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试卷日期:2025-04-20 考试类型:中考模拟

一、2024年12月,“春节”申遗成功。这一成就不仅是对中国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肯定,也标志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国际上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请完成下面1~3小题。

  • 1. 下列用大理石与稀盐酸混合制取CO2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加大理石 C、收集CO2 D、检验CO2是否集满
  • 2. 空气中含量最多且用作食品包装袋里的保护气的气体是( )
    A、氮气 B、稀有气体 C、氧气 D、二氧化碳
  • 3. 为了践行“美丽中国”的理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推广使用氢能源公交车,减少化石燃料污染 B、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降低处理成本 C、露天焚烧秸秆,减少垃圾堆积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 4. 合理施用化肥能促进农作物生长。下列物质可用作复合肥的是
    A、NH4NO3 B、Ca3PO42 C、K2SO4 D、KNO3
  • 5. 中国古代炼丹术对化学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炼丹过程中,炼丹家们发现了一些物质的变化规律。以下关于炼丹过程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解释合理的是
    A、用丹砂(主要成分HgS)炼制水银,是因为HgS受热易分解,生成Hg和S,这是物理变化 B、古人在炼丹时常用到硝石(主要成分KNO3),硝石受热后分解能产生二氧化碳 C、炼丹过程中发现金属铜能与某些物质反应变成“药金”(主要成分是铜锌合金),“药金”的硬度比纯铜大 D、炼丹家们通过加热某些矿石和木炭混合物制得金属,是因为矿石中的金属化合物在高温下分解生成金属单质
  • 6.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各种物质,这些物质的酸碱性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不同影响。当我们不小心被黄蜂蜇伤后,因黄蜂的毒液呈碱性,会使我们感到疼痛。为了减轻疼痛,我们可以涂抹一些酸性物质来中和毒液。以下物质中,适合用来涂抹缓解黄蜂蜇伤疼痛的是
    A、食盐水(pH为7) B、白醋(pH为2~3) C、牙膏(pH为8~9) D、小苏打水(pH为8~10)
  • 7. 近年,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高能量密度的硫化物固态电池,其电解质材料含锂、硫、磷等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离子的符号为S2 B、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固态电解质材料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D、磷的原子序数为15,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 8. 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造成质量明显增加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食盐水 D、氢氧化钠
  • 9. 花岗岩是一种常见的岩石,主要成分包括石英(SiO2)、正长石(KAlSi3O8)、云母[KAl2AlSi3O10OH2]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花岗岩属于纯净物 B、正长石属于氧化物 C、石英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D、云母由24个原子构成
  • 10.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H2O , 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
  • 11. 实验小组用pH传感器研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随着滴加试剂的体积增加,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滴管中的溶液是稀盐酸 B、a点时溶液中钠离子数量最多 C、b点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D、c点时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 12. 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无处不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铅笔芯能导电,是因为其中含有(填名称)。
    (2)、西气东输工程将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东部地区,天然气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3)、在学校举行运动会前,小明利用化学知识为同学们准备了几个一次性自制冰袋,冰袋标签如图,你认为冰袋的降温原理是

  • 13. 根据如图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是
    (2)、t2℃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填“>”“<”或“=”)。
    (3)、t2℃时,将90g硝酸钾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g。
  • 14. 青铜器时代,古人采用“火法”炼铜。将孔雀石[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敲碎后与木炭混合,高温煅烧。煅烧过程中,碱式碳酸铜分解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随后氧化铜与木炭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已知铜的熔点为1083℃,工艺简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将孔雀石敲碎的目的是
    (2)、碱式碳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流程中可能产生的有毒气态物质是(填化学式)。
  • 15.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食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此外还含有水、少量糖分、氨基酸以及多种矿物质元素,如钾、钙、钠、铁、锌等。食醋的pH值通常在2.4~3.4之间,酸性较强。乙酸具有挥发性,能与金属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如铁、铝)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氢气,因此食醋不宜长时间存放在金属容器中,以免腐蚀容器并产生有害物质。

    食醋在家庭清洁中也有广泛应用。例如,用食醋能洗涤热水瓶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MgOH2],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为2CH3COOH+MgOH2=CH3COO2Mg+2H2O , 生成物可溶于水,达到清洁效果。

    此外,食醋中的维生素B在高温下易分解,故烹饪时建议最后加入以保留营养。回答下列问题。

    (1)、食醋中含有的矿物质元素中,属于人体中微量元素的是(任写一种元素符号)。
    (2)、日常生活中,你认为保存食醋时的注意事项有(至少写两条)。
    (3)、乙酸与MgOH2发生的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 16. 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氮(NO)可通过催化转化器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微观反应示意图如下:

    (1)、该反应发生后,分子个数比反应前(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根据示意图,在上图中画出反应后丁物质的微观粒子示意图。
    (3)、该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 17. 实验室制取O2。根据下列仪器装置,请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O2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装置B相较于装置A的优点是
    (3)、不能用装置D收集O2的原因是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不能选择上述发生装置的原因是
  • 18.

    某实验小组的甲、乙两同学围绕Na2CO3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丙同学将A试管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与B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如图2),发现产生大量气泡。

    (1)甲同学将澄清石灰水滴入A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同学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滴入B试管中,反应结束后B试管中一定有剩余的物质是

    实验小组同学对反应后烧杯中废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3)实验小组的同学对烧杯中废液的溶质成分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废液的溶质是NaCl;

    猜想二:废液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三:废液的溶质是NaCl和

    【进行实验】

    (4)为进一步确定废液的溶质成分,丁同学取少量废液置于试管中,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产生大量气泡

    猜想正确

    【实验拓展】

    (5)同学们认为向废液中滴加另一种试剂,也可以证明上述猜想成立,则该试剂可能是

    【实验反思】

    (6)通过探究,小组同学确认了废液的溶质成分,请你设计该废液排放前的简单处理方案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 19. 某工厂利用含杂质的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取10g锌粒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共收集到0.2g氢气(杂质不参与反应)。
    (1)、硫酸锌(ZnSO4)中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请计算该锌粒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