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3.《最后一次讲演》同步练习

试卷日期:2025-02-13 考试类型:同步测试

一、夯基积累运用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chǐ)   杀(tú)  卑(lüè) B、手(dú)   诬(miè)   悲(fèn) C、(bù)     卑(bì)     灭(huǐ) D、(jiān)    蛮(hènɡ)   拨(tiǎo)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垮进 遭受 疯狂 慷慨激昂 B、晓得 痛恨 遭遇 义愤填鹰 C、祈祷 卑污 暑假 人情世故 D、势力 陲击 赋予 海枯石烂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班主任挑拨离间 , 批评了屡犯错误的张宇同学,表扬了敢讲真话的周涛同学。 B、上课迟到了,郑宏向老师报告后,偷偷摸摸地来到自己的座位上。 C、中美贸易冲突中,美国方面一再出尔反尔,每一次都有光明正大的理由。 D、七十多年前,多少革命先烈前仆后继 , 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筑成了通往新中国的道路。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最近的市场调查显示,大众购买低价艺术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出于装饰家居的需要,这种消费现象值得商家重视。 B、歼-31在珠海航展的公开亮相,表明我国已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具备出口隐身战斗机的国家。 C、为了能在中考中获得好成绩,从现在起到明年5月份,学校宣布将对同学们的用餐、睡眠和学习做出统一科学的安排。 D、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 B、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C、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D、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
  • 6. 下列各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____ 。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____ ,和平可期,____,杀人者必覆灭。 

    A、人心异常悲愤 志不绝 民主有望 B、人心异常悲愤 意志紧 民主自由 C、人生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D、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
  • 7. 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A.设问 B.反复 C.反问 D.引用

    (1)、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
    (2)、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 
    (3)、你们完了,快完了!
    (4)、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
  • 8. 班级要召开“我看小事”的主题班会,活动过程中遇到了下面的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你所在的小组讨论后认为:小事有时决定着大事的成败,小事往往反映了人品修养的高下。大家想拟一个能突出这一中心的演讲标题。请你拟一个标题。(不超过8个字)
    (2)、小组推选李明在班会上演讲。为了写好演讲稿,李明请大家每人为他列举一种人们不重视小事的生活现象,并提供一句关于不可轻视小事的名言警句。请你来完成任务吧!
    (3)、演讲过程中有几个同学在小声说笑,作为主持人,请你结合本次班会主题对他们提出忠告,你会怎么说?(80字左右)

二、赋能阅读鉴赏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闻一多的真性情

    方子

    ①在世人心目中,闻一多的形象基本上被定格为两种:一是爱国诗人,一是民主斗士。然而很少人想到,闻一多其实是非常有趣的人,他的真性情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魏晋名士。

    ②闻一多在青岛大学国文系任教时,有个叫臧克家的学生前来报考。当年的国文考试有两道试题,其中之一是“杂感”。臧克家的“杂感”只有一首诗,三句话,闻一多却对这三句话无比欣赏,认为它饱含哲理,判了98分。虽然臧克家的数学考了零分,但因为有了接近满分的国文成绩,他才顺利进入了青岛大学,后来成为一名诗人。

    ③中国人历来看重等级,闻一多却更在乎性情相投。臧克家进校后,闻一多非常关心其学业,在写作上更是用心指导。臧克家很快在文坛脱颖而出,发表了大量优秀作品,1933年出版的《烙印》,一时洛阳纸贵。臧克家曾感激地说过:“没有闻一多先生,就没有我的今天。”然而,闻一多并没有将臧克家看作自己的学生,而是视作好友。后来离开青大赴清华执教时,他写信给臧克家说:“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可以无憾,我在青大交了你这样一个朋友,也就很满意了。”

    ④真性情的闻一多爱幽默。他教《楚辞》时,常常身着黑色长袍,昂首阔步进入教室,从容地掏出烟盒,问在座的学生:“哪位吸?”学生不接话,他就自己叼上一支,然后边敲桌子边和着节拍唱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为真名士。”这才开始讲《楚辞》。

    ⑤快乐时要幽默,无奈时也要幽默。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平津学生纷纷罢课,赴南京请愿,强烈要求国民政府铁心抗日。受此影响,青大学生也在当年10月成立反日救国会,计划南下请愿。校方理解学生的爱国之举,但反对学生南下,闻一多也持这种态度。学生去南京后,闻一多在校务会上主张开除带头的学生,同在青大执教的好友梁实秋也表示赞成。虽然,学校最后只是给这些学生“记过”处分,但学生们对闻一多和梁实秋怀恨在心。

    ⑥此举使闻一多、梁实秋顿时成为全校学生的“公敌”。学生们贴出“驱逐不学无术的闻一多”“闻一多是准法西斯蒂”的标语。还有人在黑板上画了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标题是“闻一多与梁实秋”。闻一多毫不责怪,反而指着黑板上的乌龟和兔子问梁实秋:“哪一只是我?”“任你选择!”梁实秋故意满脸严肃地回答,说完两人击掌大笑。

    ⑦闻一多虽然在青岛大学时因为坚持原则而遭到学生反对,但就其一生而言,大家还是非常喜欢他的。否则,他当年家境艰难时,联大同仁不会代他拟刻石润笔启事;他蒙难之后,不会有那么多学生写怀念文章。大家对闻一多的好感,显然与他为人处世的真性情有关。

    ⑧闻一多兼具才情、真诚与趣味,因此,才让人觉得可敬可爱。

    (1)、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一多在文章中展现出的真性情,体现在他对待学问的认真与对待生活的热情之间,这种平衡使其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B、文章通过对闻一多生活细节的描绘,如他的言谈举止和日常习惯,生动地揭示了他性格中直率而坦诚的一面。 C、闻一多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畏强权,敢于发声,坚决捍卫自己的信仰,这体现了他的勇气和坚定立场。 D、尽管闻一多才华横溢,但他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显得过于谨慎和保守,这种性格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社会影响力。
    (2)、第⑤段中,“快乐时要幽默,无奈时也要幽默”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通读全文,联系课文《最后一次讲演》,说说你心目中的闻一多是一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