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科学专项复习:空气、水和温度
试卷日期:2025-04-14 考试类型:同步测试
一、填空题
-
1. 春天,杨树飞絮,能把飞絮吹到很远的地方。2. 风能虽然被人们利用,但有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3. 如果水中混进了泥沙等物质,就会变得混浊。人们常常通过净水器等装置,采用、等方法,将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4. 空气污染指数简称 , 是一种反应和评价的指标,这个指标分为个级别。5. 水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如果水中混入有或有的物质,水体就会受到( ),影响水的 , 甚至会危害人类、破坏生态环境。6. 净水器中常使用、、等物质过滤或吸附杂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7. 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8. 像粉笔、水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9. 冰是水在自然界中的状态,在常压环境下,温度高于℃时,冰就会开始 , 变为的水。10. 秋天,洗过的衣服变干是水通过方式变成了水蒸气挥发到空气中去了,在较冷的天气,小科发现洗衣粉溶解到水中较慢,那么他可以采用(选填“搅拌”或“放在温水中”)方法加快溶解比较合适。洗衣粉溶解到水中后,.(选填“能”或“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它和水分开了。
二、判断题
-
11. 秸秆的焚烧可以废除垃圾,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12. 水是珍贵的自然资源,我们要节约用水 ( )13. 雾和霾是一种天气现象,都与环境污染有关。( )14. 做风的模拟实验时,我们需要准备一个封闭的箱子。( )15. 空气流动得快就会刮起大风,流动得慢就会形成微风。
三、单选题
-
16. 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下列行为中,不宜提倡的是( )。A、用洗衣水冲洗厕所 B、发现学校自来水管破裂,及时报告老师 C、在河边随意丢弃的废物17. 下列不属于水体污染的是( ) 。A、生活中的污水 B、过量使用的化肥的水 C、清澈的泉水18. 雾多发生在早晨,太阳升起后雾就会消散,原因是( )。A、太阳升起后,地面气温上升,空气中的小水滴蒸发成水蒸气 B、太阳照射使我们看得更清楚,实际上雾还在 C、太阳升起后,空气中的水蒸气消失19. 下面不是节约用水的行为的是( )。A、用洗脚水冲马桶 B、接完水不关闭水龙头 C、用洗菜水浇花20. 关于空气的认识 ,下面正确的是( ) 。A、空气不是物体 B、空气是流动的 C、固体里面没有空气21. 大气中,会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造成气候变化的是( )。A、二氧化硫 B、氮气 C、二氧化碳22. 水烧开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 )。A、水蒸气 B、小水珠 C、不太确定23. 下列( )图标是节约用水的标志。A、
B、
C、
D、
24. 夏天空调打开时,空调的扇叶( ),房间能更快地凉快起来。A、向上开 B、向下开 C、平放在中间25. 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 ),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霜。A、0℃ B、0℃以上 C、0℃以下 D、100℃四、连线题
-
26. 雾、露、霜、云、雪分别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水蒸气遇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表面形成小水珠 云
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或小冰晶,飘浮在低空 雾
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或小冰晶,飘浮在高空 霜
高空的水蒸气在 0℃以下受冷形成小冰晶,降落地面 雪
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在物体表面形成小冰晶 露
27. 将下列特征与物体相连。看不见 液体 看得见 重 透明 气体 无色 轻
水 空气
五、综合题
-
28. 空气是否有质量的探究。
小明利用简易天平、皮球、打气筒和绿豆等器材对空气进行了以下研究。
(1)、称量空气前,在简易天平两端分别放入充足空气的皮球和若干绿豆。此时,他应该把天平调试成( )的状态。A、平衡 B、左端下沉 C、右端下沉(2)、小明往皮球里打入 1 筒空气后,发现天平两端还是平衡,根据这一现象他(填“能”或“不能”)得出空气有质量的结论。(3)、继续打入 9 筒空气后,他发现了( )的现象,初步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A、平衡B、皮球往上翘
C、皮球往下沉
(4)、在上题中,继续在天平右端放入 3 颗绿豆,天平才恢复平衡,由此推测10筒空气的质量约为( )。A、10 颗绿豆的质量 B、3克 C、3颗绿豆的质量(5)、在上题的天平平衡之后,将皮球里的空气放出一部分,使其恢复到刚好充足空气的样子,那么天平可能会( )。A、保持不变 B、往绿豆一端下沉 C、往皮球一端下沉(6)、比较相同质量的空气和绿豆体积时,可以发现( )。A、空气的体积大 B、绿豆的体积大 C、它们的体积一样大(7)、小明还尝试用其他物品来恢复天平平衡,实验记录如下表,由此可知,10 筒空气的质量约为( )。A、3颗红豆的质量 B、3颗米粒的质量 C、10 颗米粒的质量(8)、为了寻找更多的证据证明空气有质量,小明还可以用( )来测量 10 筒空气的质量。A、苹果 B、玻璃弹珠 C、回形针(9)、刚好充满空气的皮球里面还可以打入10筒空气,这主要利用了空气具有( )的特征。A、可以压缩 B、很轻 C、占据空间29. 在科学课堂上,我们做过以下三个实验,让我们跟惯惯一起来挑战一下吧,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在“水蒸发”实验中,使用酒精灯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A、要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杯中的水 B、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C、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2)、在“水蒸发”实验中,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上(塑料袋被挤压过);我们可以看到塑料袋(填“变鼓”或“变扁”),这是因为水沸.腾后变成了 , 体积(填“变大”或“变小”)。(3)、在“水结冰”实验中,在试管外的碎冰里加食盐,主要是为了( )。A、让冰咸一些 B、让碎冰更多 C、让试管外的温度更低(4)、通过观察实验二,发现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最接近于( )A、5 ℃ B、0 ℃ C、-5℃(5)、“水结冰”和“冰融化”实验中,都用到了橡皮筋,它的作用是( )。A、固定温度计的位置 B、固定试管 C、标出原来水和冰的高度(6)、我们观察到,实验三的冰全部融化后,体积( )。A、变大 B、变小 C、不变六、简答题
-
30. 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周围的人感受到空气的流动?(至少说出2个方法)31. 关于空气和水,你还能提出哪些想知道的问题? 至少各写 1 个。32. 说一说孔明灯为什么会升上高空呢?33. 你知道空气有哪些特征吗? (至少写出三点)
。
34. 空气占据空间在生活中得到怎样的应用?七、实验探究题
-
35. 科学课上,三(1)班同学研究了风是怎样形成的。(1)、如图所示,在纸箱里放入一根点燃的蜡烛,会观察到上方的纸条。(2)、这说明。(3)、在生活中,可以用、等方法制造风。(4)、如右图所示,点燃蜡烛后,可以观察到。36.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中常出现发光、放热的现象。豆豆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产生新物质,学习小组对此开展讨论和验证。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能产生新物质吗?
作出猜想及假设:猜想一:都能产生新物质;猜想二:不一定都能产生新物质。
实施探究及结果: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上出现;手摸烧杯有的感觉。(2)、分析:蜡烛燃烧生成 , 所以蜡烛燃烧是产生物质的变化。(3)、观察白炽灯(发光物质为钨丝):通电前
通电过程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丝通电发光、放热(填“会”或“不会”)产生新物质。
实验结论:猜想(填“一”或“二”)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