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钱江片2025年中考语文3月适应性测试试卷
试卷日期:2025-04-01 考试类型:中考模拟
一、阅读下面活动的启动语(4分)
-
1. 阅读下面活动的启动语,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同学们,文明的密码藏在典籍的字里行间:甲骨文的 wén____路刻着古老智慧,《诗经》的歌谣____着先民心声;陶渊明采菊东篱、范仲淹心系天下,诗文中沉淀千年信仰;《清明上河图》的烟火市井,故宫文创的青春表达,文化基因正____新光;《孔乙己》的长衫写尽冷暖,《背影》的橘子饱含深情,文学经典为我们解码人间万象。今天,当AI 复原青铜鼎的铸造密码,我们以笔为钥,以心为火,既守护文明xīn____火,更解码数字时代的文明之光。让我们携手探寻,让中华文明的精神永远闪耀!
(1)、结合上文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wén路
xīn火(2)、文章①②处应分别填入哪个词语?下面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A、①流泻 ②散发 B、①流泻 ②焕发 C、①流淌 ②散发 D、①流淌 ②焕发二、【解码经典诗文的信仰密码】(34分)
-
2. 探寻古典诗句中的信仰之光,解码诗人借意象传递的精神密码,完成以下任务。
相关诗句
诗人
信仰
解读意象密码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①____.。
李白
坚信自己终能实现理想抱负,在困境中仍保持积极乐观、勇往直前。
“长风”象征着困境中的挑战:“破浪”展现出冲破艰难险阻的豪迈气势。
人生自古谁无死?
②____.。
文天祥
⑥____
“丹心”代表赤诚的心,象征着诗人坚贞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气节。
③____,
④____.。
李贺
为报答君主知遇之恩,甘愿奋勇杀敌、为国捐躯。
“玉龙”指代宝剑,代表将士们愿为君主和国家奋勇作战的决心。
⑤____,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坚定改革信念与高瞻远瞩的智慧。
⑦____(选择一个意象解读)
(1)、在①一⑤处补全诗句。(2)、根据理解补全⑥和⑦处。3. 请从下面选项中选择一个人物,从意象入手,结合名著中的相关情节,解读作者暗藏的精神密语,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笔)
B.《水浒传》鲁智深(禅杖)
C.《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鹦鹉螺号)
D.《西游记》孙悟空(紧箍咒)
4. 挖掘两篇虎丘相关作品,从古人对虎丘的勾勒与情思倾诉里,破译他们的精神密码,完成以下任务。【甲】虎丘记①
[明]袁宏道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A己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② , 寂然停声。属③而和者,才三四岸,一篇,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④一字,几尽一刻⑤ , 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⑥生公石上,歌者闻令来,皆避去。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⑦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⑧!”
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选自《袁中郎全集》)
【注释】①作者曾任吴县知县,万历二十四年,解职离吴前,流连虎丘胜景,写下此文,虎丘,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②瓦釜:用黏土烧制的锅,这里比喻粗俗的歌声。③属:跟随。④度:吐。⑤几尽一刻:几乎拖长达一刻之久。⑥迟月:等待月出。⑦皂隶:衙役。⑧如月:以月为证。
【乙】虎丘月下送子任①赴湖广宪副②
【明】文嘉
奉使远持三楚③节,乘春同作夜山行。
B月浮皓彩天中见,塔绕红灯树里明。
山色溪声终古在,赏心乐事几人并。
酒阑不尽相违意,愁见江头春水生。
【注释】①子任:诗人的好友。②宪副:官职名,按察副使。③三楚:楚地疆域广阔,秦汉时分为西楚、东楚、南楚,合称三楚。
(1)、参考下面表格的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并复盘思路。文言语句
方法
释义
复盘思路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
词典查阅法: a. 离开,b. 距离, c. 过去的
(填序号)
⑤以上释义你是如何得出的?请选择其中一个字,简要说明思路。(运用表格中的方法或其他方法)
而中秋为尤胜
课内迁移法:水尤清冽
小石漂记》)
今余幸得解官
古今异义
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语境推断法:联系上下文
(2)、用“/”给文中画双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3)、在A、B两句中选择其中一句,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4)、从语气、语速两方面分析【甲】文中袁宏道“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一句表达效果,并据此阐释作者寄托的人生追求。(5)、【甲】【乙】两文均以“虎丘月”为载体,但体现的心境是否相同?请结合两文景物特点及注释阐述理由。三、【解码文化现象的时代密码】(12分)
-
5. 2025年的春晚是春节申请非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晚,我们通过下面材料一起来解读这场文化盛宴。
【材料一】
全球时区及时差
时区的划分原则包括东西跨度均衡、避免时区重叠,以及保持时区稳定。遵循这些原则,全球时区被精心划分为24个,每个时区相差1小时。具体来说,从国际标准时间(即格林尼治子午线时间)开始,向东至东十二区,每个时区依次递增1小时;同样,从国际标准时间向西至西十二区,每个时区依次递减1小时。晚上8点时,东十二区为24点,西十二区为1点。
(改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春晚收视率
总台春晚地理分区全媒体视听率排名
2025年排名
地
全媒体视听率
2025
2024
1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
41.64%
38.70%
2
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
34.61%
28.94%
3
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内蒙古)
32.74%
30.66%
4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32.14%
32.55%
5
华北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上海)
26.79%
25.47%
6
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
25.65%
21.59%
7
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
19.60%
17.30%
(数据来自央视网)
【材料三】
春晚评论
(评论来自《知乎》)
【材料四】
春节申遗
北京时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的民俗一类。
正月初一是春节,标志着中国农历新年的开始。为了迎接新年,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二十五,人们围绕着送冬迎春、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的节日主题,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如大扫除、贴对联、放鞭炮等,欢度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而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也被纳入非遗民俗一类中,成为春节特有的习俗。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基于中国人在漫长的农业生产生活中对自然、社会的认识,承载着中华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习俗礼仪、技艺与知识,表达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一遗产项目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修养,促进家庭和睦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和文化创造力提供了持续不竭的动力。
(选自公众号《喜讯:春节,申遗成功》,有删改)
(1)、网友根据【材料一】推测下图的答案应该是下列的( )A、主会场正进入黑夜 B、全球处于同一日期 C、昼夜长短发生转变 D、地球自转速度最慢(2)、网友整理了春晚收视率数据,请你对比【材料二】数据,概括2025年春晚收视率变化特点。(3)、请你阅读【材料三】中的网友评论,推测造成【材料二】数据变化的原因,并以账号“总要好好吃饭”发表言论。(4)、请从时间、地域、文化、意义中任选两个角度,结合春晚定义和你的体验,思考春晚能否算作春节习俗之一,并简要说明理由。春晚:诞生于1983年,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满足人们春节期间的文化娱乐需求而创办的文艺晚会。
四、【解码人性困境的社会密码】(17分)
-
6. 阅读
查问
契诃夫
那是中午。地主沃尔德列夫,一个高大壮实、头发剪短、眼睛突出的男子,脱掉大衣,拿绸手绢擦一阵额头,胆怯地走进衙门里。那儿满是用钢笔写字的沙沙声………“我想在这儿查问一点事情,不知该找谁接洽?”他对看门人说,那人正从办公室深处走出来,手里托着盘子,上边放着玻璃杯,“我要在这儿打听一点事情,并且要一份会议记录薄上决议的副本。”
“那您就往那边走,老爷!喘,找窗子旁边坐着的那一位!”看门人说,用托盘指着尽头的窗子。
沃尔德列夫嗽一嗽喉咙,往窗子那边走去。那边有一张绿色桌子,桌面上满是斑点,倒好像那桌子害了斑疹伤寒似的。一个青年靠桌子坐着,头上竖起四撮头发,鼻子很长而且生着粉刺,身上穿着褪色的制服。他把大鼻子戳到纸上,正在写字。他右面鼻孔旁边有一只苍蝇在散步,他就不时努出下嘴唇,往鼻子底下吹气,这就给他的脸添上极其操心的神情。
“我可不可以在这儿……在您这儿,”沃尔德列夫对他说,“查问一下我的案子?我姓沃尔德列夫……顺便我要一份三月二日会议记录簿上决议的副本。”
文官把钢笔探进墨水瓶里蘸墨水,然后看一看:笔尖上蘸的墨水是不是太多了?他相信墨水不致滴下来,于是沙沙响地写起来。他的嘴唇努出去,然而用不着再吹气:苍蝇飞到他耳朵上去了。
“我可不可以在这儿查问一下?”沃尔德列夫过一分钟又问道,“我姓沃尔德列夫,是地主……”
“伊万·阿列克谢伊奇!”文官对空中喊一声,仿佛没看见沃尔德列夫似的,“等商人亚里科夫来了,你就对他说,要他在写给警察局的呈文副本上签个字!我已经跟他说过一千回了!”
“我想查问我同古古林娜公爵夫人的继承人的讼案,”沃尔德列夫喃喃地说,“这个案子是大家都知道的。我恳切地请求您为我费一费神。”
文官仍然没看见沃尔德列夫,正捉住他嘴唇上一只苍蝇,仔细观察它,然后把它扔了。地主嗽一嗽喉咙,拿出方格手绢大声擤鼻子。然而这也无济于事。文官仍然不理他。他们沉默了两分钟光景。沃尔德列夫从衣袋里取出一张一卢布钞票,放在文官面前一本翻开的薄子上。文官皱起额头,带着操心的脸色把薄子拉过来,合上了。
“我要查问一点小事……我只想弄清楚古古林娜公爵夫人的继承人是根据什么理由……我可不可以打搅您一下?”
可是文官只顾想心思,站起来,搔着胳膊肘,不知什么缘故走到一个橱柜那儿去了。过了一分钟,他回到他的桌子这边来,又摆弄薄子:这回薄子上又放着一张一卢布钞票。“我只打搅您一分钟……我只要查问一点小事……”
文官却没听见。他动手抄写一个什么文件。
沃尔德列夫皱起眉毛,灰心地打量所有那些笔底下沙沙响的人。
“他们写个没完!”他暗想,叹气,“他们写个没完,叫他们都见鬼去吧!”
他离开桌子,在房间中央站住,绝望地垂下双手。看门人又端着玻璃杯穿过房间,大概留意到沃尔德列夫脸上的狼狈神情了,因为他走到沃尔德列夫紧跟前,轻声问道:“哦,怎么样?问过了吗?”
“问过了,可是人家不愿意理我。”
“那您就给他三卢布好了……”看门人小声说。
“我已经给过两卢布了。
“那您就再给一卢布。”
沃尔德列夫回到桌子那边,在翻开的簿子上放了一张绿色钞票。
文官又把薄子拉到跟前来,动手翻阅,随后,忽然间,仿佛出于无意似的,抬起眼睛瞧着沃尔德列夫。他的鼻子开始发亮,转红,由于微笑而起皱纹了。
“哦……您有什么事要我效劳吗?”他问。
“我想查问一下我的案子……我是沃尔德列夫。”
“很高兴,先生!是古古林娜一案吧?很好,先生。那么认真说来,您要查问的究竟是什么呢?”
沃尔德列夫就向他陈述他的要求。
文官活跃起来,仿佛一股旋风把他卷进去了似的。他查档案,吩咐人抄写副本,给申请人端椅子,所有这些事一刹那间全办完了。他甚至谈了谈天气,问了问收成。等到沃尔德列夫起身走出去,他就送他下楼,殷勤而恭敬地赔着笑脸,做出他随时愿意在申请人面前跪下去叩头的样子。不知什么缘故,沃尔德列夫倒觉得过意不去,就顺从某种内心冲动,从衣袋里取出一张一卢布钞票来,递给文官。那一个不住鞠躬,陪着笑脸,把钞票接过去,而且用的是一种近似魔术家的手法:钞票只在空中一闪,就无影无踪了……“哎,这些人啊……”地主暗自想着,走到外面街道上,站住,用手绢擦额头。
(1)、【戏剧冲突】请你以地主沃尔德列夫到衙门查问案子为主线,梳理地主与文官的互动情节,注意抓住能体现矛盾变化的关键动作和态度补充完整下面思维导图。
(2)、【配角作用】有人认为“看门人”是个可有可无的配角,导演组担心没有同学愿意参演,请你帮忙说明该角色在剧中的重要作用。
(3)、【舞台设计】请结合文本内容,为桌上的布景添加一种道具(注:道具主要指演出戏剧或拍摄电影时所用的器物),说明这样的设计如何强化了人物形象或烘托了剧情氛围。
(4)、【探究主旨】“不知什么缘故,沃尔德列夫倒觉得过意不去,就顺从某种内心冲动,从衣袋里取出一张一卢布钞票来,递给文官。”事情已经办成了为什么还要再给一卢布?结合文本内容和以下材料分析社会制度与群体态度如何共同构成了底层人物的人性困境。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俄国,沙皇专制,官僚腐败,民众受压,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文化上,政府打压进步思想,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契诃夫于这样的背景下创作《查问》。
【材料二】
沃尔德列夫身上的人性困境就好比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戒不掉的酒。
—根爱思考的芦苇
五、【解码智能革命的科技密码】(50分)
-
7.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这一场景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使用AI 的经历,或日常观察到的科技应用实例,写一篇文章。你可以选择以下方向:
记叙文:讲述你与AI 或其他智能设备之间发生的故事,分享这段经历给你带来的感悟与改变。
想象作文:以这一场景为启发,畅想未来机器人全面介入生活的场景,创作一篇充满想象力的文学作品。
议论文:提炼观点,如探讨机器人对社会发展的利弊、人类与机器人的关系等,通过论据展开论述。
科普文:结合自身了解,向大家介绍 AI 的使用方法、应用领域,或是如何利用AI 提升生活与学习效率。
要求:角度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