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试卷日期:2024-11-13 考试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进行下列家务劳动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清洗蔬菜 B、沥干蔬菜 C、点火炒菜 D、盛菜装盘
  • 2. 下列仪器不可以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的是
    A、试管 B、量筒 C、燃烧匙 D、陶土网
  • 3. 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液体 B、有特殊气味 C、易挥发 D、能燃烧
  • 4. 在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时,小明提出:固体石蜡可能需要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形成假设 C、获取证据 D、形成结论
  • 5. 试管是实验中常用仪器,试管口朝向可能因实验的不同而不同。下列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错误的是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 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药品
  • 6. 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过滤 B、吸附 C、静置 D、蒸馏
  • 7. 化学科学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下列不是化学领域研究的是
    A、新能源开发 B、生命过程研究 C、太空探索 D、地壳运动
  • 8. 过滤操作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 B、 C、 D、
  • 9. 围炉煮茶时茶香四溢,闻到香味是因为(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数目增多
  • 10. 下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图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A、 B、 C、 D、
  • 11. 进行化学实验时安全要放在首位。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将实验后剩余的试剂放入指定容器内 B、将废液直接倒入水槽并冲进下水道 C、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他人
  • 12. “”“”“”分别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的微观模拟图中,能表示分解反应的是
    A、 B、 C、 D、
  • 13. 科学家在海洋中发现了“第四种水”,不是固态、液态、或气态,而是超临界状态。这种水展现出了一种特性,它的密度比普通水更大,比热容更低,显示出极好的溶解性。关于“第四种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理性质和水完全相同 B、其分子中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 C、所含分子不再运动 D、是一种不同于水的新物质
  • 14. 沂源水务发展有限公司将站在“生态立县”的高度,不断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倾尽合力将两座污水厂打造成“花园式污水处理厂”,该厂可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净化处理,以下有关净水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可以除去污水中所有杂质 B、在净化水过程中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 C、经过处理后达到自来水标准的水仍然是混合物 D、污水厂的净水步骤:沉淀→过滤→吸附→消毒→蒸馏
  • 15.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的天然循环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B、水的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C、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运动的结果 D、水的天然循环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
  • 16.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B、化学变化的过程伴随着能量变化 C、科学探究是一个“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 D、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 17. 下列关于实验的“先”和“后”说法错误的是
    A、将玻璃导管与橡皮管连接时,先用水将玻璃导管口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将玻璃导管插入橡皮管 B、加热固体组装仪器时,先放铁架台后固定试管,最后放酒精灯 C、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挤出胶帽中的空气,后把胶头滴管插入试剂瓶中吸取试剂 D、给试管中的固体试剂加热时,先使试管预热,后对试剂集中加热
  • 18. 某校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开展“自制简易净水器”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通过设计、制作净水器,并展示评价作品等环节得到作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用活性炭净水是因为其结构疏松多孔 B、小卵石和石英砂主要除去可溶性杂质 C、自来水净化后变为纯水 D、蓬松棉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净水的速率
  • 19. 下列对于科学探究的认识错误的是
    A、科学始于问题,没有了问题,科学发展就走到了尽头 B、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C、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D、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过程,不需要合作
  • 2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做实验”中“学化学”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化学实验室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场所,进入化学实验室做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下列行为中,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要求的是
    A、进入化学实验室后,可私自动手使用实验桌上的仪器进行实验 B、用手直接接触药品,直接闻药品气味,但严禁品尝药品味道 C、点燃酒精灯时,不能用一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D、实验结束,将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44分)

  • 21.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很多物质在空气中都可以燃烧,例如镁条、石蜡、酒精、天然气等物质。请你根据所学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其中,最能说明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除了镁条燃烧中的现象之外,化学变化还可能伴随的现象有哪些?请你写出另外三条
    (3)、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变化,镁条燃烧时,能量转化是能转化为光能和能。
  • 2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础和保证。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将如图仪器名称填在与其用途相对应的位置上。

    ①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

    ②用于称量物质质量的是

    ③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液体反应容器的是

    ④用于夹持较高温度物品的是

    ⑤用于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固体药品的是

    ⑥用于量度液体的体积的是

    ⑦能在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障。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加热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②倾倒液体时,标签未朝向手心,造成的后果是

    ③胶头滴管使用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其他试剂,会导致;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应保持橡胶帽在上,如果平放或倒置,造成的后果是(答一点即可)。

    ④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没有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造成的后果可能是

  • 23.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认识水:

    ①从微观角度看,水是由大量构成的,下列模型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 , 该微粒是由构成的。

    A.              B.               C.            D.

    ②从宏观角度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属于水的(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2)、探秘水:水通电后能生成 ,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 , 可用进行检验,现象是 ,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 , 可用进行检验,现象是 , 说明该气体能燃烧,请你写出该气体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上述两种气体的体积比大约是
    (3)、净化水:如图是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图:

    ①沉淀池中常用的絮凝剂是(填名称):吸附池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其性。

    ②向清水池中加入消毒剂后发生变化。

    ③通过配水泵输送到千家万户后的水还不能直接饮用,要转变成饮用水,日常生活中常采用的方法是

    (4)、利用水:我国空间站中,航天员所需的氧气可以通过电解水的方式来获得,请写出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5)、保护水:“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下列关于爱护水资源的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B、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大量节约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C、水体有自净能力,所以生活污水不必集中处理和排放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6分)

  • 24.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中,做了如图实验:

    (1)点燃一支白色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层,将一根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图甲,证明焰心

    (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根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乙),用火柴在玻璃管的上端管口处点燃,观察到上端管口处产生火焰,同学们对焰心物质的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继续进行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步骤。

    【提出问题】焰心物质含有什么?

    【查阅资料】氧气不足时,蜡烛燃烧不充分会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产生蓝色火焰:石蜡蒸气遇冷会凝结为白色固体。

    【猜想与假设】假设I:焰心气体只含一氧化碳。假设II:焰心气体只含石蜡蒸气。假设III:焰心气体含有一氧化碳和石蜡蒸气。

    【设计并进行实验】取一根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管口处用火柴点燃。①若观察到玻璃管上端管口处有蓝色火焰,取下玻璃管,打开毛巾,观察到玻璃管内壁无白色固体,说明假设成立;②若观察到玻璃管上端管口处 , 取下玻璃管,打开毛巾,观察到玻璃管内壁 , 说明假设II成立:③若观察到玻璃管上端管口处 , 取下玻璃管,打开毛巾,观察到玻璃管内壁 , 说明假设III成立。

    【得出结论】经过同学们的反复实验,确定了焰心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和石蜡蒸气。

    【反思与交流】

    (3)焰心处之所以会产生一氧化碳,原因是

  • 25.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胜利举办得益于人工造雪技术的使用,这次冬奥会的造雪,水的利用不会对生态有影响,并且这些雪和水的转化可以进行循环利用,等冬奥会结束,冰雪消融,这些水将会回到事先准备的蓄水系统,被重新利用到其他领域,不断的循环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的天然循环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从微观角度解释属于该变化的原因是
    (2)、水通过造雪机变成雪的过程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
    A、分子种类 B、分子间隔 C、分子数目 D、分子大小
    (3)、等冬奥会结束雪融化得到的水被重新利用,需要经过一系列净水操作,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过滤装置,请完成以下问题:

    ①上述装置中,他还应补充的仪器名称是 , 其作用是;补充上述仪器后,该实验还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进行改正:

    ②若经过过滤操作后,所得液体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