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5年中考适应性考试模拟化学试题
试卷日期:2025-04-27 考试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4年12月,“春节”申遗成功。这一成就不仅是对中国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肯定,也标志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国际上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请完成下面小题。(1)、春节期间有很多传统习俗。下列习俗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写春联 B、贴窗花 C、放鞭炮 D、包饺子(2)、春节期间,我们到处都能闻到肉香、炸年货的香味等。用分子观点解释是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很小(3)、春节时,人们会准备各种美食。下列美食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红烧肉 B、饺子皮 C、年糕 D、炒青菜2. 下列用大理石与稀盐酸混合制取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检查气密性
B、加大理石
C、收集
D、检验是否集满
3. 空气中含量最多且用作食品包装袋里的保护气的气体是( )A、氮气 B、稀有气体 C、氧气 D、二氧化碳4. 为了践行“美丽中国”的理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推广使用氢能源公交车,减少化石燃料污染 B、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降低处理成本 C、露天焚烧秸秆,减少垃圾堆积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5. 合理施用化肥能促进农作物生长。下列物质可用作复合肥的是A、 B、 C、 D、6. 中国古代炼丹术对化学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炼丹过程中,炼丹家们发现了一些物质的变化规律。以下关于炼丹过程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解释合理的是A、用丹砂(主要成分HgS)炼制水银,是因为HgS受热易分解,生成Hg和S,这是物理变化 B、古人在炼丹时常用到硝石(主要成分),硝石受热后分解能产生二氧化碳 C、炼丹过程中发现金属铜能与某些物质反应变成“药金”(主要成分是铜锌合金),“药金”的硬度比纯铜大 D、炼丹家们通过加热某些矿石和木炭混合物制得金属,是因为矿石中的金属化合物在高温下分解生成金属单质7.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各种物质,这些物质的酸碱性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不同影响。当我们不小心被黄蜂蜇伤后,因黄蜂的毒液呈碱性,会使我们感到疼痛。为了减轻疼痛,我们可以涂抹一些酸性物质来中和毒液。以下物质中,适合用来涂抹缓解黄蜂蜇伤疼痛的是A、食盐水(pH为7) B、白醋(pH为2~3) C、牙膏(pH为8~9) D、小苏打水(pH为8~10)8. 近年,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高能量密度的硫化物固态电池,其电解质材料含锂、硫、磷等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离子的符号为 B、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固态电解质材料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D、磷的原子序数为15,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9. 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造成质量明显增加的是A、浓硫酸 B、浓盐酸 C、食盐水 D、氢氧化钠10. 花岗岩是一种常见的岩石,主要成分包括石英()、正长石()、云母[]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花岗岩属于纯净物 B、正长石属于氧化物 C、石英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D、云母由24个原子构成11.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和 , 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12. 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和分离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aOH和溶液
取样,通入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
B
检验中是否含
取样溶解后,滴加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C
除去溶液中的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
分离和NaCl的混合物
溶解后降温结晶
A、A B、B C、C D、D13. 实验小组用pH传感器研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随着滴加试剂的体积增加,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滴管中的溶液是稀盐酸 B、a点时溶液中钠离子数量最多 C、b点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D、c点时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
14. 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无处不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铅笔芯能导电,是因为其中含有(填名称)。(2)、西气东输工程将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东部地区,天然气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3)、在学校举行运动会前,小明利用化学知识为同学们准备了几个一次性自制冰袋,冰袋标签如图,你认为冰袋的降温原理是。15. 根据如图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意义是。(2)、℃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填“>”“<”或“=”)。(3)、℃时,将90g硝酸钾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g。16. 青铜器时代,古人采用“火法”炼铜。将孔雀石[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敲碎后与木炭混合,高温煅烧。煅烧过程中,碱式碳酸铜分解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随后氧化铜与木炭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已知铜的熔点为1083℃,工艺简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将孔雀石敲碎的目的是。(2)、碱式碳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3)、上述流程中可能产生的有毒气态物质是(填化学式)。17.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食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乙酸(),此外还含有水、少量糖分、氨基酸以及多种矿物质元素,如钾、钙、钠、铁、锌等。食醋的pH值通常在2.4~3.4之间,酸性较强。乙酸具有挥发性,能与金属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如铁、铝)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氢气,因此食醋不宜长时间存放在金属容器中,以免腐蚀容器并产生有害物质。
食醋在家庭清洁中也有广泛应用。例如,用食醋能洗涤热水瓶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主要成分是和],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为 , 生成物可溶于水,达到清洁效果。
此外,食醋中的维生素B在高温下易分解,故烹饪时建议最后加入以保留营养。回答下列问题。
(1)、食醋中含有的矿物质元素中,属于人体中微量元素的是(任写一种元素符号)。(2)、日常生活中,你认为保存食醋时的注意事项有(至少写两条)。(3)、乙酸与发生的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18. 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氮(NO)可通过催化转化器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微观反应示意图如下:(1)、该反应发生后,分子个数比反应前(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根据示意图,在上图中画出反应后丁物质的微观粒子示意图。(3)、该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
19. 实验室制取。根据下列仪器装置,请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装置B相较于装置A的优点是。(3)、不能用装置D收集的原因是。(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不能选择上述发生装置的原因是。20.
某实验小组的甲、乙两同学围绕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丙同学将A试管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与B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如图2),发现产生大量气泡。
(1)甲同学将澄清石灰水滴入A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同学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滴入B试管中,反应结束后B试管中一定有剩余的物质是。
实验小组同学对反应后烧杯中废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3)实验小组的同学对烧杯中废液的溶质成分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废液的溶质是NaCl;
猜想二:废液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三:废液的溶质是NaCl和;
【进行实验】
(4)为进一步确定废液的溶质成分,丁同学取少量废液置于试管中,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产生大量气泡
猜想正确
【实验拓展】
(5)同学们认为向废液中滴加另一种试剂,也可以证明上述猜想成立,则该试剂可能是。
【实验反思】
(6)通过探究,小组同学确认了废液的溶质成分,请你设计该废液排放前的简单处理方案。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
21. 某工厂利用含杂质的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取10g锌粒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共收集到0.2g氢气(杂质不参与反应)。(1)、硫酸锌()中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请计算该锌粒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