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北省腾云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一模)生物试题
试卷日期:2024-12-18 考试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水和无机盐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必需物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自由水和结合水都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B、当农作物越冬时,细胞内的部分自由水会转化成结合水 C、农作物根系吸收无机盐时需要转运蛋白参与 D、农作物中的无机盐以离子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2. 《齐民要术》中系统记载了古人在农牧、食品加工与贮藏等方面的经验,其中许多做法都与生物代谢息息相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酒冷沸止,米有不消者,便是曲势尽”中“沸”是由于微生物有氧呼吸产生大量CO2 B、“极熟时,全房折取。于屋下作荫坑,凿壁为孔。”说明应在低温无氧条件下储存果蔬 C、“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中洗菜,即内瓮中。”该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D、“锄不厌数,勿以无草而中缀”中“锄”可以促进植物吸收更多的无机盐3. 在淀粉一琼脂块上分别用蘸有不同液体的棉签涂抹五个圆点:①无菌水,②新鲜唾液,③与pH1.5的盐酸混合的新鲜唾液,④煮沸的新鲜唾液,⑤3%的蔗糖酶溶液,然后将其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2h后取出该淀粉一琼脂块,加入碘液(红棕色)处理1min,洗掉碘液后,观察圆点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圆点①和②颜色不同,说明唾液中淀粉酶具有高效性 B、圆点②和④颜色不同,说明酶在高温下容易失去活性 C、圆点②和⑤颜色不同,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D、圆点③和④颜色都为蓝色,但引起酶失活的原因不相同4. 研究发现,乳酸在酰基转移酶的催化下使某激酶(Vps34)进行乳酸化修饰。Vps34经乳酸化修饰,活性升高,进而促进细胞自噬发生。另外研究发现,肝癌肿瘤形成早期,自噬是一种抑制因素,但在肝癌肿瘤晚期阶段,自噬为癌细胞提供营养物质促进其生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过程中肌肉组织细胞自噬水平会降低 B、细胞自噬在肿瘤发生不同时期的作用都不相同 C、细胞自噬既会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又可能引发细胞凋亡 D、直接参与细胞自噬的细胞器能合成自身含有的水解酶5. 蛋白质的分选包括两条途径。途径一是共翻译转运: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一段肽链(信号肽)后,信号肽会引导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再经一系列加工后转运至溶酶体、细胞膜或分泌到细胞外。途径二是翻译后转运: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肽链合成,然后转运至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或细胞质基质等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都起始于细胞质中的游离核糖体 B、构成细胞骨架的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途径是共翻译转运途径 C、生长激素、胰岛素、性激素等激素的分泌需经过共翻译转运途径 D、蛋白质分选需要直接由细胞核提供一些信息分子6. 气孔是水分和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通道,保卫细胞体积变大时会导致气孔开启,体积变小会导致气孔关闭,下图为保卫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的气孔开放程度变化,已知蓝光可促进保卫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K+。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用清水处理保卫细胞可能会出现甲曲线 B、用蔗糖溶液处理保卫细胞后可能会出现丁曲线 C、用KNO3溶液处理保卫细胞可能会出现乙曲线 D、用蓝光处理保卫细胞可能会出现丙曲线7. 图甲为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2N=4),将该细胞的核DNA双链均用15N标记后,置于只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一次有丝分裂后,又将其子细胞置于只含有15N的培养基中完成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XB的异常精细胞,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中不考虑基因突变且染色体变异只发生1次,下列错误的是( )A、图乙所示细胞不是每条染色体上都有14N B、基因型为AaXB的异常精子中含有14N的染色体数目为0或1或2或3 C、异常精细胞可能由减数分裂Ⅰ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导致 D、次级精母细胞中含14N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1~6中的任意整数8. SRY基因为雄性的性别决定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近期我国科学家发现X染色体上的SDX基因突变后25%的雄鼠会发生性逆转,转变为可育雌鼠,其余为精子生成缺陷雄鼠。无X染色体的胚胎无法发育。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可育雌性小鼠的性染色体组成可能为XX或XY B、SRY基因与SDX基因不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C、SDX蛋白促进SRY基因表达可以解释SDX基因突变雄鼠的异常表型 D、若发生性逆转的雄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子代小鼠的雌雄比为1:29. 密码子具有通用性,但研究发现,某些密码子在线粒体和细胞核中编码的氨基酸不同,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若此时同一DNA分子的相同序列分别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中表达,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
密码子
细胞核
线粒体
AUA
异亮氨酸
甲硫氨酸
UGA
终止密码子
色氨酸
A、二者转录产生mRNA存在差异 B、二者形成的肽链长度有差异 C、二者消耗的氨基酸数量有差异 D、二者最终形成的蛋白质有差异10. 肿瘤浸润性中性粒细胞(TIN)能促进乳腺癌转移,原因是其能抵抗铁死亡(铁离子依赖性的新型程序性死亡)。研究发现,乌头酸脱羧酶1(Acod1)是TIN中上调程度最高的代谢酶,基因Acod1在乳腺癌转移中的TIN中高表达,TIN通过高表达基因Acod1来抵抗铁死亡并促进乳腺癌转移,故削弱TIN的功能有望增强乳腺癌治疗效果。下列错误的是( )A、敲除基因Acod1可能降低TIN的存活率并限制乳腺癌转移 B、推测基因Acod1可能属于人体细胞中的抑癌基因 C、使用药物抑制Acod1的活性可能有利于乳腺癌的治疗 D、在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时,其分裂和增殖不会因接触抑制而停止11. 在对照实验中,常使用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设计实验,某同学根据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实验设计与实验原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实验
原理
A
探究酶的高效性时,向H2O2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
加法原理
B
艾弗里在S型菌的DNA中加入DNA酶
减法原理
C
切除大鼠垂体探究垂体的生理作用
减法原理
D
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加法原理
A、A B、B C、C D、D12. 立冬前后咳嗽高发,临床上常利用雾化糖皮质激素(GC)治疗,GC随呼吸气流进入体内,与气道表面黏膜上皮细胞接触而发挥疗效,但长时间高剂量的使用会引起儿童发育不良等,如图是正常机体内GC的分泌调节过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GC的合成和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B、雾化吸入GC后不会影响机体本身的GC分泌量 C、长期使用雾化GC导致的儿童发育不良等可能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有关 D、机体调节GC的分泌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13.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常采用鸡尾酒疗法,即将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来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艾滋病是机体免疫功能不足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B、HIV侵入机体后,体内的辅助性T细胞数量将持续下降 C、相比于单一用药,混合用药可减少病毒的抗药性 D、鸡尾酒疗法中的抗病毒药物可能为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14. 穗发芽指种子收获前在母体植株上发芽的现象,通常发生在禾谷类作物如水稻、小麦和玉米植株遭受高温暴雨后。研究发现穗发芽的小麦籽粒内维持较高浓度的可溶性糖、赤霉素和较低浓度的脱落酸。下列关于小麦穗发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穗发芽的籽粒中淀粉酶的含量和活性较低 B、外施赤霉素的抑制剂可以抑制小麦穗发芽 C、高温高湿可能导致脱落酸分解进而使小麦穗发芽 D、穗发芽与多种植物激素及环境条件有关15. 我国古书有“早极而蝗”的记载,由于干旱裸露的荒地是蝗虫最佳的产卵和孵化场所,而阴湿多雨的环境易使蝗虫患流行性疾病,另外青蛙会捕食蝗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干旱环境主要影响蝗虫种群的出生率 B、青蛙通过捕食影响蝗虫的种群数量属于生物因素 C、发生蝗灾时蝗虫的环境容纳量会不断增大 D、蝗虫患流行性疾病会导致种群密度下降16. 果醋中含有多种有机酸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醋酸发酵液表面出现的白色菌膜是酵母菌繁殖的结果 B、利用酒精进行醋酸发酵,发酵液面会出现气泡 C、制果醋不需要严格灭菌,发酵产物醋酸可以抑制杂菌繁殖 D、制作果醋的程序一定是先进行酒精发酵再进行醋酸发酵17. 我国研究团队用龙眼与荔枝体细胞杂交得到新品种“脆蜜”,该新品种既有龙眼的清甜风味,也有荔枝的嫩脆口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等渗溶液和酶解法可获得龙眼和荔枝细胞的原生质体 B、调整培养基中激素的比值,不影响“脆蜜”细胞的形态变化 C、用PEG诱导龙眼与荔枝原生质体融合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龙眼与荔枝体细胞杂交克服了二者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18. 细胞培养人造肉是指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在培养基中利用动物干细胞培养出来的动物肉。这种肉和真正的肉类有很多相似之处,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科研人员使用猪肌肉干细胞,成功研发出了我国第一块细胞培养人造肉。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猪肌肉干细胞时使用液体培养基,通常需加入血清等天然成分 B、在培养猪肌肉干细胞时需要在95%空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培养箱中培养 C、用于传代培养的细胞都需要用胰蛋白酶等处理后再用离心法收集 D、幼龄动物的肌肉干细胞增殖能力强,可用于培养人造肉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64 分)
-
19. 合理施氮和间作种植可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产量。某科研小组设置了玉米单作(M)、玉米—马铃薯间作(Ⅰ)两种种植模式下的4个氮水平,对玉米净光合速率(Pn)和胞间CO2浓度(Ci)等指标进行测定,部分结果见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N0:0 kg·hm-2;N1:125kg·hm-2;N2:250kg·hm-2;N3:375kg·hm-2
(1)、植物吸收的氮元素可用于合成多种与光合作用有关的有机物,其中能参与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是(至少答出三种)。(2)、不同氮水平对玉米单作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趋势是。N0时玉米间作净光合速率高于单作,从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分析,原因是。氮水平由N1调整为N2时,玉米Ci下降,原因是。(3)、合理施氮和间作种植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整体提高植物的总光合产量,请从光合作用和群落空间结构的角度加以解释:。20.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理疾病,表现为心情长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力减弱、认知功能障碍等,对其发病机理的解释有众多理论。回答下列问题:(1)、人脑的高级功能有情绪、等(至少答出2点)。(2)、人的情绪是由位于脑干的“奖励中心”和位于大脑的“反奖励中枢”—外侧缰核(LHB)共同调控的。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与其兴奋程度成正相关。研究人员发现抑郁症小鼠的LHB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比正常小鼠(填“强”或“弱”),向“奖励中心”发送的(填“促进”或“抑制”)信号增强,使小鼠无法感受到快乐,从而产生抑郁。(3)、解释抑郁症发病机理的众多理论中,单胺类假说认为抑郁症的发生是由5-羟色胺(5-HT)等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低下引起的,5-HT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SERT是突触前膜上的5-HT转运载体,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①释放至突触间隙的5-HT运输到突触后膜的方式为。
②有临床试验显示,抑郁症患者体内的SERT数量较健康人群显著增多,导致 , 从而引起抑郁症的发生。据此,请提供一种研发抗抑郁药物的思路:。
(4)、帕罗西汀和度洛西汀是临床常用的两种抗抑郁药物,现欲探究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的抗抑郁效果,研究人员设计临床试验:①选择符合标准的(填“正常个体”或“首发抑郁症患者”)若干名,随机均分并标记为甲、乙、丙三组;
②甲组服用适宜剂量的帕罗西汀,乙组和丙组服用相同剂量的药物依次为 , 连续用药八周;
③每隔两周测定各组实验对象的临床效果并比较。
21. 某湖泊因排入富含N、P等元素的生活污水导致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研究人员对该湖泊中有机碳生产率(不考虑其他生态系统输入到该系统的有机碳)进行研究,结果如图1所示。(1)、图1中5、7月份-0.2m处有机碳的生产率很高。而-0.6m以下水深有机碳生产率较低,主要原因是。研究人员在污染严重的水域周围建立人工湿地,对该湿地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调查结果如图2,图中甲~戊表示生态系统中不同组成成分,I~III表示过程,虚线箭头表示流经丙的能量流动情况,A、B、C代表能量流经丙所处营养级的去向,其中数字代表能量值,单位为J/(cm2·a)。(2)、图2中,该湿地的主要成分是(填“甲”“乙”“丙”“丁”或“戊”),C表示 ,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污水治理时,在岸边大量种植挺水植物,其中香蒲、芦苇等能向水中分泌萜类化合物抑制藻类生长,这一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养殖鱼类对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及淡水湖的污染也有明显效果,养殖时需根据水体面积的大小,环境承载力等确定鱼的种类和放养量,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若将该区域规划为自然保护区,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该措施属。22. 普通二倍体矮牵牛因缺乏蓝色色素合成所需的转座酶而不能开蓝色花,研究人员尝试把从蔷薇花瓣细胞中分离提取的转座酶基因F35H转入普通的矮牵牛,培育蓝色矮牵牛新品种。回答下列问题:(1)、提取蔷薇花瓣细胞中的DNA,能利用PCR技术扩增出目的基因F35H的前提是。扩增目的基因3次需要消耗对引物。PCR中需要引物的原因是。(2)、农杆菌Ti质粒上的T-DNA序列,可以从农杆菌中转移并随机插入到矮牵牛的中。(3)、经筛选培养后获得了一株含2个基因F35H的蓝色矮牵牛花植株A.经验证确定基因F35H已成功整合,为探究2个基因F35H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研究人员利用植株A自交:①若2个基因F35H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②若2个基因F35H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则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③若2个基因F35H位于 , 则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蓝花:红花=3:1.
(4)、经验证A中的2个基因F35H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能稳定遗传的蓝花矮牵牛,科研人员利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获得了纯合的蓝花矮牵牛,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育种过程中A产生种类型的花粉(不考虑其他基因),所得的纯合二倍体蓝花矮牵牛细胞中含有个基因F35H(填基因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