、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2)、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形成和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

    ①平原广阔,气候湿润②经济发展快,科技力量雄厚

    ③矿产资源丰富,乡镇企业发展快④国家政策支持及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适合在长江三角洲推出的当地特色文化“主题体验”旅游产品是(     )

    ①岁月余味②茶香文化③都市夜色④雪乡探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改革开放初期,在广东与香港“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中,广东仅承担技术含量低、利润微薄的加工制造业。但目前已升级为新型的粤港合作模式,广东省负责了科技含量高的工业,如电子信息、生物医学、新材料等。图为“粤港合作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粤港“前店后厂”模式中角色分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港角色为“厂”,承担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 B、香港角色为“店”,利用贸易窗口优势,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C、广东角色为“店”,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 D、广东角色为“厂”,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
    (2)、下列关于“粤港合作模式”升级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地劳动力价格下降 B、香港环境污染严重 C、内地产业不断优化升级 D、内地已不需要与香港合作
    (3)、粤港合作新模式极有可能由“前店后厂”升级为(     )
    A、“广东省服务业+香港农业” B、“广东省制造业+香港服务业” C、“广东省出口+香港进口” D、“广东省农业+香港工业”
  • 9、每到冬季,南方的湿冷天气总是让人难以忍受。网上很多人呼吁,南方地区的冬季也应该集中供暖。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集中供暖分界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大地理区域中,全部位于集中供暖区的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南方地区冬季没有集中供暖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低温期较短 B、南方人抗冻能力较强 C、房屋建筑保暖性较强 D、经济普遍落
    (3)、网上对南方地区集中供暖呼声高,实际上南方地区难以大面积开展,原因有(     )

    ①会加剧南方能源紧张的局面

    ②南方缺乏集中供暖的改建与后期管网的维护技术,资金不足

    ③南方房屋墙体较薄,保温作用差,暖气利用率低

    ④南方冬季气温较高,供暖时间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0、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填“南”或“北”)半球的陆地面积较大。请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大洲名称:A洲,B洲。
    (2)、写出AD两大洲分界线:运河。
    (3)、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洋名称:②洋,④洋。
    (4)、世界上最小的大洲是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 11、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可看出,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四种气候类型,它们共同的气候特征是
    (2)、读图可知: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的(东或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的(东或西)岸。图中甲处高原山地气候的形成主要是受到的影响。
    (3)、读图可知:在亚热带地区,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为 , 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为
    (4)、读图可知: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为 , 只分布在亚洲的气候类型有
    (5)、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于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举行。比赛期间大部分时间为北半球的冬季,试分析在卡塔尔选择这个季节举行比赛的主要原因
    (6)、说一说家乡的气候:成都的气候类型是 , 气候特征是 , 植被类型为
  • 12、我市某中学(纬度25°N)“校园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初见成效。下图示意校园劳动实践场所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校园气象站的海拔范围是160米至米。教学楼到气象站的道路在图上距离为5厘米,实地距离为500米,则该图比例尺为。通过观测可判断学校所在的地形类型是
    (2)、教学楼在宿舍的方向。
    (3)、学校计划在甲乙丙三地块上建小花园、水土保持园、家兔饲养园。水土保持园建在乙地块,理由是;从环境卫生的角度考虑,甲和丙宜建家兔饲养园的是地块,理由是
    (4)、图中最高点海拔是、最低点海拔是。(单选)

    A.160-165米        B.160米       C.150米            D.145-150米

    (5)、图示区域最大高差约为(     )。(单选)
    A、10米 B、19米 C、20米 D、25米
  •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材料二 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板块名称ABCD
    (2)、地球上的山脉一般是板块(“张裂拉伸”或“碰撞挤压”)形成的。
    (3)、材料一说明喜马拉雅山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或“陆地”);材料二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或“陆地”)。
    (4)、材料一、二共同说明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14、一个地区干旱程度与降水和蒸发量密切相关,蒸发量与气温密切相关。读“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④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温暖湿润 C、夏季高温多雨 D、冬季温和多雨
    (2)、与成都市的气候特征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 15、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活动中,按要求一天共测4次气温值:20℃、15℃、33℃、27℃,却忘记把测量结果记录在下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时间

    2点

    6点

    12点

    14点

    气温

    (1)、假如由你来完成表格的填写,33℃的气温值应该填在哪个时间栏内(     )
    A、12点 B、14点 C、2点 D、6点
    (2)、这一天的气温日较差是(     )
    A、4℃ B、7℃ C、18℃ D、20℃
  • 16、某学校利用盛满水的盆、海绵纸、吸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表层运动的实验,学生们发现,将吸管插入水中朝盆底吹气时,大量气泡出现在海绵纸交界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实验中冒出的气泡模拟的地理现象,最有可能是(     )
    A、火山地震 B、海冰消融 C、水土流失 D、动物迁徙
    (2)、能合理解释该实验现象的理论是(     )
    A、地心说 B、风成说 C、板块构造学说 D、盖天说
  • 17、读图“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可以看出(     )
    A、纬度越高,气温越高 B、海洋气温低,陆地气温高 C、大陆东岸高,大陆西岸低 D、北极气温低,赤道气温高
    (2)、甲地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不同 B、距海遥远 C、海拔较高 D、人类活动
  • 18、2022年1月15日,汤加附近海底发生猛烈火山喷发,将烟尘喷射至海平面以上约19.3公里的高空。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汤加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亚洲国家 B、地处低纬度 C、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D、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2)、要想及时监测本次火山灰影响的范围,宜使用(     )
    A、世界政区图 B、卫星影像图 C、世界地形图 D、世界气候图
    (3)、汤加此次火山喷发诱发的自然灾害可能有(     )

    ①附近海域强烈海啸       ②地震、泥石流       ③短期内农作物减产       ④雷电暴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汤加附近多火山、地震活动,原因是(     )
    A、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B、位于板块碰撞地带,地壳稳定 C、位于板块张裂地带,地壳活跃 D、位于板块碰撞地带,地壳活跃
  • 19、下图示意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圈和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分别是(     )
    A、20°E和160°W,赤道 B、0°和180°,赤道 C、20°W和160°E,赤道 D、本初子午线,赤道
    (2)、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特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西半球 B、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C、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D、陆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
  • 20、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这幅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     )
    A、50米 B、100米 C、150米 D、200米
    (2)、图中最适合攀岩的地点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甲村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丘陵
    (4)、③地河流流向大致是(     )
    A、从北向南流 B、从南向北流 C、从西向东流 D、从东向西流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