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试卷日期:2024-11-17 考试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2024年第33届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时间为5月11日至17日,主题为“推进城市节水,建设美丽城市”。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是纯净物 B、生活污水可以随意排放 C、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D、工业废水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 2.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蜡烛熔化变成液态石蜡 B、在蜡烛燃烧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C、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火焰分三层 D、熄灭蜡烛后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汽
  • 3. 新独家原创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臭氧层保护日”,臭氧层遭到破坏是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某同学查阅资料后提出“臭氧层遭到破坏可能与人类过多地使用氟氯烃类物质有关”,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交流评价
  • 4.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硫黄的国家,在东汉《神农本草经》中曾提到纯硫提炼法。下列关于硫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淡黄色固体 B、难溶于水 C、熔点低 D、能在空气中燃烧
  • 5. 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石墨制金刚石 B、酒精灯中酒精变少 C、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 D、玻璃刀裁玻璃
  • 6. 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A、蒸发皿 B、烧杯 C、滴瓶 D、
  • 7. 自然界中的水通过蒸发、降水、渗透等物理作用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水蒸发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大小 B、分子数目 C、分子间间隔 D、分子种类
  • 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闻气体气味 C、读液体体积 D、塞进橡皮塞
  • 9. 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氢气+氧气 B、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C、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D、氢氧化钠+硫酸铜硫酸钠+氢氧化铜
  • 10.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上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其中合理的是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 11. 从宏观、微观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下列从微观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CO2气体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氧气和液氧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C、气体可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D、品红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 12. 下列仪器使用操作不正确的是
    A、连接仪器时,为了防止玻璃仪器破损、减小摩擦,接口处可以用水润湿 B、取少量液体试剂于试管中时,为了防止洒落,可以将胶头滴管放入试管内 C、加热完液体后的试管冷却后再用冷水冲洗干净,方便下次使用 D、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 13. 分类法是我们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澄清石灰水 B、矿泉水 C、洁净的空气 D、水蒸气
  • 14. 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不同种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 15.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等。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氧气 B、 C、液氢 D、
  • 16. 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数的氧气会转化成臭氧,这个变化可表示为:O2放电O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个变化是物理变化

    ②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

    O2O3是不同种物质

    ④这是分解反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③
  • 17.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对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变化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
  • 18. 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奇特的行星,在温度高达300℃的表面,水竟然呈固态俗称“热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热冰”和水的化学性质相同 B、“热冰”融化后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C、“热冰”融化时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D、“热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
  • 19. 实验室里取35mL水并进行加热,下列需用的化学仪器组合正确的是

    ①铁架台;②20mL量筒;③50mL量筒;④酒精灯;⑤陶土网;⑥试管;⑦烧杯;⑧胶头滴管

    A、①②④⑥⑧ B、①③④⑤⑦⑧ C、①②③④⑥⑧ D、①③④⑤⑥⑧
  • 20. 云大附中学习小组在完成“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净水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净水时水最先流经小卵石 B、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紫外灯可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D、该装置能将天然水净化为纯净水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8分。)

  • 21. ①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②密度大约是空气的1.5倍,③能溶于水,④并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⑤可以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以上描述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用序号回答,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2. 小科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过程如图所示。

    明矾的作用是;操作①的名称是;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上图中的(填序号);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装置是上图中的(填序号)。丙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经过丙图操作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是(任答一条)

  • 23. 燃烧是常见的一种现象,同学们在实验室对蜡烛、镁条、氢气进行了如下图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约1秒后取出,可以看到上图的现象,由此说明蜡烛火焰的(填“外焰”或“内焰”或“焰心”)温度最高。
    (2)、夹持镁条的仪器a的名称 , 镁可以制作照明弹利用了镁燃烧现象。
    (3)、氢气燃烧之前要进行实验,纯净的氢气燃烧发出色的火焰,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2分。)

  • 24. 请根据图示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填名称);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的仪器是(填名称)。
    (2)、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保持水平;当所取液体体积接近刻度线时,应改用滴加。
    (3)、用容积为15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mL。若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刻
  • 25. “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观察甲、乙两幅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水蒸发,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在图乙电解水的装置中,导线A连接的是电源的极。
    (3)、要验证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用检验。若a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为5mL,则b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mL。
    (4)、写出电解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基本反应类型是
    (5)、电解水是将能转化为能的反应。
    (6)、可以用图(填“1”或“2”)表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写粒子符号)。

  • 26. 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微粒的性质。已知:浓氨水有刺激性气味,吸入过多损害人的呼吸道,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请回答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打开浓氨水的瓶塞,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浓氨水有(填物理性质)。
    (2)、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烧杯(填字母)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设计C的目的是
    (3)、化学兴趣小组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图2)。在两个Y形管的左侧管和右侧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无色酚酞溶液和浓氨水,同时进行甲、乙两个实验,最先出现明显现象的是(填“甲”或“乙”)。该实验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有关。
    (4)、图2实验明显优于图1实验,请写出一条优点:
    (5)、如图3所示,用两支气密性良好且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孔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有空气的注射器更容易被压缩,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