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机械效率》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基础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科版2024)

试卷日期:2025-04-14 考试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同一滑轮用如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

    A、手的拉力:F>F;机械效率:η<η B、手的拉力:F=F;机械效率:η=η C、手的拉力:F>F;机械效率:η>η D、手的拉力:F<F;机械效率:η<η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做功越多,功率一定越大 B、机械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大 C、机械做功越快,功率一定越大 D、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大
  • 3. 工人用滑轮组把一箱货物从一楼提升到五楼,在滑轮组上加润滑油后,机械效率提高了,则加润滑油后工人将同样重的货物从一楼提升到五楼时,做的(   )
    A、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 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 C、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小 D、有用功减小,总功减小
  • 4. 修建房屋时,人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起重机来搬运质量较大的建筑材料,起重机的滑轮组在匀速吊起质量1.44 t的材料上升10 m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取10 N/kg)(  )

    A、滑轮组所做有用功为1.8×105 J B、滑轮组所做的额外功为4 800 J C、降低提升的速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 D、若不计绳子滑轮组的重力,则不会有额外功
  • 5. 两台机械所做的总功之比是之2∶1,它们的机械效率之比是3∶4,则它们所做的有用功之比为: ( )
    A、2∶1 B、3∶4 C、8∶3 D、3∶2
  • 6. 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斜面的长为s、高为h,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运动到顶端的过程中,关于该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拉力做的有用功为fs B、拉力做的总功为Gh C、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f=F﹣Ghs 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Ghfs

二、多选题

  • 7. 下面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 C、机械做功少,功率一定小,机械效率一定低 D、有用功一定时,额外功少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 8. 用滑轮组竖直向上提升物体,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    )
    A、被提升物体的重力 B、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C、动滑轮的重力 D、被提升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
  • 9. 如图所示,体重为700N的工人用滑轮组将建材运送到高处。在某次运送中,工人在20s内将质量为40kg的建材竖直向上匀速提升了5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滑轮重为10N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10m C、此过程中工人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25W D、此过程中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为450N
  • 10.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的存在离不开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 B、物体之间只有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D、脚踢球时,脚先对球施力使球飞出,然后球对脚施力使脚疼痛
  • 11. 如图所示,重100N的物体A在F=10N的拉力作用下,3s内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运动了1.5m,不计绳和滑轮自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1m/s B、在此过程中所做的额外功为15J C、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18N D、拉力F增大时,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不变

三、实验填空题

  • 12. 某路段发生了两辆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一名交警前来处理,他说:“我一定会找出是哪辆车先撞上另一辆车的.”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这名交警(填“能”或“不能”)找出先撞的那辆车,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并且总是产生的.
  • 13.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钩码,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重力G/N

    提升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S/m

    机械效率η

     1

    2

    0.1

    1.0

    0.3

    66.7%

     2

    4

    0.1

    1.7

    0.3

    78.4%

     3

    6

    0.1

    2.4

    0.3

     
    (1)、在实验过程中,应沿竖直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
    (2)、在第3次测量中,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 J,总功是 J,机械效率为 ;
    (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同一滑轮组,提升钩码越重,机械效率越(选填“高”或“低”);
    (4)、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4.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沙和袋所受总重力G并填入表格。

    ②按图安装滑轮组,分别记下沙袋和绳端的位置。

    ③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沙袋升高,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沙袋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将这三个量填入表格。

    ④算出有用功W , 总功W , 机械效率η。

    ⑤改变沙袋中沙子的重量,重复上面的实验。

    次数

    沙和袋所受总重力G/N

    提升高度

    h/m

    有用功W/J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总功W/J

    机械效率η

    1

    0.6

    0.2

    0.3

    0.6

    66.7%

    2

    0.9

    0.2

    0.18

    0.4

    0.24

    75%

    3

    1.2

    0.2

    0.24

    0.5

    0.6

    0.30

    125%

    请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思考并回答:

    (1)请将表格内的数据补充完整:①、②、③

    (2)小张没有通过计算就发现表格中有一数据明显错误,它是第次实验的数据,这数据应该为

    (3)改正后,分析三次实验中的数据,可以发现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四、解答与计算题

  • 15. 如图所示,利用斜面将箱子推进车厢,通常要比把箱子直接从地面搬进车厢省力多了。小勇同学用平行于斜面向上100N的推力匀速推动质量为20kg的箱子,在10s内把箱子从斜面底端运动到顶端。已知箱斜面长3m , 斜面高1.2mg=10N/kg。求:

    (1)、小勇同学对箱子做的有用功;
    (2)、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3)、斜面的机械效率;
    (4)、小勇同学对箱子的推力做功的功率。
  • 16. 如图所示,小强用动滑轮将200N的物体在40s内从地面匀速提到3m高的楼上,需要的拉力F=120N , 不计绳重和摩擦,试求: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2)、动滑轮的有用功;
    (3)、拉力的功率;
    (4)、动滑轮的机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